为认真贯彻落实六部局《关于开展全国县(市)、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
传教育培训活动的通知》要求,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五五”
普法规划要求,坚持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落实土地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社
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成为广大基层干
部众的自觉行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制定“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
标、任务、要求和计划,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五五”普法工作结合起来;二是与传
统法制宣传日相结合起来;三是与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相结合起来。确保受教育面达98%以上,
进一步推进教育活动向纵深发现,达到预期效果。
一是与“五五”普法工作结合起来。
“五五”普法规划是政府、部门开展法律法规宣传长期计划,历时五个年头,要持
立足本职,着眼全局,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有计划、有步骤、把本次活动与“五五”普法
工作紧紧的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才能不断提高了广大人民众和各级
领导干部的国土资源法律意识,增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性。
1、宣传发动,统一思想。为顺利开展2008年县(市)、乡(镇)、村级干部国土
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县(市)级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及时召开县(市)、乡(镇)、
村(居)三级干部动员大会,进一步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强调新时期开展“宣传教育培训
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
2、精心组织,强化领导。国土资源部门在此次活动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在各级“五
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并下设“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办公
室,设立联络员,专门负责普法及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的具体工作。在工作经费上,
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作为专项资金,确保经费落实到位。确保“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机构、
职责、人员和经费的落实,为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
3、制定方案,明确任务。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县(市)、乡(镇)、村级干部
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目标、任务、内容、对象、实施
步骤、具体措施。采取专题讲座与以会代训相结合、分级培训与全员讲学相结合、平时培训
与基层党员干部冬训相结合等多种教育培训方式。建立县、乡、村三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
识学习、培训、考试和考核制度,将干部职工的学法用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并对该项活动
进行经常性的指导、检查和监督,激励基层干部学好法用好法,有效推进了国土资源管理工
作的开展。
4、编制教材,明确内容。以“全国培训活动办公室”编制的统一培训教材为主,根
据省、市、县的实际情况,编制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作为辅助讲义和补充教材。教育培训县(市)
级领导干部以普及国土资源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以《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汇编》为基本教材;
教育培训乡(镇)、村级基层干部,以《乡(镇)村干部国土资源知识读本》(试行本)为
基本教材。内容要充实,重点要突出。以《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测绘法》、
《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物权法》、等法
律法规以及近期国家出台的土地新政策开展宣传教育,营造依法管理、合理利用、珍惜资源
的良好氛围。
5、面向基层,扩大宣传范围。为深入开展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培训活动,增强广大党
员干部和众国土资源法律意识,提高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结合“五五”普法教育活动,
在县、乡、村三级干部宣传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培训范围扩大到矿山企业、普通党员及部分
众。采取送法和政策上门的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即把订购和编印的法规政策文件资料、国
土资源杂志赠送县、乡领导干部阅读;编印依法行政手册等大量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
的小册子和传单发放给众,让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众懂得法规政策,了解土地、矿产违
法违纪行为的后果和利害,以杜绝违法占地用地的现象的发生。采取有效地措施,对保护耕
地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与传统法制宣传日相结合起来。
广泛宣传,深入普法。为提高社会各界的法律意识和国土资源意识,认真落实宣传
工作规划和计划,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宣传重点,并注重宣传方式的不断创新,把本次“宣
传教育培训活动”与传统法制宣传日相结合起来,增强宣传效果。
1、要在时间上坚持持久性,突出阶段性。在坚持做好“五五”普法宣传和2008年
度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4.22”世界地球日、“6.25”全
国土地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主的纪念宣传活动。利用召开座谈会、张贴标语、设
立咨询点、开设网上专栏、设立固定展牌、全员讲学、并与新闻媒体联办宣传专栏(版)等
方法,紧扣法律法规宣传主题、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确保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2、要在对象上坚持普遍性,提高针对性。在“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工作中,做到“两
个面向”,突出“两个重点”,即面向社会和广大人民众,以党员干部为重点;面向服务
对象,以开发区、矿山企业负责人为重点。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坚持做到
送法上门、以案讲法,利用办案、接访和专访的机会,对用地户、开发区负责人、矿山企业
负责人等进行个别宣传和面对面宣传。并积极开展全员讲学活动、专题讲座等形式,将国土
资源法律法规送到乡村、矿山企业,广泛开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3、要在形式上坚持多样性,注重实效性,既保持传统,又不断创新。在采取多种形
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注意搞好与各家新闻单位的协调,在市级报刊上开设国土资源
法律法规宣传专版、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上开设“国土资源法制园地”等多种方式,在国
土资源部成立十周年之际,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众的国土资源法制意识,
提高依法保护、科学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自觉性,为依法行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进一
步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宣传工作。
三是与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相结合起来。
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划(2006
年-2010年)的通知》及省、市有关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文件精神,结合六部局
《关于开展全国县(市)、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的通知》
要求,在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基本建立起合
法、公开、公正、效率、便民、责任原则的依法行政程序和制度,逐步达到了制度化、规范
化和程序化。
(一)强化领导,夯实依法行政基础。
1、领导重视,加强领导。为加强对依法行政和国土资源法制工作的领导,要充分发
挥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及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法
制工作机构和专业人员配合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本次“宣传教育培训活动”与推进依
法行政相结合起来,纳入依法行政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定期工作汇报和情况通报制度,
对阶段性重点工作和年度工作都及时总结汇报,对好的典型及时通报,推动了工作的深入开
展。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是依法行政工作的重
要前提,是做好“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的保证。把提高国土资源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意识和水
平,提高行政执法人员准确运用法律的能力,推进法律知识培训和教育活动作为依法行政的
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学习法律法规制度,组织干部职工系统学习行政公共法律、国土
资源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机关领导带头学,中层以下干部系统学,采取集中
学习与分组学习相结合、研究讨论与培训考试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国土资源部门工作人员的
理论和业务学习,做到人人有学习计划,有学习内容,有学习笔记,有学习体会。定期组织
国土资源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考试,考试成绩载入个人学习档案,有效地提高广大干部
职工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二)健全制度,强化国土资源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国土资源管理,认真清理修订和出台规范性文件,按
规定压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保障了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
1、健全制度,提高决策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制度。为确保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建立《规范性文件法律审
核制度》、《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行政审批事项内部会审制度》、《建设项目用
地全程跟踪管理制度》、《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责任制度》、《动态巡查责任制度》、《行政
诉讼案件分析总结制度》、《信访工作责任制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行政执
法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二是坚持民主决策制度。明确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
产资源规划草案、确定土地使用权和探矿权采矿权出让底价、拍卖起叫价和挂牌起始价以及
重大违法用地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等重大事项必须经集体研究决定后予以实施。通过建立会办
会审制度,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增强了依法行政的质量,确保行政执法公平公正。
2、保护耕地,强化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不断强化耕地保护责任,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一是健全基本农田保护体系,保护制度到位。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对基本农田
采取最严格的保护措施。进一步完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体系,落实保护地块,明确保护责任。
二是狠抓基本农田保护硬件建设,做到基础到位。建设和完善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
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做到有片块面积、有片块图形、有保护责任人、有举报电话、有基
本农田保护“五不准”规定。三是推行基本农田保护预警制度,建立县、乡、村三级基本农
田保护网络,做到网络到位。四是积极开展土地后备资源开发整理,做到挖潜到位。加大建
立土地储备库工作力度,积极推进项目开发整理,确保耕地动态平衡。建立和完善关于土地
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
推行“阳光行政”,优化国土资源配置,为建立统一的土地有形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创新管理方式,推进政务公开。
通过编印《国土资源知识宣传手册》和《行政执法手册》,将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
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申请书示范文本汇编成册,
并通过网站和公示栏向社会公示,推进国土资源政务公开。
(1)公开政务,积极推行窗口办文制度。为了增强政务公开透明度,方便众办事,
接受社会监督,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建立政务大厅,公示建设项目预审程序、建设用地报批
程序、土地登记程序、土地违法案件查处程序、采矿登记程序及收费项目、标准等;建立耕
保业务、矿管业务、登记发证、地产交易等四个对外服务窗口,公开国土资源服务承诺,设
置投诉信箱,接受社会各界对国土资源行政行为的监督,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依法行政效果。
(2)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实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注重机关电子信息化建设,加
大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国土资源门户网站,实施首问责任制、推行政务公
开和社会承诺,将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工作职责、执法依据、服务项目、承诺期限以及责任
人通过电子网站、新闻媒介和设立政务公开栏等及时向社会公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过
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增强行政工作的透明度,避免行政管理中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优化
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三)创新机制,狠抓落实。
1、明确责任,强化执法监察。
(1)明确执法监察责任。为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确定监察处(科)、执法监察
支队(大队)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健全行政执法责任管理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工作
程序、办理时限、工作标准、考核办法和责任追究。在国土资源系统认真执行行政执法责任
制和行政执法过错、错案责任追究制。
(2)依法依纪查处各类违法用地。认真落实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办法等有关规定,严
厉查处各类违法用地,查处率达100℅,结案率达100℅。做到既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又查
处违法相关责任人,把查事和查人落实到位。通过加大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有效地遏制
违法用地行为的发生,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秩序。
(3)强化执法巡查。坚持动态巡查制度,划分巡查区域,明确巡查责任,做到巡查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及时发现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坚
决杜绝各类土地违法行为。
2、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社会监督。
(1)领导重视行政复议工作。建立行政复议机构,配备业务较强的工作人员专门负
责行政复议工作。建立行政诉讼案件分析总结制度,定期对行政诉讼案件进一步分析总结,
特别是对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产生的原因、背景、后果等进行分析研究,寻求最佳解决办法。
(2)强化社会监督。为保证国土资源行政处罚公平、公正、公开、合法有效,维护
当事人合法权益,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并向社会公布,建立良好的监督、反映渠道及
沟通意见采纳机制。为接受众监督,从社会各界聘请国土资源执法监督员,从乡、村、组
聘请国土资源执法信息员,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法监督网络,强化对国土资源管理
行为的监督。
3、建立应急机制,化解矛盾纠纷。
(1)建立地质灾害预警和应急机制。按《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制定《地质
灾害防治方案》,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系统。建立地质
灾害隐患点巡查等制度,对排查出的安全事故隐患责令和指导矿山企业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巡回督查,做到无矿山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农民征地补偿的有关政策,
切实维护农民众的合法权益。一是依法确定征地补偿标准。二是充分尊重农民的知情权与
参与权。对征地补偿实行告知、确认、听证制度,对征地补偿费方面发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
跟踪督办,做到补偿不到位的项目不准开工建设。在征地过程中,对被征地农民的青苗补偿、
附着物补偿做到让农民签字认可,提高征地补偿费用的透明度。三是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加
强信访工作领导,扎实工作,认真落实信访各项制度,依法处理各类信访问题,及时化解信
访矛盾纠纷,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给信访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维护他们的合法
权益,积极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总之,通过开展全国县(市)、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
训活动,使县(市)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乡(镇)村基层干部保护和合理利
用国土资源的观念意识不断增强,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保障能力。全
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坚守全国18亿亩耕地不减少,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
源,积极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本文发布于:2022-07-29 08:34: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449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