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论法的精神》是18世纪上半叶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与
法理学思想体系的主要奠基人,近代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孟德斯鸠
(C·L·Montesquieu,1689-1755)的最主要著作。下面是分享的论法的精神读后
感,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论法的精神读后感
从学哲学开始,就知道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时代所
产生的意识性的东西肯定有这个时代的深深的烙印,现在21世纪如此,同样把
目光转到18世纪上半叶也是如此。
法律,其本质是什么,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解释,马克思主义把法律总结
为两个方面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是经过多少代人总结、补充、完善所得到的,是站在前人的肩
膀上作总结的。那么在没有前人明确的概括与总结的条件下,我们该如何一步一
步的去摸索法律的本质,为后来者指明方向呢,让我们跟着孟德斯鸠的思路来一
点理清。
18世纪上半叶,正值启蒙运动发展的时期,在这之前已经有了“文艺复兴”
运动,而在文艺复兴之前是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封建主义与宗教相结合的势
力统治者这片大陆,人们的思想比较僵化,欲望与人性被压制。不可否认,在生
产力较为落后的条件下,这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社会是发展的,在生
产力发展的条件下,人们的就要求更多的享受,包括物质与精神的,这时原来的
社会制度与思想就不在适合。“文艺复兴”只是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要求反对禁欲,
要求自由,对宗教腐败现象的不满,这是最基本的。就像我国在与封建主义斗争
时,也是先从最基本的开始,要求官吏清廉,赋税减轻等等,而后才发展到制度
的,思想层面的批判,这也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这里
不再赘言。
那么到了启蒙运动就面临着“推翻一个世界”与“重建一个世界”的任务。
孟德斯鸠选择了法律的这条路,因为他从古希腊、罗马法中得到启示,这如他自
己说的“只有法律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他认为的法律不应是统治者一个
人或一人随便制定出来,法律应该同政体、自然地理环境、宗教、风俗习惯等
各种因素有关系,法律之间也有关系,总而言之就是即法律符合人类理性的必然
性和规律性,就是“法的的精神”。
作者探求“法的精神”并没有用理论去研究理论,他的全部理论都建立在对
历史事实和世界各国古今政治、社会与法律制度实践分析基础之上,从社会──
历史──文化以及人们生存环境中的各个因素相互联系与影响的动态关系中把握
一国政制与法律发展变化的规律。运用的历史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研究方法使政治
学和法学的研究向科学前进了一大步。这是对传统政治学、法学研究方法的超越,
在社会理论"前科学"时期,也正也因为这样的创举使得他的理论不再拘泥于传统
的那些思想,创造了一个时代,为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论法的精神》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主要是关于法的概述以及法与政体之
间的关系;第二卷讨论的是法与政治权力的关系;第三卷论述了法律与地理环境的
关系。该书中提出的追求自由、主张法治、实行分权的理论对世界范围的资产阶
级革命产生了很大影响,被载入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的《独立宣言》。
读孟德斯鸠的这本书,我最直接的感受是他反复强调的“道德”两个字,贵
族的道德,平民的道德,君主的道德,这两个字最直接的反映出他对人性的研究,
就是启蒙运动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明法律的存在及作用。他说“君主政体具有法律
的力量,专制政体有君王永远高悬的手臂”(其实也就是君主个人的道德)两者治
理或支撑着一切。但是在平民政治的国家里,却需要一种更为强悍的原动力,这
就是品德”。品德是什么?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
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个人的心理倾向是要满足自身生理与心理需要。那么肯定要与启蒙思想家一直宣
称的自由,平等的思想相一致的。也就是人性的标准,总而言之,你不管什么样
的法律是要符合人性的。
这让我想起一个法律案例南京一男子彭宇称因搀扶摔倒老太太,反而被告上
法庭。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对彭宇案做出了一审判决,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
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裁定彭宇补偿原告
40%的损失,即45876元,10日内给付。判决书中还称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
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而可以“自行离去”,“但彭宇未作此等选择,他的
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我们不管事实怎么样,就法院所作出的判决而言就是违背
人性的,人性是向善的,而此中案例并没有做到真正符合法的精神的判决,当然
这是在我国法律体系尚未完全成熟的条件下的特殊情况,但我相信到了最后我国
的法律一定能做到符合人性的程度。
其次,他将政体分为三种类型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并且给出了
三个定义,“或者更确切地将它们称之为三个事实共和体制就是全体人民或部分人
民拥有最高权力的体制;君主政体意味着只有一个人统治国家,只不过遵循业已
建立和确定的法律;至于专制政体非但毫无法律与规章,而且由独自一人按照自己
的意志以及变化无常的情绪领导国家的一切。”
看一看现在西方的主要政体。美国政体从大的方面说,没有君主,是实行共
和制的国家。美国共和制的特点是实行三权分立,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机构
中,又以掌握行政和军事大权的总统为核心。因此美国政体是“总统制共和制”
英国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最高司法长官、武装部队总司令
和英国圣公会的“最高领袖”,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军官、
各属地的总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国圣公会的高级神职人员等,并有召集、停止
和解散议会,批准法律,宣战媾和等权力,但实权在内阁。议会是最高司法和立
法机构,由国王、上院和下院组成。上院(贵族院)包括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
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大主教及主教组成。下院也叫平民院,议员由普选
产生,采取最多票当选的小选区选举制度,任期5年。但政府可决定提前大选。
英美的政体形式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思想对西方的影响。他主张把
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议会有立法权、国王有行政权和法院有司法权,用这种方法
来限制王权,防止国王暴政。,“三权”相互分开、互相制衡,并保持平衡。我很
佩服他的这种开放性思想,他没有去拼命某条“完美”的标准去对政体作某种
规范,而是选择制衡的方法,互相约束达到平衡。
孟德斯鸠在本书中还强调了一个观点地理环境决定论。《论法的精神》第三卷
第14章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辞海》在
关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条目中写到孟德斯鸠同英国的巴克尔、德国的拉国尔
一样,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其基本观点是以自然条件作为社会发
展的决定因素。孟德斯鸠引用大量的事例对于这一观点进行阐述。从气候因素到
土壤因素,从南方到北方,从西方到东方。他指出,不同的气候因素和不同的土
壤因素产生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不同的生活方式又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制度。
而土壤和气候因素同居民的性格塑造也十分密切,就土壤因素而言,“土地贫瘠使
人勤奋、简朴、勤劳和适宜于战争,土地肥沃则会使人因生活富裕而柔弱、懒惰
和贪生怕死”。因此,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下的政体,而土地贫瘠的国
家则往往是数人统治下的政体。就气候因素而言,“寒带国家的人民,像青年人
一样勇敢,炎热国家的人民,就像老头子一样懦弱”。因此,在海边平原的国家应
该实行民主政治,而在山地的国家就只能实行君主专制。不可否认,他的这些认
识是有一些弊端的,中国的社会政体就经历了部落首长制、奴隶贵族制、封建君
主制、民众共和制以及现在所实行的人民民主专制。虽然,中国的地理环境的诸
多因素,在长达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应该说整体上变
化不大。而再看华夏民族的上层建筑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维护少数人利
益的法律体系和社会政体宣告破产,而以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法律体系和社会
政体已经建立。这一历史性的变革,并不是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所能
够解释的通的。因为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静态的甚至是一成不变的,
而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动态的,处在永远都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但是,他把法律的精神中加入了一些“地方特”。我觉得这其实也是人性的
体现,说白了就是每个人生活和生存环境不一样,自己对道德的标准也不一样,
比如“土地贫瘠使人勤奋、简朴、勤劳和适宜于战争,土地肥沃则会使人因生活
富裕而柔弱、懒惰和贪生怕死”,这就避免了他所说的“法的精神”空洞抽象的弊
端,更符合人的发展,与人性是相符的。其次,他提出“地理环境决定论”,其出
发点是为濒临海边平原的法国能够实行民主政治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为其三权分
立学说提供能够实现的现实上的可能。
最后,《论法的精神》虽然理论阐述并不是很完善,但是这是后来的西方资产
阶级思想的源泉,孟德斯鸠是18世纪上半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与法理学思想
体系的主要奠基人,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挖掘很多东西,因而被称为“是亚里士
多德以后的第一本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是到他的时代为止的最进步的政治理论
书”,我们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也可以借鉴孟德斯鸠的思想,这就需要我们
对他的思想不断研究,以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适合我们我们社会发展的东西。
篇二论法的精神读后感
《论法的精神》是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的集大成作品。也是世界法学史
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法学著作。作为一个法学专业的学生,我读了这部著作觉得
受益匪浅。
本著作共分为六卷三十一章,在第一卷中主要是在阐述法律与政体的关系。
著者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了法律的定义、法律和政体的关系、政体的种类以及它
们各自的原则。在他看来主要存在三种政体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紧
接着他又在书中阐释了各个政体与法律的关系,例如他将民主政体分为民主政治
和贵族政治,然后又分别将他们与法律的关系进行详细地阐释。在这当中他无情
的鞭挞着封建专制并赞扬了民主的制度,可见这位著名启蒙思想家是多么的向往
民主。他在这一章节中说民主政治的国家一种强悍的原动力——品德。并且称
民主国家中的执法的人要遵从法律并且承担责任。这些都在证明着这位启蒙思想
家的伟大之处,他能够准确的总结民主政治与法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且也引
入了法所不能调节的范围比如品德。在这一卷之后的几章孟德斯鸠又阐述了教育
法律与政体的适应,立法与政体的适应,各种政体原则所产生的结果与民法、刑
法的繁简,判决的形式,处罚的方式等之间的关系,政体原则与限制奢侈的法律、
奢华以及妇女身份的关系最后概括总结了三种政体的腐化。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
印象的是政体原则与限制奢侈的法律、奢华以及妇女身份的关系。在这一章中作
者阐释了奢侈和奢华的由来,即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的存在,这一观点的提出
让我不禁感叹这位思想家竟具有如此的前瞻性和令人惊叹的智慧!而且在这之后
这位大思想家还就中国限制奢华以及奢华之后的后果进行了阐释,他认为中国人
口规模十分之大,所以奢华在中国十分可怕,中国的君王要求臣民们男耕女织去
做一些生存之必要之事而非去做一些供人享乐的工艺。他还在其中提到了中国历
代君王灭佛之事。此外他还指出历代君王无不是从艰苦起家夺得江山而最后也都
以骄奢淫逸收场。他广泛的知识让人不得不钦佩而且概括的也非常准确,即使是
现代的史学家也是这样分析当时中国的情况的,而作为那个时代的孟德斯鸠就已
经可以透彻的分析这一问题了,所以他的美名才可以流芳千古永垂不朽。
在第二卷中著者首先论述了法律自由的相关问题,然后紧接着又引出了立法
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种权力的关系,并且还引入了英格兰和罗马法实行三权
分立的教训详细阐述这三种权力之间应该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作者告诉人们
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将关乎国家政体的巩固,以及民众、社会团体、政党等
社会阶层政治自由是否得到保障的重大问题。在这一卷的章节中著者详细阐释了
国家与防御力量、进攻力量,其次他还阐释了自由和民主的含义。他解释说在有
法律的国家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要求人们做应该做的事,不强迫人做
自己不需要做的事。这一解释恰好契合了现代国家中立法时遵循的自由的理念,
让我读了之后不禁要感叹伟人具有如此强大的智慧,思考问题竟如此全面。在此
卷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著者关于三权分立的阐释,孟德斯鸠也说自己总是离
不开罗马,他在说三权分立的时候又一次的提到了罗马,不仅仅论述了罗马的三
权分立的制度而且还说明了罗马国王被驱逐后三权应如何划分,并说四种东西影
响了罗马的自由与民主一是贵族独占了宗教、政治、民间和军事上的一切职位;
二是执政官拥有过大的权力;三是人民受到欺辱;四是人民在选举中几乎没有发挥
任何作用。[①]其后他又详细地论述了罗马的这三种权力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
法权方面的具体制度。这些就是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即
三权分立制度,让后世的人受益匪浅。
在第三卷中作者引入了一个十分新颖的关系即法律与地域和气候的关系。这
在我们看来甚至是有点可笑的没有科学依据的观点。首先他说明了气候对人的影
响例如对人的性格、人们的宗教信仰、立法者对于人民的信任等等。并在其中批
评了印度人由于炎热而追求“不动”,认为这种懒惰不利于国家的发展,而立法者
也总是无法克服这种气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这一观点我一时不置可否。但
是在我看来气候固然是会有一些影响但不能断然的下结论认为气候会有如此之大
的影响,这样的观点有些主观和片面。另外作者还提到了中国,他给予了中国君
主鼓励耕织的举措以高度的表扬,认为这种制度可以鼓励人们进行劳动从而避免
了懒惰这一问题。另外作者还认为气候会影响人的性格、饮酒习惯、疾病、两性
关系甚至在立法方面都有影响。在这一卷中我觉得有一章让我觉得很奇怪但又忍
不住细细读了,那就是第十八章土壤性质与法律的关系。法律是人文科学中的东
西,而土壤则源于自然,是天然形成,二者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让我十分费解。
首先他纠正了大家的传统观念即土地肥沃的地方应该有更多的人居住,他认为越
是肥沃的地方就越是会有人来侵略所以很多人会选择贫瘠的地方居住。另外作者
还认为贫瘠的土地会让人更加灵巧、更具有智慧、更具有勇气,会在战争中表现
得更加的勇猛。他还说精于法律与各民族的谋生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从事
商务和航海的民族比一个仅限于耕种土地的民族需要更广泛的法律知识。从事农
业的民族比那些以放牧为生的民族需要更多的法律知识。从事放牧的民族要比以
狩猎为生的民族需要的法律知识要多得多。[②]我不得不说看过了这些记述之后
我确实认同了孟德斯鸠的观点,这一次是伟人的独特的观点与思考问题的角度让
我折服了。
在此之后的四五六章我只是大致的阅读未来得及细细品读。但仅仅是只言片
语间也让我见识了很多东西。在第四五卷中作者论述了贸易、人口、货币、宗教
与法律的关系。这些几乎涵盖了所有影响法律制度的因素并且还进行了详细地论
证,举出了很多实例来证明他的观点。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宗教的论述。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孟德斯鸠并非一个真正的无神论者,他认为一些宗教的教
义可以教化臣民,不应该完全放弃,应使其与政治相结合。例如他说基督教让人
们相互敬爱。毫无疑问,这个宗教希望每个民族都享有最好的政治法规和最好的
民事法律。因为,除基督教之外,这些最好的政治法规和最好的民事法规就是人
们能够“给予”和“收受”的最大的幸福了。[③]固然我们不能说作者的观点是
错误的,但是他只看到了宗教的表象而未能深刻认识到宗教的本质是唯心的,与
法律的本质是想背离的。这样的观点也使孟德斯鸠日后的研究受到了局限。
在第六卷中作者从欧洲的立法实际和法律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正确的制定法律
的方法。如他详尽的记述了罗马法中继承法的起源与变革、新西兰民法的起源与
变革等等。最后也是在证明着自己的观点即三权分立制度和法律的相关制定方法。
其实纵观全书我们不难看出来,孟德斯鸠未能完全摒弃封建制度,他的观点
趋向于将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相结合,另外他也未能在立法方面脱离宗
教。他认为宗教可以在法律中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这些都成了他日后研究以及
观点的局限。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的这部巨著给世人带来的影响之巨大。
《论法的精神》在那个黑暗的年代给了多少人思想的启迪,给欧洲的黑暗的封建
统治社会带来无限的光明。更给后世留下一笔无可估量的财富,让后世的人们不
禁感叹伟人的智慧与思想是如此之伟大。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他的著作《论法的
精神》也将永垂不朽!
篇三论法的精神读后感
佛教界禅师提出参禅有三种境界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参禅有所感
悟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至参禅彻悟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就
是参禅的最高境界。它的哲理意味在于,认识事物的表象是很容易的,但要真正
把握其内在本质,也即精髓,不下一番苦功实难达到。然而,如能达到这种最高
境界,便无往而不胜。孟德斯鸠就是这样一个努力探寻法律最高境界的人。
翻开《论法的精神》,我们不难发现孟德斯鸠一生中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悟,
并从中领悟到其理论真正的精华。孟德斯鸠(1689—1755)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
级革命前期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又是法国资产阶级著名的法学家。《论法的精神》
是其一生重要的著作,当时的伏尔泰把此书推崇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论法
的精神》一书,虽囿于时代的限制,在思想上有其局限性,但在资产阶级的法学
著作中,可称之为具有独特风格的百科全书,也是资产阶级法学最早的古典名著。
这部著作,对于十八世纪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准备和实践,起着思想准备和
理论指导作用,从而也为资产阶级建立法律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孟德斯鸠把自
己的代表著作称之为《论法的精神》,其含义是什么呢?他回答说“法律应该和国
家的自然状态有关系;和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和土地的质量、形势和面积有关
系;和农、猎、牧各种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法律应该和政制所能容忍的自由程
度有关系;和居民的宗教、性癖、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相适应。最后,
法律和法律之间也有关系,法律和它们的渊源,和立法者的目的,以及和作为法
律建立的基础的事物的秩序也有关系。应该从所有这些观点去考察法律。这些关
系综合起来就构成所谓‘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认为,只有从上述法的精神中才能解决自然法与人为法之间的关系,
才能进行各种法律分类。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列举了不同历史时代、不同民族、
不同社会政治制度的历史事实和法律文献,论证某一类型法律制度产生的共同原
因。同时,他不仅停留在寻某些共同原因这一层次上,而且还试图建立某些原
则。他说“我建立了一些原则。我看见了个别的情况是服从这些原则的,仿佛是
由原则引伸而出的;所有各国的历史都不过是由这些原则而来的结果;每一个个别
法律都和另一个法律联系着,或是依赖于一个更具有一般性的法律。”
从寻某些共同原因到建立某些原则,在孟德斯鸠法律思想发展中是一个不
同的阶段。从他的思想动机和目的来看,所谓建立的某些原则,就是指的一种理
性的法则,这种法则能主宰一切,支配一切。凡是根据这些理想法律原则所建立
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就是正义的;反之,就是不正义的。他强调“我并没有把政治
的法律和民事的法律分开,因为我讨论的不是法律,而是法的精神,而且这个精
神是存在于法律和各种事物所可能有的种种关系之中”,并断言法律是代表整个人
类的,是人类正义的表现,法律为整个社会利益服务,而不是为某一个阶级利益
服务,不是为一部分居民的利益服务。
由此可见,孟德斯鸠与其以前的法律学者主要满足于对法律条文的解释不一
样,他力图从法律以外,从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去研究法的精神,从社
会的进步去探求这种精神在政治、法律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一般规律,并从
法律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探求法律的精神实质,也即探求法律的最高境界。
实际上,他所努力寻的法的精神,首先从宏观上讲,应是一种存在于所有法律
当中的价值观念,即人类正义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适用于一切法律当中。简
言之,在孟德斯鸠看来,法的主要精神就是正义,法律应是正义的化身。他的这
种思想,对资本主义法律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
陆法系国家,公平、正义作为法律的价值是被普遍接受的。虽然人们对公正有不
同的理解,但是作为价值,公正应在法律之上,而不是相反。
公正也是司法追求的最终目标。英国著名法学家丹宁勋爵说他作为法官的“基
本信念是,法官的作用就是在他面前的当事人之间实现公正。”
司法公正为何如此重要?培根有句名言“一次不公的(司法)判断比多次不平的
举动为祸犹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
坏了。”
美国大法官卡多佐以著名的里格斯诉帕尔默案说明司法公正的重要性。这个
案件是一个衡平法院决定不允许一个遗嘱财产受继人——他谋杀了立遗嘱人—
—享有遗嘱收益。虽然从法律表面上看,这位谋杀者享有继承权,“但是,在这
些原则之上还有一个更为一般的原则,它深深扎根于普遍的正义情感中,这就是,
无人应当从他自己的不公中获利或从他自己的错误中占便宜。”
那么司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对法律表面的、肤浅的理解,并在司法实践中机
械套用,这是“未参禅”或“参禅有所悟”时的一般境界;深刻理解法律精神,把
握其内涵,并能熟练运用法律于办案中,在当事人之间真正实现公正,这才是司
法的最高境界。但凡高水平的法官,追求的就是这种境界。裁判结果是不可能做
到让双方当事人都满意的,因为总会有败诉的一方(即使胜诉的一方也会有不满意
的地方)。然而,努力做到裁判公正,不使当事人有不公正的感觉(即输得服气),
却是法官可以做到的事情。在司法实践中,当法律的规定很明确时,简单地套用
法律进行裁判,一般水平的法官都能做到,这时法官只需将案件事实输入法律这
部机器里,就可以输出判决书来。瞧!多么省心。这是一般法官所想追求的结果,
但这种结果绝不是一个高素质的法官所要追求的司法境界,因为这样做体现不出
其应有的司法水平,也不等于就做到了裁判公正。尤其当法律规定不明确甚至存
在漏洞时,如何在当事人面前实现司法公正,对法官来讲既是一个难题,也是体
现其高超办案水平的时候。凡是一流的法官,这时就像禅师一样,在努力追求一
种境界,他要准确把握法律的精神实质,给当事人一个公正的裁判。要达到这样
的境界实属不易,需要长期的磨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法官对真理孜孜不倦
的追求。需要法官拥有除法律之外的渊博知识,成为知识上的“贵族”;需要法官
为追求公正的崇高理想,必须长期坚守自己的信仰,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
淫,威武不能屈,成为道德上的“贵族”。
在现代民主制度下,司法公正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与严格依法办案的
观念的联系十分密切,司法公正就要求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做到
严格依法办案,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法与情的冲突。在孟德斯鸠法律思想中,有一
个很重要的观点,即“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有时候法律走过
了头,而只染上了感情和成见的彩;有时候就停下来,和感情、成见混合在一起。”
可见,孟德斯鸠认识到法律经常会和感情发生联系,有时会产生冲突。遇到
这种情况怎么办?他认为,法律不能走过了头,只从感情出发。司法实践中,当法
律与情理相冲突的时候,执法者往往感到困惑和棘手,也最容易使其对具体而明
确的法律规定视而不见,“制定”一个例外,以情代法做出裁判。这种自由裁量权
的随意行使,实际上否定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根本就不是一种“衡平”或
“正当背离法律”的方法。孟德斯鸠认为,如果对法律制定例外的规定,实际上
就破坏了法律的原则的规定,其结果后患无穷。他举例说明“查理七世说,他获
悉在以习惯为准则的地区,诉讼当事人违背王国的习惯,在一个案子判决三、四、
六个月之后才提起上诉;所以他规定,除非检察官有舞弊或欺诈情事,或是有阻碍
当事人起诉的重大明显的原因,当事人应立即起诉。”因为有例外的规定,结果当
事人在30年后还在上诉。
情理因素要不要考虑?法官在裁判时肯定要考虑,但是坚持严格依法办案是首
要前提,不能为了个别案件裁判合乎情理而损害整个法治的尊严。法官在遇到法
与情冲突的时候,并非毫无良策,只有舍弃法律规定的唯一办法,在坚持严格依
法办案的前提下,是可以到妥善解决此类问题办法的。
孟德斯鸠还把法律区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两部分,人为法又分为国际法、政
治法和民法。他认为,人为法富于普遍性;政治法使人类获得自由,民法使人类获
得财产,国际法则是自然地建立在上述原则之上的;这几种法律的渊源、目的和性
质是不同的。
正如他在前面论述法的精神时所指出的那样“法律和它们的渊源,和立法者
的目的,以及和作为法律建立的基础的事物的秩序也有关系。”可见,孟德斯鸠又
在微观上寻法的精神,他认为,每一类型的法律,其立法的目的又是各不相同
的。“不应当把法律和它所制定的目的分开来谈”,“不应当把法律和它制定时的情
况分开来谈”。
尽管他对法律的分类是不科学的,但其观点对当代司法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
义,就是要求执法者在适用法律时,既要从宏观上体现公平、正义的要求,又要
从微观上探寻某个部门法律的立法目的和原意,使司法更合乎立法目的和原意,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准确理解法律,正确适用法律。
在司法过程中,法官遇到法律规定不明确时,就要思考立法者设立该法律或
法条的目的和原意是什么,努力探寻法律深层次的含义,从立法目的的角度来正
确解释法律,以正确适用法律做出公正裁判。尤其“当采用文义解释或其他解释
方法,得出两个不同的解释意见而难以判断哪一个解释意见正确时,应当采纳其
中最符合立法目的的解释意见。”“法律的目的,不仅是法院解释法律的标准,也
是评价和判断法院判决是否妥当的标准。”
如何寻立法的目的和原意?一般来说,每一个部门法律都会开宗明义,说明
制定本法的目的。如我国《民法通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
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
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但这样的规定,
使人尚觉得太原则、太抽象,不能确切把握立法者的目的。因此,有学者提出三
种寻法律目的和原意的具体方法一是语义原意说,认为解释者应从法律所运用
的词语本身去寻立法原意。二是历史原意说,认为寻立法原意不能局限于法
律词语本身,而必须借助对各种立法史材料的研究,解释者能够了解法律得以通
过的一般社会状况,以及立法者欲通过法律予以救济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从
而把握存在于法律背后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目的。三是理性原意说,认为应诉诸
于立法者假设的方法来寻立法原意,即解释者基于立法者是以合理手段追求合
理目的理性立法者的假设,想立法者之所想,以重构立法者意图的方式来解释法
律,弥补法律所可能存在的漏洞。
笔者认为,从历史原意和理性原意方面更能寻到立法者的原意和目的。试
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立法目的进行分析。该条规定“经营者提供
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
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立法者制定
该条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分析一下该法制定的时代背景。在20世纪90年代,制
假卖假的行为十分普遍,发生了许多危害消费者生命和财产的案件,严重损害了
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成为困扰政府的严重社会问题,而地方行政部门由
于地方保护等原因存在打击不力的情况。因此,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
社会经济秩序,立法者制定了该法。该法第49条双倍索赔的规定,为消费者提
供了有力的自力救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政府力量的不足。可见,立法
者的目的应包括支持消费者“知假买假索赔”行为。
《论法的精神》就像储藏百年的老酒,醇厚甜美,值得细细品味。也许笔者
的解读仍是片面、不准确的,但不妨碍对经典的欣赏。
本文发布于:2022-08-26 13:46: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876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