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标题]
篇一:企业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分析
企业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分析
企业规章制度,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并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的明确劳动条件、调
整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关系当事人行为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总称。不管企业规模大小,亦无
论其管理基础是强是弱,均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企业规章制度在劳动关系的调整体系中发挥
着重要作用,是企业赖以管理的重要依据,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之一。
但是企业规章制度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不仅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引发的劳动争
议争议中一旦被认定无效,也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如何使企业规章制度更好地规范员工的
行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劳动合同法》刚刚实
施的大背景之下,本文试图根据《劳动合同法》对企业规章制度的新规定以及其他劳动法规
的规定,在法律的视角下对企业规章制度的相关内容及制定程序进行合法性分析,以明确企
业规章制度中合法与违法的界限,以期对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有所帮助。
一、《劳动合同法》对企业规章制度的影响
历经四次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2008年1月
1日起正式实施。新法对传统的企业劳动用工制度和计划管理体制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
也赋予了企业规章制度新的内容。
(一)《劳动合同法》使规章制度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劳动合同法》第4条第2款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
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
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从“平等协商确定”的用语可以看
出,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不再是企业单方面决定,而需要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
确定。可见: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已由用人单位的“单决权”变成了与工会或职工代表的“共
决权”。
(二)新法对规章制度制定程序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劳动合同法》对企业规章制度的规定来看,法律对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对制度的提出、审查、平等协商、公示等均做出明
确规定,如未按照法律要求制定出的规章制度,将面临无效风险。
二、企业规章制度的法律地位
(一)制定企业规章制度的法律依据
《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是制定企业规章制度的基本法律依据。《劳动法》第四条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劳
动合同法》第四条
第一款也做出了相同规定,并在此基础上对上述问题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成为制定企业规
章制度新的法律依据。其次,《劳动部关于对新开办用人单位实行劳动规章制度备案制度的
通知》是制定企业规章制度的政策依据,该通知明确规定了企业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企业
规章制度的审查及备案制度。
(二)依法制定规章制度是企业的法定义务
从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角度来看,法律对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是强制
性的,用人单位建立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的权利更是企业的义务。这就决定了,企业规章制
度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为了防止企业滥用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权侵害职工的合法权益,法律
对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还规定了监督和制裁办法。《劳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制
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
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作出类似规定:“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
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
担赔偿责任。”
(三)同时,企业通过规章制度管理员工也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尽管《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的用工给予了比较多的规制,但是,法律也赋予了用人单
位很多权力。
《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劳动法》第25条及《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若劳动者严
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支付
经济补偿金。这为企业规章制度的效力提供了法律保障。企业规章制度依法制定后,在本单
位范围内对全体职工均具有法律约束力。从《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40条用人单位可
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也可以看出:很多情况下法律把权力赋予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中规
定,如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录用条件”可以在企业的录用制度中予以明确;“严重违反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更明显的直接和规章制度有关;“重大损害”的界定标准也在用人单
位,即用人单位可以在规章制度中规定“重大损害”的标准;“劳动者同时和其他用人单位
建立劳动关系”(简称“兼职”),兼职的态度也是看用人单位的态度,即是否允许劳动者兼
职,关键看用人单位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不允许员工兼职,可以建立兼职申报制度。再如
第40条规定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医疗期届满解除劳动
合同,看似和规章制度无关,其实是有关系的,如医疗期的工资标准可以在规章制度中规定;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解除劳动合同的,同样也是看似与规章制度无关,其实也是与企业的规
章制度有关系,如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界定可以在用人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予以明确。
由此可见,法律将很多权利权力赋予企业通过规章制度予以行使,需要用人单位在规章制
度中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四)企业规章制度是发生劳动争议时的有效证据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规
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
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也就是说,
在企业规章制度内容及程序均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劳动者违反该规章,法律将支持企业
规章制度所设定的法律后果。
三、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程序的合法性分析
(一)企业规章制度的程序生效要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合法的规章制度应经过以下程序:
审核提出程序→平等协商程序→公示程序
1、首先,审核是否属重大事项,重大事项应当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提出,重大事
项包括:
(1)劳动报酬、
(2)工作时间、
(3)休息休假、
(4)劳动安全卫生、
(5)保险福利、
(6)职工培训
(7)劳动纪律
(8)劳动定额管理
(9)其他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
2、其次,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或应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3、最后,应当依法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劳动合同法》第4条第4款对此作了明确规定,
根据该规定,公示为企业规章制度生效的必要条件。
(二)备案原则
劳动部《关于对新开办用人单位实行劳动规章制度备案制度的通知》第二条规定新开办用
人单位应依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劳动规章制度,并在正式开业后半年内将制定的劳
动规章制度报送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对制定的规章制度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不按规定期
限报送备案的,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该通知确立了企业规章制度的备案制度。
需要说明的是,《劳动合同法》并没有设定企业规章制度必须备案的程序要求,企业规章制
度是否备案,只涉及行政管理问题,并不影响企业规章制度的效力。
四、对企业规章制度内容的合法性分析
(一)关于企业规章制度内容的法律要求
我国目前尚无专门关于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但劳部发[1997]338号文件规定,劳
动规章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
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列举式地规定了企业规章制度所包括的内容。
但除此之外,企业认为有必要确定为规章制度的规定,也可以成为规章制度的内容,对此,
法律并无禁止性规定。
(二)企业确定违纪事项的法律尺度
1、首先企业规章制度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这是对企业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企业规章制度不能凌驾于法律、法规之上,否则,将被
认定为无效。但在许多企业规章制度中仍然会有不同程度的违法内容出现:如在规章制度中
规定员工无条件服从加班安排,在工时、休假、加班等方面违反劳动法规定的基本标准;规
定女职工被录用后一定期间内不能结婚或怀孕,或规定了女职工怀孕、哺乳期间的不平等待
遇等,违反《婚姻法》或《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相关规定;更有少数企业规定员工上下班搜
身检查、限定如厕时间等严重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的规章制度内容。这些内容自然无法得到
法律的支持。
2、规章制度内容不能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内容相冲突
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几乎清一是资方或代表资方利益的管理
层制定的内部规定,是近乎命令式的单方意愿。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虽然有了职工参与的
民主程序,但仍然是以企业为主导。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内容则代表契约式的平等协商
的约定,更能体现双方的平等意愿,尤其是体现劳动者的意愿。因此,效力应高于规章制度。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二)》中也作出相应规定。其
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
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这样就可以避免企业以制定或修改规章制度的方式变更劳动合同内容、侵犯劳动者合法权
益的情况发生。
3、不违反公序良俗
法律赋予了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内容上较大的自由度,在哪些方面作出规定,怎样规定,
只要法律不明确禁止即可。因此,难免产生合法不合理的规定。企业规章制度要符合社会一
般的道德标准即公序良俗,也是法律的要求。
(三)规章制度中对员工处分事由的法律分析
人力资源实践工作中,企业对违纪职工不适当的处理往往导致不良后果,甚至要承担诉讼
败诉的苦果。企业如何有效处理违纪员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
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1、《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废止,给企业处分职工带来法律盲区。过去企业对员工处罚的
主要依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而该规定已于二○○八年一月十五日被国务院下令废止。
其中最常适用的连续旷工15日可以对旷工职工除名的规定即出自该条例。该条例的废止,
一些处罚员工的方式与情形失去了法律
依据,这究竟是意味着企业已无权处分违纪员工,还是在企业可以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自由处
分,尚不明晰。从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看,企业的处分措施将发生以下变化:
(1)经济处罚方式已不可取
企业给员工经济处罚,以前都是以《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作为法律依据的。如:一次性罚
款的规定,该条例废止后,现在企业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已经没有任何法律依据。而依据我
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企业并无经济处罚的权限。因此,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经常使
用的经济处罚方式已不可取。
(2)“开除”、“除名”用语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解除劳动合同”。
对严重违纪员工,企业可依照《劳动合同法》中解除劳动关系程序及事由予以处理。这是
目前有法可依的最严厉的处分措施了。“开除”、“除名”是过去的管理模式下,对企业职工
的一种处分措施,对职工而言是一种不良记录。而解除劳动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做出的选择。
连续旷工15天、累计旷工30天除名的规定废止后,所带来的新问题就是:一、企业不能再
直接以“连续旷工15天、累计旷工30天”的事由开除员工即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那么,
如果企业将“依连续旷工15天、累计旷工30天”甚至是“依连续旷工2天、累计旷工10
天”这种更严厉的规定纳入企业规章制度,是否就可以得到法律的支持呢?
(3)“赔偿损失”的措施可继续使用
《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合同或者违反劳动者合同中约
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86条规定: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
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
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
赔偿责任。可见,法律赋予了企业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的权利。赔偿数额,及执行措施,企业
可在规章制度中进行进一步明确。
(4)“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一次性”等这些用词及
处罚方式已失去法律依据。
上述处分措施,已因《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废止,而失去法律依据。这就需要企业对原
规章制度进行相应修改,其中“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等用语应尽量避免。“开除、
除名、辞退”用语不可再出现,而行为应坚决杜绝。
(5)降级、调岗、降低或免除职务、降低工资等措施的使用分析。
降级、调岗、降低或免除职务、降低工资也是对员工违反规章制度进行处分的一种方式,
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这应该属于企业自主行使管理权的范畴,企业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使
用。但该处分措施不能违反合同约定,在此,合同约定大于企业规章制度的规定。同时,企
业在采取降低工资处分措施时,也不能违反最低工资标准的法律规定。
(6)体罚、禁闭等处罚措施严重时将构成犯罪,企业不可使用。
实践中,体罚、禁闭等处罚措施虽被法律所明令禁止,但变相体罚、禁闭的情况也会不时
出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之中,如:规定违纪员工在恶劣环境中工作或从事超体力劳动作为处
罚措施;对违纪员工
篇二:企业规章制度合法的流程及依据
关于企业规章制度合法性的流程及依据
1、企业可以依法制定规章制度。
1.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1.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
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
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
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
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
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2、怎样制定有效性的规章制度(流程)
2.1、依据:《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
号)第十九条: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
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
议案件的依据。
2.2、制定流程:
2.3、有效性作用: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3、关于民主程序、公示
3.1、如何走民主程序
3.2、如何公示
劳动规章制度应当以用人单位的正式文件形式向全体职工公布,从公布之日起才能在本单
位生效。在公示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应该注意保存公示的证据,公证的方式一般有如下几种:
3.2.1、将规章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做到人手一册,在劳动合同中专款约定“劳动者已经
详细阅读,并愿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
3.2.2、将规章交由员工阅读,并且在阅读后签字确认。确认的方式有:①在规章的尾页签
名;②另行制作表格进行登记;③制作单页的《声明》或者《保证》。签名的内容应包括员
工确认“已经阅读、明了”并且承诺“遵守”;
3.2.3、在厂区公共区域将规章内容全文公告,并且将公告的现场以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
备案;
3.2.4、召开全体职工大会或者组织全体职工进行集中学习、培训,让员工在报到表上签名。
3.2.5、委托工会公示,并保留证据。
注1:按照广东省劳动厅发布的《广东省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审查备案办法》(【颁布时
间】1998-05-01,【实施时间】1998-05-01)用人单位应自劳动规章制度审议通过之日起15
日内或接到劳动行政部门通知后将其劳动规章制度连同《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审查备案送
审表》一式两份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备案。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之
日起30日内应将《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审查备案意见书》送达用人单位。劳动行政部门
自收到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之日起30日内未提出异议的,劳动规章制度即行生效。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废止《广东省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审查备案办法》的通知
(【颁布时间】2007-12-19,【实施时间】2007-12-19)广东省劳动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用
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审查备案办法〉的通知》(粤劳监〔1998〕50号)内容与《劳动合同法》
规定不符,现决定予以废止。
篇三:企业规章制度程序合法性的认定
企业规章制度程序合法性的认定
来源:胡律师网作者:上海律师胡燕来所属栏目:企业裁员安置
企业规章制度程序合法性的认定企业制定规章制度,必须按规定程序制定实施才具有
合法性:(1)制定主体合法规章制度必须出自企业有权部门,或经其审查批准。应注意的
是,这里的……
企业规章制度程序合法性的认定
企业制定规章制度,必须按规定程序制定实施才具有合法性:
(1)制定主体合法
规章制度必须出自企业有权部门,或经其审查批准。应注意的是,这里的有权部门并非指企业
的厂长、总经理,也不是指董事会或者监事会。有权以用人单位名义制定劳动规章的,应当是
有权对用人单位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全体职工实行全面和统一管理的机构,企业的车间、班组、
党组织虽然可参与用人单位劳动规章的制定,但无权以用人单位的名义发布,不具有用人单位
劳动规章的制定主体资格。
(2)企业规章的制定应经过民主程序
按照的司法解释的规定,企业规章必须经过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及法律规定的
其他民主形式通过。如果没有经过民主程序,企业规章不具备法律效力。
企业规章制定的民主是相对的,如果要求所有规章制度都需全体职工的同意一那么没有一
项规章制度能建立。因此,司法实践对规章制度的民主程序认定并不采取“一票否决制”。用
人单位已经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对后进员工一般具有约束力。如果员工认为完全不能
接受,就只能选择离开。
有的企业员工总是在不断流动之中,新进员工比较零散,统一组织起来对已有规章制度进民
主评议的做法显然并不现实。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确认原有规章制度对新员工的法律约束
力呢?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保规章制度的制定与颁发过程的合法性;
②签定劳动合同的同时向职工出示企业规章制度,将企业已有规章制度名称列人劳动合同,
要求员工阅读并确认表示同意接受规章制度的约束。劳动合同中,应将企业规章制度的名称、
页数详细列出,对与职工利益相关的惩罚措施应单独列出,最好以单页形式要求员工单独签字
认可;
③在人职培训中可以定期集中培训或自学等方式进行规章制度培训,培训过程中可结合考
勤签字让职工书面做出接受企业制度的承诺。这种情况下,除非规章制度内容本身与法律相
抵触或显失公平,一般能确保企业规章制度对新进员工的法律拘束力。
(3)必须向职工明示
规章制度是企业所用职工的行为规范,作为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对其适用的人必须公示,耒经
公示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职工无所适从,对职工不具有约束力。有的企业都曾采取通告、发
放员工手册等形式向职工明示规章制度,但这一过程未以书面形式固定,一旦发生争议,企业
仍然被动,为防范此类风险,企业公示规章制度时应收取职工的回执。(文章来源:胡律师网)
《企业规章制度设立的合法性》
本文发布于:2022-08-17 19:51: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782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