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更新时间:2024-12-27 19:17:15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7日发
(作者:护照签证)

名词解释

厘金:清政府为筹集镇压太平军所需军饷而征收的特殊商业税。1853年,江北大营帮办军务大臣雷

以诚首先在扬州仙女庙一带开设厘局,向商贾征收厘金。对坐贾抽征商品交易税,称板厘;对行商

抽征货物通过税,称活厘。税率皆为值百抽一。后为清政府推广,成为经常的税收制度。厘金制度

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辛酉:1861年11月慈禧勾结奕訢,在外国公使支持下发动,处死载垣、端华、肃顺,这

一年正好是辛酉年,故称“辛酉”。从此,慈禧掌握了清朝的统治权。这一是中外反动

势力勾结的产物。

天朝田亩制度:《天朝天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这种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

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天朝天亩制度》主要内容涉

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核心主要涉及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天朝田亩制度》明确

提出要建立“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制度,也就是要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中英《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第二次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

年(咸丰八年)6月26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共五十六款,

附有专条。主要内容:(1)英国公使得住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增开牛庄、登州、台湾(台

南)、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2)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3)

英国人得住内地游历、通商;(4)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5)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

议,修改关税税则;(6)中国给英国赔款银四百万两;(7)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

《北京条约》:《北京条约》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英、法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结束第二

次战争的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继续和扩大,它不仅承认《天津条约》完

全有效,而且攫取了一些新的侵略权益:增开天津为商埠,使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大肆掠

夺华北经济的侵略据点;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割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给俄国,进一步破坏

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准许外国人招募华工出国;外国教

会侵略势力更加深入和日益猖獗。这些使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了。

江南制造局: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企业。1865年,李鸿章于上海创办该企业,主要生产支、大

炮、弹药、钢铁等,同时兼营造船。该局产品大都以调拨方式分发南、北洋各军,有时也供给其他

各省军队。由于资金经费得到清政府的大力支持,因而无论生产设备和技术含量,该企业都是国内

的最大兵工厂

福州船政学堂:马尾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在船政大臣沈葆祯的主持下于1866年在

福州设立。初建时称为“求是堂艺局”,1867年马尾造船厂建成后搬迁至马尾遂改名为船政学堂。在

沈葆祯的苦心孤诣下船政学堂培养出了中国的第一批近代海军军官和第一批工程技术人才,由船政

毕业的学生成为了中国近代海军和近代工业的骨干中坚。

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清末最旱设立的最大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李鸿章招商筹办,1873年

正式成立,总局设上海,分局设烟台、汉口、天津、福州、广州等地。承运漕粮,兼揽商货。1877年

(光绪三年)以高价购进美商旗昌轮船公司一批旧船和设备,扩大经营,但始终受帝国主义在华航

运业的排挤。

《伊犁条约》:即《中俄改订条约》。1881年(光绪七年)2月24日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

条约。1871年(同治十年)沙俄趁浩罕头目阿古柏侵占天山南路的机会,出兵强占中国伊犁。清政

府虽多次交涉收回,但沙俄拒不撤兵。1877年清政府平定新疆。次年派崇厚赴俄,谈判收回伊犁问

题。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由于朝野纷纷反对。清廷未予批准。1880年改派曾纪泽赴俄修订崇

约。次年2月24日在圣彼得堡(今列宁格勒)签订《改订条约》,争回了前划失的伊犁南境特克

斯河流域,但仍划失了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和北疆的斋桑淖尔以东地区。通过此约和以后的几个勘

界议定书,又把七万多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并入俄国,并将“兵费”增为九百万卢布;其他条款略依原

约,稍有修改。

1

镇南关大街捷:中法战争后期中国军队大败法军的一次重要战役。1885年三月,中法两军为争夺中

国边境重镇---镇南关展开决战。清帮办广西军务、年近70的老将冯子材指挥这次战役。他下令在关

隘前修筑长墙扼守击退敌军的疯狂进攻。法军前线统帅尼格里受重伤,全线溃败。中国军队转守为

攻,乘胜追击逃窜的敌军,连克文渊、凉山等地。镇南关——凉山一仗,歼灭法军一千多人,取得

巨大胜利,威震中外。法国茹费理内阁为此倒台。中国的胜利扭转了整个战局。但此时,清政府竟

向战败的法国求和,最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

中英《烟台条约》:即1876年为妥善处理“马嘉理事件”,清政府同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

容有:中国赔银20万两;允许英人开辟印藏交通,前往西藏、云南、青海、甘肃等省“游历”;增

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通商口岸;外贸免各项内地税,扩大领事裁判权等。此条约扩大了

英国对中国的侵略特权,使英国得以侵入我国云南、西藏地区。这个条约扩大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特权,使英国得以侵入我国云南、西藏地区。

台湾民主国:台湾民主国,为1895年5月25日起短暂成立于台湾的一个共和国政体。起因

于甲午战争战败,清廷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割让给日本。台湾人民为免于被

割让,台湾民主国存在时间仅150天。

三国干涉还辽: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的《马关条约》中有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的规定,俄

国出于自己进一步侵略中国的目的,联合德法两国进行干涉。后由中国增加赔款三千万两,“赎回”

辽东半岛。随后三国以干涉还辽“有功”,强迫清政府给予租借军港、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的特权。

三国干涉还辽揭开了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沙俄也乘机扩大了在中国东北的侵略势

力。

中俄密约:即《御敌互相援助条约》。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帝俄以中俄共同防止日本侵略为幌

子,贿赂使臣,引诱清政府订立的密约。6月3日由清政府特使李鸿章与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外交

大臣罗拔诺夫在莫斯科签订。共六款。主要内容为:(1)如遇日本侵犯俄国亚洲东部或中国、朝鲜

领土时,中俄两国共同出兵并互相接济军火、粮食;(2)开战时,俄国军舰可驶入中国所有口岸;

(3)允许俄国在黑龙江、吉林两省修筑铁路直达海参崴。清政府幻想联俄制日,竟出卖了中国东北

三省的主权。

新建陆军:1895年11月,清政府派袁世凯为练兵督办,接任小站练兵事宜,将原有的定武军加以

扩编,家聘洋员,由德国人担任参赞与教习;又陆续增添洋洋炮,建立军事学堂,培养将领。至

1896年冬,将定武军扩充到7300人,改称“新建陆军”。分步、骑、炮、工程、辎重五个兵种。

1898年新建陆军初具规模。至1905年,新建陆军扩充到六镇,形成军阀北洋势力。

公车上书: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

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因为汉朝时封建政府用车马接送应举之人到京称“公车”,

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的代称,因此,叫“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是近代知识分子第一次众性

的爱国行动,它冲破了清政府规定的知识分子不得干政的禁令,是资产阶级变法维新思潮转变为政

治运动的标志.

《中外纪闻》:初名《万国公报》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8月17日,康有为在北京创刊,因与外国传教

士在上海所办的《万国公报》同名,改名为《中外纪闻》。由梁启超、麦孟华等编辑,英人李提摩

太亦参与其事。以编译西电西报,介绍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情况和刊载清廷奏章为主要内容,意

在广开知识,改变士大夫不通外国政事风俗的闭塞状况。至1896年1月20日被封禁。

强学会:清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创立的第一个政治团体。1895年8月在北京成立,由康有为发起,帝

党官僚文廷式出面组织,参加者主要是帝党官僚和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还有少数大官僚和英

美籍传教士,拥有会员数十人。学会每十日集会一次,每次都有人发表演说,宣传变法救国。把康

有为原来创办的《中外纪闻》改为该会机关报。11月康有为又到上海组织强学会分会;1896年1月

出版《强学报》,提倡变法图强。不久,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及其发行的报纸遭到顽固派的攻击和

查禁。

张之洞《劝学篇》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其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

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

2

不足。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尤其强调"明纲",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

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

调"中学力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

保守性、反动性。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朴茨茅斯条约:1905年9月5日,日本和俄国背着中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东北南部成为日本

的势力范围。该条约在《附约》中规定,日本在鸭绿江右岸(即西岸)有采伐森林和经营安奉铁路

(今丹东至沈阳)的权利。《朴茨茅斯条约》是由日本和俄国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调停下,

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朴茨茅斯海军基地签署的和约,结束了日俄战争。该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和

俄国对中国东北的重新瓜分。

政闻社:清末立宪派组织的政治团体。1907年10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政闻社提出四大纲领:⑴

实行国会制度,建设责任政府;⑵厘定法律,巩固司法权之独立;⑶确立地方自治,正中央地方之

权限;⑷慎重外交,保持对等权利。1908年2月,政闻社本部迁上海。1908年8月,政闻社被清政

府查禁。政闻社是清末重要的立宪团体,对推动清末宪政改革有一定作用。

二次革命:即“讨袁之役”,又称“癸丑赣宁之役”。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后

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共和的武装斗争。袁世凯“善后借款”合同的签订直接导致了

“二次革命”。1913年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首先起义,发布讨袁檄文,宣布江西独立,揭开

二次革命的序幕。15日,黄兴在南京组织讨袁军,挟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接着安徽、广东、

福建、湖南、上海、四川亦纷纷宣布独立,反对袁世凯,这就是国民党的“二次革命”。“二次革命”

是维护共和制度的一次武装反袁斗争,实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它的失败使民国初年的历史进入一个

新的阶段,即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时期。

护国运动:袁世凯称帝,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和反抗,1915年底,爆发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

国运动”,领导这次运动的是梁启超的进步党。梁启超利用自己与蔡锷的师生关系和蔡锷在云南的影

响,要蔡锷回云南发动武装起义,并联络了西南军阀起兵反袁。在这之前,孙中山已派李烈钧等人

去云南活动,滇军中下级军官对袁的十分不满。蔡锷回到云南,进一步壮大了反袁力量。

他策动云南将军唐继尧于1915年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成“护国军”,出兵讨袁。此后,贵州、

广西宣布独立,各地继而纷纷响应,表示讨袁。袁在内外压力下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撤销帝制,

企图退保总统地位,但遭到各方拒绝。5月8日军务院在广东肇庆成立,唐继尧任抚军长,与袁世

凯政府对峙。6月6日袁忧愤而死,由黎元洪任大总统,宣布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7月14日

军务院撤销,护国运动结束。

护法运动:是孙中山先生发起和领导的一场为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恢复国会反对北洋军阀

段祺瑞反动统治的战争。1917年7月,孙中山由上海到达广州,举起“护法”旗帜,号召恢复《临时

约法》和旧国会。旧国会的大部分议员,陆续到达广州。此时桂系陆荣廷和滇系唐继尧,不愿被段

祺瑞“武力统一”,也表示赞成护法。8月25日,孙中山召开了非常国会,9月1日,非常国会选举

孙中山为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正式成立了护法军政府。10月,军政府派兵北伐,护法

战争开始。后南方护法军内部的滇、桂军阀,与直系勾结,准备“南北议和”,1918年5月,逼迫孙

中山辞去大元帅职务。非常国会的议员也改组军政府,把元帅制改为总裁制,推出总裁7人。实权

操在陆荣廷手里,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去上海。护法运动失败。

昭信股票:昭信股票是清政府于1898年发行的一种国内长期公债。是清政府实行的一项新的筹款

措施。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财政观念和财政制度,表明中国财政正在逐步地向近代化迈进。但

昭信股票最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半途而废,成效不大。

甲申易枢:中法战争期间,慈禧太后为了压制奕,以中法战争中山西、北宁等地失守为借口,将

奕赶出权利中枢,独掌大权的事件。慈禧太后借北宁等地失守,指责奕办事不力,撤销他一切

职务,并改组军机处,此后,军机处权力落入奕環及其心腹孙硫汶手中。甲申易枢是清廷内部争权

夺利的表现,奕自此失势。

丁戊奇荒:正“丁戊奇荒”,指的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半期(即光绪初期)发生于我国黄河流域广大地

区的一次特大旱荒。它持续了三、四年之久,席卷了山西、河南、陕西、直隶、山东等北方五省,并波

3

及到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旱荒以1877、1878为主,这两年阴丁丑、戊寅年因此得名。

《海国图志》:清朝后期魏源著.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祥备的世界史地巨著.书中介绍和传播

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战舰和火器生产技术;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和辩

证关系.是一部研究战争的经验教训,探寻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之路的维新思想的启蒙书.

《瀛环志略》:清徐继畬著,是近代系统介绍世界史地知识的名著。其中对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介绍

尤为详细,对中国人了解较少的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也有所记述,徐继畬还在书中对欧美民主政

治制度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给予称赞,这在当时是很进步的思想。此书一出,对国内外都产生

了不小的影响。

合作政策:19世纪60年代中,以美国为主要倡导者,得到英、法、俄附和为了纠合力量,为

实现“保持和继续扩大它们的侵略利益,支持清朝政权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基本方

针,而采取的以“合作政策”为名的对中国的侵略活动。

问答题

试论《资政新篇》

性质:1859年,“干王”洪仁玕回到天京提出《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彩的改

革与建设方案。

评价:《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

地问题,不代表农民阶级运动的本来方向。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

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简述门户开放政策

为了分享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

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当西方列强和日本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的时候,美国同西班牙争夺菲律宾的

战争。打败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美国立即把注意力转向了中国。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国务卿海

约翰向西方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故又称“海约翰政策”。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

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

标志。从此,美国在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有了独立的政策,加紧和扩大了侵华的步

骤,使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

程度上形成了

试论民主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所以,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

义有矛盾。从这一方面说来,他们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他们也曾经表现过一定的

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积极性。

但是又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

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这种情形,特别是在民众革命力量

强大起来的时候,表现得最为明显。

简述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的三次贷款及其影响

三次大借款的状况

清政府为了支付甲午战争赔款向列强大规模的借贷一共有三次即:1895年清政府与俄国、法国签订

的《四厘借款合同》;1896年清政府与英国、德国签订的《英德洋款合同);1898年签订的《续借

英、德洋款合同》。。

三次大借款的影响

甲午战后,清政府三次大规模向帝国主义列强借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甲午战后清政府的三次大借款,达三亿两之多,加利息共六亿多两,数额庞大的外债,加上利息,

折扣及其它繁多的杂项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

2、三次借款都附有苛刻的政治性条款

三次借款都以海关收入为担保,并保证各帝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把持海关行政权;在续英德借款中还

4

开了以厘金和盐税为借款担保的恶例。

3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方式有了变化。以大规模的资本输出方式取代了战前

的商品输出方式。

甲午战后,日本向清政府的战争赔款引发了清政府三次大规模的对外借款。使帝国主义列强进

一步经济上掠夺、控制了清政府,使其丧失了关税等很多主权,从而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试析扶清灭洋

“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积极:①通过这个口号,义和团将斗争的锋芒指向帝国主义侵略者,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

义、挽救民族危亡的愿望,同时又广泛争取了爱国官员、地主士绅和清军将士的支持,

从而扩大了义和团运动的社会基础。

②另一方面,该口号的提出又表明,大多数中国人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的本质还缺乏

科学的认识。

局限性:①笼统的排外主义;

②被清政府利用和控制;

③落后的宗教信仰和组织形式。

简评东南互保

1900年6月,英、美等帝国主义与清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

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

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余联元出面,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

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两广总

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都参加了“东南互保”。这一活动一定程度上使东南各省免于战火,但

是阻碍了义和团运动向南方发展,并使帝国主义列强得以集中兵力在北方发动侵略战争。

简评清末新政

原因:①为了取媚洋人,讨得帝国主义的欢心;

②为了稳定人心,维护其统治,不得已而为之;

③封建顽固势力大大削弱,为新政的实行扫除了障碍;

④经过义和团之变和八国联军之难,尤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空前耻辱的刺激,使西太

后为首的清廷不得不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变既定国策,推行新政。

主要措施:①调整官制,整顿吏治;②编练新军,创办巡警;

③振兴商务,奖励实业;④废除科举,兴办学校。

历史影响:①清末新政促进了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变迁;

②新政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新政同时促进了中国军事、警察及司法制度的近代化;

④新政促进了中国教育制度近代化;

⑤新政促进了中国人思想观念的近代化;

⑥新政的实行对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失败的原因:①新政的改革措施缺乏通盘的审慎考虑;

②新政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③新政在执行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误;

④财政危机对新政的失败影响很大;

⑤政治腐败也是导致新政失败的重要原因。

简述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论战主要围绕着三个内容进行:要不要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要不

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论战实质是围绕着三民主义而展开的。

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这次论战,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上的准备。

革命派关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也受到了当时进步人士的普遍拥护,使许多知识分子放弃了

5

君主立宪的思想,投身于革命事业,扩大了革命的影响,壮大了革命的阵营。

简述国会请愿运动

清末资产阶级立宪派发起的政治运动。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后,一

味敷衍拖延,毫无立宪诚意。资产阶级立宪派外感于列强亡我的威胁日益紧迫,内鉴于反清革命的

风潮不断增长,更加急切地希望加快改制,以挽救危亡﹑消弭革命。他们认为,实行宪政的关键在

于召开能够限制和削弱君主专制权力的国会。为了统一舆论﹑造成声势﹑对清政府施加压力,他们

发起了国会请愿运动。运动覆盖了全国多个地区,影响面极大,持续时间长,经历了多次请愿活动。

国会请愿运动是立宪派发动的争取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众运动,使少数满族贵族彻底孤立,

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

简述辛亥革命的意义极其失败的原因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

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为中国人民革

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

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失败原因: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是作为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却没有能够完成反帝

反封建的任务,革命后的中国实质上依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因此辛

亥革命失败了。

失败之因:①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依靠和充分发动众,特别是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组织,作为领导革命的核心力量;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充分掌握有组织的革命武装,缺乏用以达到革命目的的有力工具,

根本没有力量来创建和保卫中央与地方的革命政权。

简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统治阶级自救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

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

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

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

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

阻力。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洋务企业的失败。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

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

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自强”“求富”

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维

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因为改革只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但没有学习借鉴西方的先进制

度,必定会走上失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未能挽

救在对外战争中失败的命运和阻止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但是,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

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

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6


本文发布于:2022-08-07 18:08: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622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