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浩
从《新闻坊》看非遗保护和
和沪语传承
作为一个从业20多年、土生土长的上海主持
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总是怕被观众和各地
同行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上海是中国内地电视事业
的两大发祥地之一(1958年10月开播,比央视晚5
个月),可堂堂上海台,却一直没有一档上海话的电
视民生新闻节目”。越是怕,还就越有人问,每每被
问到,我心里总是“丫拉勿出”(丫音“渥”,沪语:
难以言表、有苦说不出的意思)。全国很多电视台都
有方言民生电视新闻节目。那么,上海何时会有融
合海派沪语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呢?她的出现是石
破天惊,还是水到渠成?笔者将以亲身的工作经历,
来同大家一起分享海派沪语在电视民生新闻播报中
的融合应用,对于保护非遗、传承沪语的意义。
容易受到外来语言的影响和渗透。沪语口口相传,
不断迭代更新,尤其经过了改革开放40年,沪语小
说、歌曲、话剧、影视作品不断涌现,在多元语言
文化的交汇碰撞之下,奠定了海派沪语在海派文化
中的重要地位。
如今,在上海的街头巷尾、机关校园、公交地
铁、菜场饭店,甚至普通市民家庭里,充耳可闻的
都是普通话。许多上海孩子不会说沪语,或是说得
非常“洋泾浜”。常常会听到,把山楂片讲成“三只
屁”,把小学生讲成“小活狲”,把出生证讲成“畜
生证”,把人民公园讲成“人命公园”,闹出过很多
笑话。方言是特定人存在的一种方式,她的词汇、
发音、语法,会以特定的结构组合起来,当语言环
境好的时候,她会快速发展;当语言环境受限时,
她会慢慢变异;当语言环境恶化时,她会逐步退化,
直至消亡。当年,在上海推广普通话,沪语广播停
播,校园里全面禁止讲上海话,沪语的传播空间渐
渐变小,使用频率慢慢变少,加之外来人口的增多,
人们日常对话交流的语言都使用普通话;之后,因
为小朋友们不会讲上海话,连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
都讲起了普通话,上海人的母语
—沪语逐渐式微。
十年前,有专家惊呼沪语正在淡出上海人的日常生
活,上海话正在消失,现在看来绝非危言耸听。上
海话在消失,与之息息相关、血肉相连的海派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沪剧、独脚戏、上海说唱、浦东
说书、青浦田歌等许多艺术形式也会随之消亡。普
通话是官方语言,肯定要依法推广。但推广普通话
并不排斥方言,两者不是对立矛盾的。近十年来,
上海“两会”期间就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了
保护沪语的相关议案,引起了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
重视。2011年,市语委启动了“寻上海话发音人”
沪语的传承与保护
沪语属于吴语系方言。现在的沪语,广义上讲
涵盖:南上海话(奉贤、南汇、松江、金山、部分
闵行地区)、宝山话、川沙话、嘉定话、青浦话。狭
义上讲是指“上海白话”。上海白话产生于战争
之后开埠通商的上海滩,她以南市老城厢一带的官
话为母体,融入了浦东腔和苏州白话的部分语音词
汇特点,形成了如今上海话的雏形。
战争后的上海租界林立、华洋杂处,各地
方言、各国外语也自然融入到了上海话之中。“阿
拉”“犯规”(宁波话);“讲张”“牵记”(苏州话);“乖
乖隆地冬”(苏北话);“板板六十四”(绍兴话);“老
虎天窗”、司别林锁、水门汀、肮三、十三点(出自
英语);就连打电话的发语词“喂”,都是来自法租
界电话局里,接线生的法语发语词oui。
上海话没有壁垒,开放包容,海纳百川,也很
Copyright©博看网htsReserved.
的活动,对沪语的有声数据进行采集保存。2012年,
市卫计委在华东医院开办沪语培训班,让医护人员
学习上海话,更好地服务上海老年病患。2013年,
市教委在全市幼儿园开展沪语上海乡土文化教育,
努力推动沪语传承“从娃娃抓起”。2014年,市交
通委开始全面普及公交车沪语报站服务。上海沪剧
院、上海各滑稽剧团也推出了相关沪语传习班,传
承保护上海话,社会各界都行动了起来。
其中《周周倒扳账》专注消费类投诉;《满足侬
心愿》讲述真情故事,满足凡人心愿;《有难尽管讲》
关注各种急、难、愁事,呼吁全社会策力协调
帮助;《寻遍上海滩》里,有各种寻人寻物、寻医问
药等等的信息。
《大家帮侬忙》全部使用沪语来播报、解说、评
论民生新闻,是沪语第一次正式进入上海的电视新闻
领域,节目力求用准确、规范和广大观众能够接受的
沪语来表达,不把沪语作为娱乐炫技的工具和手段,
尽量还原沪语的实用属性;但也不僵化、不保守,而
是本着沪语海纳百川的特点,与时俱进包容展现新时
代沪语的新变化。如:在尖团音上,除了部分特别
容易引起误会和歧义的读音之外(“血”和“雪”,血
/音噱;雪/音锡),就尝试不过分强化。还如:微
信的微字,根据英文wechat的译音和年轻人的习惯,
不读微笑的“Vi:”音,而读威海的“Wei”音。
2016年《大家帮侬忙》融入了有16年历史的
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坊》,将沪语播报融入到《新闻
坊》的普通话播报之中,开启了融和媒体电视民生
新闻的新篇章。
《新闻坊》主播除特殊情况外,尽量避免“播报
态”。更多采用生活化的方式表达,既可区隔时政新
闻的播报方式,又有较强的带入感。
“说”新闻(盘消息)。开门七件事,天气变化,
物价高低,环境卫生,邻里关系,社情民意,寻人寻物。
力求说得生动、详实、真切,无疏离感。
“讲”情况(包打听)。道路交通,突发事故,
施工通知,公示征询。力求讲得及时、准确、清晰,
无滞后感。
“释”条规(劈大道)。答疑解惑,诠释条文法规,
尤其是同百姓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把书面化晦涩
难懂的条列、规定,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来分析透彻、
解释清楚,力求无公文感。
“聊”热点(嘎山胡)。聊热点事件、持续发酵
的社会话题,结合微博,从公众视角,聊公序
良俗、人情世故、市井百态、人情冷暖。力求聊得
有观点、有态度、有情怀。
《新闻坊》讲些坊间的海派沪语,能尽显海派文
化特,也消除了内容与语言的违和感,更有利于
主播形成有鲜明特的语言风格。基于沪语方言的
逻辑,主播进行二度创作,“要接地气,把台面上的
话,放到脚馒头上来讲”。在语义不变的前提条件下,
看似普通话的语句,可以用沪语念出来,生活中的
惯用语、口头禅、语气词,也可以直接用沪语讲出来,
如:家庭主妇叫“马大嫂”(买、洗、烧的沪语谐音),
不认同叫“不买账”,犹豫不决叫“搭搭动”,名气
大叫“碰碰响”,AA制叫“劈硬柴”,这样能起到
画龙点睛的作用,于是乎上海话水到渠成《新闻坊》。
2.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推出全媒体线上线下的
海派文化互动。
海派沪语在上海广播电视节目中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