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1.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
基本内容。
2.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法律为我们护航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法律特殊的关爱和保护。
二、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三、知识目标
1.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2.知道我国通过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重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难点:法律给予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特殊的关爱与保护。
【导入新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4月18日,河南原阳在建的某小区工地堆放的土方中陆续发现四名儿童遗体。
事件发生后,引发当地政府、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思考:为什么这个事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事件中的儿童属于哪个体?这样的
一个体有没有专门的法律对他们给予保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法律为我们护航》,
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
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1.活动一:图片展示
师:PPT展示图片。
师:看完以上图片,同学们有哪些感受呢?
教师总结:作为未成年人,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师: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成年人有哪些特点?
生:积极探讨,主动回答。
教师总结: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
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师:PPT展示图片和《儿童权利公约》
教师总结: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
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那么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定以及主
体又有哪些呢?
二、感受法的关爱
2.活动二:问题思考
师:你知道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生:比赛列举。
师:未成年人受到哪些法律保护?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有哪些?
答案提示: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
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
保护。
师: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是否违背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答案提示:没有违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
成熟,不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对他们给予特殊的保护,体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之情,从长
远来看,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3.活动三:分析材料
材料一小军(化名)——纵火少年犯之一,年仅13岁。在他不满1岁时,父母离异。当
时,法院将他判归父亲抚养,而且由于父亲的阻拦,父母离异后小军再没见过母亲。在日常生
活中,父亲对小军不仅不管不问,还经常打骂他。
思考:
(1)小军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
么?
(2)你认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生:略
师:总结什么是家庭保护。
追问:你的家庭在哪些方面做得好?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略
师:同学们能看到自己父母做得好的地方,同时也能发现问题,说明同学不仅拥有一颗懂
得感恩的心,也能够明白是非,相信未来你们一定会成为更好的父母。
材料二小军在学校经常和人打架,而且不交作业,学习成绩很差,老师对其不闻不问,
于是,小军开始逃课。
思考:还有谁应该对小军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负有责任?为什么?
生:略
师:总结学校保护的内容。
追问:咱们学校在哪些方面做得好?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略
师:听到同学们夸奖咱们学校,作为学校保护的一员,我也十分骄傲。听到同学给学校指
出的问题,我同样高兴,我一定机会向学校反映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让我们的学校变得更加
适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材料三逃课的小军开始沉迷于网吧。小军居住的小区有很多网吧,虽然上面贴着“未
成年人禁止入内”的标语,但网吧老板仍允许小军天天在里面待着。
思考:
(1)网吧老板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社会上还存在哪些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
生:略
师:社会保护也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看到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利于
未成年人成长的因素,让我感受到保护未成年人任重道远。
材料四小军因与网吧管理人员发生纠纷,遂与其他几位朋友一起在加油站购买汽油,
放火烧了网吧。在案件的审理中,这起案件的审理程序是不公开的,人民法院对纵火案作出判
决,几名少年犯依法承担刑罚处罚,其中小军因不满14周岁,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未追究其刑事责任,被收容所教养。
思考:上述材料体现了对小军哪方面的保护?
生:司法保护。
师:司法保护,同学们要注意它的主体,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
法院等)为未成年人提供的保护。
【课堂小结】
同学们,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通过今
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同时我们
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们需要
{
1.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
特殊保护2.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法律为我们护航1.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
感受法的关爱{2.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对未成年人的要求
{
本课时是法律知识教学,法律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和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多
媒体课件的应用是一个好的方式。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
组织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枯燥单调的法律知识教学变得丰富生动。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这两个知识点比较难懂,要结合情景材料展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多给学生思考和交
流的时间。
我们与法律同行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二、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三、知识目标
1.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
2.理解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导入新课】
视频:高考篡改同学志愿被判刑。
讨论:如何评价视频中人物的言行。
教师:作为现代公民,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并自觉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怎样依法
办事、怎样树立法治意识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讲授新课】
一、学会依法办事
1.活动一:情景再现——法律的保障功能
在中国,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的制定过程包括法律案的提出、
审议、表决和公布四个环节。法律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后,由签署主席令予
以公布、实施。
思考:
(1)法律的功能是什么?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什么?
(2)依法办事应该怎样做?
答案提示:(1)①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②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
的尊崇和遵守。
(2)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
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
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
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活动二:案例分析(多媒体链接教材P101下面的“探究与分享”材料)
思考:你认为晓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
答案提示: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或者居委会、政府有关部门等求助。因为中学生要
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
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树立法治意识
3.活动三:名言赏析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
公民们的内心里。——卢梭
思考: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提示: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当法律真正铭
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4.活动四:阅读教材P102上面的“探究与分享”,回答:
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
答案提示: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
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
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
义。
5.活动五:材料展示:郑州小学生5秒徒手破解小黄车密码惊呆路人
思考:请你从遵守道德与法律两个角度,对材料中小学生进行劝导。
答案提示:从道德的角度来说,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会影响他们一辈子的人生观、价值观;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共享单车是公司财物,小学生通过非法手段破解密码骑走,无论是否遗失,
都是违法行为。
教师总结: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
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6.活动六:为建设法治中国作贡献
思考: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努力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对此你打算怎样做?
答案提示:
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
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
在依法维权方面,我打算。
生:如实填写上述空格。
教师归纳: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
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怎样依法办事;知道了要树立法治意识;明白了法治与道
德的关系。我们今后要认真学法、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1.学会依法办事的必要性
学会依法办事{2.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3.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我们与法律同行
1.法治意识的内涵
树立法治意识{2.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3.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力量
{
本课时是本书的最后一课,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问题都比较抽象、难懂,很多法律用
语是学生第一次见到。因此,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列举材料、案例分析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和
理解法律;同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在探究发现中理解知识、提高能
力,培养学生对法律的认同情感。本课时教学内容多,知识冗杂,设计的活动多,可能会与课堂
的有限时间冲突,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地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避免前松后紧。
本文发布于:2022-08-14 16:56: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740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