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与物权行为无因性
不当得利与物权行为无因性不当得利与物权行为无因性不当得
利与物权行为无因性不当得利与物权行为无因性不
是对立的。以正当性为连接点,不当得利中“法律上的原因”并非是使物权得以取得的物权行
为本身,而是利益变动得以发生的基础法律关系,具体而言包括债权关系、物权关系、亲属
关系等。不当得利制度与物权行为无因性并非存在当然的逻辑关系,两种制度是相互结合,
相得益彰的,能够相互论证的。
物权行为无因性;不当得利;法律上的原因;衡平原则
不当得利制度是民法理论上一项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值得仔细品味的制度,它源于罗马法的返
还请求之诉,成长壮大于德国民法。不当得利,指的是无法律上的原因受有利益,导致他人
受有损害的事实。物权行为无因性,指的是物权变动直接来源于当事人之间的独立的物权意
思,不直接地受债权意思的制约。在德国法上,不当得利制度与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存在密
切的联系。不当得利制度的核心是取得利益“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对于“无法律上的原因”的
判断是个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径直理解就会引出关于不当得利与物权行为
无因性理论的悖论。
一、从一个悖论开始-不当得利以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为背景
有些学者曾提出一个关于不当得利和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的悖论,这种理论认为就物权变动
的无因性来看,既然物权的变动公示于物权合意之上,那么其理应只与物权合意同命运,如
果债权合意存在瑕疵,且该瑕疵不影响物权合意的话,那么物权变动的后果应当也是无瑕疵
的,即不应当存在不当得利返还的问题;就不当得利而言,如果不当得利是以利益的获得“无
法律上的依据”为产生的前提的话,那么物权形式主义下的物权合意之于物权的变动难道不
构成法律上的依据吗?而如果将“物权的取得”这一利益所需的法律依据定位于债权合意的
话,当债权合意因瑕疵而无效时,其影响的范围就不限于“已经取得的物权能否维持”,“物
权能否取得”也成为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在物权变动无因性理论给予物权变动脱离债权合
意以肯定评价的同时,不当得利制度却又给予其否定的评价。【1】笔者认为这个悖论是有待
商榷的。在物权形式主义下,物权行为是独立的,不受原因行为即债权行为的影响,这样在
债权行为无效而物权行为有效的情况下,受领人取得所有权是以物权行为作为依据的,可以
说是有“法律上的原因”;既然受让人取得了对物的所有权,那么其对物的利用、收益,也有
“法律上的原因”。但是,此处的“法律上的原因”并非不当得利中“法律上的原因”。将债权法
律关系理解为保有物权变动效果的“法律上的原因”,并不意味着受领人能否最终取得受领物
的所有权就取决于债权的存在与否,上文中的悖论在有且仅有两方当事人的情况下才是成立
的,在第三人存在的情况下,如果第三人已经取得物的所有权,受领人取得所有权的事实,
不会因为债权行为的瑕疵而改变。因此,不当得利未对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构成根本性挑战。
事实上在基于给付所产生的不当得利中,只有物权行为才能产生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因为
物权行为的效力不受原因的影响,即使原因不存在,物权行为的受领者仍能得利,而给付者
可能会因此受到损失,这时须借助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以资调整。对于债权行为来说,若
欠缺原因,则行为全部无效,其财产权利自然复归原主,无须用不当得利制度救济,因而也
就没有产生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余地。享有所有权返还请求权者不再享有不当得利返还请
求权,这一原则已为德国现行民法所确认。【2】衡平观念既然是不当得利的理论基石,就不
是不当得利本身,不能以衡平观念直接作为作为不当得利的判断标准。正如王泽鉴先生所言,
“任何法律制度,究其极而言,莫不是根基于公平正义,非仅不当得利而已。衡平原则既已
落实于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自不能再将不当得利法作为负调节任务之最高层次的法律规范,
视之为万灵丹,在社会伦理或道德上可资非难者,应否成立不当得利应依据实体法规定及其
蕴涵之价值判断认定之,不宜迳以衡平原则作为判断标准”【7】就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并存
而发生物权变动的场合而言,物权行为通常作为债权行为的结果行为,在原因行为即债权行
为无效的情况下,物权行为作为结果行为的发生就失去了正当性的基础。在这里,债权行为
和物权行为通过“正当性”这个中介联系在一起。以正当性为出发点分析不当得利问题可以克
服我们直接理解“无法律上的原因”时不当得利和无因性理论至少是在思维的通畅性方面的
摩擦,实际上更将不当得利与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紧密的结合起来。物权行为无因性不可避
免会造成不当的利益变动,这就需要不当得利制度对其后果进行修补,但不当得利仅仅是事
后的救济而已,并不否定先前受让人已经取得所有权,因此,在当事人依据不当得利进行救
济前,受让人就是所有人,他对物的处分就是有权处分,第三人从受让人处取得所有权不因
“前手”取得所有权的基础关系无效而受影响。例如,A购买B的字典,已经交货付款,A又
将字典卖给C,也已经交付,此时纵使A与B的合同无效,也不能溯及地否认A曾是所有人
的事实,因为第三人C的权益需要保护。对交易第三人的保护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不当得利与物权行为无因性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但是不当得利
制度和物权行为无因性的具体关系如何,还有继续考察的必要。
考察两者的关系,应当看到,笔者更倾向于认为这两种理论是“蛋与鸡的关系”,所谓的“蛋
和鸡的关系”指的是,“没有鸡就没有鸡蛋,但没有鸡蛋,那里来的鸡?”这一比喻用在这里
并不很生动,笔者想借以说明的是,在物权行为无因性和不当得利制度之间并没有谁产生谁
的绝对界限,而是相互要求,相得益彰的。没有物权行为无因性,不当得利制度的生存空间
就很狭窄;没有不当得利制度,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的创伤就无法疗治,它的制度价值就受
到质疑。可以说两者是分别产生而又相互依赖的。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为不当得利的存在提
供更广的空间,而不当得利也对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的存在提出了要求。具体表现在:
(二)不当得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物权行为无因性提出了要求。不当得利客观上要求一方
无合法依据取得了利益,而取得所有权是取得利益的最重要、最明显的体现。在基于法律行
为的物权变动中,如果受让方不取得所有权,转让方的所有权依然存在,转让方的损失就不
明显,而且完全可以主张物上请求权,不当得利的存在就显得必要性不大。因此,不当得利
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承认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
总之,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所谓不当得利和物权行为无因性的悖论可以通过正当性这个中
介得以解决。不当得利制度和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相得益彰的,能
够相互论证的。
参考文献
【2】关涛,物权行为再议.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
(4)。
【3】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律出版社,1995。
【5】北川善太郎,日本民法体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7】王泽鉴,债法原理-不当得利,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渠涛,日本学者对不当得利的最新研究,外国法译评,1993,
(4)。
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解研究(第3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邹海林,我国民法上的不当得利.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5卷).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6.13。
周枬,罗马法原论(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孙宪忠,中国物权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本文发布于:2022-08-19 11:20: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805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