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三校法律史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综述

更新时间:2025-01-13 02:54:06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10日发
(作者:深圳新房契税)

法律史评论

2019

年第

2

·

总第

13

首届三校法律史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综述

为了更好地激发研究灵感

活跃学术思想

繁荣法律史研究

,2018

11

22

由四川大学法学院主办

吉林大学法学院

南开大学法学院协办的

首届

三校法律史博士生学术论坛

在四川成都合江亭翰文大酒店隆重召开

来自三校

法学院的近三十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以

中国传统法律的理念与实践

为主题

围绕

传统中国立法与近代化

”“

法制变迁与社会情理

”“

社会转型与法

律思想

”“

法史读书与研究方法

等子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现将论坛研讨的主要

内容综述如下

一传统中国立法与近代化

崔明轩考察了唐代监察法制的立法思想

法律渊源

总结了唐代监察法制的特点

并提出应当在三个方面进行借鉴

一是以法律保障监察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是

加强监察机关的权力与扩大监察的范围

三是建立有效的反监互查机制

孙祺祺研究了清代秋审中的免死减等制度

免死减等的类型包括情实未勾

缓决

可矜等

免死减等的依据包括衡情可矜

依例减等

特旨恩减等

孙祺祺认为

免死

减等的出现弥补了列举式立法技术的缺陷

纠正了清代严苛繁杂的立法规定所带来的

情罪失衡

但清代有意识地排斥成文规定对秋审程序的制约

以期通过维持免死减等

的不确定性加强秋审的震慑力度

寇先奇着重讨论了

大清新刑律

对中国古代死刑制度的变革

主要包括减省死

刑数目

变革死刑罪名

实现死刑唯一

绞刑

)、

废除斩刑

废除凌迟等死刑执行方

废止秋冬行刑

保留死刑复核

废除公开行刑和死刑特权

寇先奇认为

大清新

刑律

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君主专制的内容及忠君思想

但事实上极大地限缩了君权

,《

大清新刑律

也集中体现了儒家

受到西方平等

自由思想的影响

同时

的精神内核

杨熠梳理了民国时期关于诬告罪的相关立法

分析了诬告罪的构成要件

杨熠认

民国时期诬告罪的系列立法

最大的进步是在立法策略上没有沿用古代立法以

报复主义

为指导思想的

诬告反坐

的模式

而是在法定刑的范围内进行定罪量

但相关立法存在模糊性等不足

实践上导致试图减少相应犯罪的立法初衷很难得

到落实

詹悌以

西康民刑事特别法草案

为例

讨论了民国对边疆法制近代化的探索

174

首届三校法律史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综述

2019

年第

2

·

总第

13

民国时期

为了稳定后方社会秩序

支持抗日战争

国民政府大力推动边疆司法改革

西南边区更是司法改革的重点区域

詹悌介绍了西康法制近代化转型的历史背景

,《

西康民刑事特别法草案

的制定过程及主要内容

并认为虽然该草案未能

临的困境

最终颁行

但草案充分体现了国民政府尊重西康地区风俗习惯

提供了在边疆民族地

区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产生扞格时新的处理思路和办法

二法制变迁与社会情理

潘峙宇在梳理

枉法

不枉法

在传世文献

竹简秦汉律以及唐律中的含义

在量刑方面

唐律中的

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唐律中的

枉法

不枉法

不枉法

包括本身的量刑

比附其定罪量刑的其他犯罪行为的量刑

通过探

讨各自含义与具体量刑内容

潘峙宇认为唐律中的

不枉法

似乎处于依附地位

枉法

不枉法

共同作为构成

监临主司受财

行为的有机整体来置于

当中予以评价

才能充分体现出

枉法

不枉法

在规范体系中的功能与地

。“

枉法

不枉法

到了明代已不存在主附相依的关系

。“

无图

谢斐考察了古代

亡徒

一词的含义

包括

无图

无徒

两种

,“

无徒

则指无赖

流氓罪的处罚对象经历了从

无图

无指没有户籍的游民

的过程

在近代刑法中

流氓罪最初是处罚游民的犯罪

自苏联刑法开始

流氓

罪的处罚对象不再指流浪者

而是指那些严重蔑视社会道德风尚

危害社会秩序的道

德败坏者

谢斐认为流氓罪罪名稳定

但处罚对象多变

违反了罪刑法定的要求

予废止

刘楷悦以民国荣县档案为依托

对生活费案件裁判进行了微观考察

生活费案件

中的女性

综合运用女权话语

作为争取有利裁判结果的行动策略

而生活费案件中

的男性

则以法律规避责任

多以

哭穷

或抹黑女方等方式进行抗辩

面对生活费

案件

裁判者考虑到各方面的错综利益与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形

并不会因为一方是女

性就产生明显偏向的结果

而是采取超越同情的平衡策略

做出尽可能公正的裁决

但现实中广泛存在的执行难

让女性难以获得预想中的利益

李诗语从

政法

法政

的转变过程

考察了清末民初法学教育的转变

末从西学的引入

癸卯学制

的颁行

法学教育仅被吸收置于政法科下

虽与政

治门并列

但政治学处于更明显和中心的地位

之后的发展过程中

政法科改称为法

都体现

政学

法学教育机构也多改为法政

专门

学校

无论

政法

法政

则法学日渐独立

尽力承接停废科举

了法与政的密切关系

政法

法政

的后果而成为新兴

主流的求学出路

175

法律史评论

2019

年第

2

·

总第

13

三社会转型与法律思想

刘铮对中国古代法律与先秦名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在传统文化中

名即文字是

共识

名与法产生关联的原因

一是名承载着法律

法律都是由立法者创制的专名来

承载的

二是名不正则法不备

只有在正名

名正并经历了司法实践验证的前提下

成文法才有成为完备的规则体系的可能

历史上

经由战国黄老道生法的理论

以及

法家法生律的实践

名与法律被关联甚至等同起来

名法对举在秦汉之际成为一种普

遍现象

秦启迪对朱元璋的

经济法

思想进行了探究

朱元璋的

经济法

思想

主要

体现在四大方面

一是产业法律思想

保护以粮棉为核心的第一产业

二是财税法律

思想

合理征缴

量入为出

三是货币法律思想

推广和规范纸币使用

四是对外贸

易法律思想

强化管控对外贸易

孔映程探讨了赎刑运用的情理依据

赎刑立法反映了赎刑产生于人情

有情理依

赎刑司法则反映出

以情恕

”“

以情断

的显著特点

以清代赎刑为例

赎刑适

用源于

矜恤之情

”“

原情非故

之情节

赎刑之设立

为追求情法之平

在保持法

律体系稳定性的同时

体现了统治者

慎刑

”“

保民

的思想

孔映程认为

赎刑所

构建的情法冲突调节模式

对当下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创新

能够提供新的视角

冯意借助樊山判案史料

分析了清代孀妇再醮讼案审断中的

律例

情理

孀妇再醮引发的夫家与母家对主婚权的争夺

反映了双方之间的财礼之争

孀妇再醮

的自主权则分为积极自主权和消极自主权

后者即为孀妇拥有决定自愿守志的权利

以此对抗家长的强嫁和逼嫁行为

在处理实际案件时

作为裁判官的樊增祥

并未一

味机械适法

而是通过运用目的解释

诉诸情理等方式

兼顾法意人情

毛春雨借助荣县民国地方档案

讨论了民国时期法律变迁与民间祠产存续的冲突

民国立法删除了清代对于祠产的保护性规定

将其纳入一般的不动产予以管理

使祠

产失去了传统法律与政府的多重保护

但传统社会关系变化缓慢

政府对基层宗族组

织持有犹疑与利用的态度

宗族组织依然发挥着重要的管理作用

民众的行为与观念

仍旧具有宗法彩

法律与社会现实的脱节让祠产纠纷的裁判依据呈现多元化

杂化

王志民考察了从清代到民国契约签押形式的变化

根据主体划分

签押有立契人

签押

中保人签押

代笔人签押

根据形式划分

签押有签名不画押

签名加画押

签名加印章

根据位置划分

签押有契尾押

关门押

民国时期

签押的印章

盖印

方式及用印主体都发生了变化

王志民认为

在立契人书写能力有限的情况下

画押

176

首届三校法律史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综述

2019

年第

2

·

总第

13

能够起到确认内容真实

固定权利义务的作用

四法史读书与研究方法

张铭认为

中国法律史的基本概念

名词和术语

往往与古汉语的缘起

流变密

不可分

训诂学能起到极好的释读作用

提倡在中国法律史研究中注重训诂学方法的

运用

同时

建议将训诂学与考古学相结合

将训诂学方法与社会学方法

民族学方

法及民俗学方法相结合

整理有关法史训诂资料

让训诂学方法在中国法律史研究中

发挥重要作用

闵小梅基于

2008

年至

2018

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

分析了其间法律史相关研究

”、“

成果文库

”、“

重大项目

”、“

后期资助

的动态与趋势

相关数据来源于

学术外译

”、“

重点项目

”、“

西部项目

”、“

青年项目

一般项目

等八种项目类别

项目

细分析了项目立项情况

包括立项数量

项目类别

项目负责人

分析了项目的主题

内容和热点趋势

包括主题词词频

主题词词频及权重变化趋势

地名主题词词频和

权重

闵小梅认为

通过分析

有利于相关研究者了解一段周期内学科研究热点的渊

源流变和发展状况

合理配置资源

并为学科建设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厉广雷从法律解释方面入手

唐律疏议

进行了分析

中国古代即有注律传

,《

唐律疏议

便是古

可以将古代的法律解释归入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代立法解释最高成就的体现

。《

唐律疏议

对法典体例

法律条文

法律术语

基本原

立法原因等内容进行了解释

主要采用了训诂解释

问答解释

示例解释

综合

解释等解释方法

鉴于律学传统的影响

法律环境的需求以及

唐律

本身的不足

唐律疏议

得以制定

并成为中国古代法律解释的集大成者

吕琳分享了研读刘晓林教授所著

唐律

七杀

研究

一书的心得

该书分为三

个部分

第一部分剖析唐律

七杀

立法

第二部分探究

七杀

的特质和内在结

第三部分比较唐代

七杀

立法与罗马法

中国现行刑法

该书梳理出唐律

立法有两条主线

一是依照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大小决定其刑罚

即诛故贳误

是对身份关系的注重

即强调贵贱有别

长幼有序

同时

该书对学者争议的唐律杀

人罪究竟是

六杀

还是

七杀

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汪仁可分享了研读侯欣一教授所著

创制

运行及变异

民国时期西安地方法院

研究

一书的心得

该书史料丰富

细节翔实

并试图在展现史实的同时贯穿三个主

即新式法院何以为新

何以有用

何以变异

但通过研读后

汪仁可认为该书以

展现史实为基本任务

三个主题并未得到预期的观照

使得史实的叙述与主题的展现

没有达到水融的境界

177

法律史评论

2019

年第

2

·

总第

13

陈佳文分享了研读美国学者柯文所著

历史三调

作为事件

经历和神话的义和

政府眼中

一书的心得

该书展示了义和团拳民的多样角

洋人眼中的

上层人士眼中的

妖民

”,

但又被另一些人看作披着传教外衣的帝国主

拳匪

官员手中的钝刃

或是民族主义者的英雄

陈佳文则认为

义和团拳民的形象众

说纷纭

但剥开种种外衣

义和团拳民从一开始就只是一想要种地的农民

当他们

的土地被夺去

他们所做的全部反抗都只为夺回土地而已

为期一天的讨论紧张而富有成果

尽管有的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有的观点还值

得商榷

但也展现了参会同学敏锐的学术嗅觉

独到的观察视角

首届三校法律史博

士生学术论坛的顺利举办

为此系列学术论坛办好办精打下了良好基础

汪仁可四川大学法学院

178


本文发布于:2022-08-10 09:31: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675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律论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