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引擎提供者著作权侵权风险的法律分析

更新时间:2024-11-07 05:32:31 阅读: 评论:0


2022年7月23日发
(作者:黄标车报废)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网站搜索引擎提供者著作权侵权风险的法律

分析

自从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来,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极大地

促进了网上用户数量的迅速增长。随之而来的就是网上信息量急剧地

膨胀。对于每个计算机最终用户而言,其所需的信息可谓各不相同、

各有侧重。那麽面对浩如烟海的网上信息,用户要想省时、简便、快

速地查出自己所需的信息,除了事先已经知道所需信息已所在的网

站或网址,而直接键入外,另外重要地就是必须充分利用网烙中的查

询工具。因为让用户记住其所需信息所在的所有网址,从而通过在地

址栏上键入地址的方式去访问所需网站的做法,几是不可能的,也是

不现实的。

在网络中的众多查询工具中,搜索引擎是一种新型的被众多网站

所推崇的也深受广大网民喜爱的网络查询工具。其中既有门户网站。

如新浪、搜狐等提供的搜索引擎,又有专业的搜索引擎网站。如Google

等。从某种角度言,搜索引擎的出现确实使广大网民在繁杂的网络信

息中能够方便、快捷的查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众所周知,网站访

问量的增加,必然可以给网站所有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因此,随着广

大网民用户对包含搜索引擎的网站的访问量的激增和人气的增长,于

是基于有利可图的商业利益考虑,很多网站便向用户提供了种种便利

的搜索引擎服务。然而孰不知这些服务却面临着潜在的著作权侵权风

险。

一、目前网站提供的搜索引擎的两种基本搜索模式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一)完全复制型。即将用户所需的信息完全拷贝到网站的服务

器上,当用户利用搜索引擎查到所需信息时,可以任意下载。

这种搜索引擎模式按信息提供来源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网站本

身即信息来源的提供者,即通常所讲的ICP

(InternetContentProvider);第二种是网站本身非信息来源的提供

者,其所存储的信息是从其他网站复制、转载而来的,即网站的网页

存档服务。而第二种网页存档服务,下文将重点阐述。

(二)临时链接型。即网站中搜索引擎提供者在其服务器上并不

生成作品的复制件,也不是作品的直接上传者,只是在本网站(搜索

引擎所在网站)与作品所在网站建立了某种链接服务。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看出完全复制型的第一种方式,对于网站上

传到互联网中的作品这一行为无非存在两种结果。其一,如果网站所

有者征得了著作权人许可同意,则不构成侵权。反之,网站则明显存

在着著作权的侵权风险。对于完全复制型的第二种方式,网站转载、

复制、摘编作品,依照法律规定(1),只要未超过有关报刊转载作品

范围的,并且向著作权人支付了一定的报酬后,显然就不存在侵权。

而对于较为复杂的网页存档、临时链接等搜索模式,则需要从技术层

面上考虑,通过对其运作方式等问题的分析,来具体研究其存在的著

作权侵权风险。

二、网页存档服务的著作权侵权风险的法律分析

1网页存档服务的工作方式

众多网站包括专门的搜索网站,通常会利用具有搜索、归纳等功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能的软件,首先自动在互联网中抓取、收集各类别的内容,并复制在

其相应的服务器上存储,接着在将这些复制好的内容依某种特定方式,

整理、归纳,建立索引。这样,当使用者键入关键字进行查询时,浏

览器就会迅速将键入的指令传送到相应的服务器上,从而进行对比、

选择,再将最后搜索结果呈现到使用者的终端屏幕上。但这种搜索结

果不同于以往的超链接技术,并非是直接连接到网页所在的地址上,

而是将已存储在网站特定服务器上的网页资料,按着使用者的特定指

令直接传送到最终用户的浏览器上。

2网页存档的著作权侵权风险的法律分析

正如上面对搜索引擎网页存档的技术特性及工作方式的分析,不

难发现此项服务包括两个阶段:一是网站搜索引擎提供者下载网页,

二是网站搜索引擎提供者将其下载的网页提供给不特定人。

其实,从本质上看,网络上的作品(包括通过上传等方式上载到

网上的作品)通常与一般著作权法上的保护并无差别。如果未经著作

权人许可同意而随意使用(当然指非合理使用),则很明显存在着侵犯

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风险。首先,此项网页存档服务的第一阶段——

将包含他人作品的网页全文资料下载、复制的行为,本身就存在着严

重的侵权风险。因为这种下载复制行为不但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同意,

而且还会对有些著作、作品的图书销售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从而影响

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其次,此项服务的第二阶段——将下载的包含

他人作品的网页全文资料提供给不特定人。这种行为则明显存在着侵

权的故意。因为假如退一步来讲,第一阶段的行为不构成侵权,属于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合理使用的话。那麽,第二阶段的行为明显是超越著作权法规范的合

理使用的目的的,而显然有着违反著作权法,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

的目的。网站所有者在提供网页存档服务时,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显

然是该服务的一个行为,那麽则显然存在着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之

可能。

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

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权利人许可。”(2)探讨此项服务是否存在著作

权侵权风险,就必须明确讨论这项服务的各种行为是否违背著作权法

合理使用的相关规定。如果属于合理使用,则显然属于合法行为。否

则,则显然存在着侵权风险。新《著作权法》第22条、第23条明确

规定了合理使用的范围。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准物权”,通常采取的是

“法定主义”,即:法律无明文规定的,则无此权。由于我国现行的知

识产权法律体系中尚未明确将为给他人提供搜索引擎服务而任意下载

他人作品全文并随意将其提供给不特定人的行为规定为著作权法意义

上的作品的合理使用方式之一。况且无论是新《著作权法》第10条第

(十二)项还是《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

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都明确规定了著作权人对自己

的作品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因此网页存档服务显然存在着侵犯他人

著作权的风险。

从判断是否属于合理使用必须考虑的四个标准来看,此项服务也

明显构成侵权。(一)使用目的及性质。此项服务虽然名义上是网站为

广大网民用户免费提供方便、快捷地网络查询工具,实际上网站运作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者则是通过不断激增的网上用户不断点击网上广告及其他方式而获取

利润,显然属于商业目的,不符合合理使用的第一个要件;(二)作品

的性质。即指作品的创作程度,创作的取得方式等。由于网络的虚拟

性和不确定性,会使你很难判定真正的著作权人到底是谁,或者又到

底是谁率先将作品上传到网上。因此,作品的性质对是否构成合理使

用影响不大。(三)使用作品的质量及其所占比例。因为网页存档服务

是下载他人网页或作品之全部。很显然存在着较高程度的侵权风险。

(四)使用结果对作品潜在市场的影响。这点不言而喻。试想如果你

有机会能够从网上随意免费下载你所需要的东西,你还会去购买它

吗?纵上所述,网页存档服务显然一个条件都不符合合理使用的标准

和要件。因此,存在着明显的著作权侵权风险。即使从社会整体利益

考虑,网页存档服务的第一阶段行为有合理使用的可能,但是从法律

分析角度而言,仍存在着潜在的著作权侵权风险。三、临时链

接服务的著作权侵权风险

1临时链接服务的工作方式

目前很多网站都存在着“友情链接”这一栏目。当你在某一网站

浏览尽兴后,想访问其他网站时,只要存在着链接服务,你就可以将

鼠标在上面点击一下,浏览器页面马上就会转换到你所想要访问的网

站上。这种服务被称之为临时链接。当然网站之间也有达成协议而永

久链接的。同样在网站提供的搜索引擎服务中,也存在着该项服务功

能,即当你键入所要查询的关键词后,如果浏览器上存在着你所要查

的信息。那麽反映在你的计算机屏幕上面的就是众多信息的简介及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其所在的网站。同样,如果你要查看,只需轻轻一点,马上就会连接

到你所需的信息所在网站。此时搜索引擎提供的只是一个指向你所需

信息所在网站的“路标”。在你点击检索结果后,会自动显示包含上载

作品的网站,却并无原网站(搜索引擎所在网站)的任何标记。

2临时链接服务的著作权侵权风险的法律分析

通过上面对临时链接服务工作方式的分析,可以发现搜索引擎提

供的这种服务,只是在搜索引擎所在网站与上载作品所在网站之间建

立某种链接性联系,而在前者网站的服务器上并无任何上载作品或网

页等信息,更谈不上说是前者对后者信息的非法复制。因此,从技术

特性上考察,并不存在侵犯著作权的风险。

从法律角度看,此时的搜索引擎所在网站其主体地位只不过是

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网络服务提供商,而非ICP

(InternetContentProvider)——网络内容提供商。因为“从信息论

的角度考察,信息传输过程被简单地描述为:信源——信道——信宿。

搜索引擎提供者的作用仅仅是连接用户(信宿)与作品(信源)的中

介(信道)。因此,它应当属于ISP的范畴。”(3)《关于

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

条也明确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经著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而采

取移除被控侵权内容等措施,被控侵权人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违

约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即ISP如果只是被动地提供网页或者

是提供信息搜索工具而不知道有具体的侵权行为,只要ISP未从中获

利,ISP就可以免责,但是一旦收到权利人的通知或者是通过其他途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径知道存在着侵权,ISP就应该立即中断这些链接,以防止进一步发

生侵权的可能。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对于网络服务提供商的侵权责任,采取

的是过错责任原则。因此,搜索引擎提供者的侵权归责原则也应采取

过错责任原则。(4)在国外绝大多数国家也采取的是过错责任原则。如

美国1998年制定的《数字千年版权法》(CDMA)曾规定:“网络服务提

供者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对在其系统或网络中按照用户的指示存储的

侵权材料,不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并且只承担有限的停止侵权的责

任;对因使用信息定位工具(包括名录、索引、引证、指针、超文本

链接等)将用户指引或链接到某个包括侵权材料的在线站点,不承担

赔偿损失的责任,并且只承担有限的停止侵权的责任。”即安全港

(safeharbour)德国《信息与通讯服务规范法》第五条第(二)(三))

(四)项的规定也采取了过错责任原则。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世界上

大多数国家对于ISP的责任归责,选择采取的也是过错责任原则。

通过以上的法律分析,可以明确的是临时链接服务在我国目前不

存在著作权侵权的风险。即:搜索引擎提供者如果仅仅提供的是单纯

的连线服务,则不构成侵权。而在实践中,搜索引擎提供者提供的不

仅仅是单纯的连线服务,而且还会向不特定人提供一定的网页资料。

这样常常会使搜索引擎提供者左右为难。因为一方面不及时移除相关

内容可能会构成对著作权人的侵权,另一方面轻易删除网上内容又可

能侵犯上载者或其他第三人的权利。这时包括搜索引擎提供者在内的

ISP将会面临著作权侵权的双重风险。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四、网站搜索引擎提供者著作权侵权风险的责任规避

作为商家,在经营运作中经历必要的商业风险是很正常的。但是

对与能够并且可以规避的侵权风险,商家们在商业运作中还是应该从

法律上注意并且减少不必要的责任风险。对于网站搜索引擎提供者面

临的著作权侵权风险,正如象有的人分析的“《网洛著作权司法解释》

总的来说是有利于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但由于缺乏其他措施相配套,

实际上将一些风险不适当地加在ICP和ISP身上。”(5)很显然目前我

国相关法律制度‘将责任风险不恰当地加在了网站所有者身上。因此,

网站所有者在提供搜索引擎服务中有必要注意、规避研究不必要的著

作权侵权风险。

1尽充分必要的注意义务

网站所有者应该认真履行管理员的职责,对于可能会引起侵权纠

纷的作品或网页,充分注意并及时与相关权利人联系,同时设立必要

的审查上传制度,对于重要的可能会引起纠纷的作品或网页,更要重

点注意。这样,即使在面临侵权诉讼时,也有利于减少自己的风险与

责任。

2积极呼吁、要求国家建立类似于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CDMA)

样的法律

从目前的现实看,中国的IT业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从整体上

依然属于低级阶段,依然需要国家、社会给予其一定的政策和社会支

持。与此相比,即使IT业发展较为发达的美国,也依然制定了象美国

《数字千年版权法》(CDMA)样的法律,从而合理分担著作权人和IT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商家的风险责任。因此,中国IT业界的有识之士和法律界的相关人士

应该联合起来积极呼吁,要求国家建立类似于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

(CDMA)样的法律,从而减除附加在身上的不必要的风险。

(1)参见《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

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已在报刊上刊登或网络上

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

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网站予以转载、摘编并按

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但网站转载、摘编作

品超过有关报刊转载作品范围的,应当认定为侵权。”

(2)参见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108页。

(3)参见冯刚,《涉及搜索引擎的侵犯著作权纠纷研究》,《科技

与法律》2001年第4期。

(4)参见冯刚,《涉及搜索引擎的侵犯著作权纠纷研究》,《科技

与法律》2001年第4期。

(5)参见冯刚,《涉及搜索引擎的侵犯著作权纠纷研究》,《科技

与法律》2001年第4期。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本文发布于:2022-07-23 10:11: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307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律网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