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专题调研报告
摘要:实验小学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改
革探索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也有深刻的思考。本报告以学校的基本情况、管理体制等几
个方面,分别阐述七小在开展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并对调研过程中
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改进学校的教育教育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管理体制改革特思考
实验小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市、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经
过长期的积淀、探索、改革,学校各方面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回顾我们走过的
奋斗历程,我们在获得丰收喜悦的同时,也清醒的看到存在的不足和欠缺。学校就管理
体制改革工作做了相关调研,现分析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实验小学始建于1909年,1993年迁往现址。总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有教学办公
楼7幢,各种功能室齐全,内部设施配备完善。现有4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2480余名,教职员工200余名。学校牢固树立“经营战略”,核心精神理念是
“爱”――让爱传承,大爱无边。坚持走“继承、借鉴、创新、超越”之路,坚持“超
常发展,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坚持“人格+情感+制度”的管理体制,紧紧围绕
“一体两翼”发展模式,强化“习惯、礼仪、和谐、服务”的治学育人理念,凸显
“快乐、高效、特、服务”的知识传承理念,文化立校,特强校,立足长远,面
向全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学校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十一五”规划
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山东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
校、山东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山东省创新教育等重大课题实验基地,教育工作先进单
位等。
二、学校在管理体制方面的探索
(一)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负责制是由校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学校党组织保证监
督和教职工民主管理的完整结合的领导体制,它是一个整体结构的概念。校长负责制并
不等于学校一切事务都由校长一个人说了算,而是校长是学校行政系统的最高领导者和
学校对外的全面代表;具有从决策到指挥的全部行政权力;负有与上述权力相应的责
任。
实验小学在上级宏观领导下,采用校长负责制,以校长全面负责为核心,党支部监
督、教职工民主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功能的学校领导关系的结构体系,校
长、各级教干与各位老师担负不同责任、任务,逐级管理学校各项教学、常规任务,使
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有序进行,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二)一室四处六级部分层管制的综合管理体制
实验小学设“一室四处六级部”。“一室”指办公室;“四处”指教务处、德育
处、综合处、总务处;“六级部”指一至六年级六个级部。
办公室起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主抓办公室工作,负责学校通讯报道、对外联络、
贵宾接待等工作;教务处主抓教务管理、学校教学教研科研、名师联合会、5112读书工
程等工作;德育处主抓德育管理、级部行政管理、礼仪教育、习惯养成、文明就餐等工
作;综合处主抓综合处和督导室的日常工作、星级处室评估、处室及班级工作督查等工
作;总务处主抓车辆调配、后勤等工作。
学校共有六个级部,每个级部作为一个团体组织,实行级部主任管理制。本年级各
项工作在级部主任统一协调下,配合各处室工作的基础上保证的顺利开展。
各处室均设有分管校长,监管负责各项具体工作运行,政策层面上引领各处室有条
不紊地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指标,七小整体呈现井然有序、静中灵活、动中智慧的状
态。
(三)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我校围绕
省级课题《构建和谐教育策略》,开展了和谐自能高效课堂策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
研究,注重教育主体诸多要素间的和谐发展。学校以新课改理念为先导,以提高课堂教
学效益为核心,以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及时解决课改中
出现的问题,全面提高学校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素质,加快了教育改革的进程,促进了
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建章立制,确保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
学校为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校本教研制度》《教学工作评估方案》《教学
工作奖惩制度》《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确保
各学科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
在教学管理上,我们变金字塔式管理为扁平化管理,突出教研中心的主体作用,实
行“教研中心一--学科教研组(村小教导处)”的垂直管理,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
幅度,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便于快速反应与管理。
在教学监督上,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学校检查和教研组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抓
好教师教学常规。坚持教学督导通报制度,扎实落实教学常规的日督查、周小结、月总
评,抓好问题的整改。
在教学激励上,对工作业绩突出、教学成绩优异、教学常规认真、教学评比成绩优
秀等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每年召开一次教学工作表彰会,增强教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
感,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2.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管理,积极探索新模式
学校为加强校本研究,以“课堂教学月”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青年教师上汇报
课、中年教师上公开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的课堂达标活动,注重评课议课,特别注重
加强对优秀青年教师和薄弱教师的跟踪听课,加强指导帮扶,实现了分类要求、分层提
高的目标。
通过完善“校本教研”工作体系,规范“校本教研”制度,制定校本教研工作评
估、测评办法,明确教研人员进行校本教研的职责要求,定期召开校本教研工作例会等
措施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统筹规划,整体设计与有效落实。
学校扎实推进教学研究,积极探索和谐自能课堂模式。各学科团队还形成了浓郁的
课改研究氛围,真正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的高效课
堂的模式。我校刘学霞老师所带领的语文团队构建的“三段六环”自能赏读教学策略不
仅在全区进行了推广,而且被收录到市教育科研中心编写的《智慧课堂》一书中,在教
学资源评选活动,荣获市级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省级资源评选活动,获省级二等奖。
存在问题及困惑
校本教研的实效性还要加强。学校教学精细化程度不够,对于教学过程监控不
够细致
工作措施
①增强对过程监控的力度与密度,强化教学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②修订校本教研制度,改革校本教研的方式,推广运用好“校视通”教研平
台,切实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3.加强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加
强备课管理,集体备课,以“问题教研”为主要形式,改革个人备课,采取书头备课、
卡片式备课与电子备课件、备练习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备课的实效,提高多媒体使用
率。深化“个性化作业”改革,加强“个性化作业”研究,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
告制度,实施开放性、多元化作业评价,让作业成为师生对话的平台,让作业活动成为
学生个性化学习素养形成的重要方式,解放学生,把时间、健康、能力还给孩子。开展
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将每年的三月份和九月份确定为“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月”。
结合和谐自能课堂建设,开展了预习、专注、记忆、质疑、写字、说话、阅读积累和整
理复习八个方面习惯养成教育活动,通过一个月对八方面的集中教育,学生初步具备了
良好的基本学习习惯,有利地促进了和谐自能高效课堂建设。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开展“5112”教师读书工程
在读书中学习一一强化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学期初,由教研
员先进行学习,然后制定了以课堂改革为主的教师读书篇目,翻印具体的课改资料内容,
推荐给教师学习。大力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努力培育学习型学校。开展
“5112”教师读书工程,即要求教师每天读50页书,每月读一本书,每年读12本
书。同时在学校网络办公平台上开辟了“数字图书馆”,全体教师除完成教研中
心要求的学习任务外,每位教师都在自学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改革精神和各科课程标准,
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意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2)打造精英团队
整合教师资源,打造名师团队。采取“组团”式发展策略,以名师联合会成员为引
领,整改了各学科课改团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专业成长计划,坚持多年来名师联合会
“抱团打天下”的策略,借鉴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稼接移植成功的典型经验,为我校
所用。积极构建创新型、反思型和自主型的课改团队,促进团队与个体的和谐发展。
课改团队在以往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积极进行了课改实验工作,在借鉴外
地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语数英三科团队的建设继续完善具有自己特的高效课堂
的模式。课改小组坚持每周学习制度,由业务校长主持,每两周召开课改调度会,课改
教师汇报课改得与失,就课改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体研究,集体攻坚,明确下一步努
力方向。
存在问题及困惑
①学科研究团体带动作用发挥不到位。名师联合会及学科研究团队虽然已扎实开
展了相关的活动,但是活动形式及范围存在局限性,不能形成体氛围。
②现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平台期,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不高,缺乏
有效的推进机制。
工作措施
①推荐专业书籍,提高教师专业自我成长的意识,引领教师成长。
②进一步扩大名师联合会及学科研究团队的研究范围,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让
研究活动更能贴近教师,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参与到课堂研究、问题研究中来。
③进一步修订教师专业成长方案及评估办法,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发展。把教
师的自我研究意识及主动能力列入到考查范围,结合学校实际修订完善教师评价方案,
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④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使用,让名师更名,让能手更强,同时充分利用他们
的优势,实施捆绑帮扶制度,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形成合力,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3)抓实“红绿蓝”工程
根据教师年龄结构,把教师队伍分成了三个系列,即绿珍珠系列、蓝宝石系列、红
玛瑙系列。对三个系列的专业成长目标和培养措施采取分层要求、分层达标,全面启动
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工程。为每个教师建立专业成长档案,记录个人成长足迹,实现跟踪
指导,个人专业发展与评选树优挂钩,努力实现层层有提高。认真开展
“1+T同伴帮扶、师徒结对活动,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年终分层开展绿珍珠之星、
蓝宝石之星、红玛瑙之星评选,表彰在专业成长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调动教师专业成
长的积极性。
(四)德育管理体制改革
1.全员育人
以塑造一支充满爱心、责任心,充满工作激情,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为目标,进一
步加强师德建设,认真落实“爱至深,艺至精,境至远”的建设目标。一是践行“爱至
深”。大力宣扬“爱”这一学校核心文化理念,树立“真爱盈心”的师德意识,做到
“以爱育爱”,用教师博大的师爱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理解爱、接受爱、表达爱、传
递爱。二是践行“艺至精”,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艺术,特别是与
学生相处、交流沟通的艺术。由学校聘请的心理咨询师定时为老师开课,鼓励教师参加
心理咨询师培训及班主任网络培训。三是践行“境至远”,全面提升教师工作境界。开
阔教师眼界,组织教师到名校参观学习,引导教师走近名师。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坚持
全面评价教师的工作,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在全体教师中形成“育人无小事,
育人我有责”的思想共识,提升了教师参与学生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开展雅行养成教育
学校秉承“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理念,实施雅行教育,规范学
生言行举止,教育学生谈吐儒雅、举止文雅、情趣高雅。不断强化养成教育,取得了明
显的效果。
(1)我们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十个道德好习惯”的要求,从文
明礼仪、言谈举止、生活自理、仪表着装和卫生习惯等几方面制定系列雅行规范和雅行
标准。禾U用学生内心深处向真向善向美的愿望,弓I导他们知晓什么是雅,为什么要
做到雅。
(2)加强礼仪训练,从学生的坐姿、行姿、容姿入手进行强化训练,引导学生
做到谈吐儒雅、举止文雅。各班设立“雅行监督岗”,每个监督员负责一个小组的雅行
督查工作,对本班学生在一天中的举止、言行按学校规定的雅规、雅标进行督查记载。
(3)切实抓好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物品放置有序(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整
整齐齐排好队(按规则办事)三个习惯的培养。抓学生的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
生习惯,衣着整洁、大方。
(4)营造典雅的环境,促进雅行教育的持续开展。充分利用校园中蕴含的教育资
料,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从中理解感悟做人的
原则与道理。
三、学校在办学自主权方面的探索
实验小学作为市教育的一份子,为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着重要力量。在响应政
府号召的同时,学校各项工作规范化开展,积极主动探索新的路子,在自主办学方面进
行了如下的探索:
1.推进校本课程运行管理
切实抓好校本课程的开课质量,围绕我校自主开发的“让爱传承一锦绣校园天地
宽”系列校本课程,制定了详实的教学计划,做到“课程一课时一指导教师”的层层落
实。定期组织校本课程专项检查,加强过程监控,杜绝挤占课时现象,做到校本课程开
课正常化。
将《弟子规》纳入学校德育课程,将《三德歌》等美德歌曲列入学校重点推广曲
目,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正确解读、践行《弟子规》
美德。
积极做好课程开设和课程评价的探索和研究,与学校管理结合起来,与学生实践教
育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创设“让爱传承,大爱无边”传统文化教育特。
2.实施共性与个性结合的特教学
学校办学,既要求办学规范,又要在规范的基础上创办特,以规范为基础,以特
为先导,创建七小的独特办学路子。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主题教育月活动”
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教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立足实际,不断提高教学工作
的实效性。
遵循学生的兴趣特长,我校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成立了“星河乒乓球俱乐部”以
《山东省乒乓球特传统项目学校》的课题研究,不断优化师资配备,增添教学设施,
提高训练质量,在2-5年级开设了乒乓球学校特课程,逐步扩大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
的范围。在省市区中小学生各级乒乓球比赛中,我校乒乓球队均取得优异的成绩。
继续加大对艺术教育的管理,成立了“禧蕾艺术团”、“七彩虹美术社”、“童
稚书法社”、“雏鹰文学社”,开设了“国画、书法、篆刻、剪纸、手工布艺、器
乐、声乐、舞蹈、合唱”等艺术活动兴趣小组,培养了学生的特长,丰富了学生的
课余生活,对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3•做实“K—6幼小一体化”育人模式实验
我校于2000年率先在全区创办了星河实验幼儿园,实现了校中园的教育管理模
式。这种校中园模式很快在全区推广,实践充分证明,我们的创新性举措走出了一条双
赢之路,我们的幼儿教育既满足了人民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也保证了我们的生
源质量,同时增加了收入,有效弥补了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形成了幼小相互依托,协
调发展的良性格局。幼儿园大胆引进并尝试“k-6幼小一体化”的
,以弘扬民族
教育实验,不断改革,锐意进取,形成鲜明的办学特。形成一校一园、相互促进、有
机渗透、共同发展的崭新局面,确保幼儿园管理上层次、经营出效益,办园成品牌。与
小学教育无缝式衔接,达到幼小教育一体化。
四、学校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方面的探索
1■完善和改进校长负责制的建议
校长负责制最主要的实施主体是校长,他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对上对下负责,
处于学校行政管理指挥的中心地位,是依法治校的组织者和主要责任人。这种形式有利
于校长对行政工作的全面负责,更有利于校长依法治校,管理到位;有利于推进学校的
民主政治建设。
完善和加强校长负责制需要进一步依靠学校党组织、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各类团
组织(如家长委员会、老干部协会、女工委员会)等组织参与民主监督和管理,树立民
主管理、民主治校的意识。
其一,学校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应当有学校行政领导人、党、团、队、工会
负责人以及若干骨干教师参加,由校长主持,形成制度,定期商讨研究学校的各项工
作,成为学校的决策机构。
其二,教职工代表大会。教代会是体现学校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教职
工在学校“参政议政”的一个基本途径。需要确保教代会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建议、审
议、批评、监督及评价的权利。为了充分而有效地发挥教代会的参与管理职能,在规模
较大的学校,还可以在教代会的基础上成立一个属于常设性机构的教师委员会。其作用
是:以一周、半个月或一个月为期,定时对教职工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意见进行采访了
解,明确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向学校作出反映,沟通信息;定期向学校咨询教职工关
心的一些学校管理工作的情况,协助上情下达;定期考察
和评价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了解学校有关部门落实教代会决议的情况,及时反馈;
代表教职工有针对性地研究学校的一些改革与发展战略,形成意见,向学校提出建
其三,家长委员会。家长是推动和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角或重要力量。学校需
要明确家长参与教育管理的基本权利,需要落实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方
式。从教育的开放性来看,家长毫无疑问地对学校教育工作应当拥有知情权、评议权、
监督权和建议权,对学校教学计划、教改方案、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法选择、硬件
配备、环境改造、德育管理等方面都应有必要的了解和意见。学校应主动设法解决一些
家长对学校工作不闻不问或视而不说、敢怒不敢言的问题。
2■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扩大学校自主权
转变教育行政职能,支持学校自主权,明确校长的自主权。政府管理部门要舍得
放弃既得的权利和利益,主动转变职能,减少对学校的干预和束缚,还权于学校。以对
学校间接管理为主,着重搞好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提供服务
等宏观管理。凡属学校职权范围内的事,放手让学校自主管理,使学校和校长拥有广泛
的自主权,为实施校长负责制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教育主管部门首先应从宏观上调控好教育体系的建构,如学校的布局调整,部分
学校规模过大(幼儿园、小学、中学一体化的倾向),关注幼儿园的建设与规
则,协调民办园和公办园的关系等。其次应保障教育投入,优化人、财、物等资源配
置,体现人民教育国家办;并非人民办、校长办。除此之外,政府应当维护教育公平,
制定政策导向解决城乡差异,解决“择校热”、“班额大”、“上学难”等问题。
进一步给给学校放权,给学校更多自主权,给学生更多选择权,鼓励学校大胆探
索,扶弱促强,促进每所学校都成功。取消一些整齐划一的评估制度,力戒“千校一
面”、“一刀切”、“齐步走”的政策规定。鼓励学校个性化办学,结合区域实际制定
自己的战略发展规划,建设特学校。允许学校在开齐、上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
发自己的校本课程,全方位育人。淡化教学成绩的甄别、排序等功利性作用,建立发展
性的评价制度,对学校进行鉴定和验收式管理,形成各自的办学特。
五、级部管理模式的运作成效与问题
我校班级、学生数不断增加,学校规模日益扩大。加之各年级教情、学情的差
异,学校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原来教育教学通过教务处统一分线管理模式已经
无法进一步兼顾细节。为了激活学校内部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我校自2008
年起全方位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把传统的年级组升格为年级部,实行年级部自主管理模
式,级部主任为中层管理干部,赋予他们一定管理权限和责任,以强化级部管理功能。
同时出台了《年级部考评细则》,对年级部管理这一学校内部管理的新模式加以规范。
我校现行“级部管理”的运作模式,在学校组织管理中充分的挥了“扁平化、低
重心”、反应快”的优势,打破了传统的“金字塔式”层级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其
“权利下移”、责任承包”为特点,在我校的管理中发挥了较为关键的作用。但级部管
理模式的推行在发生明显效益的同时,其管理的内在结构性冲突也逐渐显现。
女口:在工作实施过程中,级部承担最为宽广的管理幅度与管理责任,但因授权
不足或资源控制不足,在一些问题上难以支持目标与任务的达成。
再如:各级部将有限的管理集中到加强学生的管控上,这样在工作中逐渐挤占了
或削弱了教学教研工作的开展,同时也相对削弱了教师体中学术权威的作用发挥。
其三:级部管理与处室管理间权责不清。“四处”室管理下的“级部”运作模式
导致了两级管理的权责不清,甚至出现推诿扯皮、“利益壁垒”及自我保护现象。
为了削除级部管理中的种种弊端,建立权责分明的运行体制是十分关键的。
首先要赋予级部更大的权限,级部有权推荐年度优秀、先进人选;级部有教师考核权,
可以根据《教职工年度考核细则》,对各课任教师及班组的管理工作进行常规性的考
核、评比、评定。可以根据月量化考核方案量化班主任的工作,并发放班主任费。甚至
可以试行级部聘任教师为主,给予级部选择年级教师的权利。
其次要协调好各处室与级部的关系,防止错位、越位、叉位现象的发生。年级部
是学校基层管理的核心,其它学校各职能处室则处于宏观指导、统筹调控、服务保障的
位置,研究、协调、指导、检查各年级工作的同时提供必要的职能服务,从而形成年级
和处室之间相互理解、彼此尊重、互相配合、密切协作的良好关系,有效促进学校整体
办学效益的提高。
第三要协调好级部之间和级部内部的人际问题。各级部之间即有横向关系,又有
纵向关系。横向关系是,作为学校要统筹兼顾,注意他们之间的协调工作,避免年级管
理之间的碰撞和磨擦;对年级之间的协调和联系,学校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各年级
部既有较大的独立性,互相之间又纵向或横向保持高度的协调性、连续性,从而保持了
学校工作的整性可持续发展。
级部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实体,级部主任必须承担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工作压力甚
至是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学校需要坚持的是,一定要注意维护级部主任的权威性。在
不违反学校整体工作原则的前提下,要注意树立级部主任形象,是代表学校在行使管理
和服务职贡,使级部上任在卄展丄作时儿冇足够旳权威和蛊懾力。
本文发布于:2022-08-08 12:49: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636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