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053答案讲课教案

更新时间:2024-11-06 03:50:05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4日发
(作者:七个人2011)

2017年秋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基础1053

答案

精品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053】

从下列五题中选做二题,答题时请写清,每小题50分

一、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1.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①对立性: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

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②统一性: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

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

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往往要通过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曲折之路,实践,

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1.立志高远。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

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2)理想和现实关系的两种错误认识:①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社会

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②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觉得实现理想很困难、很渺茫,认为还是“实际”一

点好,不要做什么“理想主义者”,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

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

2.立志做大事。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

2.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坚定的信念。

只有对科学理想坚信不疑,才能坚定自己的向往和追求,并将理想落实到行动上。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

益而奋斗,真正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

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

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作出最大的自我牺牲,使

个人的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3.立志须躬行。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要学习和掌握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把握社会历史

发展的规律,更加坚定科学、祟高的理想信念。

3.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艰苦奋斗是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一个没

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

神作支撑的政党,它的事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讲艰苦奋斗,并不是要无谓地自讨苦吃,而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理想,不怕吃大苦、耐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作为过程而发生和存在的。同样,理想的实现也是一个过程。理想越是高远,

大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理想是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的。

二、结合实际论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

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在实现理想的征途中,遭遇到一点困难、曲折或失败,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甚至动摇

理想信念的人,不可能将理想最终变为现实,也不可能体会到实现美好理想的巨大幸福。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

曲折的,在曲折中前进。所以,理想的实现过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是道路曲折,有顺境有逆境。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

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是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的方式;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是将

压力变成动力之所为。在追求理想的旅途中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因此,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

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面。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三、结合实际论述如何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四、结合实际论述道德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的反映。因此,道德的内容、

特征、发展和演变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道德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与内容。人们生活在

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必然要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矛盾,就必然要产生一定的道德观念。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

会经济关系,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体系。第二,?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精品资料

各个阶级在社会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认为买卖奴隶甚至处死奴隶都是道德的,而奴隶阶级则把反对奴

隶主虐待、争取做人的地位看成是道德的。封建社会官僚地主则把维护封建制度的“三纲五常”作为他们道德体系的核心。资本主义社

会资产阶级把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看作是道德的。?第三,?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相通性。社会不断进步和发

展,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观念也存在着连续性、继承性和相通性。如社会公德,是社会各界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首先,同一个

时代对社会各个阶层有相同的要求。因为,在同一个社会中,各个阶级都处于同一个社会统一体中,生活在同一个经济发展阶段,有

着共同的历史背景,为解决必需的衣食住行问题,全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某些共同的生活准则,这就决定了各个阶级的道德有某些共

同之处。其次,同一历史背景下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道德有共通性。由于文化的传承性,人们接受共同的文化熏陶,在人们的意识

形态中已经形成并渗透到骨子里的带有本国传统文化彩的道德观念,如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仁”“善”“和谐”等道德观念,在中

国历代都是人们共同的道德规范。最后,在社会和谐中,不同的国家虽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但也会有相同的道德准则。国

家的交往如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有遵守共同的准则,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如“切勿盗窃”“尊老”等

就是社会里各个阶层、阶级都要遵守的道德规范。现代社会中。爱护自然环境、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讲究公共卫生等已经

成为所有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内容。所以,我们对待不同的文化以及文化遗产不能全盘否定,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采取批

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除糟粕。第四,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道德观念的变化往往落后于经济基础的变化。在我国,社会主

义经济基础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了,但封建思想意识和资产阶级的旧道德意识并没有完全消除,甚至在一些人身上还有相当突出的表

现,如封建迷信、特权等级思想、固步自封、个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小团体意识等等。?

第五,?道德具有实践性。实践是道德的基础,也是道德的

目的和归宿。道德是同人们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外在的效果,必然通过社会实践。?综上所述,可以将道德定义

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宣传教育、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的,并以善恶标准作为

评价的社会现象。

五、结合实际论述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本文发布于:2022-08-04 22:43: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568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