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学教材《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名师优秀教案一

更新时间:2024-11-07 18:03:40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24日发
(作者:青岛市住房公积金)

案例一

学科核心素养

目标与素养

1通过阅读有关依法治国的会议报告和文件,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2通过了解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涵,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付

出长期艰苦努力。

3通过阅读相关的资料文件,理解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这五项原那么,充分理解

坚持每项原那么的必要性和要求。

情境与问题

1通过阅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

目标,以及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五个原那么。

2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的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实践的推进,认识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

治理领域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读法、交流法,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2通过讲授法,交流法,了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五个原那么。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2全面依法治国的原那么。

难点

1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涵。

2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PPT出示课件1〕

长期以来,特别是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

验和深刻教训,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

确定为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治国理政的根本方式。尤其是的

十八大以来,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我历史上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并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建设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的总目标。

怎样理解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依法治国根本方略形成过程的简述,帮助学生认识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的总结。】

二、主题探究

探究活动〔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1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探究准备:

〔PPT出示课件2〕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开展特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开展特社会主

义制度,提高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结合材料和教材第80页内容,思考:

〔1〕材料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法律对治理国家有什么重要作用?

〔3〕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提示:

〔1〕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2〕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依法治国总目标的丰富内涵

〔PPT出示课件3〕

国家法律体系的本质,由这个国家的法律确立的社会制度的本质所决定。是工人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盟为根底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根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的法律制度必然是社会主义的法律

制度,所构建的法律体系必然是特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所包

括的全部法律标准、所确立的各项法律制度,有利于稳固和开展社会主义制度,充分表达了人民的

共同意志,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结合材料和教材第80、81页内容,答复:

〔1〕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哪个根本观点?

〔2〕如果把建设法治看作建设一座恢宏的大厦,构筑了法治大厦的“五大支柱〞是什么?

〔3〕如果把建设法治看作建设一座恢宏的大厦,大厦的“施工方案〞是什么?

〔4〕如果把建设法治看作建设一座恢宏的大厦,法治大厦的“效果图〞是什么?

提示:

〔1〕在领导下,坚持特社会主义制度,贯彻特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完备的法律标准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以及完善的内法规体系。这五大体系,涵盖了法律制定与法律实施、法治运行与保障机制、依法

治国与从严治等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是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展开和有力支撑。

〔3〕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

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国家治理、执政、行政等问题,涉及、国

家、公民等不同的行为主体,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体谋划,在“共同推进〞上着力,在“一

体建设〞上用劲,更加重视法治建设的全面、协调开展,更加重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

〔4〕从法治建设本身看,就是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目标;

从特社会主义事业大局看,就是要着眼于更好更优的国家治理,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设计意图:在一定意义上,依法治国总目标是个框架性目标,这个框架不能是空虚的,需要明确

一定的具体内容,使依法治国更有方向性和实践性,所以对其内涵进行了顶层设计。学生明确了

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内涵,也就能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相关要求了。】

探究活动〔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那么

过渡: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已经明确,也就是说,目的地在哪儿,已经“定位〞完

毕,接下来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正如人们在道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规那么,要看红绿灯、

走斑马线一样,确保法治建设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进,也离不开一些作为遵循的根本“规那么〞。

1全面依法治国的原那么

阅读教材第81、82页内容,思考: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哪些根本原那么?

提示:

〔1〕坚持的领导。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实际出发。

2领会全面依法治国的原那么

〔1〕坚持的领导

〔PPT出示课件4〕

长期执政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

现了自上而下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与自下而上的基层法治创新相结合。这种领导体制使得各种改革

措施较少受到传统价值观念、社会多元力量、现实复杂利益的牵绊钳制,能够既加快实现法治建设

目标,及时取得法治改革成果,又使得基层的实践创新与顶层设计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全面依法治

国向纵深开展。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思考:

①材料表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②全面依法治国,为什么要坚持的领导?

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怎样坚持的领导?

提示:

①坚持的领导对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②的领导是特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③必须坚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

作为执政,必须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PPT出示课件5〕

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特征,依法治国是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思考:

①全面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②怎样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提示: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人民是依法治

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②必须坚持法治建

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

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当应尽的义务,维持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PPT出示课件6〕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概括起来讲包括三个方面:是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

业、家庭出身、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同时也都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项义务。二是在公民的一切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

地受到保护的同时,任何人不管其地位多高、权力多大、身份多特殊,一旦违法都要毫无例外地

受到法律的制裁,决不允许任何违法逍遥法外。三是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

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当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惩罚。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法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充分显示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人民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

和保障,从而有利于增强人民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其次,它鲜明地反对法外特权、法外开恩,对

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形成制约,从而有利于预防特权思想和各种潜规那么对干部队伍的侵蚀。

再次,它鲜明地反对法外歧视,有利于贯彻执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那么。

最后,它要求人人都严格依法办事,既充分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又切实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

义务,有利于维护法律权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确保实现建设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思考:

①材料表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怎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提示:

①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根本属性。

③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

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

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PPT出示课件7〕

依法治国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刚性手段,是外在控制之治;以德治国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柔性

手段,是内在约束之治,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法治从来都不是独立于德治而单独前行的,

德治是法治必不可少的思想条件和文化根底,全面依法治国不能只有制度条件而缺少人文环境。坚

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建设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和着力点。改革开

放以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众的道德观、伦理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对我们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

把法律制裁的强制力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紧密地结合起来,注重德法互补、德礼并施。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思考:

①材料表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③怎样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提示:

①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建设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和着力点。

②依法治国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刚性手段,是外在控制之治;以德治国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柔

性手段,是内在约束之治,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

挥作用。

③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

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标准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

化作用,以法治表达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

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道德相得益彰。

〔5〕坚持从实际出发

〔PPT出示课件8〕

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这是由特社会主

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在和国家生活中的客观地位决定的,也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必然要

求。特社会主义是当今社会的根本属性和未来开展的根本方向,其具体表现就是特

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讲当今的实际,离不开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

坚持从实际出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自然也就必须坚持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思考:

①材料表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是什么?

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何做到从实际出发?

提示:

①坚持从实际出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②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③必须从我国根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

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开展符合实际、具

有特、表达社会开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

三、课时活动总结

蓝图已绘就,目标在召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

出长期艰苦努力。只要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在的领导下坚持依法

治国、厉行法治,就一定能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开创法治的新境界。

板书设计

教学研讨

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以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假设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为主要依据进行讲述,课时学习材料以对?决定?的权威解读为主,这样就使得材料更

贴近课时学习的内容,便于学生准确把握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根本原那么。在学习依法治国总目标

时采取了阅读教材和讲解相结合的策略,有助于突破这一教学重点。在学习依法治国的原那么时,

采取具体讲解、逐个解读的策略,这种设计兼顾了后面内容的学习,为学生以后深入学习依法治国

打下了良好的知识根底。


本文发布于:2022-08-24 16:36: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849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律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