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书具有法律效力吗
【篇一:保证书有法律效力吗】
保证书有法律效力吗
【为您推荐】社旗县律师屏南县律师建水县律师龙口市律师船山
区律师玄武区律师邹平县律师中宁县律师
员工进入公司,公司有可能会提出要求员工写一份保证书,婚姻中
的两个人有可能提出婚前或者婚后向对方写一份保证书,房地产开
发商会给购买者出示一份住宅质量保证书,那么保证书有法律效力
吗?律伴为你解答。
一、保证书指的是什么?
保证书是个人、集体、单位,为响应上级号召开展工作、完成任务
或做错了事,犯了错误并决心改正面提出保证时使用的专用书信信
或文字材料。
二、保证书有法律效力吗
保证书分为个人、单位和集体保证书,以下分别说明。
个人保证书是民事上的承诺,即一种民事行为。我国法律规定,凡
是与法律相抵触的民事行为无效。同时《民法》以胁迫手段迫使对
方实施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如果是被胁迫写保证书,无论是内容
还是手段都是违法的,也是无效的。
住宅质量保证书是房地产开发商将新建成的房屋出售给购买人时,
针对房屋质量向购买者做出承诺保证的书面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开发商应依据《住宅质量保证书》上约定的房屋质量标准承担维修、
补修的责任。鉴于房屋的特殊属性,为了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国家对住宅质量进行了专项规定,要求开发商建造的房屋必须达到
一定的标准,并要求开发商承担一定期限的保修责任。通常房屋保
修的事项应该由开发商企业亲自负责维修和处理,如果,开发商委
托物业管理公司等其他单位负责保修事宜的,必须在《住宅质量保
证书》中对所委托的单位予以明示,保证购房者权益获得实际保护。
《住宅质量保证书》是开发商对销售的商品住宅承担质量责任的法
律文件,可以作为商品房预、出售合同的补充约定,与合同具有同等效
力。中国房地产法规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商品房交付使用
时向购买人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工程
质量保证书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所售商品房承担质量责任的法律文
件,其中应当列明工程质量监督单位核验的质量等级、保修范围、
保修期和保修单位等内容。《住宅质量保证书》是房地产开发企业
对所售商品房承担质量责任的法律文件,其中应当列明工程质量监
督单位核验的质量等级、保修范围、保修期和保修单位等内容。开
发商应当按《住宅质量保证书》的约定,承担保修责任。由买卖双
方自行约定。房屋在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如经保修单位维修后
导致房屋使用功能受到影响,或因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给购买人造
成损失的,开发商应承担赔偿责任。购买人认为主体结构质量不合
格的,可以向《住宅质量保证书》中注明的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申请
重新核验,经核验确属不合格的,购买人有权退房。
综上所诉,关于保证书有法律效力吗这个问题的解答,要分析具体
情况,保证书是否当事人或者公司、集体自愿写的,保证书保证的
内容条款是否合法的,有没有和我国法律相抵触的地方,如果内容
或者手段是违法则是无效的。合法的保证书具有一定法律效力。更
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律伴淮安律师!
文章来源:律伴网/
【篇二:丈夫写保证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丈夫写保证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案情]黄琳(女)与李裘自2002年5月登记结婚后,因家庭生活琐
事,双方时有矛盾,李裘往往动不动便对黄琳施以拳脚。经亲朋好
友多次劝解,李裘虽一再表示痛改前非,但常常事过即忘,黄琳渐
渐对李裘失去了信心。
2008年7月,李裘再一次对黄琳进行打骂后,见黄琳提出离婚,
为挽回婚姻,李裘向黄琳写下了一份保证书:“我保证今后不打黄琳。
否则,如导致离婚,全部夫妻共同财产均归黄琳一人所有。”
2009年8月,李裘在酒后又将黄琳打得头破血流,黄琳遂愤然向法
院起诉离婚。事情至此,李裘对离婚并无异议,但认为保证书是为
了挽救婚姻才写的,没有法律效力,而且将20余万元的财产全部给
黄琳显失公平。
[审判]法院审理认为,该保证书是李裘的真实意思表示,符合夫妻
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属的约定,它的产生并不存在欺诈、
胁迫等违法行为,也不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应当
具有法律效力,遂判决支持了黄琳“全部夫妻共同财产归其所有”的
诉讼请求。
[点评]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婚姻法》第19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
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
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
本法第17条、第18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
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本案的关键也正在于,
保证书是否属于夫妻对财产归属的约定。
首先,黄琳与李裘符合约定夫妻共同财产归属的实质要件。夫妻约
定财产制的实质要件包括:(1)缔约双方必须具有合法的夫妻身份;
(2)缔约双方必须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约定必须双方自愿;
(4)约定的内容必须合法,不得利用约定规避法律。
很明显,黄琳与李裘系夫妻,彼此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当初双方
均无异议,也不违法,即完全与之吻合。
其次,保证书应视为夫妻对财产约定的书面形式。鉴于针对书面形
式问题,目前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或强调怎样的格式、方式,也就
表明书面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既可以是双方的共同签约行为,也
可以是单方作出意思表示,为对方所接受。
同时,黄琳并没有对李裘实施欺诈或胁迫等非法行为,并因此导致
李裘作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对李裘的单方表示,黄琳愿意接受。
此外,本案并不存在显失公平。
在婚姻自由的前提下,基于李裘不断实施暴力,黄琳提出离婚,并
非是一种优势。从李裘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当时的情形并不是
非得出具保证书不可上看,李裘也不存在缺乏经验、判断力或紧迫、
草率问题,更何况系李裘自己出于维持婚姻而写保证书,但黄琳并
没有要求李裘必须这样做。
【篇三:法律有效的保证书】
篇一:承诺书法律性质
承诺书法律性质
承诺书是承诺人对要约人的要约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的书面形式。
依据《合同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
思表示。即受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而与要约人成立合同。
承诺书是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法,承诺书有法律效力
公司与你签定的书面承诺书应当属于劳动合同的一部分,不违反法
律,是合法有效的,应当具有约束力。可以依据该承诺书主张权利。
从分类来看,承诺制度可以分为民事承诺和行政承诺,区分两者最
重要的标准是订立合同的目的。行政合同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
规的规定,双方都无完全的自由处分权。而民事合同则不然,只要
民事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就应合法有效。
一般来讲,签订保密承诺书是签订人事、劳动聘用合同的一个条件,
或者是补充协议,如,行政机关在录用、聘用、调用工作人员时,
经常要求这些工作人员就某一事项向用人机关作出书面承诺。如果
把保密承诺书与人事、劳动聘用合同结合在一起的话,保密承诺书
是典型的内部行政合同,其主体、目的和内容等都具有行政性合同
的性质,所以说,保密承诺书是一种行政法意义上的法律文书。保
密承诺书虽然与私法合同一样,取决与双方当事人的合意,但当事
人无权就违反保密义务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进行约定,保密
承诺书的内容也不能超出行政主体的法定职权范围。此外,虽然保
密承诺书原则上应当以保密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为基础,但由于
保密行政管理的特殊性,党和政府的政策也是我国保密行政主体行
使行政职权的重要渊源,保密行政主体依据政策所赋予的权限所缔
结的保密承诺书也合法有效,其他超出权限范围所缔结的承诺书则
属于无效。篇二:爱的保证书是否有效
婚恋专家:如果爱是“保证书”下的屈服,
即使“承诺”也不会长久
作者:丁孙莹来源:上海法治报
人们常常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两个人因为爱走到一起,并
缔结婚姻,是否需要一纸“爱的保证书”让爱情和婚姻天长地久呢?
日前,记者从普陀区法院了解到,不少离婚诉讼案件中都涉及到了
“爱的保证书”。而所谓爱的保证书其实是婚恋双方的一种私下约定,
形式包括“爱的协议书”、“爱的承诺书”等。内容包括,男方向女方
保证“如果婚后我出轨,将净身出户”;女方向男方承诺“婚后我会
尽心尽力照顾我的丈夫,不离不弃,否则无法获得房产。”等等。
男女双方希望通过“保证书”来拴住感情,拴住财产。只是,和婚前
财产公证相比,保证书并非纯粹意义上的财产证明,仅仅是一种以
婚姻或爱情为附加条件的财产行为。那么,爱的保证书真的能保住
婚姻,保住财产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由于此类“保证书”并非真
正意义上的法律文书,且形式、内容上存在较多瑕疵,很难真的“保
证”什么。婚恋专家认为,真爱才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真正的感情
不需要“保证”。如果爱是“保证书”下的屈服,那么即使“承诺”,也
不会长久。
关注
妻子“承诺”:尽心尽力照顾丈夫丈夫“反悔”:她没有好好照顾我
“承诺在生活中尽心尽力地照顾陈竹天至他百年,在他百年之后,不
与陈竹天的后代争(财产)。
——摘自林美丽写给丈夫陈竹天的“爱情承诺书”
陈竹天和小他16岁的林美丽是再婚夫妻,自1995年相识恋爱后,
不久便同居在一起。2005年,相恋10年的两人决定结婚,当时陈
竹天已60多岁。结婚前,两人海誓山盟,林美丽甚至写下“爱情承
诺”,决心一辈子尽心尽力照顾自己的丈夫。婚后,两人未再生育子
女,生
活平静。
然而,5年后,丈夫因怀疑妻子有外遇,将她告上法院。陈竹天手
持妻子当年写下的“承诺书”,要求林美丽返还结婚时作为聘礼赠予
她的一套房子,并起诉与她解除婚姻关系。根据陈竹天向法庭出示
的“承诺书”,记者发现,2005年10月18日,即在陈竹天和林美
丽登记结婚的前一天,林美丽为爱写下“承诺书”。她在承诺书中写
道:“我林美丽于2005年10月18日与陈竹天自愿结成夫妻,陈竹
天在宜川新村的一套工房作为聘礼赠予我林美丽。我林美丽保证在
他有生之年不自行处理这套房子,在生活中尽心尽力地照顾陈竹天
至他百年,在他百年以后,不与陈竹天的后代争(财产)。以上是
我对陈竹天的承诺,如果今后在生活中没有做到,我与陈竹天分手
时将把房子以及陈竹天给我的一切还给他。以此为证,作为承诺。”
10月19日,也就是两人登记结婚的当天,陈竹天即将宜川新村的房
屋产权变更登记在陈美丽一人名下。
庭审中,陈竹天称,林美丽自2006年下半年起就一直在外唱歌跳
舞,回家也不做饭,并曾将一名异性朋友带回家中,还和异性朋友
一起在外骑车游玩。为此,双方曾发生过多次争吵。陈竹天表示,
去年1月,他曾诉至法院要求离婚,但未获准许。目前两人关系更
加恶化,他再次提起诉讼要求离婚,并要求林美丽返还宜川新村的
房屋。
陈竹天认为,他是为了和林美丽结婚,才将宜川新村的房屋产权变
更登记在她的名下。他认为,林美丽婚前书面承诺全心全意照顾自
己,但婚后她作为妻子却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所以房屋应当返还。
林美丽则辩称,双方感情不和的原因是陈竹天与其他异性存在不正
常关系。普陀区法院审理后认为,陈竹天和林美丽结婚后未能正确
处理夫妻关系,致使夫妻感情破裂。现在陈竹天要求离婚,林美丽
也没有异议,法院准许两人离婚。
就宜川新村的房产问题,法院认为陈竹天在结婚当日将属于个人的
婚前财产即一套房屋赠予妻子,并办理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所以
该房屋应当属于林美丽的个人财产。根据林美丽向陈竹天出具的书
面承诺显示,只有当林美丽不尽照顾丈夫的义务,以及林美丽自己
提出与丈夫分手时,上述房屋才能归陈竹天所有。现在陈竹天没有
证据证明妻子没有履行上述承诺,返还的条件并不构成,所以返还
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丈夫“保证”:1年内收入过60万妻子“不屑”:丈夫收入情况不实
“(我承诺要)成为1名年收入60万的私营业主,拥有3家以上的
分公司。”
——摘自李奇木写给妻子的“爱情保证书”李奇木和妻子张沁在读大
学的时候相识,两人于1994年3月登记结婚。婚后6年育有一个女
儿,感情较好。但是2002年张沁工作变动后,两人的感情急转直下,
出现裂痕。
据李奇木称,妻子张沁因为工作特别出,职位节节升至某公司上
海分公司的负责人。但是之后,
妻子便开始瞧不起自己,并且完全不念及她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主
要是自己全心全意照顾家庭,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结果;相反,
妻子认为自己没有出息,双方地位有了悬殊差异,夫妻感情出现隔
阂,矛盾逐渐加深。
其间,张沁曾多次以两人没有共同语言为由提出离婚,李奇木考虑
到孩子尚小,一直委曲求全。记者在此案的证据中看到,李奇木曾
写下“爱的保证书”,并表示3年内将以下三点作为自己的目标:
“第一,成为一名年收入过60万元的私营业主。第二,公司年销售
额将超过800万。第三,拥有3家以上的分公司。”李奇木承诺:
“如果3年内达不到上述目标,李奇木与张沁的婚姻将自动解除,所
有李奇木的账户可由张沁收回。”
然而,一张“爱的保证书”并没有拯救两人的婚姻,此后,丈夫因不
堪忍受妻子的冷言冷语,最终还是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
婚姻关系。
在开庭的过程中,李奇木表示,自己年薪也可以达到30万元左右,
平时主要白天上班,偶尔出差、加班,每月的工资约在5000元。另
外,他名下还有一些存款以及公司股份等财产。李奇木强调,自
2005年起,妻子就曾多次态度坚决地提出离婚,但妻子又不肯公开
自己的财产,
让他感到非常不满。不久,夫妻两人开始分居,“我们的夫妻关系早
就名存实亡,双方互不履行夫妻义务,这种关系对我来说一直是一
种折磨。”
对于曾经写过的“爱的保证书”,李奇木认为写保证书是为了平息纠
纷,所以保证书不应该被认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相反,妻子张沁则
表示:“如果当时他不写保证书,我们早就离婚了,保证书说明了我
们两人的权利义务安排,保证的内容可供法院参考。”
张沁在法庭上称,自己年薪在39万元左右。对于李奇木提出的一些
财产归属问题,张沁表示自己在香港汇丰银行、荷兰银行内的存款
均系替他人保管。
最终,在普陀区法院的调解下,李奇木与张沁调解离婚,双方所生
的女儿与李奇木共同生活。两人也并没有按照“保证书”所保证的内
容实施离婚,即“如果3年内达不到上述目标,所有李奇木的账户可
由张沁收回。”经过和平协商,离婚后,张沁在半年内支付给李奇木
500万元,但李奇木放弃原两人共有的一套房产。(文中人物均为化
名)
析案
“爱的保证书”能保住婚姻吗?
“爱的保证书”究竟是什么?一纸保证书,几句承诺就真的能够保住
婚姻吗?
普陀区法院民一庭审判长朱世静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当然不能!”
记者从法院了解到,目前类似“爱的保证书”的形式有很多,如“爱
的协议书”、“爱的承诺书”等。然而,此类“保证书”并不能算作真
正意义上的法律文书,仅仅是婚恋双方私下的一种约定。
朱世静向记者解释,仅从保证书的内容上理解,保证书本身就不具
备保障婚姻的效用,因为“保证”的条款多为婚姻缔结后,夫妻双方
原本就该履行的义务。她举例,在陈竹天和林美丽的案件中,妻子
保证结婚后尽心尽力照顾丈夫。朱世静认为,夫妻之间相互扶助、
互敬互爱本身就是应该的,“这样的保证可以被理解为多此一举。”
其次,从保证书的约定形式上看,一些保证书、协议书显失公平,
根据法律规定是一种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上海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
罗茜表示,有的人因为爱才写下承诺书,且承诺书仅约定了一方的
义务却并未约定权利,根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这样的保证
书显失公平。所以,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对承诺书予以撤销。
另外,即使“爱的保证书”约定的内容、形式均符合法律的要求,但
由于这类保证书系非正规约定,言语表达不规范,存在较多瑕疵。
例如“没有好好照顾我”、“不再爱我了”等语句含糊不清,没有标准。
朱世静向记者表示,如何才能算是“不爱”,“没有好好照顾”的标准
是什么,法律上并没有评判的标准,当事人也无法有效举证。
朱世静强调,归根到底,“我国法律并没有对爱或不爱有规定,婚
姻是否应该存续的条件是看感情是否破裂,法律并没有对爱情是否
存在给与考量的标准。”她认为,法律调整的是婚姻关系,绝非对爱
情的感觉。
“爱的保证书”能拴住财产吗?
“爱的保证书”也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附加条件的财产行为,在保证
不出感情问题的前提下,对财产的权属进行规定。华东政法大学民
诉法专家牟逍遥教授分析,“爱的保证书”表面上看是为了婚姻,其
实质是为了财产。“以爱的名义,用保证书的形式来拴住财产。”
那么,“爱的保证书”真的能拴住财产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牟逍
遥告诉记者:“和婚前财产相比,爱的保证书所约定的条件较为复
杂。”她表示,“爱的保证书”将感情问题和财产问题互为条件,导致
两者关系不清。她解释,婚姻系身份关系,财产系权属关系,两者
不能混为一谈。
在这里,“爱的保证书”容易和“婚前财产公证”发生混淆。罗茜律师
向记者解释,婚前财产公证是指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就各自婚前财
产和债务的范围、权利的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
到公证机关给予证明。主要明确夫妻双方婚前财产的数量、范围、
价值
和产权归属,是解决日后婚姻、财产纠纷的可靠的法律依据。相反,
“爱的保证书”要求对男女双方的情感予以保证,双方约定的是金钱
赔偿义务,并非财产权属关系。
除此之外,难以有效执行也是“爱的保证书”无法拴住财产的重要原
因。罗茜律师向记者举例,婚恋双方中,男方在婚前写下“保证书”,
保证自己如果出轨,就将房产证上只有男方一人名字的房产过户给
女方。然而,即使男方最终确实出轨,他也可以拒绝过户该房产,
因为该房产是男方的个人财产,男方对其拥有完全的处置权,他可
以选择拒绝履行“保证”,法院不能因为一纸保证书而强行执行“过
户”。
据此,罗茜律师提出,导致“爱的保证书”无法执行的实质即是保证
书内并没有详细阐明“违约责任”,即如果男方拒绝过户,其应该支
付的赔偿金额等。
罗茜律师指出,如果存在符合婚姻法第46条的情形,即“重婚的;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等情形时,无过错的一方即可要求有过错方予以赔偿,而无须双方
是否写过爱的保证书。
热议
不愿意写保证书,却乐意接受对方的保证
“如果他通过写保证书来证明对我的爱,我为什么不接受呢?”对于
“你是否愿意写下爱的保证书”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适婚或已婚
青年,他们大多表示,自己不愿意写保证书,但却非常乐意接受来
自对方的保证。
网站编辑周小告诉记者,结婚前,她会要求男方写爱的保证书,
在经过了几段较为波篇三:保证书
承诺书
为有效维护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保障家庭关系的稳定和谐,男方
自愿做出本承诺:自本承诺书签订之日后,男方不得因家庭琐事、
夫妻矛盾等对女方实施家庭暴力,造成对女方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
行为,若男方有上述行为的,男女双方的所有婚后共同财产归女方
个人所有,男方因其过错行为不得主张任何财产方面的权利和要求。
保证人(男方):
身份证号:年月日女方见证(签字):
年月日
本文发布于:2022-07-12 18:56: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72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