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春《法理学_》期末考核

更新时间:2024-11-07 07:40:43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28日发
(作者:三商法)

《法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法系

指一个国家的有关法律的学科体系,它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具有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属性。

2、行为意思

是指表意人欲为表示行为的意思。

3、政治意识

政治意识是指政治主体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它既包括民族和个人的政

治心理(政治文化),又包括社会阶级集团的意识形态。

4、司法原则

司法原则是指司法机关在行使司法权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规则和基本精神,主要包括司

法独立、审判公开、程序公开、审判制度等四个方面。

5、法律方法

是指国家根据广大人民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

整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

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

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法的定义特征。

答:第一,解释了法与统治阶级之间的内在关系。法是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是从统治阶级的立场出发,根据统治阶级的利益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调整社会关系的。第二,

揭示了法与国家的必然联系。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统治阶级的意志经国家上升为法。

第三,揭示了法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因果联系。

2、举例说明法律规则是相对确定性。

答:相对确定性法律性规范,是指法律规范没有明确规定某一具体行为,但明确指出了准许

适用某一法律文件中的某个规范的法律规范,是指允许执法机关、执法人员进行个别调整的

规范。

3、《民法通则》对公民行为能力规定的标准。

答:《民法通则》第十一条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

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

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

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

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4、法律继承的内容。

答:⑴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有权就是否同意接受被继承人的遗产作出意思表示。继承人放

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除接受

继承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利的以外,法定代理人不得代无民事行

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明显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应认定其

行为无效。

⑵继承开始后,表示接受继承的继承人可以按照继承顺序或者遗嘱指定参加遗产的清理

和管理,占有遗产,分割遗产。

⑶继承开始后,如果遗产由继承人以外的人占有,继承人得向其请求返还遗产。遗产占

有人返还遗产时,还应包括该遗产所取得的收益。如果遗产占有人致遗产损坏或者灭失,继

承人得向其请求损害赔偿。在诉讼时效期间,遗产占有人不得以取得时效主张其因占有遗产

而取得遗产的权益。

⑷同一继承顺序的继承人有数人时,遗产为各继承人的按份共有财产,各继承人共同享

有管理、使用、收益、处分和分割遗产的权利。继承人之一向第三人出卖其应继承的遗产份

额时,其他继承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期限为二个月,自知道或

者应当知道继承人之一出卖其遗产份额时开始计算。

⑸同一继承顺序的继承人有数人时,表示接受继承的各继承人对清偿被继承人所欠的税

款和所负的债务负连带清偿责任。

5、社会监督的特点。

答:1、监督主体的非国家权力性。社会及公民监督主要是通过各民主党派在政协会议上的

提案、人民团体和组织的批评和建议、新闻媒体对不正之风的揭露和谴责以及人民众通过

信访、检举、控告等方式,实现对警察机关及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的监督。

2、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社会及公民监督包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组织、新闻媒体及人

民众对警察机关及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的监督。

3、监督的多样性。公民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反映、揭露问题。可以是提案、组织的批评和

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进行监督。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执法的原则。

答:一、执法的机械性

执法者要严格的、机械的按照法律要求进行执法活动,以最大限度的体现法律的效能,提

高法律的威慑力。任何灵活的执法行为,都将损害法律的公平、公正原则,损害法律的威严。

二、执法的公开性

执法者的执法过程要公开、透明,以最大限度体现公民在涉法活动中所享有的权利,并使

这种权利得到有效保护。

三、执法的规范性

执法者要根据法律要求,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执法活动,以避免执法过程中的随意性。

四、执法的强制性

对不履行法律义务的当事人,司法机关(或执法机关)有权对其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进

行强制性的执行,以保证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2、试述法与道德冲突的表现。

法与道德冲突的表现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社会上等都有这

样那样的反映。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合法,但不合情、不合理、不合德。比如,无特殊原因,已过诉讼时效的诉讼请求,

会遭到法律的拒绝,这是符合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但对受害人来说,权利没有得到保证,

这不合情理的;又如,对父母子女因财产等问题对簿公堂,根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

一现行法律精神,法律是支持的,但大多数人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是不道德的。著名

歌唱家满文军举报妻子组织,在全国引起争论:很多人认为这是合法的,是满文军作

为一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但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不道德的,是违背人伦的;还有不

少法学家认为要修改“公民有作证、举报的义务”的法律条文。

(2)合情、合理、合德,但不合法。比如,包庇甚至窝藏属于亲人的犯罪嫌疑人,这是

严重不合法的,但是,许多人对此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符合道德的。又比如,受害人殴

打、侮辱在公共场合行窃的小偷,这是违法行为,但很多人认为这是合情、合理的,小偷

该打,打死活该。


本文发布于:2022-08-28 17:36: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903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律继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