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法学家
法律是一门古老的艺术,经过多少前人先哲的探讨才有了今天百花齐
放的盛况,可以说法律文化是人类的精髓。本文搜寻了法学评论网、
正义网、法律思想网等网站,收集了世界十大著名的法学家整理成文,
依次介绍他们的生平及学说。按人物出生年月,分别是格老修斯、孟
德斯鸠、边沁、萨维尼、霍姆斯、韦伯、庞德、哈特、德沃金和波斯
纳。
格老秀斯
格老秀斯(公元1589~1645年),荷兰人,14岁入大学,攻读数学、
哲学和法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7岁任律师,20岁任荷兰律师公会
主席。他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涉及法学、政治学、文学、语言学、
史学等,但使他享有盛名的是在法学方面。
他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国际法学创始人。其名著《战争与和
平的权利》(1625年)不仅是重要国际法著作,而且是西方资产阶级
人权学说的基础自然法或自然权利理论的开创性著作。
格老秀斯在法学上有两个重要地位:第一,开创了国际公法学,被人
们誉为“国际法之父”,
格老秀斯在国际法领域中提出了一系列较为完整的原则,这些原则对
国家关系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后来国际法理论的发展
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二,他是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中第一个比较系统
地论述理性自然法理论的人。他汲取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思想家自然主
义自然法理论的精华,扬弃和摆脱了中世纪神学主义自然法的桎梏,
开创了近代理性自然法(古典自然法)的先河。在自然法的研究上,
他使自然法学的研究人化而不是神学化,同时,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
法,特别是几何学的实证方法引入法学研究,推导出一系列相关的命
题。
孟德斯鸠
1689年1月18日,孟德斯鸠生于法国名城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
德庄园,其家族,是当地有名望的“穿袍贵族”,即取得了贵族称号
的资产阶级。19岁的孟德斯鸠获得法学学士的学位,并担任了议会
律师;先后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公元1
755年2月10日,孟德斯鸠去世,享年66岁。
1721年,他匿名发表了《波斯人信札》。它在许多当时的重大社
会问题上,向传统的封建观念宣战,在18世纪启蒙运动中,成为思
想解放运动的火种。
1748年,孟德斯鸠发表了《论法的精神》一书,该书堪称是资产
阶级法学的“百科全书”,被伏尔泰推崇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对
后来美国独立战争中的《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
都有巨大的影响。孟德斯鸠的社会政治理论尤其是关于分权和法制的
学说,超越了国界,对各国资产阶级政治和法律制度的确立起着重大
的推动作用和深刻的影响,对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也产生了相当大的
影响。《论法的精神》在1913年就被严复译成中文,以《法意》
的书名出版。
孟德斯鸠仍不愧为18世纪法国的杰出思想家之一,在宗教愚昧和专
制黑暗中发出了最初的呐喊,他的思想学说是法国大革命理论的重要
组成部分、人类思想中的一份宝贵财产。
边沁
耶利米,边沁(JeremyBenthan,1748——1832)是英国法学家、
哲学家、伦理学家自由主义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功利主义学说的创始
人。他出身子一个律师家庭,有“神童之誉”,13岁进入牛津大学学
法律,十六岁毕业后曾一度从事律师事务,后转而专门从事法学理论
研究。1781年起担任伦敦大学教授,1832年创办了著名的“威斯敏
斯特评论”。
边沁的主要著作有《政府片论》(1776年)、《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
(1789年)、《司法证据原理》
(1827年),
《宪法典》(1830年)。其中《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是其最主要的
著作,其学说代表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英国资产阶级利益,是这一时
期具有影响力的学说,其著作后被编成《边沁文集》山版。
边沁学说的中心是功利主义,他极力反对17、18世纪以来的古典自
然法学的理性法观点,认为它们是虚构的;大自然将人类置于苦乐两
大主宰之下,人的天性是避苦求乐,功利原则就是一切行为都适从这
两种动力的原则。谋求功利是人们行为的动机,也是区别是非、善恶
的标准;是自然人和政府活动遵循的原则,也是道德和立法的原则。
最好的立法是达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最好的立法就在于促
进社会幸福。他认为良好的政府和立法必须达到四个日标:即公民的
生存、富裕、平等和安全。
应该说,边沁对19世纪30年代英国立法还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推动了塞缪尔罗米利爵士所提出的刑法刑法的改革和布鲁厄姆勋爵
所主张的法律体系改革。
萨维尼
萨维尼(1779—1861)萨维尼从十六岁开始学习法律,1800年起开
始法学教学活动,1813年任柏林大学校长。先后曾担任了普鲁士国
务委员会成员、法官、法律上诉部部长、立法—上诉委员会委员、国
务部主席。主持该部制定了1848年《票据法》、《普鲁士刑法典》、《帝
国刑法典》等。著作有《中世纪罗马法史》、《当代罗马法体系》、《作
为当代罗马法部分的债法》、《历史法学杂志》。
萨维尼在法学史上被作为所谓历史法学派的创始人,历史法学派这一
表达具有萨维尼自己的烙印,其出发点是当代法乃是通过法学的历史
性而不是通过理性法的抽象或者开明立法者的命令而预先确定的。
萨维尼由此得出了影响深远的法学方法和法律政策上的结论。
萨维尼是他的时代影响最伟大的法学家和法学教师。不管是在法学还
是在法律实践和立法中都有他留下的痕迹。他的学说在当代虽然扮演
着无关紧要的角,但他的遗产对与德国法以及国家法都具有重要意
义。萨维尼在当代不仅仅是作为历史法学派的创始人而著名,他还经
常被称为现代法学的缔造者。尽管欧洲法学被分为各个国
家的法学,但萨维尼的思想涉及到了整个欧洲。他划定了法国民法典
的势力范围,并且继续遵循罗马法这一基础,这一点不同于大多数其
他大陆国家。萨维尼起决定性作用并参与形成的学说汇纂法学在后来
对其他一些国家立法起到了作用。萨维尼从开始就接受了将“历史的”
方法和“体系的”方法结合起来的要求,他是第一个发展出体系化的、
内容广泛的方法的人,在任何一部法律确立同时就将其置于特定历史
环境之中。因此,围绕思考法律关系的重要特征,他扩大了对符合历
史的法学的理解,这种法学同时也就超出了单纯历史科学的范围并形
成一种区分,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就是建立在其独立性基础上的。
萨维尼对19世纪的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点不仅体现法学领域,
而是兼跨历史、法律和哲学不同领域。
霍姆斯
霍姆斯(,1841~1935)。美国现代实用主义法学的
创始人。1866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在波斯顿从事一段时间的
律师工作之后,于1870年入哈佛大学法院担任讲师、教授,1882年
12月担任马萨诸塞州最高法官,1899年起任院长。1902年~1932年,
担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霍姆斯的学说,主要体现在他于1881
年出版的著作《普通法》(TheCommonLaw)、《法律之路》(The
PathoftheLaw)、他逝世后出版的判决意见集《霍姆斯法官的
司法见解》(eHolme
Shrivered1940)以及生前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之中。和其他法律思
想家相比,霍姆斯(,1841——1935)可能不是最伟大的,
但是他一定是最卓尔不,特立独行,也是最特殊的一个人。这首先
反映在他的身份上:他首先是作为一个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其次
才是作为一个法律思想家而存在。因此,要了解霍姆斯的法律哲学,
如果不了解他作为法官的经历,就会错过他思想中很多精彩的部分。
事实上,他思想中的许多精华并不是通过专著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
散见在他的司法意见、演讲和书信之中。在某种意义上,他作为法官
所做出的许多判决,就在法律思想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其次,霍姆
斯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一种美国的精神,代表了实用主义哲学和普
通法的某种意义上的结合。
韦伯:社会法学的大师
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4-1920),德国著名社
会学家,也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其著作有:《新
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政治论文集》,《学术理论论文集》,《社会
史与经济史论文集》,《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经济与社会》等。
韦伯1864年4月21日生于埃尔福特,1882年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法
律,1884年入柏林大学攻读法律。随后在柏林大学教授
罗马法、日耳曼法及商法,后学术重心从法学转向经济学。1894年
后先后任弗莱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和政治科学教授。1897——1903
年精神崩溃,被迫停止一切教学、研究与政治活动。1903年重返学
术活动。1910年参与创立德国社会学学会,后于1913年因社会学方
法论之争退出德国社会学会。1920年6月14日因肺炎病卒。
韦伯理解的社会学思想,对于改变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一统局面起了重
要作用,促使现象学社会学的产生。他的社会行动理论是T.帕森斯结
构功能主义的思想先驱,并对微观社会学起到启迪作用。有关官僚制
的论述对组织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发生重要影响,也是法兰克福学派
批判理论的思想来源。他的宗教社会学对比较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思
想启发作用。当代西方一切重要社会学理论和流派,都在不同程度和
不同方面从韦伯著作中汲取营养。
韦伯社会学之于中国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他站在比较世界法律文明的
宏观立场上,对东方社会及其法律体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理论思
考,特别是他着力探讨了传统中国社会结构以及由此而生成的法律文
明的特质。然而我们了解和探讨韦伯却是在现代。在思想禁锢的20
世纪80年代,我们把韦伯当做马克思的敌人来对待,几乎在那时连
韦伯的名字都知之甚少。可他力图揭示传统中国社会与法律的运作规
律,试图解释中国法律现代化可能性问题,作为一位研究中国传统社
会与法律文化的“伟大外行”,韦伯的思路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庞德
庞德(RoscoePound1870~1964),美国著名法学家,社会学
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出身于法官家庭。曾任律师、内布拉斯加州
最高法院上诉委员会委员、内布拉斯加大学法学院院长。1907年起
先后在西北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执教。1916年起任哈佛大
学法学院院长长达20年之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任中华民国时期
国民党政府司法部和教育部顾问。
他的主要著作有《社会学法学的范围和目的》(1911~1912)、《法哲学
导论》(1922)、《法制史阐述》(1923)、《法和道德》(1924)、《通过
法律的社会控制》(1942)、《法的任务》(1944)、《正义来自法律》(1951)
和《法理学》(5卷集,1959)。
庞德的社会学法学是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和一战后发生在美
国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革相伴而生的,在长达五十余年的法学生涯
中他致力于法律体系和法理学的批判与重构工作。其学说的思想渊源
主要是实用主义哲学、美国L.F.沃德(1841~1913)和E.A.罗斯
(1866~1951)的社会学以及耶林的新功利主义法学。庞德是
20世纪西方各国,尤其是美国法学界权威的法学家之一。他所代表
的社会法学长期以来在法学中占有主导地位。
哈特
哈特(H.L.A.Hart,1907~),英国法学家,现代西方新分析法学
的代表。1929年毕业于牛津大学,1932年任出庭律师,1952年任牛
津大学教授,1978,年退休。主要著作有:《法律中的因果论》(1953
年)、《法律的概念》(1961年)、《法律、自由和道德》(1963年)、《惩
罚与责任》(1968年)、《功利与权利》(1979年)、《法理学和哲学论文
集》(1983年)等。
哈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最负盛名的法学家之一,由他创立的
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是现代西方三大法学流派之一(另两派是新自然
法学和社会学法学),在对法的概念的分析与法律现象的说明、法律
关系的梳理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因为如此,哈特的新分析实证
主义法学自20世纪50年代登上历史舞台以来,统治英国已达半个世
纪,仍能保持强大的控制力。
哈特关于法的主要规则和次要规则、法律和道德、法律概念的学说,
是在与美国法学家富勒(L.L.Fuller,1902~1978)、德沃金(Ronald
M.Dworkin,1931~
)等人的长期论战中形成的。他一方面坚持了奥斯汀的法实证主义的
立场,同时,又对其作了修正,从而使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进一步适应
了战后英国的社会现实。目前,哈特的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已为新一
代西方法哲学家拉兹和麦考密克等所继承、发展,该学派作为当代西
方的一个重要法学流派还将继续存在。
德沃金
德沃金是当代最著名、最活跃的法理学家之一。德沃金出生于美国马
萨诸塞州,先后在哈佛学院、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
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他起初的兴趣是哲学,但在牛津时开始学习
法学,从此发现了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随后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
1957年毕业后进入美国最高法院,任法官汉德(Learned
Hand)的办事员,以后又当过律师。1962年成为耶鲁大学教授,1969
年他应邀担任英国牛津大学法理学首席教授,直到1998年。1975年
开始同时担任纽约大学法学的教授至今,他还不定期地担任过哈佛大
学、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84年以来还是伦敦大学(大
学学院)的客座教授。2002年5月中旬应邀来我国清华大学、复旦
大学和浙江大学作过讲演。
罗纳德·德沃金被公认为当代英美法学理论传统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
一。总的来说,德沃金所展现的是一种由政治自由主义指导的法理学。
他的每一部重要的著作都引起广泛的讨论,其中既有赞同者,亦有批
判者。在德沃金的法理学体系中,有四个主要的观点(它们构成了当
代法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批判并超越法律实证主义;第
二,坚持认为法律理论依赖于政治与道德理论;第三,把法律理论根
植于一种解释理论;第四,将平等的政治价值作为法律理论的核心部
分[注1]。这四部分前后是联系在一起的。法律实证主义是德沃金的
直接批判对象,也是论证的起点;德沃金将政治与道德价值融入自己
的解释理论中,作为选择判断的标准;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种平等与
自由的政治社会。《法律帝国》是德沃金最重要的著作,全面体现了
他的法律与政治思想。虽然德沃金的基本观点较之以往没有根本性的
改变,但在研究方法上却发生了重大转向。
主要著作有《认真看待权利问题》、《原则论》、《自由论》、《法律的帝
国》等。他从60年代初就开始撰文批判实证主义法学,特别是批判
H.L.A.哈特的学说,认为是实证主义法学最新的典型。他的学说以“权
利论”(right
thesis)作为核心。他之所以强调规则、政策与原则之分,就是为了
强调个人权利,即原则。他又认为,他所有个人权利中,最重要的是
平等权利,即“政府不仅必须关怀和尊重人民,而且要平等地关怀和
尊重人民”。
波斯纳
波斯纳(,1939~),1959年在耶鲁大学获得文学士学
位,1962年在哈佛大学获得法学士学位,先后年赴斯坦福大学任教
和芝加哥大学教授,1981年任美国联邦第七巡回区上诉法院法官。
主要著作有:《法律的经济学分析》(1973年)、《正义的经济学》(1981
年)、《侵权行为法:案例与经济学分析》(1982年)等。
波斯纳作为集大成者,全面吸收了新制度经济学的成果,构建了用经
济方法分析法律制度的宏大体系。《法律的经济分析》就是其成果的
杰出代表。正是波斯纳的法律经济分析理论,才得以有一个以"法律
经济学"命名的独立学派。波斯纳将20世纪60年代初卡拉布雷西的
第一篇侵权论文和科斯关于社会成本问题的论文发表以后的法律经
济学称为"新法律经济学"。在《法律的经济分析》第二章中,科斯说,
"新法律经济学"--过去30年来发展起来的法律经济学--是将经济学的
理论和经验主义方法全面运用于法律制度的分析,包括侵权法、契约
法、赔偿法和财产权法等普通法领域;惩罚的理论和实践;民事、刑
事和行政程序;立法和管制的理论和实践;法律实施和司法管理;以
及宪法、初民法、海事法、家庭法和法理学。波斯纳有个著名的观点:
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而抑制交易,那么,权利应赋予那些最珍视它
们的人。
波斯纳在对法律进行经济学分析时始终贯穿着经济效益观,使之成为
取舍某一法律制度的最高标准,因而招致许多信奉正义观念的法学家
的激烈抨击。
本文发布于:2022-08-08 07:21: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629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