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与法律在维护公共秩序中的影响与作用

更新时间:2024-11-08 16:32:24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15日发
(作者:副连级)

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加

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日益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本质上一致的。(经济基础、理论基础、阶级利益、基本原则、追

求的目标等)

道德和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制定方式、表现形式、发挥作用、保证手段)道德和法律相互联

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法律贯穿了道德精神,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以自己的规范作用培养人们遵守道德

规范的责任感。

道德是健全法制、厉行法治的重要因素。立法者制定法律、法规时,必然要考虑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

把道德精神渗透在法律规范中。

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最初是自发形成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共秩序日益重要和复

杂化,人类便愈加自觉地采用各种手段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在原始社会,原始人主要以图腾、禁忌、风

俗等形式作为共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有了进一步发展。

一方面,一些在长期社会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得到社会成员广泛认可的规范以民间风俗、礼仪和宗教教规、

戒律的形式继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公共生活中的基本秩序及其规范开始以成文法的形式出现,以

强制的方式对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行为作出限制和规定,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

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力量,即“一体两翼”。《孟子•离娄上》“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良好

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又互为补充、相辅

相成,法律中包含有道德,道德规范中也具有法律内容。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

也要靠法律。

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道德是法律的补充。社会生

活是纷繁复杂的,法律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把复杂而广泛的社会关系全部纳入其调控的范围,因为其发

挥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它能够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不仅深

入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且还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道德能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为

法律的实施创造外部条件;道德还能提高个体的道德素质,为法律的实施创造内部条件。(相对于法律“治

病”的严肃性来说——消极意义,道德更偏重于“救人”的教育性——积极意义。)

总之,在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中,必须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等手段,规范和养成良好

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道德是分领域和层次的,道德中的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成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今天,社会公德

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大学生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

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1.社会公德的含义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

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

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

然、保护环境。

社会公德的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事关重大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由国家提

倡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是在人们日常的公共活动中,应当遵守、维护的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

公共卫生等守则。

2.基本特征

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

①继承性。千百年来,人类在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遵守的为人处世的道德传统,

这些道德传统中凝结着人类的道德智慧,构成了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

信守诺言;在公共场合注重礼貌、相互谦让等,无论在什么社会条件下,都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

的基本准则。

②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被视为每个社会成员应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

是社会为维护公共生活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具备社会公德素养。相对于社

会其他道德规范而言,社会公德有具有底线及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的性质。

③广泛性。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众基础和适用范围。在

一个社会中,社会成员无论具有何种身份、职业和地位,都必须在公共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社会公德在

一定意义上讲,具有一种场所道德的性质,就是说,你进入这个场所,就要遵守为了维护该场所公共秩序

的道德要求。

④简明性。社会公德大多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它讲的是一些有广泛共识的问题,往

往不需要作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们理解,如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等就是起码的生活共识,“不随地吐痰”、

“不乱穿马路”等公德规范,更是简便易行。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

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1.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类为维系正常生活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它是社会公德

的一个基本规范,是社会交往的必然产物,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

分,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的相互交往中,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挚的态度等等,

是相互尊重、友好的表现,也体现着一个人内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

文明礼貌是打开心扉的一把钥匙,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它反映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

现着民族的整体素质。我们国家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今天,倡导和普

及文明礼貌,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

人、帮助人,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树立国人良好国际形

象的迫切需要。

2.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救济的时候,任何人都是社会

的人,都不能脱离他人的帮助而存在,也不能脱离他人的关心而生活。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依存、相互关

心、相互帮助。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

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

“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是自己的快乐,这是每

个社会成员应有的公德,是爱心的表现。助人为乐对于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和

习惯,将是正在成长成才的一代有为青年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

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关爱他人,

在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

3.爱护公物

爱惜和保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公民要关心、爱护和保护国家财产,同一切破坏

和浪费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

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会的公用设施得到妥善保

护并保持良好的状态,是使公共生活有序进行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有利于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如果每个

社会成员都能珍惜、爱护公物,就意味着全社会的公共财物能够使其物尽其用,用有所值。相反,如果社

会公共财物遭到破坏,社会全体人民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所以,每个有责任心的公民,应当像珍惜与爱

护自己的心爱之物一样,精心保护公共财物。

4.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保护环境

不仅仅是指讲究公共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等,还包括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

然资源、能源等广泛内容。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多,保护环境对于可持续发展,维护子孙万代

的根本利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自然环境,诸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绿环境、矿产资源、动物资

源等,也包括保护文物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管理资源等人文环境。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当今时代社会

公德的重要内容。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从根本上说,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也是对子孙后

代利益的负责任。作为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一代有为青年,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身体力行地从

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带头宣传和践行环境道德要求。

5.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

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

守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对于一个公民来说,是否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纪律观念强

不强,法制意识强不强,体现着他的道德风貌。遵纪守法同时也是保证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在社会

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的生活秩序容易被破坏,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律来

维护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树

立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有关的纪律和法律。

我国宪法把遵守社会公德作为公民的义务,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我国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养成自觉

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总之,全体公民遵守社会公德是一条公理,,违背和践踏社会公德就是违背“天理”。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1.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

程中,不断加强全社会的公德建设,我国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道德中社会公德的优良传统。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公德是根植于社会主义社会经

济关系而产生的,也是对以往社会公德观念的优良成分进行扬弃所取得的成果。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礼让”、

“诚信”、“惜物”以及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等,就都属于优良公德传统。我国的公德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

成就,与批判继承优良传统道德的成分是密不可分的。

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公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产现代化程度的提

高,也使得公共生活的领域进一步扩大,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一些新的社会公德规范和要求在实践

中形成并被人们所接受。例如,人们在相互交往及公共场所活动时更加注意言谈举止的文明礼貌,一些行

为礼仪已被人们了解、接受并逐渐成为习惯;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公德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对待

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等等。

各种形式的社会公德建设实践活动蓬勃开展。从20世纪50年代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公德教育,60年

代在全国掀起的学雷锋活动高潮,80年代初的“五讲四美三热爱”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到90年代及其

以后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

“送温暖”、“志愿者”、“手拉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百城万店无假货”、“保护母亲河”、“爱心送

考”等活动,都成为社会公德建设的良好载体,使人们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增强了践行社会公德的自觉性。

少数人缺乏基本的公德意识,一些人对社会丑恶现象听之任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些人说一

套做一套,常常为图一时方便或一己私利而违背公德,甚至有的行为导致了损人不利己的结果,加大了社

会运行成本,这样的社会只能是一个低效率的社会,有碍生产力的顺利发展。

当代大学生已成为我国传播社会公德意识和践行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

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志愿者已成为无偿献血、捐献骨髓、环境保护

等公益活动的主力军,“学雷锋”、“三下乡”以及多种形式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增强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有效形式。但是,少数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某些陋习,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大学生的评价,同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不相符合,也有损大学生自身的形象。

如果一个学生掌握了各种专业知识,并且学有成就,有较大的学术发展潜力,但缺乏作为一个正常社会人

和合格社会人员起码的素质与规范,不但对社会可能没有什么较大的贡献,而且将最终有损于社会,被社

会淘汰,既不利于高等学校教育方针的执行落实,又无功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因此,加强现阶段大

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具有内在的必然性与现实的紧迫性。

大学生是社会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青年体,社会对大学生公德的修养和实践水平有更高的期望

与要求。同学们一定要把这些期望化为提高自身修养的强大动力,努力培养自己的公德意识,树立遵守公

德的良好形象,争做践行社会公德的模范,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社会的公德建设。

2.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公德规范

高等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辐射源,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对

宣传、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公德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着紧密的

联系。因此,培养公德意识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

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应当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

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极大的帮助。大学生培养公德

意识的实践活动有很多具体方式,既可以通过社会公德的宣传活动普及公德规范,传播文明新风,也可以

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既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也可以结合自己的

兴趣爱好加入各种社会公益组织。大学生参与公德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可以从实践中体会到什么

是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什么是不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公德素养,

并带动他人,影响社会。

应当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

小的行为细节,这些细节极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它一旦被社会体中的大多数人所忽视,往往就可能形成

不良的社会风气。因此,崇高的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

恶小而为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其实,践行公德并不难,提升敬人礼让的境界同样不难,比如,见到老

师、长辈主动问候是讲公德;乘坐公交车主动让座是讲公德;在银行、邮局等公共场所排队时站在“一米线”

外是讲公德;最后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是讲公德;外出旅游时不在景点设施上随意刻画是讲公德……公德

的境界,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一举手一投足间慢慢升华的!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开始构筑起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重要

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网络生活已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信息采集、网上聊天、网络

游戏、BBS论坛、网上交友等。

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网

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

碍社会的发展。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例如:网络情信息泛滥,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

心健康;软件、游戏、影视作品、音乐、书籍和论文等知识产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电子商务活动

中的欺诈与失信现象不断升级;传播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网络的破坏日益严重等。这些问题已对公共秩序

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由此可见,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其先决条件,更离不开伦理

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

1.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背景

现在的教育环境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思想多元化,这必然会影响大学生

的道德观。大学生是互联网上的主要力量,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发表具有个性的言论和交

流感情的最主要途径之一,网络正在极大地改变着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

甚至是语言习惯。大学和社会间的“围墙”已经没有了,网络使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信息迅速和广泛地传播,

学生能在第一时间获知社会负面新闻、具有消极影响的社会言论等,因而对教师正面道德教育的可信性表

现出选择的态度,无限广阔的网络空间对有限的学校道德教育的抵消作用越来越大。而网上信息良莠不齐、

泥沙俱下,形形的不道德言行问题也乘虚而入。所以提高网络道德水平,做文明“网民”也已成为当代

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对当代大学生迫切要求。

大学生应该遵守的主要网络道德规范:

2.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加强自身的公德自律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

准则,是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①正确使用网络工具。网络是一个内容庞杂、覆盖面广的信息共享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便利地浏

览新闻、查询资料、下载数据。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最新信息,使之成为提高自己

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目前网络上存在不少虚假、低级庸俗甚至反动、淫秽和情的内容,同学们要提高

鉴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的内容。

②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网络已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收发邮件、实时聊

天、视频会议、网上留言、网上交友等。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无欺,不应该通过网络进行情、赌博活动,

更不能侮辱、诽谤他人。同学们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不要轻易相信、约会网友,避免受骗上当。

③自觉避免沉迷网络。适度的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

大损害。现实中存在着一些同学上网成瘾,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进而导致耽误学业、甚至放弃学业的

现象。值得同学们警惕的是,沉迷于网络尤其是游戏已成为近年来青少年刑事犯罪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学会理性对待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网络的虚拟性以及行为主体的匿名隐蔽特点,大大削弱了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使得

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外在压力的效用明显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了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

本保障。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3.在网上体现大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

①不转发、散布丑化、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和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信息和言论。不少大学生怀有完美

的道德理想,痛恨道德败坏的社会现象,愤世厌俗但又缺乏社会阅历和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网上借揭

露社会阴暗面进行反动和扰乱社会的宣传容易轻信与附合。所以大学生要不断提高知识、政治和道德

水平,增强对网上政治言论的鉴别能力。

②不浏览情、暴力和宣传迷信、的网页,积极抵制和举报违法网站。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渴

求信息的大学生尤其如此,不能说浏览情、暴力等网页的大学生必然有违法之行,但大学生因过多接触

这些内容而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以致行为出轨的事例也是举不胜举的,我们对此万不可掉以轻心。

③使用文明语言,不发表侮辱、诽谤等具有人身攻击性质的言论。虽然侮辱、诽谤等行为在现实生活

中也存在,但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隐蔽性使一些大学生松懈对自身的道德约束,有恃无恐地在网上用

大量污言秽语相互漫骂,甚至下线后滋生更多事端,这对现实生活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是极为不利的。

④不以制作传播病毒或其他方式非法侵入、攻击他人网站,妨害公众使用网络。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

对虚拟的网络空间缺乏监控,某些滋生不轨意念又不愿接受现实道德规范约束的学生便把这种意念在网上

付诸于行动。这种行为往往会给他人和社会造成无可估量的物质和道义上的损失,除了自我炫耀和肆意发

泄外,作恶者也是损人不利己的。

⑤不以任何不诚实的方式骗取他人信任,获取并散布他人隐私,或窃取、毁损他人信息。现实社会已

存在的不善之行在隐蔽的网络空间得以肆意扩张,在青年学子中利用网络欺骗他人感情、散布他人隐私、

恶意修改他人信息的事件屡见报端,这极不有利于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打造适应社会所必须的诚信品质。

⑥不毫无节制地上网、聊天、玩游戏。网络世界光怪陆离,网上信息丰富多彩,大学生短暂地沉湎其

中是可以理解的。作为现代生活方式,人们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网络已是大势所趋。但学子们应该明白,

再诱人的网络空间也无法替代严肃的现实生活,痴迷于网络,荒废学业,摧残身心,逃避现实,自我封闭,

疏远亲情是得不偿失的。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案例:上海某女研究生闯红灯,交警干涉。该女不仅未对行为有所认识,反而对交警态度极为恶劣,

后被处予拘留10日、50元的治安处罚。

案例:手机短信中使用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语言。多数人都认为其“失德”

2006年6月,昆明西山警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一蔡姓男子发送“黄短信”骚扰他人处

予200元。

分析:行为违反公共秩序,显然违背社会公德。如果越出一定限度,则为违法。如果行为情节显著严

重,还可能逾出一般违法的界限而触犯刑律(犯罪)。根据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的司法

解释,对于发送淫秽短信数量超过200条的,可依法处予3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

由以上可知,社会公德的确立与遵守,需要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来保障;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不仅要

受道德谴责,更需要法律规范来制约。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基本手段之一,我们的公共生活离

不开法律规范。那么,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

法的作用是法对社会发生影响的体现,可分为两大类: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注:法的社会作用在第

七章中再谈。)这儿侧重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

1.指引作用

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

活动的作用。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

康德看来,“法”的哲学径直是“权利的科学”。法的首要任务是保护每个公民应享受的合法权利。其次

才是对违反法律、损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实行强制性的制约。也就是说,法律的首要目的并不在于制裁违法,

而是在于引导人们正确地行为,合法地从事社会生活。

法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实现。(禁止性规范和命

令性规范又合称义务性规范)授权性指引是指运用授权性法律规范(即:可以这样行为),告诉人们可以作

什么或者有权作什么;禁止性指引是指运用禁止性法律规范(即:不许这样行为)告诉不得作什么;命令

性指引是指运用命令性法律规范(即:必须这样行为),告诉人们应当或者必须作什么义务性规范代表明确

的指引即明确表示人们应该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四条规定: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

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此为义务性规范

2.预测作用

法的预测作用是指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

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的行为趋向与后果。人们可以根据

法律规定,对特定行为的法律后果进行预测,从而自觉、自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更加符合法律的规

定。这样就可以减少和化解一些矛盾和纠纷,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即人们依照法律规范可预测将如何行

为。

3.评价作用

法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法律是一种评价准则,作为

衡量、判断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违法,违法性质及程度的准则。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

4.强制作用

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法的强制作

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障。没有强制作用,法的指引作用就会降低,评价作用就会在很大程度失去意义,

预测作用就会被怀疑,教育作用的效力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5.教育作用

法的教育作用是指法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

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法的教育作用的实现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法律作出规定,通过人们对法律的了解和学习,发挥教

育作用;二是,法律通过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教育;三是,法

律通过对各种先进人物、模范行为的嘉奖与鼓励,为人们树立良好的法律上的行为楷模。


本文发布于:2022-08-15 15:12: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753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律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