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方针

更新时间:2024-11-09 01:50:08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16日发
(作者:旧城改造)

安全生产法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总的指导方针,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你知道具体意思吗?下面就

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欢。一、安全生产方针的由来

在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提出与周恩来密切相关。1957年,周恩来

为中国民航题词:“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

常”;1959年、1960年周恩来视察河南井陉煤矿和我国第一艘万吨运

轮“跃进”号在航运中触礁沉没时,再次强调安全第一;1979年,当

时的航空工业部在一份工作文件中正式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

为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1983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文件,进

一步明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1987年3月26日,

原国家劳动部在全国劳动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正式决定将“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作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2002年《安全生产法》

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这一方针予以确定,称为“八字方针”。随着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

做好安全工作也有了全新的视角,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

召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正式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明确要

求坚持“安全发展”;随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

年规划纲要》再次重申了这一安全生产工作方针。2008年3月27日,

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再次重申了这一方针,党的

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一次把这一方针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

要措施,至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一安全生产的“十

二字”方针正式确立。2014年安全生产法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

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

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

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二、安全生产

方针的含义1、安全第一的含义。发展是我党的第一要务,生产经营

单位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理所当然。安全第一要说明的

是安全与生产、效益及其他活动的关系,强调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

要突出抓好安全,始终不忘把安全工作与其他经济活动同时安排、同

时部署,当安全工作与其他活动发生冲突与矛盾时,其他活动要服从

安全,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财产损失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

益。2、预防为主的含义。预防为主是对安全第一思想的深化,从安

全生产管理这门学科发展的历程看,我们经历了事后控制到事前预防

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含义是立足

基层,建立起预教、预测、预报、预警等预防体系,以隐患排查治理

和建设本质安全为目标,实现事故的预先防范体制。3、综合治理的

含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

稍有疏忽就会酿成事故,且事故后带来的破坏性越来越大。将“综合

治理”纳入安全生产方针,标志着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

高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秉承“安全发展”的理念,

从遵循和适应安全生产的规律出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

段,人管、法管、技防等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

监督作用,从责任、制度、培训等多方面着力,形成标本兼治、齐抓

共管的格局。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之间的关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

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原则,

预防为主是手段,综合治理是方法。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统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

综合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

只有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预防体系上,超前采取措施,才

能有效防止和减少事故。只有采取综合治理,才能实现人、机、物、

环境的统一,实现本质安全,正真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

新《安全生产法》“十二字方针”“安全第一”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

动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

和效益。“预防为主”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强化

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综合治

理”要求运用行政、经济、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社会、

职工、舆论监督各个方面的作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xxx,,,“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

针,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你知道具体意思吗?下面就让我来为大

家介绍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欢。一、安全生产方针的由来在我国,安

全生产方针的提出与周恩来密切相关。1957年,周恩来为中国民航

题词:“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1959年、

1960年周恩来视察河南井陉煤矿和我国第一艘万吨运轮“跃进”号

在航运中触礁沉没时,再次强调安全第一;1979年,当时的航空工业

部在一份工作文件中正式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工作的

指导思想;1983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文件,进一步明确“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1987年3月26日,原国家劳动部

在全国劳动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正式决定将“安全第一、预防为

主”作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2002年《安全生产法》第一次以

法律的形式将这一方针予以确定,称为“八字方针”。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做好安全

工作也有了全新的视角,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党

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

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明确要求坚持“安

全发展”;随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再次重申了这一安全生产工作方针。2008年3月27日,中央政治局

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再次重申了这一方针,党的十六届六中

全会又一次把这一方针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至此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一安全生产的“十二字”方针

正式确立。2014年安全生产法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

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

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

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二、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

1、安全第一的含义。发展是我党的第一要务,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市

场主体,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理所当然。安全第一要说明的是安全与生

产、效益及其他活动的关系,强调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突出抓好

安全,始终不忘把安全工作与其他经济活动同时安排、同时部署,当

安全工作与其他活动发生冲突与矛盾时,其他活动要服从安全,绝不

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财产损失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2、预

防为主的含义。预防为主是对安全第一思想的深化,从安全生产管理

这门学科发展的历程看,我们经历了事后控制到事前预防的发展过

程,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含义是立足基层,建

立起预教、预测、预报、预警等预防体系,以隐患排查治理和建设本

质安全为目标,实现事故的预先防范体制。3、综合治理的含义。随

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稍有疏

忽就会酿成事故,且事故后带来的破坏性越来越大。将“综合治理”

纳入安全生产方针,标志着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秉承“安全发展”的理念,从遵

循和适应安全生产的规律出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

人管、法管、技防等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

作用,从责任、制度、培训等多方面着力,形成标本兼治、齐抓共管

的格局。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之间的关系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一个

完整的体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原则,预防

为主是手段,综合治理是方法。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统

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综合

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只有

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预防体系上,超前采取措施,才能有

效防止和减少事故。只有采取综合治理,才能实现人、机、物、环境

的统一,实现本质安全,正真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新《安

全生产法》“十二字方针”“安全第一”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

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

“预防为主”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强化隐患排查

治理,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综合治理”要求

运用行政、经济、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

论监督各个方面的作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xxx,,,“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长

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你知道具体意思吗?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

下吧,希望大家喜欢。一、安全生产方针的由来在我国,安全生产方

针的提出与周恩来密切相关。1957年,周恩来为中国民航题词:“保

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1959年、1960年周恩

来视察河南井陉煤矿和我国第一艘万吨运轮“跃进”号在航运中触

礁沉没时,再次强调安全第一;1979年,当时的航空工业部在一份工

作文件中正式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工作的指导思

想;1983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文件,进一步明确“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1987年3月26日,原国家劳动部在全国劳

动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正式决定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我

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2002年《安全生产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

将这一方针予以确定,称为“八字方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

们对安全生产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做好安全工作也有了

全新的视角,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六届五

中全会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明确要求坚持“安全发展”;

随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重申

了这一安全生产工作方针。2008年3月27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

次集体学习,再次重申了这一方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一

次把这一方针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至此“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一安全生产的“十二字”方针正式确立。

2014年安全生产法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

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

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

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二、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1、安全第

一的含义。发展是我党的第一要务,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市场主体,追

求利润的最大化理所当然。安全第一要说明的是安全与生产、效益及

其他活动的关系,强调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突出抓好安全,始终

不忘把安全工作与其他经济活动同时安排、同时部署,当安全工作与

其他活动发生冲突与矛盾时,其他活动要服从安全,绝不能以牺牲人

的生命、健康、财产损失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2、预防为主的含

义。预防为主是对安全第一思想的深化,从安全生产管理这门学科发

展的历程看,我们经历了事后控制到事前预防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我

们经常讲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含义是立足基层,建立起预教、预

测、预报、预警等预防体系,以隐患排查治理和建设本质安全为目标,

实现事故的预先防范体制。3、综合治理的含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

速发展,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稍有疏忽就会酿成事故,

且事故后带来的破坏性越来越大。将“综合治理”纳入安全生产方

针,标志着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秉承“安全发展”的理念,从遵循和适应安全生

产的规律出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人管、法管、技

防等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从责任、

制度、培训等多方面着力,形成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的格局。三、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之间的关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

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

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原则,预防为主是手段,综

合治理是方法。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没有

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综合治理就失去了整

治依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只有把安全生产的重

点放在建立事故预防体系上,超前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防止和减少事

故。只有采取综合治理,才能实现人、机、物、环境的统一,实现本

质安全,正真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新《安全生产法》“十

二字方针”“安全第一”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把安全放在首

位,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预防为主”

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

上控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综合治理”要求运用行政、经

济、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监督各个方

面的作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xxx,,,“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

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长期实践的经验

总结。你知道具体意思吗?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希望大

家喜欢。一、安全生产方针的由来在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提出与周

恩来密切相关。1957年,周恩来为中国民航题词:“保证安全第一,

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1959年、1960年周恩来视察河南井

陉煤矿和我国第一艘万吨运轮“跃进”号在航运中触礁沉没时,再次

强调安全第一;1979年,当时的航空工业部在一份工作文件中正式把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1983年5月18

日,国务院发布了文件,进一步明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

思想;1987年3月26日,原国家劳动部在全国劳动安全监察工作会

议上,正式决定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

方针;2002年《安全生产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这一方针予以确

定,称为“八字方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规

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做好安全工作也有了全新的视角,2005

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总结我国

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

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明确要求坚持“安全发展”;随后,我国《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重申了这一安全生产

工作方针。2008年3月27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胡

锦涛再次重申了这一方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一次把这一方针作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至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这一安全生产的“十二字”方针正式确立。2014年安全

生产法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

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

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

会监督的机制”。二、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1、安全第一的含义。发

展是我党的第一要务,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利润的最大

化理所当然。安全第一要说明的是安全与生产、效益及其他活动的关

系,强调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突出抓好安全,始终不忘把安全工

作与其他经济活动同时安排、同时部署,当安全工作与其他活动发生

冲突与矛盾时,其他活动要服从安全,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

财产损失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2、预防为主的含义。预防为主是

对安全第一思想的深化,从安全生产管理这门学科发展的历程看,我

们经历了事后控制到事前预防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关口

前移,重心下移。含义是立足基层,建立起预教、预测、预报、预警

等预防体系,以隐患排查治理和建设本质安全为目标,实现事故的预

先防范体制。3、综合治理的含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

经营活动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稍有疏忽就会酿成事故,且事故后带

来的破坏性越来越大。将“综合治理”纳入安全生产方针,标志着对

安全生产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

体现,秉承“安全发展”的理念,从遵循和适应安全生产的规律出发,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人管、法管、技防等多管齐下,

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从责任、制度、培训等多

方面着力,形成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的格局。三、安全第一、预防为

主、综合治理之间的关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

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相辅相成、辩证

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原则,预防为主是手段,综合治理是方法。

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

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综合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据。预防为主

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只有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预

防体系上,超前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防止和减少事故。只有采取综合

治理,才能实现人、机、物、环境的统一,实现本质安全,正真把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新《安全生产法》“十二字方针”“安

全第一”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人

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预防为主”要求把安全生产

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和

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综合治理”要求运用行政、经济、法治、科技

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监督各个方面的作用,抓好

安全生产工作。xxx,,,“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你知道具

体意思吗?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欢。一、安

全生产方针的由来在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提出与周恩来密切相关。

1957年,周恩来为中国民航题词:“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

争取飞行正常”;1959年、1960年周恩来视察河南井陉煤矿和我国第

一艘万吨运轮“跃进”号在航运中触礁沉没时,再次强调安全第

一;1979年,当时的航空工业部在一份工作文件中正式把“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作为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1983年5月18日,国务院发

布了文件,进一步明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1987年

3月26日,原国家劳动部在全国劳动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正式决

定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2002年

《安全生产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这一方针予以确定,称为“八

字方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规律有了更深刻

的认识,对如何做好安全工作也有了全新的视角,2005年【10月8

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工

作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

工作方针,明确要求坚持“安全发展”;随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重申了这一安全生产工作方针。

2008年3月27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再次重

申了这一方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一次把这一方针作为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至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这一安全生产的“十二字”方针正式确立。2014年安全生产法提出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

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

制”。二、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1、安全第一的含义。发展是我党的

第一要务,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理所当然。

安全第一要说明的是安全与生产、效益及其他活动的关系,强调在从

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突出抓好安全,始终不忘把安全工作与其他经济

活动同时安排、同时部署,当安全工作与其他活动发生冲突与矛盾时,

其他活动要服从安全,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财产损失为代

价换取发展和效益。2、预防为主的含义。预防为主是对安全第一思

想的深化,从安全生产管理这门学科发展的历程看,我们经历了事后

控制到事前预防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关口前移,重心下

移。含义是立足基层,建立起预教、预测、预报、预警等预防体系,

以隐患排查治理和建设本质安全为目标,实现事故的预先防范体制。

3、综合治理的含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经营活动面临

的情况错综复杂,稍有疏忽就会酿成事故,且事故后带来的破坏性越

来越大。将“综合治理”纳入安全生产方针,标志着对安全生产的认

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秉承

“安全发展”的理念,从遵循和适应安全生产的规律出发,综合运用

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人管、法管、技防等多管齐下,并充分发

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从责任、制度、培训等多方面着力,

形成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的格局。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理之间的关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

作总的指导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

安全第一是原则,预防为主是手段,综合治理是方法。安全第一是预

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

失去了思想支撑,综合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

第一的根本途径。只有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预防体系上,

超前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防止和减少事故。只有采取综合治理,才能

实现人、机、物、环境的统一,实现本质安全,正真把安全第一、预

防为主落到实处。新《安全生产法》“十二字方针”“安全第一”要

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

康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预防为主”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

放在预防上,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

全事故。“综合治理”要求运用行政、经济、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

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监督各个方面的作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xxx,,,“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

作总的指导方针,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你知道具体意思吗?下面

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欢。一、安全生产方针的由

来在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提出与周恩来密切相关。1957年,周恩

来为中国民航题词:“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

常”;1959年、1960年周恩来视察河南井陉煤矿和我国第一艘万吨运

轮“跃进”号在航运中触礁沉没时,再次强调安全第一;1979年,当

时的航空工业部在一份工作文件中正式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

为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1983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文件,进

一步明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1987年3月26日,

原国家劳动部在全国劳动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正式决定将“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作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2002年《安全生产法》

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这一方针予以确定,称为“八字方针”。随着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

做好安全工作也有了全新的视角,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

召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正式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明确要

求坚持“安全发展”;随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

年规划纲要》再次重申了这一安全生产工作方针。2008年3月27日,

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再次重申了这一方针,党的

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一次把这一方针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

要措施,至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一安全生产的“十

二字”方针正式确立。2014年安全生产法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

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

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

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二、安全生产

方针的含义1、安全第一的含义。发展是我党的第一要务,生产经营

单位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理所当然。安全第一要说明的

是安全与生产、效益及其他活动的关系,强调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

要突出抓好安全,始终不忘把安全工作与其他经济活动同时安排、同

时部署,当安全工作与其他活动发生冲突与矛盾时,其他活动要服从

安全,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财产损失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

益。2、预防为主的含义。预防为主是对安全第一思想的深化,从安

全生产管理这门学科发展的历程看,我们经历了事后控制到事前预防

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含义是立足

基层,建立起预教、预测、预报、预警等预防体系,以隐患排查治理

和建设本质安全为目标,实现事故的预先防范体制。3、综合治理的

含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

稍有疏忽就会酿成事故,且事故后带来的破坏性越来越大。将“综合

治理”纳入安全生产方针,标志着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

高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秉承“安全发展”的理念,

从遵循和适应安全生产的规律出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

段,人管、法管、技防等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

监督作用,从责任、制度、培训等多方面着力,形成标本兼治、齐抓

共管的格局。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之间的关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

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原则,

预防为主是手段,综合治理是方法。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统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

综合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

只有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预防体系上,超前采取措施,才

能有效防止和减少事故。只有采取综合治理,才能实现人、机、物、

环境的统一,实现本质安全,正真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

新《安全生产法》“十二字方针”“安全第一”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

动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

和效益。“预防为主”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强化

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综合治

理”要求运用行政、经济、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社会、

职工、舆论监督各个方面的作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xxx,,,“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

针,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你知道具体意思吗?下面就让我来为大

家介绍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欢。一、安全生产方针的由来在我国,安

全生产方针的提出与周恩来密切相关。1957年,周恩来为中国民航

题词:“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1959年、

1960年周恩来视察河南井陉煤矿和我国第一艘万吨运轮“跃进”号

在航运中触礁沉没时,再次强调安全第一;1979年,当时的航空工业

部在一份工作文件中正式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工作的

指导思想;1983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文件,进一步明确“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1987年3月26日,原国家劳动部

在全国劳动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正式决定将“安全第一、预防为

主”作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2002年《安全生产法》第一次以

法律的形式将这一方针予以确定,称为“八字方针”。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做好安全

工作也有了全新的视角,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党

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

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明确要求坚持“安

全发展”;随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再次重申了这一安全生产工作方针。2008年3月27日,中央政治局

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再次重申了这一方针,党的十六届六中

全会又一次把这一方针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至此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一安全生产的“十二字”方针

正式确立。2014年安全生产法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

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

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

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二、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

1、安全第一的含义。发展是我党的第一要务,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市

场主体,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理所当然。安全第一要说明的是安全与生

产、效益及其他活动的关系,强调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突出抓好

安全,始终不忘把安全工作与其他经济活动同时安排、同时部署,当

安全工作与其他活动发生冲突与矛盾时,其他活动要服从安全,绝不

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财产损失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2、预

防为主的含义。预防为主是对安全第一思想的深化,从安全生产管理

这门学科发展的历程看,我们经历了事后控制到事前预防的发展过

程,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含义是立足基层,建

立起预教、预测、预报、预警等预防体系,以隐患排查治理和建设本

质安全为目标,实现事故的预先防范体制。3、综合治理的含义。随

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稍有疏

忽就会酿成事故,且事故后带来的破坏性越来越大。将“综合治理”

纳入安全生产方针,标志着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秉承“安全发展”的理念,从遵

循和适应安全生产的规律出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

人管、法管、技防等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

作用,从责任、制度、培训等多方面着力,形成标本兼治、齐抓共管

的格局。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之间的关系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一个

完整的体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原则,预防

为主是手段,综合治理是方法。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统

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综合

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只有

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预防体系上,超前采取措施,才能有

效防止和减少事故。只有采取综合治理,才能实现人、机、物、环境

的统一,实现本质安全,正真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新《安

全生产法》“十二字方针”“安全第一”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

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

“预防为主”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强化隐患排查

治理,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综合治理”要求

运用行政、经济、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

论监督各个方面的作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xxx,,,“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长

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你知道具体意思吗?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

下吧,希望大家喜欢。一、安全生产方针的由来在我国,安全生产方

针的提出与周恩来密切相关。1957年,周恩来为中国民航题词:“保

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1959年、1960年周恩

来视察河南井陉煤矿和我国第一艘万吨运轮“跃进”号在航运中触

礁沉没时,再次强调安全第一;1979年,当时的航空工业部在一份工

作文件中正式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工作的指导思

想;1983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文件,进一步明确“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1987年3月26日,原国家劳动部在全国劳

动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正式决定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我

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2002年《安全生产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

将这一方针予以确定,称为“八字方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

们对安全生产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做好安全工作也有了

全新的视角,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六届五

中全会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明确要求坚持“安全发展”;

随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重申

了这一安全生产工作方针。2008年3月27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

次集体学习,再次重申了这一方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一

次把这一方针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至此“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一安全生产的“十二字”方针正式确立。

2014年安全生产法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

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

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

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二、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1、安全第

一的含义。发展是我党的第一要务,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市场主体,追

求利润的最大化理所当然。安全第一要说明的是安全与生产、效益及

其他活动的关系,强调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突出抓好安全,始终

不忘把安全工作与其他经济活动同时安排、同时部署,当安全工作与

其他活动发生冲突与矛盾时,其他活动要服从安全,绝不能以牺牲人

的生命、健康、财产损失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2、预防为主的含

义。预防为主是对安全第一思想的深化,从安全生产管理这门学科发

展的历程看,我们经历了事后控制到事前预防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我

们经常讲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含义是立足基层,建立起预教、预

测、预报、预警等预防体系,以隐患排查治理和建设本质安全为目标,

实现事故的预先防范体制。3、综合治理的含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

速发展,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稍有疏忽就会酿成事故,

且事故后带来的破坏性越来越大。将“综合治理”纳入安全生产方

针,标志着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秉承“安全发展”的理念,从遵循和适应安全生

产的规律出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人管、法管、技

防等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从责任、

制度、培训等多方面着力,形成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的格局。三、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之间的关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

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

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原则,预防为主是手段,综

合治理是方法。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没有

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综合治理就失去了整

治依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只有把安全生产的重

点放在建立事故预防体系上,超前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防止和减少事

故。只有采取综合治理,才能实现人、机、物、环境的统一,实现本

质安全,正真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新《安全生产法》“十

二字方针”“安全第一”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把安全放在首

位,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预防为主”

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

上控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综合治理”要求运用行政、经

济、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监督各个方

面的作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xxx,,,“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

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长期实践的经验

总结。你知道具体意思吗?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希望大

家喜欢。一、安全生产方针的由来在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提出与周

恩来密切相关。1957年,周恩来为中国民航题词:“保证安全第一,

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1959年、1960年周恩来视察河南井

陉煤矿和我国第一艘万吨运轮“跃进”号在航运中触礁沉没时,再次

强调安全第一;1979年,当时的航空工业部在一份工作文件中正式把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1983年5月18

日,国务院发布了文件,进一步明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

思想;1987年3月26日,原国家劳动部在全国劳动安全监察工作会

议上,正式决定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

方针;2002年《安全生产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这一方针予以确

定,称为“八字方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规

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做好安全工作也有了全新的视角,2005

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总结我国

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

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明确要求坚持“安全发展”;随后,我国《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重申了这一安全生产

工作方针。2008年3月27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胡

锦涛再次重申了这一方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一次把这一方针作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至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这一安全生产的“十二字”方针正式确立。2014年安全

生产法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

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

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

会监督的机制”。二、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1、安全第一的含义。发

展是我党的第一要务,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利润的最大

化理所当然。安全第一要说明的是安全与生产、效益及其他活动的关

系,强调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突出抓好安全,始终不忘把安全工

作与其他经济活动同时安排、同时部署,当安全工作与其他活动发生

冲突与矛盾时,其他活动要服从安全,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

财产损失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2、预防为主的含义。预防为主是

对安全第一思想的深化,从安全生产管理这门学科发展的历程看,我

们经历了事后控制到事前预防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关口

前移,重心下移。含义是立足基层,建立起预教、预测、预报、预警

等预防体系,以隐患排查治理和建设本质安全为目标,实现事故的预

先防范体制。3、综合治理的含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

经营活动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稍有疏忽就会酿成事故,且事故后带

来的破坏性越来越大。将“综合治理”纳入安全生产方针,标志着对

安全生产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

体现,秉承“安全发展”的理念,从遵循和适应安全生产的规律出发,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人管、法管、技防等多管齐下,

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从责任、制度、培训等多

方面着力,形成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的格局。三、安全第一、预防为

主、综合治理之间的关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

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相辅相成、辩证

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原则,预防为主是手段,综合治理是方法。

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

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综合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据。预防为主

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只有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预

防体系上,超前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防止和减少事故。只有采取综合

治理,才能实现人、机、物、环境的统一,实现本质安全,正真把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新《安全生产法》“十二字方针”“安

全第一”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人

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预防为主”要求把安全生产

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和

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综合治理”要求运用行政、经济、法治、科技

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监督各个方面的作用,抓好

安全生产工作。xxx,,,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

指导方针,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你知道具体意思吗?下面就让我

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欢。

一、安全生产方针的由来

在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提出与周恩来密切相关。1957年,周恩

来为中国民航题词:“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

常”;1959年、1960年周恩来视察河南井陉煤矿和我国第一艘万吨运

轮“跃进”号在航运中触礁沉没时,再次强调安全第一;1979年,当

时的航空工业部在一份工作文件中正式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

为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1983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文件,进

一步明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1987年3月26日,

原国家劳动部在全国劳动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正式决定将“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作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2002年《安全生产法》

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这一方针予以确定,称为“八字方针”。随着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

做好安全工作也有了全新的视角,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

召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正式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明确要

求坚持“安全发展”;随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

年规划纲要》再次重申了这一安全生产工作方针。2008年3月27日,

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再次重申了这一方针,党的

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一次把这一方针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

要措施,至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一安全生产的“十

二字”方针正式确立。2014年安全生产法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

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

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

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二、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

1、安全第一的含义。发展是我党的第一要务,生产经营单位作为

市场主体,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理所当然。安全第一要说明的是安全与

生产、效益及其他活动的关系,强调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突出抓

好安全,始终不忘把安全工作与其他经济活动同时安排、同时部署,

当安全工作与其他活动发生冲突与矛盾时,其他活动要服从安全,绝

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财产损失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

2、预防为主的含义。预防为主是对安全第一思想的深化,从安全

生产管理这门学科发展的历程看,我们经历了事后控制到事前预防的

发展过程,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含义是立足基

层,建立起预教、预测、预报、预警等预防体系,以隐患排查治理和

建设本质安全为目标,实现事故的预先防范体制。

3、综合治理的含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经营活动面

临的情况错综复杂,稍有疏忽就会酿成事故,且事故后带来的破坏性

越来越大。将“综合治理”纳入安全生产方针,标志着对安全生产的

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秉承

“安全发展”的理念,从遵循和适应安全生产的规律出发,综合运用

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人管、法管、技防等多管齐下,并充分发

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从责任、制度、培训等多方面着力,

形成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的格局。

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之间的关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

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

是原则,预防为主是手段,综合治理是方法。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

想支撑,综合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

本途径。只有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预防体系上,超前采取

措施,才能有效防止和减少事故。只有采取综合治理,才能实现人、

机、物、环境的统一,实现本质

安全,正真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

新《安全生产法》“十二字方针”

“安全第一”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以

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

“预防为主”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强化隐患排

查治理,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综合治理”要求运用行政、经济、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充分

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监督各个方面的作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x


本文发布于:2022-08-16 17:15: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763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律安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