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答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37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
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决定其性质和方向的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
体力行的态度。下列关于信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B.坚定的信念往往伴随着炽热的感情
C.信念是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设计和想象
D.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
3.马克思主义认为,除了人间社会之外并不存在什么神灵的世界或天堂地
狱,因而人应该在这个唯一的现实世界中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离开社会、
离开世界去追求想象中的天堂幻景。因此,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共产主义远大理
想是人类社会之中的一个未来目标,具有()
A.虚幻性
B.抽象性
C.现实性
D.狭隘性
4.“失去信念的理想是虚幻的,失去理想的信念是空泛的。”这句话说明,
在确立理想信念时,应该()
A.超越人的生活体验和实际行动
B.把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C.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D.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5.新时期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团结一切爱国同胞
B.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资料仅供参考
C.建设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
D.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
6.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B.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
C.彻底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传统
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
7.任何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这些社会
关系的总和决定了()
A.人生目的
B.人的本质
C.人生道路
D.人生态度
8.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B.人的实践对于社会、她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D.人们经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
图
9.在社会生活中,人生实践体现出一些价值。其中,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
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指的是人生的()
A.自我价值
B.体价值
C.外在价值
D.社会价值
10.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
A.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起源于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
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11.马克思指出,在阶级社会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
她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她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
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这句话说明()
A.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极为有限
资料仅供参考
B.道德因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
C.有什么样的道德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
D.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并不必然引起道德的发展变化
12.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并决定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个人主义
B.集体主义
C.利她主义
D.为人民服务
1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中国公民应当遵守的()
A.公共道德规范
B.职业道德规范
C.家庭道德规范
D.基本道德规范
14.人类的社会生活可分为三大领域: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其
中,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是()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道德
D.个人品德
15.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平等待人、清
正廉洁,不谋私利、不滥用职权、不损人利己、不假公济私。这体现了职业道
德中()
A.精益求精的要求
B.奉献社会的要求
C.办事公道的要求
D.互相服务的要求
16.朱熹说:“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这句话说明()
A.道德是一种主观想象
B.道德是一种客观行为
C.个人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实践
D.个人品德的养成不依赖社会
l7.下列叙述中,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是()
资料仅供参考
A.法律不能朝令夕改,法律适用的结果也不能随意被推翻
B.法律的内容应当统一,下位阶的法律不得与上位阶的法律相抵触
C.法律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由人民制定,是否切实体现和维护人民的
意志和利益
D.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
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18.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
保证是()
A.改革创新
B.执法为民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19.国家预防、控制、处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突发灾害事故,以维护社会治
安,保障社会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这属
于全新国家安全观中的()
A.文化安全
B.生态安全
C.经济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
20.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其后果的行为准则是()
A.法律规范
B.道德规范
C.政策规范
D.纪律规范
21.法的规范作用能够分为多个方面,其中指引作用是指()
A.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
B.法能够对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或一般人发生积极影响
C.法能够使人们对外部主体的某种行为进行预先分析和预测
D.法作为一种带有价值判断的行为规范,能够评判、衡量她人行为的合法
性
22.中国法律体系由具有内在联系的法律部门组成,这些法律部门又能够分
为实体法和程序法。属于实体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3.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并重
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是()
A.法律解释
B.法律清理
本文发布于:2022-07-14 14:53: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113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