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厦门智慧之城

更新时间:2025-01-14 03:43:42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1日发
(作者:叉车证年审)

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厦门智慧之城

彭顺昌

【期刊名称】《厦门科技》

【年(卷),期】2018(000)001

【总页数】7页(P1-7)

【作者】彭顺昌

【作者单位】厦门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前言

1.人工智能简介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是研究计算机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

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技术科学,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

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

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大规模的算法。数据的量级的增长、

计算能力的提升、存储的便捷化、数据的可分析程度提高,都在加快人工智能的发

展。

人工智能产业链可划为三层,即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其中,(1)基础层包含

硬件存储与计算资源和大数据资源等,芯片、云计算平台、传感器、大数据等均包

含在此层中;(2)技术层包含算法、模型平台,感知智能算法、认知智能算法等均

在此层中;(3)应用层包含硬件产品和软件与服务,硬件中包含无人机、机器人及

其他智能硬件等,软件与服务包含语音输入法、虚拟助手、自动驾驶及智能安防等。

2.人工智能是新一轮技术革命,意义重大

第一次技术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电气化,第三次信息化,第四次智能化。2016

年,谷歌的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Go大比分战胜了世界冠军李世石,成为了人

工智能史上的又一里程碑,2017年AlphaZero完全通过自我强化学习击溃

AlphaGo。通过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具有了“直觉”以及自我学

习能力,并能超出人类认知发现新知识,其发展和应用前景难以估量。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乃至变

革现有产业,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

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城市运行及

司法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将显著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

升人民生活品质。

美国美林银行预测,到2025年,人工智能的“每年产生的创造性破坏的影响”可

能会达到(14~33)万亿美元。麦肯锡报告提出:在包括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

在内的自动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到2030年,全球8亿人口的工作岗位将被机器

取代,中国高达31%的工作时间将被自动化,约有1亿的人口面临职业转换。中

国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技术研究等基础设施正处于进步期,随着科技、制造等业界

巨头公司的布局深入,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3.国家和各地市出台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2017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新一代人

工智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标志着人工智能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十九大

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

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低碳、共享经济、现代

供应链及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11月,首批4个国家

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分别依托百度、阿里云、腾讯和科大讯飞公司成立,涉及自

动驾驶、城市大脑、医疗影像、智能语音等。

2017年10月,上海发布《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明

确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当前引领性的战略性技术和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2020年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2017年,安徽、浙江、贵州、江西、重庆及武汉等地也相继出台了推动人工智能

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4.发展人工智能是厦门产业高级化的必然发展道路

打造厦门大数据基础,构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系统,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物流、医疗健康、智能旅游及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应

用,实现厦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长远发展,是厦门的必然发展道路。

厦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基本情况

厦门软件和信息业发达,两化融合进展良好,弱人工智能在工业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良好基础。

1.产业基础

(1)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厦门2016年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总收入达1100亿元,

从业人员达15.2万,拥有易联众、美亚柏科、三五互联、吉比特及美图等8家上

市企业,数十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5家国家认定动漫企业,148家计算机系统集成

资质企业,产业集聚效应凸显。亿力科技入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四三九九、

趣游、绿网等3家企业入选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电子数据取证与安全领域居国

内领先。近年来,厦门市依托厦门火炬高新区软件园,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云计

算、大数据、北斗应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服务外包、电子商务及动漫游戏等

领域培育形成了一大批骨干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聚集众多高水平软件与信息技术

服务人才。2016年底,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试点工程厦门园区

在厦门软件园三期揭牌。借助园区的落地,厦门市提出,到2020年底力争成为国

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厦门模式,健康产业产值将达到

1200亿元。

(2)集成电路产业。2016年,厦门市出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十年规划,确定了

到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千亿、带动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的

战略目标。火炬高新区已初步形成覆盖“芯片设计、材料与设备、晶圆制造、封装

测试、应用”等集成电路产业链布局。至目前引进或已落地集成电路企业113家;

2016年,火炬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在全国排名前六。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龙

头项目——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厦门)有限公司顺利导入28纳米制程并量产,其

产品良率高达94%,已成为大陆技术水平最先进、产品良率最高的12英寸晶圆厂。

排名全球第八、中国内地前三的封测企业巨头通富微电落户厦门,补上了厦门集成

电路产业链最关键一环,与厦门联芯、三安光电等共同实现了区域性的产业链垂直

整合。

(3)智能制造。厦门市机械、电子行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取得一定成效:平

板显示、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工程机械、客车、船舶等重点领域的龙头企业均具有

了较强的数字化设计能力;客车、工程机械和船舶等高端机械装备关键生产工艺全

部采用数控设备;龙头企业的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能力也已具备较好基础。厦门市

的弘信电子、天马微、金龙汽车、盈趣科技、强力巨彩、路达、厦工及思尔特机器

人等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正在掀起一轮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浪潮。弘信电子的“挠性印

制电路板智能化生产工厂建设”于2016年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天马微打造全球智能化最高水平的模组生产线。金龙汽车全面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

程。盈趣科技利用自主研发的UMS联合管理系统+工业测试机器人+ITTS,打造

离散行业智能示范工厂。强力巨彩公司拥有国际最先进的松下PM自动化生产线

130条。厦工成功研制出了一系列智能工程机械,联合研制出独树一帜的“中国

芯”技术-“XGJE捷驭智能电传控制系统”;思尔特机器人研发出“挖掘机结构

件数字化焊接车间”和“加热炉及分离器数字化生产车间”等系统集成。

2.社会基础

厦门拥有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及华侨大学等一批高校院所,在计算

机与信息技术、MEMS、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及信息技术等具有雄厚的学科优

势和研究实力,每年培养大量优秀毕业生。拥有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福建省

医疗数据挖掘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市ME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器

人应用与仿真架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慧交通诱导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上交通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现代物流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电子政务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福建省机器智能与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仿脑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厦门市计

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重点实验室及电子标签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

关科研平台。

3.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概况

厦门市在大数据应用和产业发展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一是初步建成政府大数据共

享资源库,形成“123”共享开放格局,即1个平台(数据共享平台)、2张网

(政务内网、政府外网)、3个库(市民库、法人库、空间库)。二是率先开展一

批大数据先导应用,包括:多规合一,实现多部门数据整合,共用一张图、一张表

直管到底;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实现全市95%以上的医疗机构共享电子病例和影

像数据;智能交通大数据平台,实现交通管理和应用部门的数据共享。三是集聚了

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大数据企业,包括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中国电信动

漫运营中心和高速成长的本地企业,如精图科技(空间地理信息综合应用)、厦门

信息集团(交通大数据平台)、美亚柏科(网络安全)、美图网(美拍社交视频大

数据)和易联众(健康云)等。四是相关基础产业有一定规模,增长迅速。

依托大数据基础,厦门企业积极开拓人工智能应用,布局新产业加快构建生态链。

美亚柏科、信息集团、科技谷、南讯软件、科华恒盛积极利用大数据构建产业生态

链;四三九九、吉比特、妮东科技研发电竞游戏和VR游戏,谋求在电竞和VR内

容提供等新业务板块占有优势;盈趣科技、凤凰创壹、观印文化等企业积极布局

VR装备和VR集成应用产业;美亚柏科智能公共安全管理系统、雅迅网络的汽车

智能终端、美图公司的美图智能手机、绿网天下的智慧课堂整体、盈趣科技UMS

智能化工厂解决方案、智业软件的互联网医院和艾嘉健康服务产品,商集和云脉的

财务票据识别技术,都各具优势。

4.存在不足

(1)顶层设计和战略重视程度不够。厦门没有列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大

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战略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上升到城市发展战略,难以形成调动全

市之力协同发展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共识,更没能进行顶层设计,全面统筹规划大数

据的“聚通用”,统筹规划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2)大数据共享开放程度较低。大数据80%来源于政府各部门及公共服务单位。

厦门已经出台了《厦门市大数据应用与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和《厦

门市促进大数据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但整体推进力度较为有限;未能以经济特区

立法规定政府的公共数据共享和开放义务,以及保障政府数据开放的合法性;尚未

建立政府大数据管理应用相关制度和标准;缺乏细化的产业发展规划和专项支持计

划;尚未建立起具有先进云存储、云计算能力的大数据云平台,缺乏大规模数据汇

聚处理和挖掘分析能力;尚不能向社会主体开放数据服务。厦门政府各部门及公共

服务单位的数据相对封闭,没有实现数据的汇聚和互通共享,数据开放和共享度低。

(3)云计算能力较为缺乏。大数据的存储和分析需要强大的云计算能力,而厦门

在云计算公共服务方面较为欠缺,厦门超级计算中心计算能力实测值80万亿次浮

点运算每秒(理论值20080万亿次),远低于沈阳东网科技公司超算中心1170

万亿/秒浮点计算能力和30PB云存储能力,以及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基本集12

万核计算资源、100P存储资源、500T内存资源的服务能力。根据报道,云知声

公司计划于2019年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建成一亿亿次/秒浮点计算能力的超算中心,

具备100PB存储能力,如能顺利完成,厦门将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先城

市。

(4)产业生态有待提升。厦门虽有一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企业正在加速发展,但

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特别是在应用层面还没有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产业链尚未

形成有效的分工,缺乏具有较大规模、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缺乏园区载

体,企业分布较为分散,难以形成创新氛围,仅有一个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

产业园建设试点工程厦门园区,没有大规模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园区,也缺少

一流的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产业基础条件平台。引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的力度不足。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本地高校院所在人工智能上的研究和人才

培养需进一步与产业结合,深化产学研战略合作。

厦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兴产业的发展建议

1.发展思路

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十九大精神,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

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大力推动大数据基础建设,加

强人工智能产业链协同和产业生态培育,提升公共创新平台服务能力,推动大众创

业、万众创新,支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大数

据和人工智能在社会管理、民生科技上的应用,确实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2.对策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战略上高度重视。将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提升到厦门城市发展

战略的高度,强化宣传,统一认识,集全市之力推动发展。建立市领导牵头的工作

领导小组,自上而下强力推动,负责统筹协调审议全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及重大

事项;成立厦门市大数据和智能化局,统筹推进全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推

进产业智能化工作,出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五年和十年规划,将人工智能产业

与智能城市建设纳入市重点工程,并配合细化可操作的产业发展规划和专项支持计

划。

(2)加快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发挥厦门经济特区立法权,借鉴贵阳经

验,以法律形式明确大数据“聚通用”的责任义务。积极研究数据开放、保护等方

面制度,实现对数据资源采集、传输、存储、利用及开放的规范管理,促进政府数

据在风险可控原则下最大程度开放。制定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办法,建立政府部门数

据资源统筹管理和共享复用制度。建立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的数据标准

和统计标准体系,推进数据采集、政府数据开放、指标口径、分类目录、交换接口、

访问接口及安全保密等关键共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研究探索大数据市场交易标准

体系。

(3)强化基础支撑,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依托信息集团,成立国企控股、专业

公司参与的大数据管理开发公司,建设集数据采集整理、数据挖掘分析、数据整合

开放、数据共享交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统一平台。构建市级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

台,逐步由政务大数据扩展到社会数据的共享交换,实现全市各部门、各领域数据

的统一目录管理、统一认证和统一交换。建设大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加强对政府部

门数据的统筹管理和集中开放,统一制定全市数据开放计划。引导企业、行业协会、

科研机构及社会组织等主动采集并开放数据。

(4)构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在软件园三期规划一片区域,建设“厦

门人工智能港”,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载体,汇聚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研

究的企业。规划建设海西一流的超算中心和云存储中心,积极争取5G试点。策划

建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建设一批人工智能方向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吸

引高层次人工智能研究人才,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积极举办大数据分析挖掘

大赛和人工智能大赛,鼓励年轻人才脱颖而出。支持厦门美亚柏科等本地信息安全

公司,解决厦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问题。整合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等产业链

资源,联合国内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制造者、使用者与研究机构,成立大数据

和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构建产学研创新平台,推动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资源共享、

协同开发和集成创新,加强对大数据领域共性技术的攻关,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

设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产业聚集。各区各部门优先支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项目,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用电

按工业用电结算。

(5)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在厦门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应用,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实现产业转型升

级;大力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不断开拓经济增长点。

重点支持发展智能制造、智能无人系统、智能物流和智能金融,率先形成突破。

①智能制造

在制造业信息化基础上,全面推动厦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建设“厦门工业云”和

“厦门工业大数据中心”,大力推动智能化工厂管理系统和工业服务云平台的应用,

鼓励重点制造企业建立工业云平台,实现在员工端、制造端、产品端、营销端和消

费者端的全面互通,让信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无缝对接,实现内部的生产精准

管理和对客户服务个性化。大力推动全自动生产线/无人车间/智能工厂和智能控制

装备的技术攻关与示范应用,带动厦门智能制造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工业

机器人、全自动生产线、智能工厂在厦门制造业的应用,提升厦门制造业智能化水

平,实现大批量定制生产,在更低制造成本下大幅增加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和定制化。

②智能无人系统

当前,谷歌苹果等诸多巨头企业入局无人车行业,百度成立了无人车事业部,计划

三年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商用化,五年实现量产。高精度、高机动、强实时、高可

靠的自主无人系统,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并带动了人工智能的研究。

厦门要积极发展无人车/无人机/轨道交通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业,

积极引进机器人总装厂家以及关键部件如控制器、伺服系统、精密减速机等的厂家,

发挥厦门软件和芯片优势大力发展智能化控制系统,形成智能无人系统制造产业链。

支持思尔特机器人等本土厂家。

③智能物流

利用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建设自动化智能港口,全面应用自动化轨道吊和自动化引

导小车(AGV),大幅度提升港口效率。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的管理仓储

与物流系统,推广应用无人搬运车、无人堆码车、无人叉车、自动分类分拣系统,

建设大型无人化自动仓库等,用以节省仓储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物流信

息大数据挖掘技术,实现货与车的智能匹配对接,提高物流时间准确性,推动厦门

工商企业更大范围的零库存生产。支持类似贵州货车帮的物流互联网信息平台,实

现海西地区货物运输需求和公路、铁路、航空、海运运输能力的对接。支持天海欧

康等厦门智能物流设备企业发展。

④智能金融

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通过机器学习、语音识别、视觉识别等方式来分

析、预测、辨别交易数据、价格走势等信息,从而为客户提供投资理财、股权投资

等服务,同时规避金融风险,提高金融监管力度。目前,AI在全球对冲基金行业

的运用已相对成熟。计算机根据算法自动交易,分析研究业绩报告,金融合同解析,

银行工作数码化自动化,都将大量替代金融从业人员,极大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

本。因此必须大力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厦门金融业的应用,支持在厦金融企业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服务水平,助力厦门海西金融中心建设。

⑤智慧电子商务

跨界利用VR、MR、AR等新型智能技术,提升TMT电商的场景直播的体验效果,

联合开发新一代直播电商体验平台,创建区域城市电商产品大商贸平台。结合电商

数据与人口数据信息,挖掘客户需求,推动家政服务、家装设计、工业设计、在线

教育、养生保健及心理辅导等非实物型服务产品的网上交易,尤其注意推动人工智

能在线服务的发展。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电子商务的客户分析、产品推荐、销售服

务、仓储配送等应用。

(6)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服务社会民生。大力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厦门市

社会管理、公共安全、健康医疗及智能交通等的应用,提升民生福祉。

①智慧政务

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依托地理信息、卫星遥感、对地观测等空间信息,结合城市

建筑信息,建立城市建设多规平台大数据库,实现城市建设规划“一张图、一个平

台、一张表、一套机制”,实现多个部门规划协同,为城市“多规合一”提供多源

信息与集成平台保障;为“不动产登记”提供多部门协作与数据库支撑;为民众提

供“移动互联”信息服务模式与智慧生活体验等。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城市圈的

综合协调和一体化建设;为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推动厦门电

子政务发展,重点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梳理办事流程,建设统一的全流程行政审批

平台,推进行政审批信息共享应用,提升审批效能建设。通过大数据运用,建设社

会公共信用体系,构建公平诚信的社会环境。在自贸区率先试点大数据对市场主体

服务和监管,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建立全市公共惠民服务一站导航、一证通

行、一次申办、一页查询的体系。整合政府各部门网上办事资源,提高社会服务供

给和管理水平。

②智慧医疗健康

构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覆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

药品供应、计划生育和综合管理业务的医疗健康管理和服务大数据应用体系。依托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试点工程厦门园区的建设,加快推进厦门各

大医院医疗数据的汇聚共享和开放,推动人工智能在病例诊断和方案大数据上

的深度学习,大力发展社会健康卫生大数据、用药辅助系统、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自动化手术系统、健康护理机器人等。基于人工智能开展大规模基因组识别、蛋白

组学、代谢组学等研究和新药研发,推进医药监管智能化。加强流行病智能监测和

防控。加快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厦门研究院、国家健康医疗厦门开放大学的建设。

支持智业软件、易联众等本土医疗健康企业发展。

③智能公共安全

“厦门会晤”安保工作顺利完成,凸显了智能公共安全的重要性。人工智能智能安

防实际上是要解决安防领域数据结构化、业务智能化以及应用大数据化的问题。一

是要推动厦门公共安全管理平台的建设,汇聚人口信息、GIS信息、消防、地下管

网、危化品、交通控制及危险人等信息,智能识别安全隐患并通过统一的公共安

全调度指挥平台快速合理调度公共安全力量,大幅提升整治排除能力。二是推动人

工智能在安防行业的应用,主要依靠视频智能分析技术,智能分析安防系统大量的

图像以及视频信息,开展舆情监控,及时发现隐患和线索并采取安防行动。三是发

展智能监控设备和安保机器人。支持厦门美亚柏科、罗普特等本土公共安全企业的

发展。向、国家网信办、公安部、工信部申请在厦门举办“丝路公共安

全论坛”等展会,借力“厦门会晤”推广厦门安保项目产品,凸显厦门市智能公共

安全的产业项目潜力。

④智能交通

发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实现道路交通引导控制智能化,道路规划、公交

线路规划等更为科学合理。推动辅助驾驶技术及无人驾驶技术在BRT地铁等固定

路线的应用,在BRT示范应用无人驾驶公交车,以项目推动厦门无人驾驶产业发

展。探讨在厦门地铁引用无人驾驶地铁的可行性。推动金龙客车与百度战略合作,

加快量产商用无人驾驶巴士。发挥厦门市智慧交通诱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车辆

远程信息服务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海上交通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城市

交通信息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的作用,提升在智慧停车场、智能停车

诱导、车联网终端、港口高精度引航停靠、交通大数据、城市综合交通信息化管理

等方面的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水平。

(7)加强资源投入和集聚

建立财政引导、市场主导的资金支持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和土地投入力度,大

手笔建设“厦门人工智能港”。各区各部门计划资金优先支持厦门高校院所和重点

企业人工智能基础前沿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平台建设、

创新应用示范等。积极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人工智

能重大项目实施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化众创空间。推动

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合作,支持厦门市人工智能企业与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先高校、

科研院所、团队合作。鼓励国外人工智能企业、科研机构在厦门设立研发中心。依

托“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建设人工智能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对台联合研究中心等。

优先引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团队,按资助上限优先给予住房补贴、创业启

动资金等。

(8)加强宣传工作,扩大对外合作招商

积极宣传“厦门人工智能港”建设,打造“厦门人工智能港”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加快招商引智,发挥厦门生态优美宜居城市优势,积极吸引高层次数据分析和人工

智能算法研究人才来厦门工作。鼓励国内外企业在厦门设立大数据存储和服务中心、

大数据交易中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究机构等。重点引进“BAT”、华为、京东、

谷歌、微软及DELL等在厦门设立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推动引进华为云、

阿里云的云计算服务商。扩大厦门大数据大赛的规模和影响力,争取升级为海峡两

岸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大赛,建立“竞赛型产研联盟机制”聚集产业资源,每年要通

过人工智能创业商业模式、技术创新、项目创意等竞赛,推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

项目,吸引聚集人工智能领先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人才、团队合作,并在厦门设

立应用研发中心,推动人工智能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打造“国家人工智能产业

转化基地”。发挥对台优势,发挥好海峡两岸信息化论坛等平台,积极开展对台合

作和招商。


本文发布于:2022-08-01 17:05: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509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