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法律基础教育透视——从药家鑫撞人又杀人案谈起

更新时间:2024-11-08 13:40:51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27日发
(作者:公共卫生管理条例)

2011年第10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 No.10,2011 

总第210期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Serial No.210 

中国大学法律基础教育透视 

——从药家鑫撞人又杀人案谈起 

孙晓媛 ,2 

(1.广州大学社科部,广东广州510006;2.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药家鑫案的发生引发对中国大学基础教育的审思,大学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不仅需 

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重构大学法律基础教育,需尊重学 

科教育规律,呼唤法律启蒙、人性教育回归、健全大学生法律素质,以完成传授法律知识、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教育使命。 

关键词:法律基础教育;法律启蒙;人性;法律素质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11)10—0142—03 

005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药家鑫案应引起大学教育审思 

入,尤其是2

课新课程设置方案(简称“2005方案”),将“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对药家鑫的惩处,不是一起普通的故意杀人案,而 

与“法律基础”两门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是一起关乎人性、社会公共安全、社会公平正义、司法公正和 

(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大学生必修课,这虽然加快了高 

法律信仰的社会事件,因而药家鑫受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步伐,同时也弱化了“法律基础”课 

和网民的热烈讨论,成为腾讯网教育热评新闻日排行榜第一 

的学科特。“基础”课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依 

位。无论哪一种说法,都不影响本案的核心:一个要去与女 

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 

友约会的人,一个钢琴十级成绩优秀大学生,一个家庭条件 

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 

尚好的人,让人想到的词应该是爱情、艺术和教养。药家鑫 

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天生拥有一双弹钢琴的手,纤细、修长,笔者始终认为喜欢音 

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 的课程。这个合并不 

乐的人,心地一般较善良,因为优美动听的音乐诠释的是人 

是两门课程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课程在体系和内容上都发 

世间的真善美,只有内心向往真善美的,才能与美妙的音乐 

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有以德为主,重道 

产生共鸣。但事实是,他在车祸后为了逃避责任,竟然杀人 

德而轻法律之感。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法律基础教育工作者, 

灭口。这个成绩优秀的钢琴男拿起的是屠刀,像弹琴一样无 

笔者深知法律观的培养,法律意识的形成依赖于法律基础知 

视他人生命,令人深思:究竟是我们社会中哪些现实和理论, 识的传授,有限的教学内容和有限的教学课时很难达到普及 

塑造出了这样一个无视他人生命与自己生命的人;作为一名 法律教育,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教学效果,是教学中面临 

大三的学生,是什么原因导致其成为一名凶残的杀人犯呢; 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法律基础教育,课程主要承担的是 

为什么能够实施如此违背常理和法律的行为;学校又该承担 大学生应该掌握的法律基础知识,应该具备的法律基本素 

怎样的教育责任;大学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要怎么培 质,使他们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树立 

养教育,培养什么能力;药家鑫案告诉我们什么;怎样才能让 社会主义法制观,帮助大学生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包括责任 

悲剧不再重演。 

意识、平等意识、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规则意识,培养懂法、 

二、当前大学法律基础教育问题透视 

守法、护法的现代合格公民。在“2005方案”实施六周年之 

际,结合中国当前“基础”课教育现状,结合现代大学生自身 

1.大学法律基础教育功能弱化 

特点,客观分析认识大学“基础”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确有必 

一个时期以来,大学法律基础课教学未能有一个十分准 要。 

确的目标定位。“2005年以前‘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应 

2.大学基础教育定位呈现功利 

当兼具思想教育性和知识性双重特征,并以思想教育性为 在转型中的文化多元的今日中国,大学生呈现较强的主 

主,以自身的知识范畴和理论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任 体意识,趋向重利轻义、追求自由平等、个性更为独立、关注 

务”…的观点就集中体现了这种目标定位的模糊性。特别是 

自身权利,这些观念凸显与生长,是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 

随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 

显著特点,大学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收稿日期:2011—08—09 

作者简介:孙晓媛,广州大学社科部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律基础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E研究生。 

中国大学法律基础教育透视 

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在为大学生所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 

143 

指出:“所谓的启蒙运动,就是人类摆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 

引领与重塑。然而,大学教育的现实是公共基础课程中思想 

政治理论课被视为是可有可无的课,甚至是被部分高校领 

导、专业教lIlfj和学生轻视的,被认为最好没有的课,认为是浪 

费课时,这势必影响“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功利教育 

注重的是知识传授,忽视道德、法律的养成教育;重外在技 

能、轻心灵塑造的模式,只“授业”不“传道”,培养出的是“有 

知识,没文化;有文化,没修养;有智商,没智慧”的接班人。 

状态;所谓的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 

理智无能为力。”l4 启蒙是人类为自己寻出路的一种努力, 

一个将我们从“不成熟”状态解放出来的过程。德国哲学家 

马克斯・霍克海默则认为,就进步思想的最一般意义而言, 

启蒙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福柯则 

以《什么是启蒙》一文,再次将启蒙问题从历史记忆中唤醒, 

并将它作为现实问题展现在人们面前,宣告了,启蒙运动的不 

药家鑫案发生后,西安音乐学院报道:“药家鑫一案发生后, 

在我院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为此,学院根据省委教育工 

委的要求,于上学期末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法律法规和思想 

可遗:忘性 。如果说当一个人的权利受到了侵害,而他不知 

道怎样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这是个人悲哀的话,那 

么,当一个人的权利被侵害而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样 

道德专题教育活动,全院上下认真反思了药家鑫案件的教 

训,查了工作中的不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做好教育 

管理工作 j。发生了这样的案件加强教育固然是必要的,但 

同时也凸显大学“基础”课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生 

成才教育中缺失法律基础教育,这充分说明功利教育的后果 

及其影响。人之所以区别于万物,在于他明是非、懂善恶、知 

美丑,一个知书不达礼,面对法律茫然无知,知识水准与道德 

水准反差很大的学生不是优秀人才。知识只是一种工具和 

手段,培养完善的人格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大学教育必须 

正视功利教育的现实,学校人格教育缺位,法律基础教育缺 

失,培养出的是马加爵、药家鑫等这样人性缺损、情感缺失、 

人格缺位、善恶不分的人。如果我们的大学生仅仅记住的是 

“欺实码”、“我爸是李刚”、“药八刀”这样的网络经典,情 

激愤地争论他是“该生”和“该死”,对这些案件嘲笑之余留 

下的却是没有愈合的伤口,没有关于生命的深层次领悟、对 

责任的反思,那些正在成长中的“药家鑫”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更严重的“药家鑫”案件。在下一个“马加爵”、“药家鑫”出 

现时,我们就会看到又一场舆论的盛宴,这样的轮回往复,悲 

剧再现。 

3.教育师资面临挑战 

“基础”课由“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整合 

而成,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既包括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又包 

含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的内容。问题是担 

任“基础”课的教师多数是原来只担任“思想道德修养”课程 

的教师,他们缺乏“法律基础”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对于适应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需要面对许多问题。这就容易导致在“基 

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把握不准,教学内容随意性比较大,有的学校偏重思想道德 

修养内容的教育,有的学校甚至忽略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 

不能充分体现法制教育的功能,那么,普及大学生法律教育、 

增强法律意识、健全法律素质的教育目的就成为空谈,大学 

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育人目标就不 

可能实现 

三、大学法律基础教育之重构 

1.法律启蒙的呼唤 

法律基础课教学的目的是要唤醒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重 

在培养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现代公民,为社会提供人格 

健康、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 

大学生法律基础教育是一种针对大学生的法律启蒙。康德 

一个权利存在,这就是教育的悲哀、社会的悲哀。面对我国 

目前大学生法律意识淡漠、法律素质亟待提高的现实,法律 

基础课教学应以现代公民社会核心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大学 

生的法治理念为宗旨,以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修养 

为根本,养成法律思维方式的习惯和取向。为此,课程的重 

点应是法治精神、民主意识、权利义务、程序正义等内容,主 

要涉及法理、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律,由于课时所 

限,要避免“大而全”。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法理部分和各部门 

法的总则部分,尤其是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民法、刑法,让学 

生通过典型的案例认识法律,了解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基本 

架构,形成对法律的基本理念。 

历史会记住这一刻,2011年3月10日上午,全国人大常 

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向全国人民庄重宣布:中国特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党的十 

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 

法工作目标如期完成。中国未来的发展将更好地沿着民主 

法制的轨道推进,说明国家的执政方式和治理方式正在发生 

根本性转变,这标志着中国治国理政步人新阶段。它拉开了 

中国新启蒙运动的大幕,中国开始进入了一个新启蒙时代, 

它不同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20世纪80年代的启蒙运动,因 

为今天的中国公民受教育程度不可同日而语,是对人的重 

塑,法律启蒙让大学生更真切地认识自己,素质得以提升,人 

格日益健全。 

2.人性教育的回归 

看看21岁药家鑫的成长史,最重要的两件事是学钢琴 

和文化课,父母分工明确,一个负责文化课,一个负责钢琴 

课,且要求极为严厉。缺少善待与温暖的小药内向、压抑,觉 

得人生不快乐,无价值,甚至想自杀。药家鑫一案本该可止 

于26岁被害人张妙被撞倒在地之时。笔者想到这样一段 

话: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 

每当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给那位教师一封信,信中写道: 

“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 

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 

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 

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有人性的人。只 

有使我们的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 

才真正有了价值。”这位校长无疑向我们提出警示,学生健康 

成长首先应关注人性。法律启蒙彰显人性。 

理性是人性应有之意。理性以理智为基础,讲逻辑,使 

144 中国大学法律基础教育透视 

础”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 

点,掌握宪法和有关专门法的基本精神与规定,增强法制观 

念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适应社会 

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 。可见法律基础课的主要任务是通 

过传授法律知识,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提高大学生法律素 

人聪明睿智、趋利避害,具有一定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是人类进步的基础。法律本身体现为理性,法律思维方 

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 

问题的习惯与取向。法律思维崇尚理性,法律本身以理性呈 

现。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法是由事物的性质 

产生出来的必然联系。”法律理性首先是认识之真,法律反映 

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其次是情理之真,即法律合乎民情民 

质。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法 

制观念和运用法律的能力的总称 。药家鑫为什么会撞人 

理,反映民众现实生活的真情实理,法律只有道真理,讲情 

理,才能产生慑服人心的感召力量。法律启蒙教育引导学生 

理性面对问题,懂得相关法律规定,明白法律道理,才能正确 

之后杀人?显而易见,法律常识的缺失,法律观念的淡薄是 

主要原因。药家鑫的“一念之差”瞬间超越法律底线,由一桩 

普通的交通肇事案转为故意杀人案,不懂得尊重他人生命权 

规范自己行为。 

善是人性的精华。在中国的历史上,儒家最讲究善。孑L 

子和孟子都把“善”视为人性的精华,《三字经》的第一句话 

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中国佛法的真谛是“善”,故而劝人 

向善,言必“善哉”。在西方,苏格拉底认为善即美。近代关 

于善的研究的驰名学者是康德和黑格尔,康德以“道德律令” 

为标准来区分善与恶,主张理性的法必须是善的。黑格尔把 

善理解为法发展到道德阶段的一个中间环节,评判一种法的 

善恶关键在于它能否节制人的自然冲动或任性,如果能够有 

效地节制人的自然冲动或任性,这样的法就是善法。法律启 

蒙教育目的在于丰富和完善人性。理想的法律本身即是真、 

善、美的统一。法律之“善”,是伦理之善。善法架起了法律 

与道德的桥梁,使法律可以凭借道德无所不在的精神教化作 

用而深入民心 J。法律惩恶扬善,使人知是非,明善恶,懂美 

丑,对行为作出选择、矫正的指引。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历史凸显人的法性。法律使人追 

求规则、章法、秩序、条理、公平、正义。通过法律教育,走入 

法律的世界,培养学生规则意识,让学生领会法律之冶的人 

性之美。亚里士多德指出:“公民们都应遵守一邦所定的生 

活准则,让个人的行为有所约束,法律不应该看做(和自由相 

对的)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富勒有言:“法律是使人的行 

为服从规则治理的事业。”规则是通向美和自由的必经之路, 

法律教育被学生内化,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规则”,依法生活, 

才会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真诚的法信仰。在面对 

问题时,才能远离虚伪和欺诈,远离暴力和伤害,远离违法和 

犯罪;才能品学兼优,身心健康,收获幸福快乐,走好人生每 

一步。 

理性、善性的落脚点就是法性。只有三者和谐统一,才 

能起到完善人的教育的作用。纵观人类千百年的发展历史, 

人性呈现着这些本性。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具有这样 

的本性,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日益走向章法更加完备 

的社会新生活。因此,学习法律本身即是在完善人性,就是 

孟子所说的“求放心”或是朱熹所说的“为明珠拂去灰尘”。 

归根结底,学法习法是为了使人更完善,更加符合人的定义, 

更加体现人的质的规定性,使人更为其为人 。 

3.法律素质的健全 

当代大学生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力 

量,要真正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不仅需要具备一定 

的文化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同时还必须具备 

一定的法律素质。早在1987年lO月20目,国家教委在《关 

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中就提出,“法律基 

利的药家鑫,最终害了不懂得尊重自己的药家鑫。不能否认 

药家鑫潜意识里天真的认识,在无人处“神不知鬼不觉”地 

“干掉”“难缠的农村人”,再悄无声息地逃走了事。法庭上 

公诉人指出:“药家鑫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他自幼学习音 

乐,本应演绎高尚的素养和善良的灵魂,但在药家鑫身上,我 

们只看到极端的自私和狭隘。”无视他人生命权利,漠视法律 

规定,轻视法律后果,没有规则意识,最终只能害人害己。因 

此,法律素质是合格人才须拥有的基本素质,良好的法律素 

质使大学生树立“法律至上”的信仰;形成自觉遵纪守法的意 

识;提升从法律角度观察、分析、甄别社会问题、法律案件的 

思维方式、取向及其应变能力。所以,肩负着为法治社会建 

设输送合格人才的高校,理应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素质 

的培养。 ’ 

综上,高校开设的“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必修 

的公共课之一,肩负着传授法律知识、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 

的神圣使命。以学科的优势吸引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加强师 

资的培训,逐渐实现“基础”课教师的专业化,建设一支精干 

的法律基础教师队伍,加强和改进“基础”课教学,确保“基 

础”课教学与教育的质量,健全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任重 

道远 

参考文献: 

[1]张立新.构建“法律基础”课学科体系的设想[J].思 

想理论教育导刊,1999,(11):39—41. 

[2]本-?lj记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的 

有关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增刊):17~21. 

[3]药家鑫母校回应网传师妹冷血帖称杀应严惩[EB/ 

OL].西部网,2011—04—07. 

[4][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90:22. 

[5]魏则胜.无法告别的启蒙[N].羊城晚报,2010一O1 

—18(a12). 

[6]许章润,等.法律信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3:78. 

[7]范忠信.法学教育是人文教育和信仰教育[J].中国 

法学教育研究,2002,(1~2):45. 

[8]周叶中.法律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5. 

(9]张宜人.法律基础新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6. 

[责任编辑:吴井泉] 


本文发布于:2022-08-27 15:51: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893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大学生法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