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推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授课人:ⅹⅹⅹⅹ党委书记ⅹⅹⅹⅹ
听课对象:局属各支部全体党员
授课时间:ⅹⅹⅹⅹ年ⅹ月ⅹ日
授课地点:主楼西报告厅
教学目的:使全局共产党员深入深入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
神,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党员干部要带头尊崇和遵守
宪法法律,带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法、解决问题用法、
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教学重点:深刻理解依法治国必须培养党员干部的法治美
德,引导人们强化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从而推动形成崇法守信
的社会风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
局的战略高度,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部署,
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认真学
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决定》提出了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的重大任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
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者,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重要意义。
一、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要发生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
如果一个社会大多数人对法律没有信任感,认为靠法律解决不了
问题,那就不可能建成法治社会。因此,一定要引导全社会树立
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地对宪法和法律信仰与崇敬,把法律
规定内化为行为准则,积极主动地遵守下发和法律。只有这样,
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法治建设,高度重视培育全社
会法治意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
度,多次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发展国家和培育全
社会法治意识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
体布局、主要任务和总的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
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高度和新境界。伴随着我国法治建
设的进程,全社会的法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是必须看到,当
前我国社会中,信权不信法、信钱不信法、信访不信法的现象依
然存在。究其原因,根子就在于全社会法治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
推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依然似乎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全面普法和守法作
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开展全
面普法,把法律交给亿万人民众,是人类法治发展史上的一大
创举。自1985年以来,我国已制定实施了六个五年普法规划。近
30年来的法治宣传教育,有力提高了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增强
了全社会的法治意识。从法制宣传教育到法治宣传教育,内涵发
生了深刻变化,既包括对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的宣传,也包括对
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一系列法律实践活动的宣传,更加突
出了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培育,更加突出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
治方式能力的培育。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传播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在全社
会形成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
(一)把全面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要持之以恒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各项法律法
规,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全体公民广泛
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要注重对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
信仰的培育,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
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使人们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
形成遇事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
(二)把党员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
关键
要认真做好并不断深化党员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完善国家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努力使党员干部掌握履行职责所必须的法
律知识,增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意识,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
权威,自觉依法办事,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
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要把宪法法律作为党委(党
支部)学习内容,增强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和法
律素质。
(三)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序
列,列入中小学教学大纲,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保证在
校学生都能得到基本法律知识教育。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
体化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组
织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治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
吸引力、感染力。要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把学法
尊法守法用法等情况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指标,纳入精神文
明创建考核评价体系,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深入。
(四)创新普法宣传形式
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
实效”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推进普法教育工作创新。要创新工
作理念,进一步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
局来谋划和开展普法工作;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宣
传与人民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树立普法及
法律知识与培养法治观念并重的理念,注重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的培育;进一步树立普法教育与法治实践结合的理念,积极推进
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活动;进一步树立注重实效
的理念,探索建立普法宣传教育效果评估标准体系和跟踪反馈机
制。要创新方式方法,善于抓住重点,分类施教,针对不同对象,
采取不同方法,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广泛开
展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大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开展
健全文化产品创造和推广,增强普法宣传教育的渗透力。要建立
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推动普法宣传公益广告公共场所、公共
区域全覆盖。要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为公众提供
更多、更便捷的学法渠道,提高普法实效。
三、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
健全完善的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是推进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取
得实效的重要保障。普法宣传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社
会的方方面面。要通过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健全制度,健全普
法宣传教育机制,提高普法工作实效。
(一)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
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
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宣传普
法工作、宣传法律知识、繁荣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普
法教育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健全普法责任制
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落实各部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行业及社会各单位的普法责任。要积极引导众关心关注和参与
立法活动,使立法过程成为宣传法律过程。建立法官、检察官、
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大在执法、司法过程中
的普法力度,使办案过程成为向众宣传法律的过程。执法、司
法机关要定期编辑、推出各类典型案例,开展以案说法、以案释
法活动,发挥典型案例的教育警示作用。
(三)加强普法工作队伍建设
要重点抓好司法行政机关普法工作者队伍和各部门行业专
兼职普法工作者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切实提高能力素
质。要加强各级普法讲师团建设,选聘优秀法学人才参加讲师团,
充分发挥讲师团在普法工作中的骨干作用。要加强普法志愿者队
伍建设,鼓励和引导司法人员、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社会法律从
业人员、大专院校法律专业师生加入志愿者队伍,提高普法志愿
者的法律素质和工作水平。
四、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
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观念。健全公民和组织书法信用记录,完
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这是培育全社会
法治意识的制度动力和有力保障,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尚德守法
的价值取向,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
(一)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观念
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树立法律意识和
法治观念,首要的就是坚持权责统一、权利义务统一原则,不能
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也不能只讲义务、不讲权利。特别是国家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
究的意识,严格按照法定职责和权限行使权力、承担法律责任,
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成为尊崇法律、运用法律、遵守法律、维
护法律的表率。
(二)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
守法诚信是社会公众的基本规范,是每个企业、事业单位和
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守法诚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既要加强守法诚信教育,又要强化制度约束,形成守法诚信长效
机制。要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信息记录,使每一个公民和组
织的信用状况公开透明、可查可核。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
在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法治规划、出台经济社会中的政策和
重大改革措施时,把守法经营、诚实信用作为重要内容,形成有
利于弘扬诚信的良好政策导向和利益机制;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
务过程中,充分应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对诚实守信者实行优
先办理、简化程序等“绿通道”支持激励政策,在全社会形成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完善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强化对违法失信行为的约束和
惩戒,是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要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善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机制,实行失信发布制度,建立严重失
信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建立多部门、跨地区失信联合惩
戒机制,加强对涉及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税收征缴
等重点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整治,形成扬善抑恶的制度机制
和社会环境。要完善违法行为惩戒机制,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
法,让受到侵害的权利都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救济,使违法犯罪
活动都受到应有的制裁和惩罚,努力让人民众从每一次执法活
动中、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从而发自内心地
敬畏法律、信任法律、遵从法律。
五、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
进,具有天然的联系和共同的价值取向。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
识,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使法治成
为人们的道德追求。
(一)坚持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
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与自律紧密结
合起来,做到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国古代的德治
思想十分丰富,儒法并用、德邢相辅,是我国历史上常用的治理
方式。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价值,曾强法治的道德底蕴。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
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把道德建设融入法治建设各环节,
强化规则意识,弘扬公序良俗,用良好的道德风尚引领全体公民
自觉守法、维护法律权威。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国家的公民道德素质,
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法治进程。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
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引导人们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广大党员干部要模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争做社会主义道
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三)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干部
众的道德荣誉感和道德自觉性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
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经济
社会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益多元,追求真善
美与道德行为失范相互交织,诚信缺失、价值取向扭曲的问题依
然存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众的愿望要求,把道德
领域的一些突出问题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加大执法、四风工作
力度,弘扬真善美、制裁假丑恶。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项教育和治理,把加强道德教育和依法解决问题、健全制度保障
结合起来,让违法行为不仅受到法律制裁,也要受到道德谴责,
引导人们强化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推动形成崇法守信的社会风
尚。
本文发布于:2022-08-24 12:29: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844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