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小学道德
教育的启示
作者:关佩
来源:《新智慧·下旬刊》2019年第05期
【摘要】科尔伯格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到目前为止,仍然在国际心理学界、教育界有着深远的影响。科
尔伯格通过自身的理解与感悟,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的三水平和六阶段理论。目前我国小学阶
段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本文将通过对部分小学生进行的海因兹偷药故事的访谈及数
据分析,来归纳证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在小学生道德水平發展上阶段性的特点,并结合实
际的小学德育工作实践,对目前小学道德教育的现状做出有意义的探究。
【关键词】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小学德育;认知水平
科尔伯格从杜威的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中受到启发,以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为
基础,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
平。
一、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是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发展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系统全面的是非善恶判断,对于行为判断的
水平主要是以行为产生的后果为导向。第二阶段是相对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
以行为对自己是否有利为导向。
(二)习俗水平:第三阶段是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和谐协调或“好孩子”的定向阶
段
好的行为就是帮助别人、使别人愉快、受他人赞许的行为。第四阶段是“法律与秩序”的定
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遵守权威法则和社会秩序,以法治观念判断是非。
(三)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是是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五阶段道德判断标准不再单一地以社会法律或权威为准则,而是开始从道德、法律等角
度判断,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后习俗水平的第六阶段,是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道德判
断的标准已不受外在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更加注重普遍的伦理道德。
本文发布于:2022-07-21 16:07: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276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