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依法治国的
前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大学生法
律意识总体有所提高,但是仍存在整体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
薄、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等问题,因此需要强化大学生的权利意识
和契约意识,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重视和完善家庭教育,营造良
好的社会法治环境,从而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问题,对策
1、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大学生整体法律知识水平较低。对河北地区五所高校
851名大三学生调查表明,对问卷所列的14个法律法规的认识情况,
58%的学生选择“知道一些,但对内容不甚了解”。57%的学生对法
律基本理论不感兴趣,只对民法、刑法等实体法感兴趣。调查结果
说明,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存在明显欠缺。由于法律知识水平的
欠缺,导致大学生的法律观念模糊。相当多的大学生不能区分违法
与犯罪的区别,认为违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违法。
另一方面,大学生法治观念淡薄。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
浪潮冲击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人生观迅速
泛滥,使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急剧变化,这样,在一定程
度上导致了大学生是非观念的模糊,法治观念淡薄。大学里经常发
生盗窃自行车的违法行为,其中有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所为,还有
的大学生自己自行车被盗之后为了报复就去盗窃他人自行车;偷看
他人聊天记录、手机短信已是习以为常的生活小事。很多大学生在
生活中遇到不法行为时,不知道如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的合法权利。
2、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大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必然
会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
现代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各种思潮鱼龙混
杂,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也趁虚而入,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等追求物质的人生观对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
法律知识的普及在大学才开始,法律意识的培养已经滞后,而现实
生活中有法不依的现象和一些国家公职人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
损害法律尊严、破坏法律公正,在广大众和大学生中造成极其恶
劣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司法工作人员包庇纵容罪犯、滥用职权、收
受贿赂等司法腐败行为导致大学生对司法公正的质疑,客观上制约
了大学生对法律的认同,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产生极大的负面
作用。
(2)学校因素。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阵地,然而,
学校的法制教育往往流于形式。由于法律课程知识多,课时少,许
多老师为赶进度,不回去分析典型案例,不能去讨论社会热点问题,
往往蜻蜓点水,点到为止,缺乏深入分析;教育法法单一,教学内
容枯燥,课外实践活动的缺乏使大学生很难产生对法律课程的兴
趣;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一间教育容纳一百多人,这使得课堂秩
序无法保障,不少学生在课堂上闲聊、睡觉、听音乐、读课外书,
好像一个“自由市场”,学生难以与老师充分地交流,教学效果可
想而知。
(3)家庭因素。多数父母认为孩子考上大学,就是“天之骄子”、
“国之栋梁”了,父母心理上有了成就感,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
监督,比如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精力去过问孩子的学习、生
活;有的父母虽仍然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对其思想道德确不太
关注;有的父母在物质上对子女是有求必应,在对子女的过分溺爱
中忽视了与子女的沟通;有的父母送子女上大学生,对子女不闻不
问,孩子缺乏家庭温暖等等。上述原因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傲慢清高、
孤芳自赏、任性自私、孤独自卑困惑迷茫等心理特征,这些不健康
的心理进一步深化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很容易为其犯罪行为埋下祸
患的种子。
(4)大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心理发展呈现
出自我意识增强与认识能力不全面、情感丰富与不稳定、求知欲强
与鉴别能力弱等矛盾,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往往情感因素大于理智
因素,遇事盲从,易于冲动,甚至采取消极的行为,而不考虑法律
后果,特别是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个性比较强,自我为中心
意识强,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处事易走极端,如不加以正确引导,
提高法律素质,很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和建议
(1)强化大学生的权利义务意识和契约意识。法律对人们的行
为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实现的。因而法律的内容主
要表现为权利和义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问题是法律的基本问题。
公民法律意识的核心是权利义务意识。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
意识,首先要强化其权利义务意识。要让学生知道自己依法享有哪
些权利和自由,应当履行哪些法定义务,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权利
和义务的一致性,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大学
生要有契约(合同)意识,一旦订立了合同就要按契约的规则办,
要全面履行契约,不能随意反悔,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如果违
约要承担违约责任。
(2)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实行“依法治校”,为培养大学生
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氛围。改进课堂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同时
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内化为自身的法
律素养。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3)重视和完善家庭教育。家长应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传递
亲情,保持与子女的联系,积极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并及时掌握子
女的心理需求与思想动态,给予子女相应的指导和关爱。使子女在
父母的关爱、呵护下,树立起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人格,
增强抵御是不良诱惑的能力。
4、结论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
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依法治国的前景,它
是一项迫切艰巨的任务,需要集社会、学校和家庭之合力,才能最
终完成这一系统工程,“依法治国”才有望实现。:
参考文献:
[1]谢山河.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分析[j].教育学术
月刊,2008.
[2]黄伟东.大学生法纪观念调查与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
2007.
[3]朱春霞.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
作者简介:刘志红(1979~),女,黑龙江人,汉族,硕士,燕
山大学里仁学院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的研究。
本文发布于:2022-08-12 09:54: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709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