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大纲

更新时间:2025-02-25 23:38:27 阅读: 评论:0


2022年7月28日发
(作者: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Proposal

ForeignLanguageCollegeofCUST

GraduationThesis(2006)

Title:C-ETranslationofTouristPublicity

Materialsina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Class:0201102

umber:020110212

ame:蔡琰

Tutor:

Contents

Introduction-------------------------------------------------------------------------------------------------------------1

1GeneralViewsonC-ETranslationofTouristPublicityMaterialsina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1

1.1AnIntroductiontoC-ETranslationofTouristPublicityMaterials-------------------------------1

1.2LanguageFeaturesofTranslatedTouristPublicityMaterials--------------------------------------2

1.2.1Informative,AttractiveandPersuasive--------------------------------------------------------------2

1.2.2Short,ConcisebutAppealing--------------------------------------------------------------------------3

1.2.3Clear,AccurateandWell-Organized----------------------------------------------------------------4

1.2.4FigurativeUseofLanguage---------------------------------------------------------------------------4

1.3CulturalDifferencesinC-ETranslationofTouristPublicityMaterials-------------------------5

1.3.1PsychologicalDifferences-------------------------------------------------------------------------------5

1.3.2DifferencesinEthicsandvalues-----------------------------------------------------------------------5

1.3.3Aestheticdifferences--------------------------------------------------------------------------------------6

1.3.4ReligiousandCustomaryDifferences---------------------------------------------------------------7

1.4ecessityofTranslatingTouristPublicityMaterialsina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7

2TheoreticalFeasibilityofTranslatingTouristPublicityMaterialsina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8

2.1ida’sFunctionalEquivalenceTheory--------------------------------------------------------------------8

2.2ewmark’sCommunicativeTranslationandSemanticTranslation------------------------------9

2.3ApplicationoftheTwoTheoriesinTranslatingTouristPublicityMaterials-------------------10

3PracticalFeasibilityofTranslatingTouristPublicityMaterialsina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11

3.1InadequateMessageandItsAdjustments----------------------------------------------------------------12

3.1.1Addition-----------------------------------------------------------------------------------------------------12

3.1.2Explanation-------------------------------------------------------------------------------------------------13

3.1.3Analogy-------------------------------------------------------------------------------------------------------13

3.2OverloadedMessagesandItsAdjustments-----------------------------------------------------------------14

3.2.1Paraphrase---------------------------------------------------------------------------------------------------14

3.2.2Deletion------------------------------------------------------------------------------------------------------15

3.2.3Compilation-------------------------------------------------------------------------------------------------16

3.3RelevantKeyPointsDeservingtheAttentionofTranslators-----------------------------------------16

3.3.1ConsistencyinTranslation-----------------------------------------------------------------------------17

3.3.2AccuracyinTranslation---------------------------------------------------------------------------------17

3.3.3PreferenceofFreeTranslationinTranslatingHistoricalSpots-----------------------------18

Conclusion----------------------------------------------------------------------------------------------------------------19

Bibliography-------------------------------------------------------------------------------------------------------------19

Acknowledgements----------------------------------------------------------------------------------------------------2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法律英语的词汇特征及其翻译

√课题类别:设计□论文□

学生姓名:霍超

学号:2

班级:106010304

专业(全称):商务英语

指导教师:夏日光曹志艳

2007年5月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我国对外交往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法律活动也日益频繁,而一切法律活动都离

不开法律法规的监管,因此,对法律法规的翻译需求空前旺盛。但是受法律翻译人员

专业水平和翻译态度的影响,我国法律文件的翻译质量不容乐观。有些法律法规的翻

译,在词汇层面并没有尽最大的可能体现出法律文体同其他文体的差异,不符合法律

词汇特征的翻译随处可见。此外,将原文本中的同一法律概念在目标文本中用多个不

同的法律术语表述的情况也不鲜见。鉴此,为了提高法律翻译的质量,有必要在了解

法律术语的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其翻译的出路。本文叙述了法律英语的定义、功能、文

体特征和语法特征,深入分析法律词汇的根源及特征,来探讨法律词汇的翻译的标准

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回顾1980年代中期以来关于法律文化研究的路径,有一个看似简单、但却非常重

要的结论,那就是不能从法律本身来理解和研究法律,必须借助多学科(领域)的视角

来观察法律(王健,2001:5)。法律翻译作为一种特殊文本的翻译在全世界乃至中国

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历史,法律翻译不仅维护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反映社会现状,

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David关于比较法分析指出了译者在法律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法律方面的障

碍:不同法律体系中没有完全对立的法律概念和分类体系是一个最大的困难之一。现

实社会中法律科学是在其法律体系中独立发展起来的。因此一个法系的法官所熟悉的

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对另一个法系的法官而言是完全陌生的。

Šarevi(1997:3)在ewapproachtoLegalTranslation的前言部分明确地提出:

首先,通过建立译者在其中承担法律交际中积极参与者角的一个理论框架,[本研究]

试图提供法律翻译的一种新方法。传统上,一直否认法律翻译者应具有决策自由。现

在,由于持不同意见者大胆藐视传统,法律翻译者终于获得了新的责任和决策权

威。……因此,法律翻译在本研究中被看作一种交际行为。

随着全球化趋势及国家间合作的不断扩大,中国与英语国家之间法律的互译就逐

渐增多,因为法律的特殊性,所以翻译工作者不仅要具备过硬的英语能力,而且法律

英语的翻译理论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加大对法律英语翻译理论的不断研究,从

而使其不断进步和完善。

三、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随着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发展,人们对法律翻译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质量要

求。法律英语词汇特是为了达到法律英语文体表述目标—正式和准确—而服务的。

本课题主要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总结出法律英语及其词汇的特征和翻译标准,并且探

讨一些翻译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应对策略。作者认为一个法律

翻译工作者必须通晓中西法律体系的差别和中西法律语言的差别,并在具体翻译过程

中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才能解决法律词汇翻译中对等缺乏的难题。本课题的难点是关

于法律词汇翻译的文献资料不是很丰富,直接相关的理论很少,这给本课题的探讨带

来了一些困难。

四、设计(研究)论文提纲与进度计划:

(一)论文提纲

1引言

2法律英语概述

2.1定义

2.2功能

2.3文体特征

2.4语法特征

3法律英语的词汇特征

3.1法律英语的词源

3.2法律英语的词汇特征

4法律词汇的翻译

4.1翻译及翻译理论

4.2翻译标准

4.2.1普通翻译标准

4.2.2法律翻译的特定标准

4.3法律词汇翻译实践及策略

5结语

(二)写作进度与计划

(1)2007.4.29-2007.5.5写出文献综述,填写开题报告

(2)2007.5.6-2007.5.25材料分析,撰写大纲,完成初稿

(3)2007.5.26-2007.6.1充实修改,完成第二稿

(4)2007.6.2–2007.6.8论文修改,完成第三稿,定稿

五、参考文献:

'sLawDictionary,7thEdition[C].Eagan:West

PublishingCompany,1999.

,ge,Cultureand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2000.

3.曹叠云.立法技术[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3.

4.曹永强.法律英语解构[A].陆文慧.法律翻译:从实践出发[C].香港:中华书

局,2002.

5.杜金榜.法律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杜金榜,张福,袁亮.中国法律法规英译的问题和解决[J].中国翻译.2004,3.

7.刘红缨.法律语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潘庆云.跨世纪的中国法律语言[M].上海: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9.孙万彪.英汉法律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0.周玲.如何翻译英语法律文献——实战笔译系列丛书[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

版社.2006,2.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2007年5月5日

教研室(学术小组)意见

教研室主任(学术小组长)(签章):

2007年5月8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湖南导游词翻译探讨

√课题类别:设计□论文□

学生姓名:徐光燕

学号:2

班级:0305班

专业(全称):英语

指导教师:夏日光曹志艳

2007年4月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中国旅游前景看好。在良好形势下,湖南旅游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欧美

市场却不景气,关键在于服务设施不健全,旅游资料问题不断。针对这种情况,本论

文着重从导游词翻译方面进行探讨。导游词翻译,作为旅游资料中一重要组成部分,

是游客了解中国文化最为重要的途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翻译标准。论文针对湖南导

游词翻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威密尔的目的论来指导导游词翻译实践,并在此基

础之上,提出导游词翻译的一些技巧和实践中应重视的问题,旨在提高湖南导游词的

翻译质量,健全旅游资料服务设施,为湖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旅游翻译在旅游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但事

实上,不仅对于湖南,就是对整个中国来说,当前的旅游翻译研究还不能较好地满足

旅游发展的需要,更不必说导游词翻译了。目前湖南的导游词翻译情况不容乐观,具

体表现为“一少一多”现象。所谓“少”,是指在国内比较有影响的外语期刊上,评

析导游词翻译的文章较少;所谓“多”,是指导游词的汉译英文本中错误较多。

鉴于湖南省对外宣传的现状,曹波、姚忠(2002)从文化学、旅游学、翻译学等

角度出发,对湖湘文化及旅游对外宣传的语言表达进行了综合研究,发表了“指示型

旅游资料的编译策略”和“旅游景观名称的解释性翻译”等相关论文。张宁(2000)

通过分析旅游资料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及其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提出旅游资料的英译

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但从整体上说,目前专门研究导游词翻译的文献却是凤毛麟角。

除了中国知识网上发表的极为有限的一些研究旅游翻译的论文外,目前国内较系统,

针对性较强的专著要数陈刚所著的《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一书。此书深入探讨了旅

游翻译的趣味性、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特殊性以及操作性,较全面地向读者介

绍了旅游翻译这一领域,也包括导游词翻译,对中国的旅游翻译界极有指导意义。

鉴于旅游业的前景看好,作为其服务设施的导游词翻译也得紧跟上时代的发展潮

流。要全面深入地探讨导游词翻译,就要密切关注“三界”,即翻译界、旅游界和全

世界,并结合这“三界”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旅游事业。在此基础之上,在不久的将

来,研究导游词翻译的专著必定会越来越多,其质量也将会不断提高。

三、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本论文首先介绍导游词翻译的文本类型和特点,指出湖南导游词翻译的现状,接

着阐述威密尔的目的论,从目的论角度得出导游词翻译的目的和效果,并在目的论基

础上总结出导游词翻译的一些标准,最后指出基于导游词翻译标准之上的翻译技巧和

实践中应重视的问题。论文的重点在于应用威密尔的目的论来指导导游词翻译实践,

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导游词翻译的一些技巧和实践中应重视的问题,为湖南旅游业

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论文的难点在于:旅游翻译,作为所有单项专业翻译中涉及面最广、翻译手段

最丰富、翻译方式最全面、跨文化性质最典型、跨文化特最鲜明、涉及社会经济、

政治、教育、宗教等因素最多的包罗万象的翻译种类或科目,对其的研究往往要求很

高。而作为旅游翻译重要组成部分的导游词翻译情况就更复杂。再加上作者本人对这

方面涉猎不深,并且研究导游词翻译的专著也不常见,因此作者只能在有限的文献基

础上去分析、总结,然后把威密尔的目的论与导游词翻译实践相结合,提炼出自己的

观点。

四、设计(研究)论文提纲与进度计划:

(一)论文提纲

1引言

2导游词翻译概述

2.1文本类型

2.2翻译特点

2.2.1语言特征

2.2.2句法结构

2.2.3服务对象

2.2.4文化冲击

2.3湖南导游词翻译的现状

3威密尔的目的论与导游词翻译

3.1威密尔的目的论

3.2从目的论角度看导游词翻译的目的和效果

4目的论对导游词翻译实践的启示

4.1导游词翻译标准

4.2基于导游词翻译标准标准之上的翻译技巧

4.3实践中应重视的问题

5结语

(二)写作进度计划

(1)2007.4.29-2007.5.5写出文献综述,填写开题报告

(2)2007.5.6-2007.5.25材料分析,撰写大纲,完成初稿

(3)2007.5.26-2007.6.1充实修改,完成第二稿

(4)2007.6.2–2007.6.8论文修改,完成第三稿,定稿

五、参考文献:

k,Peter.ATextbookofTranslation[M].London∶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UK)Ltd.,1988

k,Peter.Approachesto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Christiane.TranslatingasaPurposefulActivity[M].Shanghai∶

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4

4.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陈刚.涉外导游词翻译的特点及策略[A].浙江大学学报,2002

6.曹波,姚忠.《湖南旅游英语》[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闵大勇,詹允昭,王义芳.旅游翻译初探[A].《中国翻译》编辑部.中译英技

巧文集[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8.文军.信息与可接受度的统一[J].中国科技翻译,2002

9.孙康.《湖南省英语导游词(十篇)》[M].长沙∶湖南省导游员资格考试委员

会,2006

10.一舟.旅游英语翻译偶得[J].广西师大学报,2002

11.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2000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月日

教研室(学术小组)意见

教研室主任(学术小组长)(签章):

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商务秘书英语中的语用失误探析

√课题类别:设计□论文□

学生姓名:许秋颖

学号:2

班级:106010304

专业(全称):英语

指导教师:夏日光曹志艳

2007年5月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贸易的规模日益扩大,从而使得“商务秘书”这

一行业走俏,商务秘书英语风靡全国。该研究的写作目的在于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

提供一定的参考,使读者不仅能够在意识上真正认识到语用失误的危害性,从而主动

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扩大阅读视野,了解中西文化差异,还能得到切实有用的实际

工作的技巧,最终达到正确礼貌地与国际客户沟通,促进经济合作的目的。该研究从

商务秘书英语实践入手,以实际工作经验为后盾,将商务秘书英语按工作区块划分为

若干部分,深度剖析各部分常见语用失误的实例,归纳总结出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及

造成的后果,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如何在商务秘书的实际工作中避免出现语用失误。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由于该研究是国内新的经济环境与旧的研究内容的结合,现在商务秘书英语领域

研究语用失误的人士并不多,相关的理论成就也难以到。但是如果将本课题分为商

务英语与语用学两部分的话,国内外的研究就已经颇有成就。

MarceloDaseal(1983)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去探讨语用学;GeorgiaGreen(1989/1996)

特别强调语篇语用问题,并侧重形式语用研究;JacobMey(1993)则强调从社会的角度

区域去研究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者在社会交往中如何学则语言,使用语言时可能会

受到的限制以及因使用语言而产生的认知效果和社会效果等等。Thomas在1983提出

“二分法”的语用失误。他认为语用—语言失误是和跨文化失误相联系的,而社交—

语言失误是由于个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和地位差异导致的,属于非文化因素;何自然在

1988年从特定条件下话语意义所指范围方面分析了语用—语言失误;Levison在1990

年从语言本身固有的局限性方面分析了语用失误;曹春春(1998)从本族语者的角度

来分析不考虑非母语者的因素而产生的所谓的“语用失误”;李桂芝和张国(2003)提

出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为文化价值观念不同会影响语言的选择的理论。

樊斐然(2006)在《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一文中,从商务英语的词汇和

句法特点以及英汉商务语言的差异的角度对其汉译做了初步探讨。张维维(2006)在

《商务英语谈判中的模糊语用策略》一文中,通过对模糊语言基本概念的介绍和一些

实例的分析,讲述了在国际商务英语谈判中模糊语的运用。赵玉荣(2006)在《商务英

语沟通中的语用失误》一文中以语言的经济效用为切入点,结合国际商务沟通实例,分

析了语用失误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商务英语交际中避免语用失误的办

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交流的扩大,商务秘书英语的应用领域势必随之拓展,

在该领域研究的语用失误的价值也会随之增加,在竞争的压力和实际工作需要的引导

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该研究当中来,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更好的材料

与建议,因此该研究具有十分突出的实际效用,非常值得研究,势必具有十分宽广的

发展前景。

三、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该研究虽然研究的是“语用失误”这个旧话题,但是研究商务秘书英语中常见语

用失误涉足的却是一个较新的领域。从本人收集的材料来看,尚无人在该领域论证该

命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并不多,导致本人在收集材料的时候遇到很大的困难,尤其是

在具体实例的搜集上,语用失误的例子很多,但与商务秘书英语相关的并不多。实际

工作中语用失误的例子也不少,但是不具有普遍性,值得研究的并不多。该研究最具

价值的地方恰恰就是对于大量的实例进行归纳分析,所以,实例的搜集与分析是本课

题的重点,也是难点。

该研究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很强,但是,所有的实践必须要有理论的支撑,

因此拟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分析、对比、归纳等手段,将语用学中有

关语用失误的礼貌原则、合作原则、语用失误的概念及分类的理论和商务秘书的具体

工作,如接待、介绍、电话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

升华理论。

四、设计(研究)论文提纲与进度计划:

(一)论文提纲

1引言

2语用学的理论基础

2.1语用失误的概念及分类

2.2.语用失误的危害

3商务秘书英语简介及其常见语用失误例析

3.1商务英语尤其是商务秘书英语的特点

3.2商务秘书不同的工作区域中常见语用失误及其原因分析

3.2.1在见面与介绍中出现的语用失误

3.2.2在话别与送别中出现的语用失误

3.2.3在电话与电邮中出现的语用失误

3.2.4在接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

3.2.5在邀请与感谢中出现的语用失误

3.2.6在聚会与送礼中出现的语用失误

3.2.7在恭喜与致哀中出现的语用失误

3.2.8在道歉与请求中出现的语用失误

3.2.9在演示与解释中出现的语用失误

3.2.10在信息与交流中出现的语用失误

3.2.11在合同与协议中出现的语用失误

4商务秘书工作中语用失误产生的根源及其应对策略

4.1商务秘书工作中语用失误产生的根源

4.2避免商务秘书工作中语用失误发生的策略

5结语

(二)写作进度计划

(1)2007.4.30-2007.5.5进行文献综述,填写开题报告

(2)2007.5.6-2007.5.25材料分析,撰写大纲,完成初稿

(3)2007.5.26-2007.6.1充实修改,完成第二稿

(4)2007.6.2–2007.6.8论文修改,完成第三稿,定稿

五、参考文献:

plesof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on.语用学(英文版)[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ots,TiiuLong.涉外秘书英语(英)[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tter.商务英语常见错误辨析[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ngObenaus3B商务英语[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6.顾孝华.现代商务秘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7.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黄慧丹.国际商务秘书理论与实务[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9.胡庚申.国际交流语用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0.火树钰.国际商务英语[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1.李太志.商务英语言语修辞艺术[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12.林灿初,陈菽浪.公关秘书英语[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13.汤平平.商务秘书实用英语[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14.杨祖宪.跨国公司在中国,最新实用商务英语教程[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2007年5月5日

教研室(学术小组)意见

教研室主任(学术小组长)(签章):

2007年5月8日


本文发布于:2022-07-28 12:25: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430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