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法基础与实务〞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经济法基础与实务是法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也是财经类的专业必修课.按一个学
期开设,共计72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学会用法律的逻辑思维分
析、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知识和具体的经济法律制度,并培养学生具有一
定的用所学经济法理论知识解决经济纠纷的案例分析能力、应用经济法学理论解决经济管
理、经济贸易活动领域的相关法律问题的能力,树立依法经营、依法开展业务的理念.作为财
经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既要保留经济法的特和理论体系,同时又融入
实践性教学,且能与其他学科相互衔接,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经济法为解
决现实的经济法学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为法律类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商法、经济纠纷
能力解决与实务以与以后从事法律类与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财会专业学生后续学习财
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预算会计、税法以与以后从事财会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本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理论够用、注重能力培养〞作为我们的教学理念,重视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2.本课程注重与后续专业课与相关课程的衔接,根据后续财经类、法律类专业课程的需
要,不断整合优化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以实践能力为主的经济法课程体系.
3.本课程以经济法基本原理为导向、着重以六种具体法律体系为主线;以基本原理为
基础、以案例分析为依托.通过学习,一能使学生掌握经济法规的基本特征、基本原理和案例
分析能力,为培养市场经济需要的、大专层次的法律类、财经类专门人才服务,二能为后续课
1/6
.
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经济法课程建设,应根据高职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
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
制.
5.经济法课程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向学生传授一套完整的经济法学理论,而是在于保证
学生所学的知识在今后的工作和继续学习中能用得上,并能满足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
的需要.因此,本课程的内容并不完全局限于经济法学科的体系X围,教学内容需要涉与传统
的民商法中的某些相关制度,如公司法、票据法等.同时避免与其他专业课程在内容上冲突.
如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知识产权法是经济法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这一制度对法
律类学生的重要性,法律类专业教学计划中将其单独列为一个教学科目,故经济法课程就不再
讲授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知识产权法.经济法课程涉与的法律、法规众多,教学中不可能将
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所以要进行大胆突破,对于不具备基本法理常识并且将来主要从事
经济工作的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对经济法基本理论的学习,只需要了解和掌握经
济法的简要知识点就可以,重点以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为线索,以合同法和公司法为必设内容,
侧重强调实用性,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为学生构建一个结构清晰的经济法理论体
系.
6.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该课程的学习情境按照工作任务进行分解,以培养学生从事
法律类、财经类与相关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具体可细化为:
〔1〕从职业岗位出发,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特,从能力训练入手,进行模块式教学.
〔2〕通过观摩教学、多媒体幻灯片、网络视频、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教
学模式完成每一模块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在任务训练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创新
能力和职业能力.
2/6
.
〔3〕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加强学生对经济法基本理论的
理解和运用,通过多媒体、网络、音像等教学载体,使学生能够将感性认识理性化,不断提高学
生运用经济法基本理论分析、解决经济管理与经贸实践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依据上述设计理念与思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总目标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有关经济法法律知识方面的基本技能,接受法学思维和
业务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经济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与创新意
识,熟悉经济法、民法、行政法、劳动法等相关部门法,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构建以培养实
用型、技能型人才,适应社会岗位需要的总体教学目标.
2.分类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的理论知识有:经济活动中常用的经济
法律法规的内容;经济法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工作紧密联系的民法、行政法、劳动
法等部分内容.
〔2〕能力目标:仲裁协议、仲裁申请、行政复议申请书、普通诉状、答辩状、代理意
见的撰写;各类公司、企业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手续的办理;各类公司、企业内部机构
的设立与运作;起草公司章程;撰写合伙协议;能处理涉与公司、企业中常见的经济纠纷;
常用合同的订立、审核;常见合同纠纷的处理;常见保证、抵押、质押、定金等担保纠纷的
处理;票据的规X填写与常见票据纠纷的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
生学习经济法的兴趣,掌握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经济纠纷的迫切愿望;激发学生积极自主探
索学习和团结协助精神;培养学生法律素养,充分认识守法的重要性,树立以法律约束自己行
3/6
.
为的世界观;增强法律意识,树立利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法律观念.
〔四〕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本书共十三章,包括:经济法概述、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合同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证券法、票据法、税法、劳动合同法、
经济仲裁与经济诉讼.在每章节中都有实践案例和教学案例,所选的案例均结合该章、节涉与
到的重点理论知识,并且在每章节结束都有相当量的综合实训练习题.
二、课程的教学层次
在课程中,对教学内容分成了解、掌握、运用三个层次要求.对于书中案例分析、参考资
料部分的部分,以学生自学为主,不作考试要求.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建议
一、教学形式建议
1.本课程的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学习文字教材的基本内容为主,系统全面地学习《经
济法基础与实务》十三个篇章的基本内容.
2.帮助学生讲解一些习题与关键的案例.
二、教学媒体
〔一〕教学中使用的媒体手段
1.文字教材:《经济法基础与实务》,赵炬担任本书主编.
2.网上课堂:本资料包中的PPT课件.
〔二〕教学环节
1.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总教学时数为72学时,具体分配如下表所列:
章节章节内容课堂教学时数实训教学时数小计备注
4/6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合计
经济法概述
个人独资企业法
合伙企业法
公司法
合同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消费真权益保护法
产品质量法
证券法
票据法
税法
劳动合同法
经济仲裁与经济诉讼
2
2
2
6
8
4
4
4
4
4
4
4
1
49
0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23
2
4
4
8
10
6
6
6
6
6
6
6
2
72
2.教学研讨
为保证〞经济法基础与实务〞课程授课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在教研活动中应以研讨的形式不仅解决课程中的问题,还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
题研讨.
3.集中辅导
每两周一次集中面授辅导,辅导总时数原则上不超过课程总学时数的50%.
4.作业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完成至少五次作业,辅导教师应认真批阅,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期末
5/6
.
考试,平时成绩占期末考试一定比例的分数〔20%〕.
5.考试
优化课程考核方法,注重应用能力测试.课程考核的目的不应该单纯地检验学生的前期学
习效果,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指明今后的努力方向.传统的试题内容主要是名词解释、选择、判
断、填空、简答题等主观题和客观题.这些呆板、机械的问题,容易将学生导向成背书的机器,
最终导致学生厌恶学习,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无法达到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闭卷考试
不一定是经济法课程的首选,因为经济法涉与多部基本法律,而且条款繁多,领域广泛,要想让
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靠死记硬背掌握理解所学知识是难以想象的.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与期
末考核为"5/5〞比重.平时考核的50分包括见习报告〔20分〕;专题作业:〔15分〕;课程
提问表现等〔15分〕,期末考核的50分由客观标准题25分、主观发挥题25分.这样既可以
测试学生的基本理论掌握的程度,又可以考核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考核的真正目的.
6/6
本文发布于:2022-08-25 10:47: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857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