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现状与建议

更新时间:2024-11-07 17:52:52 阅读: 评论:0


2022年7月20日发
(作者:贾全明)

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现状与建议-

隐私权被世界各国法律吸收,主要是在二战之后,现在世

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其法律中直接或间接规定了隐私权。其立法例

主要有三种类型:[1]将其作为人权问题提出来,在发展演变中逐

渐融入宪法中,例如美国和前联邦德国;[2]宪法中没有直接规定,

其内容散见于有关基本法律及司法解释中,例如在刑法、民法、

诉讼法及行政法中加以规定。采用此种立法例的国家如前苏联和

我国;[3]采用判例形式来确认公民享有某些内容的隐私权,如英

联邦国家。不可否认的是,无论采用何种立法例,世界各国越来

越重视对隐私权的保护。在理论上对隐私权进行研究,司法上对

隐私权保护呈加强趋势。这也表示了隐私权保护的深刻的社会及

现实意义。

加强隐私权保护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标志着社会文明

程度的提高。正如前面指出的,隐私权是文明人的精神性人身要

素,隐私权不受侵犯是文明人的基本需要,注重保护公民个人隐

私权,有助于维护公民个人的人格尊严,倡导健康的社会风气,

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加强隐私权保护也有利于保护个人安

宁与安全感。给人们留出个人空间充分发展个性,免受他人非法

侵扰,不但不会影响反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法律通过制裁

损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保障公民人格利益免受非法侵害,维护

主体人格尊严,提高公民权利意识,自觉尊重他人私生活方式,

从而树立崭新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此外,保护隐私权还有利于发挥法律的指引功能。人们在

社会活动中的行为往往受到一定的法律、道德、政策、思想观念

等的指引。法律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准则,其指导功能

是法的功能中最首要的功能,是“指法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的

行为提供一个既定的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所允许的范围内从

事社会活动的功用和效能”。法律在指引人们的行为方面具有连

续性、稳定性和高效性的优势。

(一)国外的隐私权保护状况

在美国,隐私权是指任何法律主体所享有的“毫不相干的权

利”。目前,美国已经形成较为系统、完备的隐私权法律保护体

系。最主要的法律有1967年的《信息自由法》、1973年的《犯

罪控制法案》、1974年的《隐私权法》和《家庭教育及隐私权法》、

1976年的《税收修正法案》和《公平信用报告法》、1978年的《财

务隐私权法》以及1986年的《电子通信隐私权法》等。另外美

国各州还制定了保护各州公民的法律,如纽约州的《个人隐私保

护法》,加利福尼亚州的《隐私与有线电视法》,还有伊利诺斯州

的《通讯客户隐私权法》,等等。其中1974年制定的《隐私权法》

实是一部全面保护个人隐私权的专门立法。该法就不同的数据用

户对属于隐私权范围内的个人数据的收集、保存及取用都作了较

为相近的规定。依照该法,联邦政府在收集有关资料时,凡对个

人有害或不利的资料必须向有关的个人直接收集。在取得资料的

过程中,应向被收集者表明其收集资料所依据的权利、收集资料

的性质、资料的用途以及不提供资料的法律后果等。任何联邦机

构只能收集与其本身职责有关的,或者与现有法律所赋予的任务

有关的资料。各机构所保存的数据记录必须做到“精确、相关、

完整和公平”。未经和资料有关的本人同意,不得任意公开资料。

允许公民查对和更正与本人有关的资料。1976年的《公平信用

报告法》规定,任何人向客户报告代理机构提出请求时,该机构

都有义务将自己的文档中有关该个人的数据信息(涉及该人的医

疗情况除外)披露给该人。如果被储存了档案的个人认为代理机

构储存的档案不准确,该代理机构即有义务重新调整并修改所存

储的文档。该法还要求一切客户报告代理机构采取有效措施,确

保所持有的数据安全可靠。

据统计,目前已有近二十个国家制定了个人数据保护方面

的法律。如,瑞典在1973年制定了《数据库法》规定建立瑞典

数据监督局,未经该局批准,任何人不得非法拥有他人的个人数

据,并对有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利用、保管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西德于1976年制定了《联邦数据保护法》,规定了何种数据得以

储存、处理和传送。并规定,在储存、传递、修改和删除个人资

料时,禁止对这些资料加以滥用;数据需经本人同意和法律上的

授权方可处理;个人可以请求获取数据库中关于本人的资料,除

非这对数据库的功能有所妨害;个人有权查询、更正本人的有关

资料;个人有权清楚有关自己的某些资料。法国于1978年通过

了《数据处理、档案与自由法案》,规定收集和处理、使用个人

数据,不得损害数据主体的人格和身份以及私生活。规定数据库

必须公布其搜集资料的授权、目的和种类等。1984年英国制定

了《数据保护法》,规定不允许以欺骗手段从数据主体那里取得

信息,取得个人信息必须征得有关个人的同意;只有为特定的和

合法的目的,才能持有个人数据;使用或透露个人数据不得与持

有数据的目的相冲突;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以防止个人数据未经

许可而被扩散、更改、透露或销毁;对于用户遗失、毁坏有关数

据,或者未经许可而透露有关数据的,数据主体有权请求赔偿。

《加拿大人权法案》中规定,政府每年须公布数据库的名称、资

料内容和使用情况,个人有权查询并更正本人资料中不正确的部

分。日本也于1990年实施了《关于保护行政机构与电子计算机

处理有关的个人数据法律》。

一些国家虽然没有隐私权或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律,但

在宪法、民法等法律中体现了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如《土耳其

宪法》第20条规定:每个人都有私生活受到尊重的权利,个人

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秘密不受侵犯。《荷兰宪法》第10条规定:每

个人都有私生活受到尊重的权利,但须遵守议会法令的限制。议

会法令制定有关记录和公布个人数据的规定,以保护个人的私生

活。个人有权询问被记录下的有关本人的数据、数据的使用情况

和修正错误数据。《法国民法典》第9条规定:任何人有权使其

个人生活不受侵犯。法官在不影响赔偿所受损害的情况下,得规

定一切措施,诸如对有争议的财产保管、扣押以及专为防止或停

止侵犯个人私生活的其它措施。在紧急情况下,法官得紧急下令

采取以上措施。

除了各国对隐私权的保护以外,国际社会也有对隐私权的

保护规定。《世界人权宣言》第12条规定:“任何人的私生活、

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得任意干涉,其荣誉和名誉不得加以攻击。

人人有权享受法律保护,以免受这种干涉或攻击。”《公民权利

和政治权力国际公约》第17条规定:“①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

住宅或通信不得加以任意或非法干涉,他的荣誉和名誉不得加以

非法攻击。②人人有权享受法律保护,以免受这种干涉或攻击。”

《欧洲人权公约》第8条规定:“①人人有权使他的私人和家庭

生活、他的家庭通信受到尊重。②公共机关不得干预上述权利的

行使,但是依照法律的干预以及在民主国家中为了国家安全、公

共安全或国家的经济福利的利益,为了防止混乱或犯罪,为了保

护健康或道德,或为了保护他人的权利和自由,有必要进行干预

者,不在此限。”《美洲人权公约》第11条规定:“①人人都有

权使自己的荣誉受到尊重,自己的尊严受到承认。②不得对任何

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或通信加以任意或不正当的干涉,或者

对其名誉或荣誉进行非法攻击。③人人都有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不受上述干涉或攻击。”《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第4条规定:

“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每个人的生命和整个人格权均有权受到

尊重。任何人均不得被剥夺此权利。”第5条规定:“每个人的固

有尊严有权受到尊重,其合法地位有权得到承认。”第6条规定:

“人人有权享有能够达到的最佳的身心健康状况。”第18条规定:

“家庭是社会的自然单位和基础。他应该受到国家的保护,国家

应当关心他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健康。”

(二)我国的隐私权保护现状

考察我国现行立法,有关隐私权的法律规定还比较少,还

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这显然不利于对公民隐私权全

面、充分的保护。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历史上我们一向对隐私权

的保护比较忽视,传统道德观念中也有反对隐私权保护的倾向,

加之公民权利意识淡薄,社会上隐私权问题还不十分突出,因而

难在立法中加以体现;二是因为隐私权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许多

问题尚待解决,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隐私权保护理论体系。保

护公民隐私权的思想主要在一些全国性、地方性以及专项法规中

有所体现。我国立法中关于隐私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宪法和民法

有关人生权和财产权的规定中,刑法中也有相关规定。

1、宪法对隐私权的保护。我国宪法没有隐私权或私生活权

利这一概念,涉及隐私权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项:

宪法规定了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原则,而隐私权正是人格

权的一种。国家保护公民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

的所以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

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毁谤和诬告、陷害;公民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

法律保护,除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讯进

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

和通信秘密。

2、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

公民人身权、财产权提供保护。关于财产权,第5条规定:“公

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

犯。”第75条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储

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

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非法查封、扣押、冻结、

没收。”对公民的知识产权提供保护。关于人身权,《通则》规定,

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

人干涉、盗用、假冒;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

盈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

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毁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

名誉等。

我国刑法中设立的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和侵犯通

信自由罪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通过惩罚侵犯公民个人生活安宁

权和私人信息保密权的行为,加强了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这些

规定和民法、诉讼法以及行政法中有关隐私权保护的规定一道强

有力的保障着公民的人格利益和人格尊严不受非法侵犯,对于提

高公民权利意识,建立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关于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目前,我国对隐私权的保护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

为了满足人们对私有空间的需求,也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

境,就必须对隐私权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在立法中加以体现,通

过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对隐私权的保护,建构一个比较完善的

隐私权保护体系。

1、关于我国民法中公民隐私权立法保护的建议

民法对公民民事权利保护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即预防和救

济。立法保护具有预防性,司法保护具有救济性。在一个法制健

全的国家里,立法、司法保护应共存于一个和谐的权利保护体系

中。以下就我国公民隐私权的民事立法保护和民事司法保护两个

方面予以探讨。

2、关于隐私权的刑法保护的建议

除了民法保护之外,还应该在刑法当中设立侵犯公民隐私

权罪,以惩治那些较严重的隐私侵权行为。设立该罪相当必要和

迫切,它必将有效地遏制隐私权侵权行为。

市场经济体制赋予个人、企业及各机构组织以平等的竞争

权利,要保证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化、竞争平等化,不仅需要良好

的政治、经济、外交等环境,且需要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和正常

的社会生活秩序。加强隐私权的刑法保护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角度而言,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要在民

法、行政法、刑法领域都有所体现,不能重此轻彼。从各国立法

来看,把严重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是一种世界性的立

法倾向。联邦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刑法均规定了侵犯隐私权罪

或类似的罪名。加之我国现行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范围过窄,设

立侵犯隐私权罪显得相当重要。

3、隐私权保护的限制

综上所述,对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

一项急迫要求。现代人权观念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人身权,发现人

格尊严、人格自由和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隐私、贞操

以及身份的权利,正是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当享有的基本人权。如

果民事主体丧失这些权利,就丧失了做人的资格和人的基本价

值,其不仅没有资格进入社会成为社会的成员,而且也无法享有

其他民事权利。因此,重新审视公民的隐私权,并尽快进行立法,

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本文发布于:2022-07-20 23:38: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263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律数据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