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400-800-3151
亲戚租房藏,知情不举,亦有牢狱之灾
委托人:李某委托事项:为被告人李某作有罪从轻辩护
承办律师:陈铭审理结果:成功辩护
【案情简介】
《起诉书》称:2005年11月的一天,被告人李某租给其姨夫居
住的广州市某巷某号某房家里一衣柜内发现有一大包的物品,并打开
翻看,见胶袋内装着一些绿、橙药丸的时,就将其转移至
该衣柜的最上层处藏匿。同月27日公安机关根据众的举报在其家
里的衣柜上层缴获其藏匿的10包绿、橙药丸(经检验共重数千
克,含有亚甲基双氧甲基成份),然后将其人赃并获归案。
【律师观点】
辩护律师的观点:辩护人受案以后,会见了被告人李某,又仔细
研读了案卷材料,本案确定存在诸多疑点。而被告人李某辩称:强调
被告人李某的姨夫贾某(香港人)租住过该房,而被告人李某发现该
房中有绿“丸子”的塑料袋是亲戚的物品,碍于亲情,也没有及时
报案,酿大错。且被告人李某属偶犯,上有70多岁的双亲,下有两
个未成年的子女,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等酌定从轻情节。辩护人为被
告人作有罪从轻辩护。
【判决结果】
全国统一:400-800-3151
被告人李某明知而将其窝藏,其行为侵犯了国家的管理
制度,构成窝藏罪。根据被告人李某在犯罪中的性质、情节、悔
罪表现,依法对其处罚。依法判决如下:被告人李某犯罪窝藏罪,
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律师点评】
本案是一宗涉及到亲情犯罪的典型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如果
有亲属犯罪时,公民一般会采用以下方式处理:
第一种,大义灭亲,劝其认罪悔改,并带领其投案自首,争取
从轻处罚;
第二种,知情不举,我国《刑法》没有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
但对知情不举的行为,应予以批评教育或党纪、政纪处分,但不能认
为是犯罪行为;
第三种,窝藏、包庇,使其逃避法律追究。我国《刑法》第三
百一十条规定其为窝藏包庇罪,并处以刑罚。
在中国历史上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家学说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儒家的“父子相隐、亲亲相隐”的原则为历代封建王朝所遵循。“亲
亲相隐”也就是亲属犯罪互相隐瞒,不告发,不论罪或减刑。在当今
社会里,封建的传统思想还常常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被告人李某碍
于亲情,知情不举,将亲戚的窝藏,成为“亲亲相隐”受害的见
全国统一:400-800-3151
证者。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的今天,公民应吸取本案的教训,要
学法、懂法、用法,摆正好亲情和国法的位置,才能与时俱进。
本文发布于:2022-07-16 12:52: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159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