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作业3
一、填空题
1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应当以(行政相对方)申请为前提。
2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3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
关。
4机关的民事行为同公务行为可以根据各自行为的特征来确认:具有纵向管理性质的
行为属于(公务行为),具有平等有偿特点的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
5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民主原则)(效率原则)。
6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
7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
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
8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
9(行政侵权行为)是构成行政赔偿责任的首要条件。
10行政诉讼参与人包括(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11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为(上诉人)和(被
上诉人)
12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原告。
13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得以调解为必经审理程序及结案方式。但是,(行
政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
14行政判决分为(维持判决)和(依法改判)。
二、选择题
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AB)。
A行政相对方是不可少的B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C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D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
2下列各项中,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D)。
A乡镇人民政府B公安派出所
C街道办事处D公安局法制科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D)。
A行政处罚权B行政复议权
C行政指导权D行政审判权
4甲乙二人的违法事实和情节相同,但公安机关对甲裁决拘留,而对乙只50元,
这显然是不公正的。这种行为属于(BD)。
A不同情况,相同处罚B同等情况,不同处罚
C违法行为D违反公正的程序
5李某是县办公室的安全保卫干部,被借调到县公安局,在借调的一次执行
任务中,违法剥夺某人人身自由。在这里,(B)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A县办公室
C县人民政府
B县公安局
D县人事部门
6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AB)人民法院管辖。
A被告所在地
C公安机关所在地
B原告所在地
D原告选择
7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是基于亲权或监护权而产生的,因而其在诉讼中居于(AB)的
诉讼地位。
A与被告相类似
C核心
8行政诉讼第三人包括(ABD)。
A原告
C代理人
B被告
D第三人
B与原告相类似
D主导
9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有(BC)。
A人民法院B诉讼参加人
C诉讼参与人D人民检察院
10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A)。
A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决定一律不准上诉
B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决定之日起10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C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决定之日起7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D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决定之日起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三、名词解释
1行政法律事实
行政法律事实是指由行政法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
的客观现象或者事实。
2资格许可
资格许可是指行政主体应申请人的申请,经过一定的考核程序核发一定的证明文书,
允许其享有某种资格或具备某种能力的许可。
3要式行政行为
要式行政行为,指必须依据法定的方式进行或者必须具备法定的形式才能生效的行为。
4行政不当
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执行行政管理过程中作出的行政行为合法但不合理。
四简答题
1简述行政法的法源的形式
(一)宪法
宪法本身不是行政法,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也是一
切立法的依据。宪法还是行政法的效力渊源。
(二)法律
法律指国家中央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在我国,中央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
员会,由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就是法律。具体而言,作
为行政法的渊源的法律有两种情况:
一是整部法律都属于行政法;
二是整法律中只有一部分属于行政法。
(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部门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制定的规范
性文件的总称。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直接产生于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
性,成为行政法的最主要的渊源。
(四)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省、自治区人
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经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的
经济特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不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情况下制定的规范性文
件的总称。
地方行政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
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据宪法及民族
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根据自治地方的特点和实际,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包含有大量的行政法规,
因此也是行政法的重要的渊源。
(五)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本身是对法律条文的含义的阐明、确定,一般与相应的法律具有同等的效力,
也属于法律的范畴。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因此也是行政法的一个渊源,但不是主要
的。
另外,我国缔结或加入的国际公约或条约,如涉及到行政管理方面的,也属于行政
法的渊源。
2简述行政许可的特征
行政许可具有以下的特征:
(1)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2)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国家一般禁止的活动;是对一般禁止活动的解禁
3)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赋予行政相对方某种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具体
行政行为;
(4)行政许可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
(5)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
3简述一般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
(1)报告工作;
(2)执法监督检查;
(3)审查批准;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的普遍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阅核对
并加以确实的行为。
(4)备案,根据法律规定或上级行政机关的要求,监督对象将其制定的规章及其它
规范性文件或某些重大行政行为的书面材料报上级行政机关供其了解情况的行为。
(5)行政复议;通过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复议的方式,对下级或所属工作部门具体
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一种监督方式。
(6)惩戒:对于下级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的违法行为,各级政府可视情节轻重作
出不同的惩戒处分。
五论述题
1论述行政主体的特征
行政主体具有以下的特征:
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2)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3).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2论述追偿制度与赔偿制度的关系
追偿制度与国家赔偿制度是直接相关的。只有在国家成为赔偿责任主体的前提下,国
家才可以行使追偿的权利。目前,世界各国都把追偿制度作为国家赔偿的一项重要制度确
定下来。但追偿制度本身并不是与国家赔偿制度同时发展的,而是国家赔偿制度同时发展
的,而是国家赔偿制度发展完善的一个主要体现。理论的发展,对国家赔偿的实践起了良
好的指导作用。从19世纪后期开始,世界上就有了关于国家赔偿的立法和判例。20世纪
50年代以后,开始承认行政主体对公务员的直接损害赔偿权,促进了行政追偿制度的发
展,形成了国家直接赔偿公民的损失,然后再向有违法行为的公务员追还所支付的赔偿费
用的三方关系,使得人民利益,公务员的利益、国家利益得到平衡、行政追偿制度便成
为国家赔偿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六案例分析
2000年4月29日,某县的一个考场内,开考约30分钟后,监考老师发现一名来
自公安系统的女考生拿出资料抄袭。监考老师向其提醒不能抄袭。该考生仍然继续抄袭,
无奈监考老师收缴了其资料。但不久该考生又拿出一份资料抄袭,监考老师在几次提醒无
效的情况下,没收了她的资料,并当场告诉她:“你这门考试以零分处理”,该考生并无
异议。考虑到该考生只差两们就拿到所学专业的文凭。因此考后县自考办研究决定,只在
要上报的考场情况登记表上登记该考生
夹带资料,并建议给予从轻处分”,所考科目为零分。该考生接到此处分决定后不服,
6月6日,向县政府写了一份《行政复议申请书》,认为监考老师是诬告,成绩应算作合
格。要求自考办公开赔礼道歉,并付其精神损害赔偿金。现政府经过调查认为,对高等教
育自学考试应考者的舞弊行为及其他违反考试规则行为的处罚权应属省考委,县自考办对
申请人作零分处理的决定无法定职权。根据此,县政府撤销现自考办的处理决定,上报市
自考办作出决定: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和《参考细则》的有关规定,对该
考生的应考应以零分计算,停考两年。该考生仍不服,7月21日向市政府提请行政复议,
9月23日,某市政府法制办经合议作出撤销某市自考办的决定。
【案情摘要】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本案应以哪个机关为行政复议机关?答:行政复议法第12
条规定,对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
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根
据该条规定,市自考办作出决定处罚考生,考生可以向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
以向省自考委申请行政复议。
本文发布于:2022-07-21 21:33: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284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