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以
下是为你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一
法治中国的建设,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具有重
大意义。大学生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
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养成心中有法、自觉守法、遇事
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成为具有较高
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大学生要准确把握法治思维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正确理解社
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关系,逐步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培养
运用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法治思维的
途径很多,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机会和途径学习法律知识、掌握
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养成依法办事习惯等,在学习和生活
中逐步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养成科学的法治思维方式。
学习法律知识。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治思
维的前提。一个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的人,不可能形成法治思维。
1
法律知识通常包括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和法律原理方面的知识,
这两部分法律知识对于培养法治思维都很重要。只有既了解法律
法规在某个问题上的具体规定,又了解法律的原理、原则,才能
更好地领会法律精神,养成法治思维。除了从书本上获取法律知
识外,还可以通过收听收看法制广播电视节目、阅读法律类报纸
杂志,尤其是运用新媒体等途径学习法律知识。
掌握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是法治思维的基本要素,法治思维
的过程就是运用法律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过程。法
律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确理解法律的方法,包括理解
法律条文的含义、内容和精神等;二是正确运用法律的方法。法律
是调整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规范,涉及的专门领域和专业问题较
多,法律本身也是一门专业学科,因此,了解并掌握理解和运用
法律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法治思维。
参与法律实践。法治思维是在丰富的法治实践中训练、培养
和应用的思维方式。脱离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难以养成法治思
维方式。只有通过参与各种法律活动,在法律实践中运用法律知
识和方法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才能养成自觉的法治思维
2
习惯。现在,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的方法和途径越来越多。一是
参与立法讨论。我国国家或地方的很多立法都要广泛征求意见或
者进行听证,大学生可以参与这些立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有关
意见。二是依法行使监督权。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对国家机关及
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合法进行监督的权利,包括提出批评、建
议和申诉、控告、检举。大学生可以通过行使这些权利,进行法
律监督。三是旁听司法审判。凡是人民法院公开审判的案件,都
允许公民旁听,大学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旁听法院庭审,了解
案件的审判过程。四是参与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法律辩论等活
动,增长法律知识,锻炼法治思维。
养成守法习惯。法治思维是一种习惯性思维,与长期自觉养
成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大学生在生产生活中养成遇到冲突不
使用武力、遇到纠纷就去查法律的习惯,同样是法治思维的一
种具体表现。因此,大学生只有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从我
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具体问题做起,才能养成守法的习惯和法
治思维。
二、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3
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公民都要深刻认识尊重社会主义法律
权威的重要意义,都有义务和责任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人民
是国家的主人翁,是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尊重法律权威
是其法定义务和必背素质。就大学生而言,作为一个公民,要在
尊重法律权威方面加强砥砺,在学习和生活积极作为,养成敬畏
法律的良好品质,努力成为尊重法律权威、信仰宪法法律的先锋。
信仰法律。应当相信法律、信奉法律,树立崇尚法律、信仰
法律的牢固观念,增强对
法律的信任感、认同感。对法律常怀敬畏之心,常思敬重之
情。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
遵守法律。大学生要用实际行动捍卫法律尊严,保障法律实
施。参与社会活动,实施个人行为,都要以法律为依据,不得违
反法律规范。处理问题、作出决定是,要先问问在法律上“是什
么”和“为什么”,是否合法可行。在处理守法和违法的关系是,
要防微杜渐,防止因小失大。在面临选择的重大关头,要依法冷
静权衡,防止头脑发热或心存侥幸而铸成大错。
4
服从法律。应当拥护法律的规定,接受法律的约束,履行法
定的义务,服从依法进行的管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一切
依据法律和事实作出的决定,真心接受与认可,自觉予以执行。
如,对学校依据法律和校纪校规作出的各种奖惩决定,要严格执
行,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尊重法律权威的习惯。
维护法律。大学生应争当法律权威的守望者、公平正义的守
护者、具有良知的护法者。对违法犯罪行为,要敢于揭露、敢于
抵制;坚决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心态,消除袖手旁观、
畏惧不前的恐惧心理,抵制遇事回避、私下了之的惧法现象。对
于大学生及社会其他公民来说,帮扶、见义勇为,不仅是一
种道德诉求,也为我国法律所规定和保护,已经成为具有法律性
质的社会行为。所以,大学生要遵法守规、抑恶扬善,做新时代
的护法使者。
二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确立了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不仅
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还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养,树立和
5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为国家法治建设作贡献。社会主义民主
法治观念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法治不仅包含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我们
大学生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
性质和特征,树立起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为什么要树立和培养法治观念
首先,树立和培养法治观念是由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的现状决定的。不仅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而且也应当成
为实行法治的国家,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广大人民众在党
的领导下,通过各种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及社
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坚持党的领导,人民
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
髓。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目的根本保证,依法治
国是党的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6
其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
实现途径等重大问题的系统化认识和反应,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
义立法、执法、遵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对法治实
践起着指导和推动作用,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法治理念是法
治发展的内在功力,没有法治理念,法制建设就缺乏理论基础的
主导价值观,难以把握正确的方向。遵循科学的道路,难以向广
度、深度推进,法治的终极目的也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反应和指引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
功能、目标方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再
次是摒弃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糟粕的需要,虽然早在春秋时期法家
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就提出了法治的思想观点,但拥有两千多年
的封建历史的中国,人治的思想严重,对待传统法律思想,我们
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对于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的要予以保留,对于不符合时代发展的甚至是阻碍社会发展的要
坚决剔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立足中国实践,又充分
7
体现时代精神。既继承中国优秀的法律传统,又吸收外来有益的
法律文化。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呢首先,我们应
该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
重要特征。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发扬社
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指出,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
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指出,人民民主是
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
心。我们应该紧紧记住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性,为建设社会
主义民主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我们应该培养社会主
义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法律思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是
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
方法、参与法律实践等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从法律的角
度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习惯。一是要学习法律知识。
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一个
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的人,不可能形成法律思维方式。法律知识
通常包括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和法律原理方面的知识,这两部
8
分法律知识对于培养法律思维方式都很重要。只有既了解法律、
法规在某个问题上的具体规定,又了解法律的原理、原则,才能
更好地领会法律精神,养成法律思维,并运用法律思维思考和处
理各种法律问题。二是要掌握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是人们从法律
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法律方法构成法律思维
的基本要素,法律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法律方法思考、分析和解
决法律问题的过程。我们要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必须掌握法律方
法。应当指出,大学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方法。
三是要参与法律实践。法律思维方式是一种在法律实践中训练、
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式。脱离具体的法律生活和法律实践,不可
能养成法律思维方式。只有通过参与各种法律活动,在法律实践
中运用法律知识和方法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才能养成一
种自觉的法律思维习惯。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不断
推进,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调整范围将越来越广泛,人们面临的法
律事务必然会越来越多。这既对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提出了迫切要
求,也为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提供了良好条件。
9
最后,大学生应该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社会主义法
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
从国家角度来说,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
权威的因素。例如,要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保证法律的科学性、
合理性;改善法律实施的状况,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
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从个人角度
来说,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对于大学
生来说,至少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努力树立法律信仰。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
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大学生应当通过认
真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深刻
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从而树立起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的信仰。
二、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大学生在自己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
的同时,还要向其他人宣传法律知识。特别是要宣传社会主义法
治观念,帮助人们彻底根除“权大于法”、“要人治不要法治”
等封建残余思想,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使人们了解、
10
熟悉和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从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维护
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良好风尚。
三、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违法犯罪行为既是对社会
秩序的破坏,也是对法律权威的蔑视。大学生不仅要有守法意识,
自觉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既包括事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包括事中
和事后制止、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我们要在保护好自己生
命安全的前提下,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比如,西安市大学生到政府部门去带薪实习也是一个相当不
错的机会。我们可以得到多方面的收获。我们可以了解到政府工
作人员他们具体在做什么,他们的义务和责任是什么,他们的职
权是什么。我们在收获实习经验的同时也同样的树立和培养了我
们的法治观念。
像此类我们大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其中的机会还有很多,像
各个学院、社团的法治相关活动。我们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就
11
在不断的培养我们的法治观念。当然我们应该积极参加普法教育
的相关讲座,或者不要拒绝别人在搞活动时候的宣传。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应从身
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根本上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打心底为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然,我们作为时代先锋,需要我们身先士卒地主动去普及
法治教育,促进法治建设,是我们最高的境界,也是我们应该努
力的方向。不仅树立和培养了我们自身的法治观念,同时也培养
了他人的法治观念,促进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
其良好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大学生树立和培养法治理
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应具备
相应的法律素质,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
观念。学习和掌握法律和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
12
能力,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让我们领会社会主义
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从社会学角度讲,我国正在融入法治社会。对置身于未来社
会的任何一个人,是无法摆脱法律而生存的,所以树立社会主义
法制观念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关系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大学生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
法治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等基本观念,养成自觉
遵纪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我国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仅包含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鲜明的社会主
义性质。当代大学生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真确理解社会主
义民主法治的性质和特征,树立起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民主
法制观念。
曾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
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指出,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
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
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1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很注重法治,只有树立法制观念,才能铸就和谐社会、法治
社会。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秉承这一观念,提倡法治,发扬法
制。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学校与老师进行普法教育并且
多组织学生进行与法律有关的活动。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第一,教学内容选择:如
前所述,法基课属大学课程中的公共课,课时少因此在教学中,
法学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要,有针
对性地突出重点,在少而精”方面作文章,应讲授与学生有一定
联系的部门法,如民法、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
由干与学生密切相关,因此也容易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普法效果,
从而也使学生通过普法教育了解法律,值得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
己合法权益。第二点即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往的普法教育,
法学教师多采用讲授这一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上课提不起精
神,更不用说去努力学习法,以法保护自己。因此,加强对教学
14
方法的改进也是真正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
中因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比如课堂讨论,多进行案例分析,结合
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普法达到我
们所要达到的效果。普法教育毕竟过于抽象,要真正唤醒学生的
法律意识,应采取一些更具体,更行之有效的办法,针对大学生
年龄及性格特点,把法律意识的培养同组织活动相结合、达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和组织
一些有关法学方面的知识智力竞赛,以树立学生良好的法制观念。
大学生要努力树立法律信仰。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
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大学生应当通
过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从而树立起对我国社会主义
法律的信仰。
大学生要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大学生在自己学习和掌握法律
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其他人宣传法律知识。特别是要宣传社会主
义法治观念,帮助人们彻底根除“权大于法”、“要人治不要法
治”等封建残余思想,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使人们
15
了解、熟悉和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从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
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良好风尚。大学生还必须敢于同违法
犯罪行为作斗争。违法犯罪行为既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也是对
法律权威的蔑视。大学生不仅要有守法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
而且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权威。
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事前采取有
效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包括事中和事后制止、检举、
揭发违法犯罪行为。
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权威和尊严,这是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
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作为大学生的我
们更应该担当重任,努力宣传法治,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建
设法治社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更应该满怀信心,关注生活
的点滴,真所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让我们去践行
我们的承诺,构建法治社会。
16
本文发布于:2022-07-29 21:30: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460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