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伪证问题探讨
论文提要:
伪证,是妨碍诉讼的一颗司法毒瘤,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面临的困扰审判活动
的难题。笔者审判工作实际拟作本文,仅对民事诉讼中伪证的种类、危害后果、
形成原因、预防、审查和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讨。敬请专家、学者和读者
给予批评、赐教。全文约6000字。
民事诉讼中的伪证,是指诉讼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即原告、被告、第三
人和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在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为达
到有利于己方(或一方)获得非法权益、免除应尽义务,或损害对方(另一方)
民事权益、加重对方义务的目的,故意制造和提供虚假的证据材料;或在人民法
院收集、调查证据时,故意提供的虚假材料。伪证是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或相反
的证据。而制造、提供伪证则是一种诉讼违法行为。伪证行为从主体上说,要有
制造、提供伪证的人;主观上讲,行为人必须出于故意;客观上必须是行为人实
施了制造、提供伪证的行为;客体上必须是妨碍了民事诉讼和人民法院的审判活
动。伪证行为的主体、主观、客体、客观诸方面必须齐备,欠缺任何一个方面都
不能构成伪证行为。因此,应该将行为人主观上并没有陷害他人意图,但由于对
案件实际情况了解得不够全面、不够真实,或者由于时间久远、记忆失实,未能
准确地再现事实真相的错证行为区别开来。如证人由于不了解情况,或了解得不
够准确,或记忆不清,或因陈述时措辞不准,从而作了错证;鉴定人因业务水平
低或者粗心大意,做了错误的鉴定;勘验人对现场或物品未仔细测量、检验、拍
照而做出了错误的笔录;翻译因未听懂或未听清而漏译、错译等。错证行为往往
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或行为人的主观方面的能力限制失误而致。行为人主观上
不是出于故意。因此,错证行为不属于伪证行为。鉴于民事审判实践中,当事人
和诉讼参与人制造和提供伪证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认为对伪证问题有必要进行
探讨。
一、伪证的种类
依据伪证内容的载体来划分,伪证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1、书证;2、物证;
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当事人陈述;6、鉴定结论;7、勘验笔录。即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七种形式的证据。
依据伪证制造和提供的主体划分,伪证可分为当事人伪证和诉讼参与人伪
证。当事人伪证即是原告、被告、第三人制造、提供的伪证。诉讼参与人伪证即
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制造、提供的伪证。
依据伪证产生的时间划分,伪证可分为诉讼前伪证和诉讼中伪证。诉讼前伪
证是指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在民事诉讼开始前,故意制造与客观事实不符或相
反的材料,并意图引起民事诉讼的证据。诉讼中伪证是指在民事诉讼开始后,诉
讼当事人及其参与人意图通过法院的审判,达到损害对方(或一方)当事人权利、
加重对方(或另一方)义务,故意制造、提供的证据。
依据伪证的取得来源划分,伪证可分为当事人举证的伪证和人民法院收集、
调查的伪证。人民法院收集、调查的伪证是指人民法院在收集、调查证据过程中,
有关人员受当事人指使、贿买、胁迫,故意向人民法院提供与事实不符或相反的
证据。
依据伪证行为人的态度划分,伪证可分为主动伪证和被动伪证。主动伪证是
指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为了谋取非法利益,故意陷害他人而制造、提供的伪证。
被动伪证是指诉讼参与人在当事人或其他人员的威胁、利诱之下出具的伪证。主
动伪证和被动伪证相比,行为人的主观恶性较深。主动伪证比被动伪证更难以识
别。
二、伪证的危害后果
诉讼证据是人民法院用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依据,也是作出正确裁判的基
础。证据一旦虚假,将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后果。伪证的危害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妨害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影响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在审判实践中,
一方当事人举出伪证,对方当事人在质证过程中肯定会提出异议,有的会举出相
应的证据予以抗辩,有的针对对方的伪证申请延期举证。法院为了查清事实,在
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予以准许。有时也会依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职权进行相应的调查
取证,再次开庭审理。有时对伪证认证不当,造成错误裁判。这样,就会因伪证
而人为地增加了诉讼成本,延长了审理期限,浪费了宝贵的诉讼资源,影响了办
案质量和效率。这在公正与效率成为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主题的今天,是不应该出
现的。《人民司法》在民事诉讼法施行后不久曾报道了这么一个案件:一起普通
的民事案件因为原告串通、贿买了五、六个人一起作伪证,以致法院耗时九个月,
花了大量人力物力才将案情查了个水落石出。虽然作伪者最终受到了制裁,但法
院毕竟付出了沉重的诉讼代价。
2、侵害了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名誉和身心健康。伪证由于与客观事实
不符,伪证的突然出现,一般出乎对方当事人的预料。对方当事人毫无心理准备,
疲于对伪证进行抗辩,心理往往处于气愤、受冤的状态。而伪证一旦被法院采信
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无疑就侵害了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如
果伪证内容牵涉个人隐私,也必然会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名誉。
3、损害了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我们知道,司法行为是国家行为,是社会
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正义性和司法机关的权威
性。司法公正体现在每一个案件的审理过程和审理结果之中。如果由于法官的业
务水平或工作疏忽,使伪证被采信而造成了错误裁判,对于法院、法官来说,可
能是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的遗憾。而对于当事人来说,却是百分之百的不
公正。这样,必然造成了当事人和人民法院对法律正义性和司法权威性的怀疑,
损害了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这也是伪证行为人向司法权威挑战的最严重的社会
后果。
4、激化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助长了违法诉讼行为。民事诉讼的任务是确
认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
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由于伪证被采信,
导致了法院的错误裁判,使无辜者丧失了合法权益、承担了不应有的义务。当事
人之间的矛盾纠纷非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会使矛盾激化、矛盾程度加深,影响
了社会的稳定。在实践中,由于民事案件处理不当而引发刑事案件的情况并不鲜
见。同时,对于“胜诉”一方来说,制造、提供了伪证居然赢了官司,无疑会沾
沾自喜。因为法院肯定了他(她)的违法行为。对于伪证者周围的人来说,会产
生极坏的负面影响,容易导致违法诉讼的恶性循环。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国家法
律的正确实施和国家机关的权威。
三、伪证形成的原因
1、当事人为了获得非法权益、免除法定义务而恶意制造伪证。现行民事诉
讼法强调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与《民事诉讼法(试行)》施行期间的人民法院
大包大揽调查取证的作法相比,无疑是审判方式的一大变革、一大进步。但有些
当事人曲解和滥用举证责任,为了自己财产上的私利,不惜冒着违法、甚至犯罪
的风险制造伪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出具伪证。
2、诉讼参与人法制观念淡薄、应当事人要求而制造、提供伪证。审判实践
中,有的诉讼参与人或与当事人沾亲带故,或出于私人情谊,或出于哥们义气,
或出于泄愤报复,或被拉拢收买。他们认为民事诉讼中出具伪证无关紧要,即使
被查出来也不会承担刑事责任。于是,在当事人的请求、劝说、利诱甚至胁迫之
下,而出具伪证。
3、法院执法不严,姑息、放纵了伪证行为人,导致伪证屡禁不绝。有些法
官责任心不强,在办案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调查取证,没有向当事人、
诉讼参与人告知举证、作证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作伪证应负的法律责任。由于工
作疏忽、业务水平低,对伪证审查不严、认证错误,导致伪证被作为定案的依据。
另外,对伪证行为人处罚不力,淡化了对妨碍民事诉讼行为的处罚。他们认为民
事纠纷终归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为了社会稳定、化解当事人之间矛盾,对于查出
的伪证,往往只是批评、教育一下了事,没有进行严厉的制裁。这无疑是姑息和
放纵了伪证行为人。伪证行为人并非因受批评、教育而收敛其伪证行为,在以后
参与的诉讼中反而会更加肆无忌惮。
四、伪证的预防
1、鉴于民事诉讼中经常出现伪证,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要不断加强
法律宣传。现在我国正在全民中开展第四个五年普法教育活动。人民法院要根据
审判工作的特点,继续注重加强民事诉讼法律宣传。实践中可采取多种形式灵活
的进行。如在公告栏内张贴“当事人诉讼须知”、“证人须知”;开办司法站,
法制专栏,进行“以案说法”宣传;也可定期不定期地在街头、乡镇、农村开展
法律宣传、咨询活动;还可以将对伪证者的制裁、处罚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
体进行宣传、报道。增加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和人民众依法举证、作证的法
律意识,从源头上杜绝伪证的产生。
2、加大对伪证者制裁、处罚的力度,使伪证行为人承担应负的法律责任。
伪证行为人制作、提供伪证无非是为了获得非法的财产利益,或者为了免除其应
承担的民事义务,或出于恩怨故意陷害他人,或出于私人情谊,或被拉拢、收买,
或者受到胁迫。人民法院发现伪证后,应根据行为人违法情节的轻重,对其严厉
制裁。该的,该拘留的拘留,该追究形式责任的追究刑事责任。使伪证
行为人在财产上、人身自由和名誉方面得不偿失,今后再也不敢制造、提供伪证。
五、伪证的审查
我们知道,司法过程是一个滞后的活动,被形象地称之为“秋后算账”。案
件的事实早已成为历史,法官只有按照证据和逻辑规则去推断事实,但很难完整、
原样地复制历史。任何一个历史事实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原
因中产生的,都有一定形式的证据来反映。目前,不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都明确
要求从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这“三性”来认证。笔者认为仅这样还是
不够的,还应该解决好证据是否应被采纳及如何确定证据的证明力这两个方面的
问题。为防止当事人提交的伪证被作为定案的依据,笔者认为对当事人举出的证
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辨别真伪。
1、审查证据的来源渠道。查清具证人与本案各方当事人的关系,包括人身
关系、财产关系和其他利害关系;审查具证人的文化水平、认识水平、表达水平,
即查清具证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审查具证人的出证动机,查清内容是否具证人的
真实意思表示;审查证据的收集方式是否合法。
2、审查证据的形式。证据总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证据的物
质表现形式称为证据载体。法院在接受当事人所举证据之后,首先要审查证据载
体的表面状况。如书证,要看是否经过涂改。如有涂改的,要看是否加盖涂改人
(单位)的校对章或按有指纹;否则,其真实性值得怀疑。对此,法官可以要求
举证人作出说明、解释。其次,法官可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要求当事人
提交证据时,书证要提交原件,物证要提供原物。提供原件或原物确有困难的,
可以提交复印件、照片、副本、节录本,但必须由有关单位和个人签章、签字,
以证明其真实性。或将原件、原物交法官核对。否则,对这些证据不予认定其证
明效力。
3、全面地审查证据。某一历史事实的发生,往往不限于单一的证据记载、
证明,而是由多种多样的证据相互印证证明的。法官要审查证据的逻辑形式,即
审查个证与其他证据有无合理的,有无孤立性、矛盾性,切忌孤立、片面地审查
证据。如果个证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说明证据是可靠的;如果个证与其他证据
无从印证或者没有内在,甚至相互矛盾,则可能有虚假成分存在,应予重点审查,
识别其真伪。
4、借助科技手段鉴别证据。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法官识别证据的有力武器。
目前,很多高科技已运用于司法领域。法官如果对某一证据表示怀疑或对方当事
人提出异议,可以借助先进的鉴定技术对证据进行鉴定,以辨别真伪。如笔迹鉴
定、痕迹鉴定、声纹鉴定、指纹鉴定、亲子鉴定等。
5、运用形式逻辑和日常生活逻辑判断证据。形式逻辑是研究人的思维形式
的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日常社会逻辑是人类世世代代积累的,跨越每一个生命
长度的知识,而不仅是特定法律所凝固下来的知识。它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而
不是法律规范之中。中外历史上都有法官娴熟地掌握生活常识、体察世态人心,
裁判案件的记载。中国法制史上更是一度存在过“五听”制度。法官判决案件的
正当性必须是正确地适用法律规范。换言之,“适法性”是判决正当性的前提,
但不排除日常生活逻辑在诉讼中的认证作用。法官如果能熟练地掌握形式逻辑和
日常生活逻辑,并运用这些知识去发现当事人用证据证明过程中的逻辑错误,以
及违背生活理性的地方,往往可以起到识别伪证的效果。审判实践中,有的法官
对日常社会逻辑在办案过程中所起的认证作用重视不够。
六、伪证的处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第一款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伪造、毁灭
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
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人民法院都可以根据行为人的情节轻重予以
、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一百零四条又规定,对个人的
金额,为人民币一千元以下,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关
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第118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
二条规定的、拘留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实践中,有些法院对刑
事诉讼中的伪证比较重视,对民事诉讼中的伪证行为重视得不够。这是一种执法
不严的表现。笔者认为,不仅要对在诉讼中伪造证据的行为人进行制裁,而且要
对受当事人指使、收买而作伪证的人和在诉讼前制造伪证从重处罚。因为受他人
指使、收买而作伪证的人明知违法而仍为之。而诉讼前制造伪证的人是有预谋、
有组织的进行制造、提供伪证,社会危害性更大。
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对伪证者处以、拘留运用较多,而追究伪证者刑
事责任的较少。究其原因,一是民事诉讼法中对伪证行为人可以根据情节轻重进
行、拘留和追究刑事责任,对一种行为规定了多种处罚方式,选择项较多,
适用的随意性较大;二是民事诉讼法与1979年的刑法规定脱节。当时的刑法并
没有相应的条款和罪名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相适应。尤其在民事诉讼
中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作伪证的情况,能否适用当时刑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的
伪证罪,司法界业内人士认识不一,也影响了对伪证者应有的处罚。1997年3
月刑法修订后,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
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
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于1997年12月通过了《关于
执行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该规定中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罪名为妨害作证罪,
第二款罪名为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与刑法第三百零五条、第三百零六条“在
刑事诉讼中”限制范围的法条内容相比,第三百零七条没有该限制。可见,立法
者修订刑法时已意识到不仅要在刑事诉讼中追究伪证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在民事
诉讼、行政诉讼中也应追究伪证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伪证
罪属于公诉案件。1998年元月,等六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刑事
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管辖”部分中明确指出,伪证罪由公安机关
立案侦查。现在,修订后的刑法、刑事诉讼法对伪证行为在实体上和程序上都作
了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我们现在追究伪证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已经有法可依。
因此,我们也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伪证这颗妨碍民事诉讼的毒
瘤在我们手中被彻底消除。
本文发布于:2022-08-05 08:51: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575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