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依法治国心得体会(3篇)
律师依法治国心得体会(3篇)
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树立和维护法
律权威,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任何社会都必须树立有效
的权威,没有权威就没有秩序。以下关于律师依法治国心得体会三篇
律师依法治国心得体会近期,通过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结合十多年的律师从业经验,学习体会
如下:
一、律师应该用自身专业优势,为科学立法建言献策十八届四中
全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
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律师作为专业的法律工作者,无论对
于法律条文的熟悉程度还是对条文背后的法理都有着比较深刻的理
解,加之律师一般实践经验都比较丰富,对于如何立法应该拥有一定
的发言权。我们通常说实践是检验法律是否有成效的试金石,一部法
律或者说一个法律条文是否符合当前经济情况的发展,是否能够保证
公平正义,需要看它是否能够切实解决实践中发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问
题后产生的法律效果如何。因此,立法不仅需要从公平正义角度考虑
还要是否符合当代中国发展形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律师应该充分利
用自身优势,为更加科学的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为不符合时代发展
的法律条文提出修改意见,集众人之力,为增强立法的科学性以及可
操作性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律师应该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政法律的生命
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深入
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政府的每一个决策、每一项行
动都关系着人民的利益,政府是否依法决策、是否依法行动、是否严
格执法都关系着法治社会是否能够健康、有效的建立。特别值得注意
的是全会提出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
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
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此项规定对于律师为政
府决策提供法律保障具有重大的意义,无疑为我们律师提供了一个发
挥自我价值的更为广阔的平台。作为律师,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硬实
力,防微杜渐,于细微之处把控风险,真正为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
政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三、律师应与司法机关协调配合,切实保障司法公正公正是法治
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
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律师与公检法机关一样,都是维护公平正义
的代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律师社会地位不高,公检法机关经常向
看待“敌人”一样看待律师,认为律师是为案件裁判提供阻力,使正
义不能尽快实现,于是对律师处处提防,为律师办案增加很多的难度。
律师与公检法机关应该是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目的只有一个,就
是最大限度的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从业多年的一个律师,立案
难、执行难一直是困扰当事人和我们自己的两个难题,十八届四中全
会指出:1、“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
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
事人诉权。”这对于律师行业和案件当事人来讲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
消息,一旦制度实行,立案将变得简单起来,人们维权的时间成本就
降低了很多。2、“完善司法体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
体制改革试点”。执行难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许多案件当事人拿到
判决书之后却仍然无法
使自己的权益得到维护,这样的判决无异于一张“空头支票”,审判
权与执行权相分离,一定程度上会增强执行的力度,这还需要配合强
制执行的相关专门立法来推进落实。无论是法院也好、律师也罢,双
方针锋相对却又相辅相成,只有协调配合才能切实保障司法公正。
四、律师应当投身社会,为全民普法贡献力量十八届四中全会将
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
宪法精神。律师是一个综合体,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律师
不仅要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要利用自身资源为普法做贡
献。我们曾经走进秦皇岛市董家沟村讲授法律知识、走进山海关区一
关镇东关村开展法律咨询活动、为北戴河新区朝鲜族小学捐款、与秦
皇岛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联合举办中秋活动等。我们的每一次活动都是
奉献爱心的过程,在活动中感恩社会、普及法律。在今年的“12.4”
宪法日,我们将继续延续优良传统,筹划普法宣传活动,为全民普法
贡献力量,实现自我社会价值!律师依法治国心得体会古人云:以铜
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律师是行政机关自我审视的铜镜,通过律师直接
折射出是否做到了依法行政。我们代理的诸多案件,诉讼后行政机关
主动撤销行政行为,让拆迁户看到了一个知错就改的好政府。如贵阳
市白云区艳山红村的房屋征收决定、花溪区竹林村丫河寨的决
定,都是在复议后自行撤销的。这样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非法行
政行为的发生。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律师尽是在和行政机关
碴”的质疑,合伙人李海霞律师表示,这是他们对律师在征地拆迁中
作用的认识不足。她认为,征地拆迁的矛盾主要来源于行政审批不透
明、征地补偿立法严重滞后、一线工作人员官僚主义太严重等原因,
当然也有个别违纪官员官商勾结侵害老百姓的拆迁利益。如果政府部
门以及法律工作者能积极的去引导拆迁户合理的表达诉求,采用诉讼
维权,将矛盾的化解集中到司法机关,而不是采用盲目、盲从的上访。
从而通过律师的引导采用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补偿问题,这对于建立
有序的法治国家是非常有利的,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
来看,律师还是解决征地拆迁矛盾的润滑剂,是矛盾双方的缓冲器。
“我认为律师是依法行政推进的排头兵”。合伙人默立贤律师律师说:
“在座的每个人每年代理的行政诉讼案件有200多件。行政机关通过
一场场的诉讼,法律意识大为增强,法律知识也大幅提高。某种意义
上讲,律师以及行政诉讼案件,是政府公务人员很好的法律老师。”其
他律师也纷纷表示,在征地拆迁业务代理过程中,一定积极的引导当
事人合理表达诉求,引导他们依法维权,放弃不合理的维权方式,在
维护自己权利的同时做到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秩序,做好本职工作,
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在学习讨论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以习近
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腐败的力度空前,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打击腐
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作为专业承办征地拆迁的法律工
作者,律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贡献自己的
力量,争做依法治国的推进器。律师依法治国心得体会依法治国,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
略。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
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
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
民主的确认和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一方面,包括公民民
主权利在内的各种权利都由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所确认和保护;另一
方面,公民民主权利也必须通过法律规定的程序规范而有序地行使,
才能真正得到实现。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
法制。同志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
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不因
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充分
证明,什么时候重视法制建设,什么时候人民民主就有保障。实行
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
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证人民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
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真正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而且是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的过程,是人民众在
党的领导下制定法律,并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过程,法治
重视和强调公民的依法有序参与。因此,这一过程的本身也是一项社
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必将有力推动社
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发展。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社会稳定、秩序井然,是构建和
谐社会的前提。没有稳定和秩序,人们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和睦共处。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其中一些涉
及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是社会不稳定
因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调整解决。
在众多的社会调整措施中,法律调整最为重要。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
范,具有“硬性”的社会功能和规范功能。要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
好的社会环境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
依靠法治作保障。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贫穷
与落后绝不是社会主义。而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经济发达,社会进
步,国家强盛,就必须改革。即逐步取消行之多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
济体制,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设起新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自主、平等、诚实信用等属性,必然从客观上
要求法治。市场不是万能的,也存在消极的一面。要求法律的规范、
引导、制约、保障和服务,否则就会成为无政府经济。所以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实质上是经济法治化的过程。只有有了
健全而且有效的实施市场经济法律,市场经济才能健康有序地运行,
否则,经济活动中的种种弊端和不良倾向就会滋生蔓延,如投机倒把、
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欺行霸市,直至权钱交易,腐败现象猖獗。可
以说,没有依法治国,没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就不可能有给
人民带来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
生产力持续、协调、高速的增长。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和人民当
家作主紧密相联,休戚相关。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没有社会主义
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坚实基础。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又是民主、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而民主的
制度化、法律化,从治国方略的高度来讲,就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
国家。因此只有如此,人民才能使自己的一切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
障,而一旦遭到侵犯,就可以及时获得法律的有效救助。建设中国
特的社会主义,是一个缔造崇高精神文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伟
大事业。不能想象,社会主义不是文明的,是野蛮的;不是进步的,
是落后的;不是发达的,是衰退的。要想使我们国家精神文明发展,
社会能够全面进步,就需要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国家稳
定,长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社会稳定,政局稳定,国家稳定尤
其重要。历史经验表明,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保持稳定最
根本的最靠得住的是法治。因为它最具有稳定性、连续性,最具有权
威性,具有普遍约束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国家稳定,长
治久安的关键所在。各级律协也应组织开展法治政府建设课题研究,
为建设法治政府提供智力支持。动员和组织广大律师献计献策,提交
研究成果,发挥专业智囊作用。律师行业的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
委员,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以及社会关心的重大问题,提出合
理议案和建议,促进地方法治实践。优秀律师担任政府部门法律顾问,
将法律服务形式和功能引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决策咨询、政策研
究、规章拟制、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危机管理、事件处置等领域和
环节,促进依法行政。总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振兴,涉及
到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福祉,更关系到每一位律师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律师在每一次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都应该把它当做法制宣传的
过程,践行法治的过程。只要我们坚持点点滴滴、坚持日长月久,就
会逐步形成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文化氛围。律
师的社会责任、法律责任、政治责任非常重大。律师体在从事法律
服务的过程当中,要自觉、主动地承担起责任来。
乡镇依法治国心得体会
本文发布于:2022-08-02 11:55: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518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