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宣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宪法的作用,宪法的法律地位。
2、在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对比中,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充分理解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教学重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学难点】
懂得宪法和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树立宪法意识。
【教学方法】
图表法、谈话法、活动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神圣的《宪法》,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树立宪法观念。
二、学习新知:
(1)每年12月4日是什么日子?(我国法制宣传日)
(2)宪法日的由来: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
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草案将现行宪法公布施行的日期,即12月4日设定
为国家宪法日;每年12月4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3)每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
2001年: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2002年: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2003年: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2004年: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2005年: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2006年: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007年: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2008年: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2009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10年: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从每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上看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宪法的重要性,“宪法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4)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同学间交流)
(我们将宪法和普通法律从规定的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三方
面进行一个比较。)
4、了解我国现行宪法:
(1)我国现行宪法是在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
议上通过并颁布实施。后来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订。
(2)我国现行宪法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
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共138条。
5、法律效力比较:
(1)填空
我国宪法的相关规定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
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劳动法》
义务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公民的神圣职责
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
成年人犯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
(2)有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一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
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
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
制定本法。
《民法通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
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
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法律效力比较得出出结论: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修改或
宣布无效
三、小结:
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宪法
意识,要认真学习、自觉遵守、积极宣传宪法,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维护
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本文发布于:2022-08-04 10:27: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558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