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属于什么

更新时间:2024-11-05 23:26:32 阅读: 评论:0


2022年7月18日发
(作者:山东禁恶俗婚闹)

条例属于什么

【篇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条例的区别及其效

力差异】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条例的区别及其效力差异?

广义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法律是全国人大制定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是地方人大制定的。

规章是国务院部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

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及地方政府制定的。注意:

1、规定是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范畴,效力低于法律。2、条例

是法律的名称,不是法律的种类。

法律效力等级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我国法律遵循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在法律覆

盖层面上,法律行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由相应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制定。

自治区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报上省级

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务会备案。自治条例和单

行条例的区别在于规定事项,自治条例涉及民族自治地方全面的事

务,而单行条例仅涉及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

地方性法规:制定主体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市(省级政府

所在市、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

大会及常委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

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较大市的地方性法规要报相

应的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并有省级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

和国务院备案。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行政法规的具体名称有条例、规定和办法。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

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称“条例”;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

分的规定,称“规定”;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称“办

法”。

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在范围上,条例、规定适用于某一方面的行政

工作,办法仅用于某一项行政工作;在内容上,条例比较全面、系

统,规定则集中于某个部分,办法比条例、规定要具体得多;在名

称使用上,条例仅用于法规,规定和办法在规章中也常用到。

行政规章:行政规章在法律体系中处于最低的位阶,行政规章区分

为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两种。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

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

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部门规章。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

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它要服从

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其与地方性法规处于一个级别。

地方规章是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人民政府所在

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

性文件。地方规章除了服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外,还要服从地

方性法规。

【篇二:制度、办法、细则、规定、条例的区别】

“制度”、“办法”、“细则”、“规定”、“条例”的区别

“制度”、“办法”、“细则”、“规定”、“条例”等都是规范性文件,但

也有区别:

制度的含义较为广泛,具体应用的时候可大可小。经济制度、政治

制度就是大的制度,而具体到一个企业的制度,往往是指大家要共

同遵守的章程之类的。

办法是对有关法令、条例、规章提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措施,是对国

家或某一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工作、有关事项的具体

办理、实施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重在可操作性。它的制发者

是国务院各部委、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机构。

规定是为实施贯彻有关法律、法令和条例,根据其规定和授权,对

有关工作或事项作出局部的具体的规定。是法律、政策、方针的具

体化形式,是处理问题的法则。主要用于明确提出对国家或某一地

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某些重大事故的管理或限制。

规定重在强制约束性。

细则是对某一法律、法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具体化。

条例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文件,是对有关法律、法令作辅助性、阐释

性的说明和规定;是对国家或某一地区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

某些重大事项的管理和处置作出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是对某机

关、组织的机构设置、组织办法、人员配备、任务职权、工作原则、

工作秩序和法律责任作出规定或对某类专门人员的任务、职责、义

务权利、

奖惩作出系统的规定。它的制发者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最高行政

机关(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度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一、制度

(一)什么是“制度”

制度也称规章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

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

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

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

度、公约的总称。

(二)“制度”的使用范围

规章制度的使用范围极其广泛,大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行业、

各系统,小至单位、部门、班组。它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

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三)“制度”的基本要求

制定规章制度应当体现权利与义务一致、奖励与惩罚结合,不得违

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四)“制度”的分类

制度可分为岗位性制度和法规性制度两种类型。岗位性制度适用于

某一岗位上的长期性工作,所以有时制度也叫“岗位责任制”。如

《办公室人员考勤制度》、《机关值班制度》。法规性制度是对某

方面工作制定的带有法令性质的规定,如《职工休假制度》、《差

旅费报销制度》。

(五)“制度”的发布

制度的发布方式比较多样,除作为文件存在之外,还可以张贴和悬

挂在某一岗位和某项工作的现场,以便随时提醒人们遵守,同时便

于大家互相监督。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

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六)“制度”的特点

1.指导性和约束性。制度对相关人员做些什么工作、如何开展工作

都有一定的提示和指导,同时也明确相关人员不得做些什么,以及

违背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2.鞭策性和激励性。制度有时就张贴或悬挂在工作现场,随时鞭策

和激励着人员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勤奋工作。

3.规范性和程序性。制度对实现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岗位责任的法

规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起着重大作用。制度的制定必须以有关

政策、法律、法令为依据。制度本身要有程序性,为人们的工作和

活动提供可供遵循的依据。

(七)“制度”的写法

规章制度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构成。

2.正文:规章制度的正文结构一般有两种形式。

(1)分章列条式(章条式):即将规章制度的内容分成若干章,每

章又分若干条。第一章是总则,中间各章叫分则,最后一章叫附则。

总则:一般写原则性、普遍性、共同性的内容。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制定依据、制定目的(宗旨)和任务、适用范围、有关定义、主管

部门(该项有时也可视具体情况置于分则或附则中)。

分则:指接在总则之后的具体内容。通常按事物间的逻辑顺序,或

按各部分内容的联系,或按工作活动程序以及惯例分条列项,集中

编排。表述奖惩办法的条文也可单独构成罚则或奖罚则,作为分则

的最后条文。

附则: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施行程序与方式,有关说明(该文书与

其他文书之间的关系,规定附件的效用,数量以及不同文字文本的

效用等),施行日期。

(2)条款式:这种规章制度只分条目不分章节,适用于内容比较简

单的规章制度。一般开头说明缘由、目的、要求等,主体部分分条

列出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其第1条相当于分章列条式写法的总则,

最后一条相当于附则的写法。

3.制发单位和日期:如有必要,可在标题下方正中加括号注明制发

单位名称和日期,其位置也可以在正文之下,相当于公文落款的地

方。

(八)规章制度的写作要求:

1.体式的规范性。规章制度在一定范围具有法定效力,因此在体式

上较其他事务文书,更具有规范性。规章制度,用语简洁、平易、

严密,在格式上,不论是章条式,还是条款式,本质上都是采用逐

章逐条的写法,条款层次由大到小依次可分为七级:编、章、节、

条、款、目、项。一般以章、条、款三层组成最为常见。

2.内容的严密性。规章制度需要人们遵守其特定范围的事项,因此

其内容必须有预见性、科学性,就其整体,必须通盘考虑,使其内

容具有严密性,否则无法遵守或执行。

二、办法

(一)什么是“办法”

办法是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词语,意为“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今也指一种应用写作的法规性公文文件。

(二)“办法”的特点

(1)办法的法规约束性侧重于行政约束力。

(2)办法的条款都具体、完整,不能抽象笼统。

(三)办法的分类

办法的分类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办法可分为实施文件办法和工

作管理办法两种。

(四)办法的写法

办法由首部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首部。包括标题、制发时间和依据等项目内容。

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

制发时间、依据。标题之下用括号注明规定制发的年、月、日和

【篇三:法律条例办法规定区别】

法律条例办法规定区别

在制定主体、效力等级以及实施权限范围等上不同。

全国人大制定宪法和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一般法律;

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国务院各部、委、办、局制定部门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

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有权制定地方

政府规章。发生冲突时效力如下:

上位法效力大于下位法;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发生无法判别其效力时,按照《立法法》的规定由各有权部门裁决。

条例、规定、办法间的区别

“条例”与“规定”和“办法”相比,主要特点是所涉及事物和问题的性

质更重要

,范围比较宽;内容高度概括;有效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广阔,稳定

性强;对制定与发布机关的地位有较严格限制,如行政系统只有国

务院有权使用,“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

“条例”(见1987年4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

行条例》)党的系统也只限“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

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

规章制度”(见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

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一般属于“自主的”规范性公文,即自身

即可创造新的规则。

“规定”的特点是使用范围广泛,对制定和发布机关的地位无严格限

制;所涉及事物和问题不如条例重大,范围相对窄一些;内容详尽

具体,针对性强;一般既可是“自主的”规范性公文,也可以是“补充

的”规范性公文(内容为依法或根据授权补充其他规范性公文的内容,

对其加以细化和完善),也可以是“执行的”规范性公文(直接为有

效执行其他规范性公文而制定,自身不创造新的规则,只是对这些

公文在何种情况下适用做出具体规定,对有关概念和问题做出精细

的解释说明)。但从实际使用情况看,规定更适合作为“自主的”和

“补充的”规范性公文。“办法”比“规定”所涉及的事物和问题的规模

要更小一些,性质也相对轻一些;针对性更强,内容也更加详尽、

具体而精细,更重直接的可操作性;除了一部分为“自主的”公文外,

大部为“执行的”规范性公文,如各

种“实施办法”即均具备这种性质。制度中的规定、办法、细则的区

在为客户进行咨询时,经常会涉及到管理制度,并且在日常生活中

也可能常常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制度。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制度,如果

不做深入的差别化的识别,一般就笼统地说是制度。但在企业实践

中常见的制度形式有规定、办法和细则等表现形式,不少人不知如

何区分,制度类别的名称用错的也偶尔见之一二。

规定首先是个法律用词。预先制定规则,以作为行为的标准(如在合同、

条约、契约、遗嘱、法律中),主要用于对专门问题提出带有约束性

的要求和规范。规则、守则与规定类似。“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

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办法也就是办事

或处理问题的方法。主要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事务提出照章办

理的具体要求。

细则:细则也称实施细则,由制定有关规定、办法和规章制度授权的

职能部门,为有效地实施上级单位及公司的规定、办法等

作出的权威性解释说明、明细的标准和措施等的具体详细要求。

三词语的相同之处是都有规范人的行为的书面条文这个层面的意思。

而不同之处则是:

规定:强调预先(即再行为发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于法律条文

中。例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办法:也就是处理问题的方法,强调上级对下级的指导性或操作方

法。例如:出版管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办法更强调处理问题或办

理事务的程序步骤方法等程序性规范性的要求。

细则:是对个别或一些制度、措施、方法中的详细地方加以规范,

强调详细的解释,说明及法律性。例如: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简单来说规定是个限制,对在规定内的内容或事项是不能违背的;

办法则是手段,对一些事情发生了应该按照办法的要求来做;而细

则则属于补充性的。


本文发布于:2022-07-18 16:01: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214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什么是法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