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
(试题:31题)
一、单选题(11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
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B)
o
A.依靠政府
B.依靠众
C.分类救治
D.分类诊疗
2.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13年6月29日修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
A.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B.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和乙类
C.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和丁类
D.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和丙类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o
A.是指鼠疫和
B.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鼠疫等
C.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百日咳等
D.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风疹等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D)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
A.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各级医疗机构
D.各级人民政府
5.新修订的传染病法规定的传染病增加了哪些疾病?(C)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人感性高致病性禽流感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水痘
6.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B)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A.地方范围
B.责任范围
C.指定范围
D.全国范围
7.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B)
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
B.全部免费
C.全部收费
D.家庭生活困难者免费
8.《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D)
A两类,39种
B.三类,35种
C.三类,37种
D.三类,39种
9.传染病病人、病源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以前,不得
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下列哪项(C)
A.任何工作
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
C.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D.饮食和托儿工作
10.(A)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病种。
A.国务院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地方政府,因地制宜
D.公安机关
11.按照分类管理原则,对就实行何种管理(A)
A.强制管理
B.严格管理
C.监督管理
D.加强管理
二、多选题(10题)
1.下列属于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突发事件的是(ABCD)。
A.银行挤兑
B.股市暴跌
C.金融机构倒闭
D.金融危机
2.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案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
养学生的(ACD)。
A.安全意识
B.自救意识
C.自救能力
D.互救能力
3.某公民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有权享有以
下哪些权利(ABC)o
A.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不变
B.可以获得政府的表彰
C.可以获得政府的奖励
D.可以对其他公民发布命
4.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应急工作中的比例原则描述正确的是(AB)
A.行政机关的应急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
B.行政机关有多种应急措施可以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的保护公民权益的措施
C.行政机关的应急措施所能带来的社会利益应当大于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受的损失
D.行政机关的应急措施应当符合理性
5..加强应急管理,是政府履行(CD)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
6.有关单位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
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构成违反治安管
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ABCD)。
A.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
B.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
C.未做好应急设备、设施日常维护、检测工作,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者突发事件危
害扩大的
D.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
7.某企业因劳动合同而发生体性纠纷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
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有权采取下列哪些应急措施(ABC)
A.封锁有关场所和道路
B.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的当事人
C.加强对易受冲击的国家重要机关和部门的警卫
D.直接拘留参与冲突的当事人
8.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ABD)、
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
A.生产
B.经营
C.运输
D.储运
9.发布二级预警级别后,下列属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有(BC)。
A.启动应急预案
B.加强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
C.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
D.公布
10.国家应急物质保障体系涉及应急物质的监管、(ACD)和紧急配送等环节。
A.生产
B.储存
C.储备
D.调拨
三、判断题(10题)
1.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义务。(V)
2.国家禁止外国人在我国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野外考察或者在野外拍摄电影、录像。
(X)
3.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应当有利于物种保护及其科学研究,不得破坏野外种
资源。(V)
4.铁路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无法避让相关自然保护区域的,可以直接建设。(X)
5.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开展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X)
6.由于环境影响对野生动物造成危害时,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责令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处理。(X)
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需要,
组织开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放归野外环境工作。(X)
8.运输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出县境的,应当持有狩猎、进出口等合法来源证明,以及检
疫证明。(J)
9.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向有关部门和机关举报或者控告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行为。(")
10.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调
整并公布。(V)
本文发布于:2022-08-28 00:00: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898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