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学生权利保护的法律思考

更新时间:2025-01-10 13:36:51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27日发
(作者:大渡口租房网)

有关大学生权利保护的法律思考

摘要:近几年来,高校在其管理中侵犯大学生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

状告学校侵权的法律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如何依法治校,保护大学生合法权利,

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管理;大学生权利;法律思考

高等学校管理是维护学校秩序、保障学校生活良性运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

展人才的重要条件。然而,近几年来,高校在其管理中侵犯大学生权利的现象时

有发生,大学生状告学校侵权的法律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如何依法治校,保护大

学生合法权利,成为一个亟待锵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在依法治校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问题一:高校与大学生的关系定位:民事关系抑或行政关系?

在我国,随着高校学生权利意识的增强,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而状告母校的事

件自1996年刘燕文起诉北大拒发博士学位开始,已逐年增多。重庆某学院发生

的“女大学生怀孕被开除案”引起国内外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多数观点

都对高校处分学生权利的正当性提出质疑。那么高校与大学生之间到底是一种什

么性质的关系?是民事关系还是行政关系?当前学者的几种观点:(1)两者之间应

该是一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学生选择某一高校,意味着他接受了该校一系列

学生管理规则的契约,包括对学校依据所制定的规则对其行使处分权的认可。当

然学校也必须遵守这种契约,不得随意剥夺学生的学籍。确实需要剥夺学籍时,

要设置一定的救济途径,包括司法程序救济。(2)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高校与

学生的关系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教育行政法律关系,许多事情并不是可以通过民事

方法解决的。(3)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既有行政法律关系也有民事法律关系。

笔者认为:高校与大学生关系是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特殊法律关系。这

种特殊性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既

非双方权利义务平等的民事关系,又非上下级之间的行政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

关系。从教育具有“公务”性质意义上分析,可以把这种法律关系称为准行政法

律关系。其次,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把

握:一方面,高校是一种教育机构,大学生是受教育者,因而高校与大学生是教

育与受教育的关系。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对于学校和学生在教育活动

中的权利义务都分别作出了规定,为高校和大学生享有其法定权利、履行法定义

务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高校是一种组织管理系统,学生是该系统中的一个要

素.就是说,高校是组织者,学生是被组织者,因而高校和学生又是管理与被管

理的关系。高校作为履行特定职能的特定主体,依法享有在其特定职能范围内自

定规章、自主管理的特别权利,《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都明确规定了高校“依

法自主办学”和“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同时,法律也规定大学生应遵守

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承担认可和服从学校管束的义务。

问题二:高校处分权的合法合理界限在睇里?

在讨论澄清了第一个问题之后,即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

关系,也就是说高校拥有一定的公权力,可以对学生行使处分权。现在的问题是,

在这种管理中如何体现和尊重学生的权利呢?在法律上高校的处分权应被控制在

多大的范围之内?笔者认为:对于高校的处分权应把握以下三点:(1)应当依法进

行,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处分权。高校内部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既“小

法”必须符合地方、教育工作者行政部门的“中法”和国家的“大法”,不能仅

从学校自身利益出发,擅自出台一些与上级规章或国家法律法规及其精神相悖的

规定。(2)高校在行使处分权时应尊重学生的知情权、申辩权与诉讼权,在涉及

到学生的根本性权利时,法律上应有一定的渠道加以救济。(3)高校处分权的行

使必须既合法又合理。此间,“合法合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其一,主

体与权限要合法,处分必须以高校的名义作出,而不能以其院、系名义作出;其

二,内容要合法,即处分所依据的事实、证据要真实,充分,并且还得符合法律

法规规定的处分条件、处分种类与处分幅度。在一般情况下,原则上应“就低不

就高”,尽量别往勒令退学、开除学籍上靠。其三,目的要合法,处分学生必须

是为了教育学生、维护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等公共目的,而不能纯粹是为了

学校本身的利益。其四,要有程序保障,高校在处分学生时要告诉学生处分所依

据的事实、法律依据、听取学生的意见与申辩。在作出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情

况下,还应举行听证会,提供行政复议、诉讼等救济途径。

问题三:高校行使处分权应否遵循正当程序?

从目前发生的高校学生状告母校的案件来看,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学生

普遍认为学校作出的处分是武断的.既没有告诉学生处分的理由与依据,也没有

认真听取学生的申辩。显然.这与现代社会提倡的“程序公正”的观念与实践相

背.高校的处分权是否要接受正当程序的限制呢?笔者认为:现代行政法的一个

发展趋势就是越来越重视程序正当性。高校行使处分权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首

先是告之相对人作出处分决定的理由与根据,听取其申辩,在作出重大处分时举

行听证会,允许相对人进行抗辩、质证,最后是送达书面处分决定,并告之可以

申诉、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处分都要按照这种程序

走一遍,这里还存在一个成本的问题,正当程序要与处分的严重程度相适应。对

给予警告或记过这样的内部处分是一般不需要举行听证会的,但是,如果作出勒

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这时学校与学生之间就转化为一种准外部关系,应该

举行听证会和为学生提供复议、诉讼等途径。

问题四:高校的处分权应否接受法院的司法审查?

正当程序与司法审查,应该是检验依法治校的试金石。自上世纪90年代以

来,学生状告母校的现象逐渐增多,但学生在以学籍管理为核心的案件中能否直

接状告高校,现在法律规定得并不明确。目前,学生就自己与高校之间的纠纷,

一般是向学校所在地的教委申诉,但教委一般都是维护学校利益的,这种做法实

际上把学生推到弱势地位上去了,这种做法必须改变。对此,笔者认为:一是要

建立一些中介机构来处理学生的申诉,以确保学校处分的公正性;二是要允许学

生对学校的处分提出异议仍至最后向法院起诉,把学校的处分权置于司法监督之

下,接受法院的司法审查。

二当前高校管理中对学生侵权的突出表现

(一)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受教育主体公平、公正地普遍享有各种类型和各种形式

教育的权利。”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受宪法和法律保护,《宪法》第四十六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

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

育机会。”但在现实中,全国统一高考,不统一的录取分数线,造成不同地区考

生入学的不平等;以20XX年文科第一批本科录取线为例,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线

相差100多分,同样500分的考生,在北京可以顺利进入重点大学,而在有些地

区却连大学的门都迈不进去。现在,高考虽改成各省单独命题,因此无法与其他

省份对比录取分数线的高低了,但这仅仅是回避了问题,并没有最终解决公平

录取的问题。教育的平等权还要求对所有考生自身来说在录取时要做到人人平

等。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招生时对考生的身高、视力、健康状况等往往都作了

一些限制。当然,一些特殊的专业对考生作出一些特定的要求是正当的,而对于

那些根本无须作任何特定限制的专业考生进行限制,或仅仅因为考生患乙肝等疾

病就不录取或录取后取消其入学资格,那么高校就明显存在着对考生进行歧视和

滥用职权侵犯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权之嫌。

(二)侵犯学生名誉权

法律保护学生的名誉权。学生名誉权是学生依法享有的名誉不受侵害的权

利,学生名誉关系到其在学校的地位、人格尊严以及老师和同学对他的信赖程度。

但是,高校在管理工作中,往往将学生考试成绩公之于众,将对学生的处分决定

公开张贴,根据《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对未

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致使

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的具体规定精神,这种做法已

经构成了对学生名誉权的侵犯。

(三)侵犯学生财产权

与其他公民一样,学生依法享有财产权,但一些高校在利益的驱动下,则以

各种借口侵犯学生财产权。如有些学校以学生自己保管财物不安全为由,在未经

学生同意的情况下代其保管;有些学校甚至为了谋取利益擅自动用学生财产如奖

学金、助学金等;还有些学校没有经过职能部门的同意而向学生“乱收费”,或

凭借教育行政管理职权强制代理并在代理购置学生生活用品时提高生活用品的

价格。

(四)侵犯学生公正评价权

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享有要求教师、学校对自己的学业成绩和品行作出

公正评价并客观真实地记录在成绩档案中,在完成相应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

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从现有的学生诉母校的案件看,学校对学生权利的侵犯

主要是不颁发学位证书。此间,都涉及到如何公正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品行问

题。

三高校管理工作中对学生侵权原因的浅析

(一)大学生与高校的关系被扭曲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与大学生之间构建起管理与被管理、服从与被服从

需要的纵向关系,强调了学校、教师的主导和主体地位。忽略了高校与大学生还

存在着一种属于私法性质的教育民事法律关系,教师对学生无所不管,其尊严神

圣不可冒犯,学生权利被漠视,甚至被抹杀。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高

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都以学校和管理者为主体,以学校和管理者的意志为转

移,这就势必造成对学生权利的侵害。

(二)法规与学校规章存在着冲突和缺陷

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下位法与上位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作为行政规章的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与作为基本法律的《婚姻法》之间的关系,是下

位法与上位法的关系,下位法的规定不能违背上位法的规定。而《普通高等学校

学生管理规定》“不准在校大学生结婚”的内容违背了《婚姻法》“婚姻自由”

原则,必然造成对学生婚姻自由权的侵害。二是学校校内的自治性规范性文件的

有关规定与法律法规和规章相抵触。如田永案,学校根据其制定的《关于严格考

试管理的紧急通知》的规定,给予田永退学处理。并据此不给田发“两证”。但

学校的规定与原国家教委199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有

关内容相抵触。三是在一些教育行政管理法规规章中存在着不符合法治与人文精

神的规定。如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规定,有各种恶性肿

瘤、血液病的高考生,不能被普通高校录取。这一缺乏道义性和公正性的规定势

必侵害这类考生平等享有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权利。

(三)学校管理程序存在瑕疵

正当程序是法治理念中的重要内容,美国的程序法学派认为,把“程序制度

化,就是法律”。管理过程的正当程序是相对人权利保障的基本要求,没有正当

程序,受教育者在学校中的“机会均等”就难以实现,其合法的“请求权”、正

当的“选择权”,合理的“知情权”就难以得到保障和维护。从学生状告学校侵

权诉讼案来看,缺乏正当程序,程序上存在瑕疵,是高校在行使管理自主权时普

遍存在的问题。

四高校管理法治化,加强学生权利之保护

法治理念的普及和个人权利意识的增强与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体制的落

后,使得高校管理的实践过程不可避免地出现新旧观念的碰撞、价值矛盾和权利

冲突。正视高校管理所面临的这种挑战,我们必须以法治的理念和精神来应对实

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并不断完善管理体制,规范高校管理秩序,尊重和保

护学生的权利,推进高校管理法治化。

(一)正确理顺和把握大学生与高校之间的法律关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与主管部门是行政隶属关系,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到

校内各种主体关系,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构建起“一律是我说你服从的关系”。然

而,这种绝对的行政服从关系在今天是行不通的。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高

校教育改革的实践,高校与大学生关系是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特殊法律关

系。此间,既有属于公法性质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也有属于私法性质的教育民

事法律关系。为此,不管是高校作为教育机构,还是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都应

当根据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具体规定,切实做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

务的统一;尤其是高校作为教育的组织管理者,在具体实施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

应当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权利,切实贯彻民主思想、平等观念、公

正精神、权利意识和法治理念,严格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与此同时,对于那些

具有服务合同性的民事法律关系,应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由民事法律加以调整。

(二)完善教育行政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

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尊严,保障教育法规和学校规章与国家大法、基本

法律协调统一,使高校管理法律化制度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在制定法规

和规章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其一,遵循法治统一原则,即下位法的制定必须有上

位法的依据,不得与之矛盾,所有的法律和规章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其二,高校

内部的自治性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不得与教育法律、法规、规章相违背;其三,删

除现行教育行政法律、法规、规章中不符合法治原则与人文精神的规定,确保大

学生的平等教育权不受侵犯。

(三)建立、健全管理的正当程序

正当程序既是法治的基本原则,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依法治教、依法

治校要求高校应当建立、健全管理的正当程序。因为没有正当程序,不仅难以在

管理工作过程中实现公开和公平,而且“事后救济权”也得不到保障,从而也就

谈不上公正电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健全管理的正当程序,具体操作如下:其

一,高校各种职能部门应当规范性地依法设置,防止权力的异化。其二,高校在

行使学位授予、学纪处分等权力时,应当按照公开的规则和标准进行,如同法官

办案一样,其依据的法律必须公之于众,并尽量量化,使之具有操作性和确定性,

避免随心所欲的‘临事议制’和暗箱操作。其三,高校在作出如学纪处理、不承

认其学历、不授予其学位等不利于学生处分决定时,应听取相对人的意见,使其

行使为自己辩护的权利。H其四,司法救济。司法救济是公民权利受到侵犯进行

救济的最后渠道,亚里士多德称之为“矫正的正义”。高校能否作为行政诉讼的

被告,已是不可争论的事实。在田永案中,法院认定高校是“法

律规范授权组织”,“法律赋予它们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职权”,因而对其实施

权力的行为,可以视为行政行为而提起行政诉讼。这样,高校作为“法律法规授

权组织”,被纳入了行政诉讼制度的监督范围,从而开辟了对高校内部管理行为

进行司法审查的先河。因此,高校在行使教育管理中,应自觉把学校的处分权置

于司法监督之下,接受法院的司法审查。

论文在线:s://


本文发布于:2022-08-27 16:02: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893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大学生法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