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一场电视访谈节目中,清华大学的学生梁某表达了他的人生迷茫: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
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针对梁某的困惑,三位
嘉宾作出了这样的人生提示:
甲:你不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清华十
多年的教育?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乙: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丙:我觉得,你先弄清楚“我是谁”、“我要去哪里”。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
鸟,不要痴情海洋。
以上甲乙丙的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请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
考和价值判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和抄袭。
认识自我,方可抵达远方
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的梁某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
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嘉宾甲认为梁某应该有为社会做贡献的远大的理想,嘉
宾乙认为远方不切实际,应脚踏实地,嘉宾丙认为先要认识自己,才能做出选择。
【文章开头简洁地概括作文材料的内容,是准确的。说明作者较好地理解了材料内容,
特别是准确的理解了甲、乙、丙三种观点,为阐述“哪一种更有道理”,为“价值判断”,做好
了理据上的准备。语言简洁、准确、干净。】
我非常赞同嘉宾丙的观点:梁某只有清楚明了地认识自我了,才能准自己的方向和目
标,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从而发光发热。
【作者鲜明的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认为丙的观点更有道理。立意十分鲜明。作者很好地
抓住了材料的核心事件——学生梁某的人生迷茫和困惑,指出“梁某只有清楚明了地认识自
我了,才能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从而发光发热”。结合
核心事件,对观点进行诠释,或说对观点进行分析,是立论的立足点。十分必要。】
“认识”两字为何意?“认”由言字旁和人字旁组成,即人通过言语或对话的形式来进行交
流,从而达到“识”——知道了解的作用。这样看来,嘉宾乙的脚踏实地的进行和嘉宾甲的远
大理想的树立都得建立在认识自我的基础和前提上,不能了解和认识自己,脚踏实地可能会
南辕北辙,而远大理想则是沙中筑塔。
【这里,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自己论点中的关键词“认识”,做阐述,明关系,难能可贵,
是学生不能做到的。第二句是比较分析,甲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讲
的是近与远的关系,人应该志在远方,胸怀理想,但是,都是以“眼前”的近为出发点,只有
远方不行,只顾眼前也不行。作者认为这一切都必须“了解认识自己”;同样,乙强调立足当
下,脚踏实地,才能奔向远方,作者认为这也必须建立在“认识自己”的前提之下。这个理解,
我以为是对的。但是,我以为,还是缺少了一句“因此,我认为丙的观点是更有道理的”,类
似这样的话语。照应、紧扣中心是必须的。也是对比的目的。】
梁某只能先认识自己,才能拨开迷茫的云雾。毫无疑问,拥有法律、金融硕士、新闻学
传播三项清华学历的他被称为学霸是当之无愧。可是,正是因为他拥有丰富的学历,在择业
时选择太多,反而带来了困扰。“自知者明是最难得的知识”,梁某缺的恰恰是自我认知:我
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擅长什么?……唯有理清这些基本的问题,梁某才能在择业方面有
明确的方向,到自己的位置。
【文章的核心词“认识自己”再次出现,紧紧扣住,非常好。这段首句是分论点,用观点
引起后面的原因分析是常见的方法,值得学习。丰富的学历、选择太多,“不知道做什么工
作”,说明他不知学与用的关系,人生缺乏明晰的职业方向。说到底,还是没有清楚地“认识
自己”。对自己的爱好、特长、理想等等,没有清醒认识。】
梁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做好眼前而不苟且。在对方向的前提下,脚踏实地才有意义。
认识自我是一个贯穿人生的命题,正所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此时,梁某仍需要去认识自己,深层地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择善者而坚持,不善者而改之。
唯有这样,才是对得过且过的顽强抵抗,才是脚踏实地的有力实践。试想想,在我们生活中
那些在领悟上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的人,哪个不是积极反思自身,勇敢面对不足,大力改进
发展的呢?
【这一段延续了上一段的结构思路。继续分析梁某的迷茫和困惑的原因,深化“认识自
己”的内涵。前一段是丰富的学历、选择太多,带来困惑,开出的药方是理清基本问题。这
一段是告诫梁某要脚踏实地、积极反思。这一段写的不如上一段。没有紧紧扣住领起观点句:
“做好眼前而不苟且”,梁某的困惑是“不知道做什么工作”,解决这个困惑,眼前应该做好什
么?认识自己什么?那么,“认识自我是一个贯穿人生的命题,正所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句话虽然非常深刻(对“认识自己”的深刻理解。)但是放在这
里是不适当的。一段只能有一个中心,一段只能有一个核心词语。“优势”与上一段的“擅长”
似语义相同;“不足”“不善者”似转移话题,大概是被“反思”给带坏了。】
梁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抵达远方。远方并不是除了遥远,一无所有。然而,“千里之
行,始于足下。”足下的第一步在于方向,足下的每一步在于每天的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梁
某才能更好地挖掘自己在金融、法律或新闻方面的更多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你
看,最强大脑选手王昱珩能够协助警方破案不就是认识到自己有超强观察力的前提下,不断
发掘,进而为社会做贡献的强有力的例证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改造社会不是天方夜
谭,它在于以认清自我为前提的跬步之中,厚积才得以薄发。
【前两段是照应题目的“认识自我”,这一段是呼应题目的“方可抵达远方”,思维十分缜
密,周严。“抵达远方”是“认识自我”的目的、意义,必须讨论,形成完整的逻辑链。“远方”
是什么?是远大理想,或说是人生的价值。作文要求里说了体现你的价值判断,什么价值?
人生价值,即为什么而活?梁某的人生迷惘和困惑说到底是因为他不知道人生价值是什么?
不解决这个根本问题,怎么来论怎样生活?这是实质、根本。我以为这一段应该讨论这个根
本问题,而不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问题。分析本质是深刻的表现。】
反观社会,随着毕业大学生的增多,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如梁某般迷茫者并不是少数:
有的眼高手低,空怀改造世界之大志,却无能屈能伸脚踏实地之大气;也有苟且一族,无聊
度日,全然无人生追求,更别提诗和远方了。而这些,皆因认清自我的缺失。
【联系实际,分析现实,这是文章的拓展点,表现出作文的针对性、教育性、目的性。】
人是如此,社会不也是如此吗?鲁迅言:“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敢于面
对惨淡的人生。”面对着宏大的社会主义目标,第一要务是认识和了解现实社会的各面,这
样才能对症下药,处理好生活中的结症,才能让远方不再遥远。
【由个人到社会,进一步拓展,显示出宽广的视野。】
“认识你自己。”真正的梁某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迷茫,创造个体的价值,就得主动去面对
最真实的自己。故嘉宾丙的意见更加合理。
【结尾总结,再次强调作者的观点。】
全文总评:
【“更”是更加的意思,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更”表明作文要求必须用“比较写法”作
文,在比较中说明你的理由。此题虽然没有提出“权衡”的要求,但是,“判断”是暗含着这个
要求的。判断是分析裁定的意思,判断的前提是要进行权衡,在三种说法中选择一种说法,
必然要权衡,没有权衡,没有凸显“更”,就是没有完成写作任务。你选择了丙的意见,说明
你思考了,你没有权衡,说明你没有很好地体现你的思考过程。思考过程很重要,抓住三种
说法的异同,才能抓住这道题的写作命脉。】
【在文章的开头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引用材料、提出论点,提出论点以后,就不管
其他另外两则材料了,即没有在主体部分进行比较,这种做法是不符合题意的,也是没有达
到“在多维度比较中说理论证”的要求。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对任务型作文理解的问题,也可能
是作文思想还没有改变。】
本文发布于:2022-08-26 00:42: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872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