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教案

更新时间:2025-02-22 05:17:53 阅读: 评论:0


2022年7月23日发
(作者:洗浴酒店多人晕倒)

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知道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应受到刑法的处罚;

(2)了解刑法的内涵和目的,我国刑法的种类及主要任务。

2.情感态度观念

要认同法律、自觉守法;树立以守法为荣、以违法可耻的观念,增强未成年人对犯

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认识,树立刑法武器意识,做守法的劳动者。

3.运用

知道罪刑法定原则。违反刑法即犯罪,就要根据刑法规定受到惩罚(主要是刑法处罚)。

我国刑法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在于,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知道可以运用刑法武器依

法制裁犯罪。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我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

要避免误入犯罪歧途,必须了解犯罪的内涵和特征,这就必然要知道《刑法》对该

问题的阐述。也就是说,刑法是如何定义犯罪行为的。其实这意味着,刑法明文规定为

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即

罪刑法定原则。另外,刑法规定各种犯罪应受刑法处罚,就是说如果谁的行为违反刑法(即

犯罪),就要根据刑法规定受到惩罚(主要是刑法处罚)。因此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

它所调整和保护的社会关系是相当广泛的,如政治的、经济的、财产的、婚姻家庭的、

人身的、社会秩序的等许多方面,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刑法制定的意

义在于,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因此这是教学重点。

要把握这一重点问题,我们要明确以下几点:

(1)阅读教材相关链接的内容,明确我国刑法的任务。从刑法的任务中,可认识到我

国制定刑法的重要意义,即我国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通过惩治犯罪,调整和保

护了许多社会关系,有政治、经济、财产、婚姻家庭、人身、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等方

面,巩固国家政权和根本政治制度,维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秩序,保护国家和人

民的利益,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刑法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刑法的根本任务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惩治犯罪,保护人民。要明确惩治犯罪

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保护人民。懂得讲刑法的任务,其实就是讲刑法打击犯罪的意

义,两者是统一的。

1

(3)为了加深对刑法打击犯罪意义的理解,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要采用具有时代特

征,又能对学生有广泛的教育影响的例子,以增强说服力。

2.教学难点见“教学重点”(略)

3.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教材首先从了解犯罪与刑法入手,

帮助学生理解刑法打击犯罪的意义,引导学生增强认同法律、自觉守法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由于中职学生是未成年人,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时间不长,文化知识薄弱,认知水平

相对较低,心智还不成熟;还因为思想意识、心理发展不成熟,看问题容易偏激,爱钻

牛角尖,加上生活经验的欠缺,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和意外灾害的侵害,个别中职学生误

入犯罪歧途。所以对学生而言,需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中职学生思想活

跃,个性活泼,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开始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独立性,对自己感

兴趣的事物有较强的求知欲,有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通过树立刑法武器意识,增强

法律意识,认同法律,自觉守法。

四、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协作活动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等。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情境创设]

小钟的父母感情一直不和,经常打架、摔东西,甚至拿他出气,逐步使小钟对家庭

充满恐惧,形成寡言少语、脾气暴躁的性格。一天,邻桌同学不慎将他的眼镜碰掉在地

上,没有帮他捡起来,小钟即趁这名同学不备,抡起椅子照着他的头部打下去。结果他

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

[问题思考]

●结合上述案例,简要说明为什么要对犯罪行为进行刑罚处罚?

●谈一谈从小钟的身上我们要吸取什么教训?

同学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常有犯罪案件发生。有的犯罪危害国家安全,有

的犯罪侵犯公民的财产和人身权利,有的犯罪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等。人们对犯罪深恶

痛绝,国家依法严厉惩处犯罪。那么,犯罪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刑法打击犯罪的意义是

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与犯罪行为作斗争?

要想弄懂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

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的第一个大问题,“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3页,看一看教材首先提到什么观点?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板书)

1.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板书)

小钟犯罪的主观原因是,法律意识淡漠,认知能力差,自控力差,价值观念扭曲,

缺乏正确的交友观。另外,性格脾气暴躁也是导致他犯罪的原因。

学生观察体会,思考讨论,总结归纳。

2

【引思明理】

<设置问题>

犯罪的内涵是什么?

我国刑罚的种类有哪两大类?各包括哪些种类?

简要概括我国刑法的重要意义。

请同学们看课本113—116页的材料和事例,再弄清楚上述问题。

殴打他人,轻则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重则触犯《中华人民共和

国刑法》。

犯罪是指违法情节特别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

为。犯罪的主要特征是:

(1)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板书)

(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板书)

(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板书)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也是

首要特征。对它要从质和量两方面来衡量,从质来说,是指犯罪对社会包括国家、集体

和个人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从量来说,只有当行为的危害性达到严重程度,即刑法所

规定的程度,才是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危害性的大小,是区别罪与非罪的主要

界限。犯罪触犯刑法,即具有刑事违法性,其社会危害性达到触犯刑法的严重程度。犯

罪应受刑罚处罚性,通常情况下,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与刑罚轻重是正相关的。

我国刑法将各种犯罪行为归纳成十大类:(1)危害国家安全罪;(2)危害公共安全罪;

(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5)侵犯财产罪;

(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7)危害国防利益罪;(8)贪污贿赂罪;(9)渎职罪;(10)军人

违反职责罪。

学生阅P114李海峰黑社会团伙案事例。讨论说明犯罪分子应受到刑罚处罚。

黑社会犯罪团伙,称霸一方,为非作歹,欺压残害众,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秩序;故意杀人等犯罪行为,破坏社会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具有严重的社会危

害性,所以应受到刑罚处罚。

2.犯罪分子应受到刑罚处罚(板书)

(1)刑罚的内涵和目的(板书)

刑罚又叫刑事处分或刑事制裁,是由人民法院依照刑法对犯罪分子实行的强制处罚。

对犯罪分子实行刑罚处罚,目的是给犯罪分子以强迫劳动和思想改造,使他们认识到犯

罪是可耻的,要改恶从善,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新人;对极少数罪大恶极、非杀

不可的犯罪分子,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是为了使他们不致再危害社会。也对社会上的不

稳定分子起到警示和抵制作用。

(2)我国刑罚的种类(板书)

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三种。

主刑的特点是,只能独立适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附加刑既可以作为主刑的附加

刑同时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3.我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板书)

阅P115南京鼓楼检察院的事例和“相关链接”,并讨论我国刑法的任务:

3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

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众集体所有

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

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我国刑法的根本任务(板书)

我国刑法的根本任务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的顺利进行。

(2)我国刑法的主要任务(板书)

我国刑法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保卫国家安全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

第三,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第四,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从刑法的任务中,可认识到我国制定刑法的重要意义,即我国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

律之一,通过惩治犯罪,调整和保护了许多社会关系,有政治、经济、财产、婚姻家庭、

人身、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等方面,巩固国家政权和根本政治制度,维护社会政治、经

济、文化等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刑法在

我国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体验导行】

[生活感悟]

(材料)危险的一念之差

小李上大三时,由于父亲经商亏损,家里经济条件越来越差,考虑后他办了休学手

续,打算省出钱供弟弟上学。他利用休学去打工,为能回家乡做网站维护和网吧网管,

他刻苦钻研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可打工收入仅能维持生活难以帮弟弟。此时弟弟因学

费问题被停课,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他开始去接受DDOS(攻击)业务。小李先在自己的网

店上发布了接受远程攻击业务广告,很快就有人上他,提出攻击老张的网吧。小李接

下了这单业务,前后收了一千元,很快欲壑难填的他向老张索要维护费六千元,接着又

要一个七千、、、、、、,最后沦落成为攻击他人计算机系统从中牟利的黑客,直到被警方刑

事拘留。

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再次交流研讨、分析案例,理解认同法律、自觉守法的深刻内

涵,增强刑法武器的意识。

[简析]小李攻击老张的网吧从中牟利,是否构成了犯罪?应受到什么处罚?

小李构成了犯罪。据我国刑法修正案(七)的规定,对于侵入、非法控制他人计算机

系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感悟]谈谈当家庭遇到经济困难时,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帮助家庭?

当家庭遇到经济困难时,要节约支出,同时还要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助家里解决

困难。绝对不能采用违法犯罪的手段去解决。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解犯罪的特征及刑法的任务和重要意义,理解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

犯罪行为。

4

对照板书总结。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就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以便把握法律知识,深化德育主题。

学生参与小结,实现对知识的再掌握,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课堂练习]讨论

1.“网上银行的钱财是怎么丢失的?”

通过让学生发言讨论,了解网上黑客通过种木马植病毒程序盗窃网银的帐号和密码。

2.“为什么会有木马病毒的泛滥?”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刑法修订案(七)关于打击网上盗窃犯罪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惩

治犯罪,调整和保护社会关系,即不仅保护现实生活中人们合法的财产,而且这种保护

扩展到网络虚拟财产;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另一方面,

惩治犯罪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保护人民。这说明惩治犯罪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为了

达到保护人民这一目的的手段。

3.“在网络世界里,是否可以为所欲为,甚至违法犯罪?”(略)

[课后作业]

完成《学习指导》P84-85[素质演练]部分练习题。

学生通过实践性作业,分层次巩固知识,提高认识。

[板书设计]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1.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4)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5)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6)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分子应受到刑罚处罚

(1)刑罚的内涵和目的

(2)我国刑罚的种类

3.我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

(1)我国刑法的根本任务

(2)我国刑法的主要任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案例情境——设疑探究——启迪思维——激趣导思——

引导学习——巩固提高——能力升华——学以致用。

在教法学法上,以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为主,用案例作教学主线贯穿本课知识,

精心设置问题,步步深入,激趣导学,根据案例从不同角度设计分析问题,通过学习案

例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同时,进行多种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多方面

的能力,在知识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整体思路清晰,线索明朗,理论与实际契合度高,

课堂教学效果较好。不足之处,还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拓展知识、创新能力和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

5


本文发布于:2022-07-23 20:37: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321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律制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