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_闫真宇

更新时间:2024-11-15 15:37:32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7日发
(作者:证件照的要求)

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

闫真宇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杭州310001)

摘要

互联网金融风险是基于互联网金融业务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并造成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特性,

决定了互联网金融风险比传统金融风险具有更多的复杂性。互联网金融风险主要包括法律政策风险、业务管理风险、网络技术风险、货

币政策风险和犯罪风险等类型,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虽然总体可控,其发展态势需要密切关注,稳妥应对。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风险;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167(2013)12-0040-03

当前

我国互联网金融日益成为一种新型金融业

多元化发展趋势迅猛

参与各方内在驱动较强

已是

生产消费的一个重要领域

并将对整个金融业产生革命

性影响

由于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

的双重特性

定了互联网金融风险较传统金融风险更加复杂

更加难

以防范

已经引起业界

学界的密切关注

要对此超前谋

积极应对

本文旨在对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分

析判断

梳理归纳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类型

并试图提出

应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举措

金融风险的复杂性

多变性

除了传统金融风险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风险还有以下特点

一是传播性强

互联

网金融利用了网络技术

开放共享的特点决定了金融要

素和金融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加快

范围更加广

再加上

移动终端的使用

能够更快地传递到每个人

从而影响

市场的金融行为

二是瞬时性快

互联网具备快速远程

处理功能

资金流动速度变快

范围变广

支付清算更加

便捷有效

但一旦出现

失误

”,

也使得回旋余缩小

补救

成本加大

三是虚拟性高

互联网金融交易几乎全在网

上进行

交易的是

虚拟化

的数字信息

时间

地域的界

限已经不重要

交易对象

目的

过程更加不透明

一定

程度上信息不对称性增加

四是复杂性大

互联网信息

系统的复杂性

降低了对网络的安全信任度

信息资源

的共享性

便利性增加的同时

也有网络失密

泄密的可

能性

互联网节点多

也使得可攻击点增多

再加上网络

环境开放性

使得互联网金融边界模糊

增加了金融风

险的可能性

当前

互联网金融风险与整个金融业总量相比

是可控的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处于初期阶段

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业态的总量还不是很大

像以拍拍贷为代表的网络贷款

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

方支付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网上理财等的业务量与传统

业务量相比还不大

但是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态势绝不可

以小觑

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发展飞快

领域拓展

较多

业务量呈指数级增长

影响面越来越大

另一方

是因为当前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规范较少

特别是

一些参与方基本上先

跑马圈地

”(

占市场份额

),

羊补牢

的思路

往往对风险防范考虑不够多

不够细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概念及判断

当前

对于互联网金融以及互联网金融风险

尚没

有统一定义

但把握互联网金融风险

首要的是基于对

互联网金融特性的判断

基本上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机

构或金融组织以互联网为媒介和渠道

以网络信息技术

为支撑

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各种金融活动

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相融合的新型业态

其重

要特性在于金融业务结合了互联网

开放

平等

普惠

协作

分享

的特点

使得金融产品和服务参与度更广

操作更加便利

交易成本更低

规模效用更大

目前

联网金融业务发展基本有支付类

如支付宝

财付通

钱支付等

)、

融资类

如阿里小贷

拍拍贷

红岭创投

筹等

)、

理财类

如余额宝

众安在线

融360等

)、

虚拟货

币类

如比特币

、Q币等

等种类

且这些金融产品和服

务越来越接触到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

互联网金融风险是基于上述互联网金融业务所产

生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

以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联网金融风险不同于传统金融风险

既有金融风险

有互联网风险

特别是基于互联网技术

决定了互联网

作者简介

闫真宇

硕士研究生

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40201312

这种

先发展后治理

思路后患很大

还有

就是由于互

联网金融的普惠性

决定了受众面广

传播速度极快

旦处理不及极易引起连锁反应

甚至冲击金融体系

存在着技术选择失误的风险

这种风险既可能来自于选

择的技术系统与客户终端软件的兼容性

也可能来自于

被技术变革所淘汰的技术方案

另外

我国的互联网金

融软硬件系统大多引自国外

缺乏具有高科技自主知识

产权的互联网金融设备

对整体的金融安全也有一定威

货币政策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

将对货币层次

货币政策中

间目标产生影响

通过创造具有较高流动性和现金替代

性的电子货币(例如Q币),

影响传统金融市场的运行及

传导机制

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受法定存款准备金体

系的约束

也会削弱存款准备金等货币调控工具的力

虚拟电子货币未计入M2与社会融资总量范畴

币供应量被低估

且加速货币的流动

使货币供应量的

可控性与可测性下降

加剧货币乘数的不稳定

从长期

发展趋势看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支付系统也可能出现

较大变化

出现所有个人和机构都能在中央银行的支付

中心

超级网银

开账户

存款和证券登记

的可能

现金等金融资产的支付和转移通过移动互联网终端

进行

支付清算完全电子化

社会中无现钞流通

二级商

业银行账户体系可能不再存在

个人和企业的存款账户

都在中央银行

将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

也会促进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

犯罪风险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

网络银行

电子货币

网上支付等产品和服务推陈出新

传统方式与网络

技术开始结合

途径和方式进一步多样化

隐蔽化

专业化

利用网络渠道进行的犯罪活动日趋频繁

由于互联网金融交易具有便捷

快速

隐蔽的特性

决定

了对交易信息资料的获取

资金活动的监测分析

客户

身份和可疑交易识别等日常反工作无法有效落实

也无法对资金流向真正有效跟踪

极易引发风险

另外

电子支付行业法律体系不健全

监管体制不完善

如何有效防范网络风险

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国际上看

已经有犯罪组织利用虚拟电子货币进行

的现象

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与传统金融风险比

互联网金融风险除了会加剧

放大传统金融风险的程度和范围外

还面临一系列独特

的风险

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目前互联网金融风险主要

有以下类别

法律政策风险

近年来

虽然相继有

电子签名法

》、《

网上银行业务

管理暂行办法

》、《

网上证券委托管理暂行办法

》、《

证券

账户非现场开户实施暂行办法

等法律法规

但这些也

只是基于传统金融业务的网上服务制定的

针对互联网

金融新业务的市场准入

资金监管

交易者的身份认证

个人信息保护

电子合同有效性的确认等方面都还没有

明确的法律规定

目前

网络金融电子支付采用的规则

都是协议

是在双方说明权利义务关系的基础上签订合

出现问题则通过仲裁解决

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

造成问题出现后涉及的责任确定

承担

仲裁结果的执

行等难以解决

新的

合同法

虽然承认了电子合同的法

律效应

但尚没有解决数字签名的问题

业务管理风险

这类风险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

当前互联网金融

提供方很多是由非传统金融行业进入

在主观上对金融

风险缺乏应有的重视

疏于业务管理

特别是缺失在制

度源头的管理

比如

网络贷款公司没有相应的风险准

备金

网上理财产品过多宣传高预期回报却对风险提示

不够

某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用户注册时核实客户的身

份的手续较为简单

有的支付平台在大额资金汇划时不

需使用U盾等必要的安全校验工具

,P2P机

构承担筹

资金中介和担保职能

又没有资本约束

也存在较大

风险

已发生网贷公司跑路事件

另一方面是

在市场环

境出现急剧变化时

由于预防性操作力度不够产生的的

流动性风险

资金安全风险等

比如第三方支付所采用

的延迟净额结算存在时滞

一旦管理不善可能进一步引

发流动性风险

信用支付业务中还要由第三方支付机构

垫款

由此也面临的信用风险

网络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依托的是发达的计算机通讯系统

计算

机网络系统的缺陷构成互联网金融的潜在风险

比如开

放式的网络通讯系统

不完善的密钥管理及加密技术

应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鉴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放大性

复杂性等的特点

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应坚持鼓励创新和规范发展并举的

理念

在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问题上

应坚持两条原

一个原则是

不能触碰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两条法律红线

”,

这两个都涉及到社会公众利益

影响面

另一个原则

就是各方应坚持合作共管共享的态度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

监管监管部门

互联网金融行业

TCP/IP协议的安全性较差

加之计算机病毒以及电脑黑

客高手的攻击

都极易引起交易主体的资金损失

同时

互联网金融也需要选择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来支撑

20131241

消费者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不仅是监管部门之间

监管部门

行业

消费者三者之间

都应加强合作

在上

述指导思想下

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

尽快拟定相应

的政策举措和风险应对机制

完善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

及时启动对互联网金融的立法

特别是在电子交易

的合法性

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以及禁止利用计算机犯罪

等方面加紧立法

明确数字签名

电子凭证的有效性

晰互联网金融业务各交易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进一步修

改完善现行法律法规

比如加大对互联网犯罪的量刑力

明确造成互联网金融风险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同时

要制定互联网公平交易规则

且在识别数字签名

保存

电子交易凭证

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

明确交易主体的

责任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

以保证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有

序开展

针对互联网融资服务

要及时制定网络借贷法

律法规

尽快明确有关网络借贷的范畴

明确其法律地

业务范围

管理要求

监管机构职责等

促进互联网金融监管合作

针对互联网金融混业特征日益显现的趋势

应及时

协调分业与混合两种监管模式

实现对互联网金融风险

的综合监管

一行三会

工信部等相关管理部门应建立

部际会商协调机制

形成监管合力

共同推动互联网金

融健康发展

金融监管应从

机构监管型

转向

功能监

管型

”,

对处于发展初期的互联网信用中介

互联网理财

服务

互联网金融信息平台的监管应加紧调研

及时纳

入监管体系

监管的重点也要由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

为主转向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和客户信息的保护并重

时要加强国际间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合作

促进制定统一

的监管标准

加强国际间沟通协调

出台支持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政策

互联网金融产业将是金融改革的一个突破点

需要

予以重视

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尽快出台一揽子

的产业发展政策

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进行规范和引导

可在风险可控和包容发展的前提下

针对互联网金融以

及与之相关的物流业

大数据

移动互联等行业做统筹

考虑

在发展规划

税收优惠

准入便利

系统建设

人才

培训

行业管理等方面

尽快出台针对性

导向性强的政

策措施

完善互联网信息技术

建立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标准

进一步完善金融业统

一的技术标准

增强网络金融系统内的协调性

有利于

各种风险的监测和预防

同时要尽快与国际上有关计算

机网络安全的标准和规范接轨

积极整合各种资源

用大协作的思路

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共享型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业务量虽然相对较少

但参与面相当

广

很多消费者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

很多也没有权益

保护和风险意识

因此要强化对此类的金融消费权益保

金融提供方要通过技术安全

优化服务

强化内控等

措施

充分进行风险提示

确保交易安全

信息安全和投

诉渠道畅通

要进一步明确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管理机

构的具体职责和权利

以便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权益

提高消费者风险识别能力

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管理

数据库

并通过数据库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和业务流程的

监控

在软硬件方面

加大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的

研发力度

切实在关键技术诸如防火墙技术

数据加密

技术和智能卡技术等有所提升

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

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建立完善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消费权益保护机

12月3日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起组建了75家机

构参与的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

通过了

互联网金融

专业委员会章程

》、《

互联网金融自律公约

》。

一方面加强

行业研究

促进同业交流

积极探索创新模式

推动互联

网金融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探索建立自律机制

引导

成员单位加强内控建设

重点针对合规经营

风险管理

客户身份识别

交易资金安全

消费者保护等方面进行

约定

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

维护公平

有序的竞争

秩序

防范业务风险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

2012(12).

[2]杨凯

生.究竟什么

是互联网金融[DB/OL].http://

/renwu2013/133/2013/1014/,

2013-10-14.

[3]张明.警惕互

联网金融行业的潜在风险[DB/OL].

/story/001053422?full=y#utm_

campaign=1B110427&utm_source=marketing&utm_medium

=campaign,2013-11-14.

[4]郑重.互联网金

融的风险管理与协调[DB/OL].

/jj/gd_122/201210/

t20121022_,2012-10-22.

[5]谢清河.我国互联网金融

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

究参考,2013(49).

[6]杨华.我国互联网金融

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

[J].金融

科技时代,2013(7).

[7]李成.加强网络

银行的风险防范与监管[J].中国

责任编辑

林庆堂用卡,2005(1).

42201312


本文发布于:2022-08-07 15:48: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618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