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浅谈对网络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钱诚
孟德斯鸠曾经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一切制度的设计都将人性假
定为其为潜在的“腐败者”,这也就导致了政府在制度的建设同时不可避免的需要防范腐败,遏止权力寻租的空间。
随着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导向性作用越来越大,廉政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
视。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网络文化对廉政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形成了一张“舆论之网”,
成为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传播媒介。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IC)公布的数据表明:2007年初,中国网民总数
已突破1亿,其中使用宽带上网的人数为5843万,36岁以下的用户占网民总数的78%,随着公民政治意识的觉醒,对
贪腐的憎恨和对廉政手段和制度的建设已经成为网民们讨论的热点,在这一现状下,如何建立一个正确的舆论引导,
让网络成为有效预防贪污腐败的防火墙,宣扬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廉政文化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
过从公务人员实施职务犯罪的心理原因入手,从公民法律信仰的树立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制度构建上寻求突破,引申出
对我国当前网络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点——正确认识公务人员职务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
传统的廉政文化建设通过树典型引导公务人员保持职务的廉洁性,做到“廉洁、勤政,恪己奉公”,企图通过道
德说教、良心自责和舆论压力的使公务人员成为道德的模范,然而这一模式却忽视了人性贪婪、自私的劣根性及环境
的影响。品德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人们按照“克己”和“利他”的方面建立自我调控的机制。当人的
品德由于社会化程度不足或经历了错误的社会化产生缺陷,就意味着自我调控机制的缺乏。大多数职务犯罪行为人正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是因为私欲的膨胀,在大量的“寻租”机会面前无力抑制自己的欲求冲动,最终使犯罪意识外化,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事实上在当代中国,公务员职务犯罪绝大部分表现为继发性的渐变型的犯罪形态,通常行为人在工作初期表现良好,
没有明显的缺陷表现、甚至因表现优异而受到领导重视,业绩明显,但随着权力的扩大和“寻租”机会的增加,在工
作后期,受到外界刺激和不良环境影响,原先存在的道德、法律意识缺陷暴露出来,价值观念动摇,心理上受到利益
分配不均和投机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犯罪决意。有学者将其过程概括为强烈欲求于满足方式的选择、品德缺陷和抑
制力的缺乏、犯罪意识的萌发和形成三个阶段。
由此可见,公务人员职务犯罪心理产生的过程是一个内外作用的过程,主观上行为人内心价值观念扭曲、自我优
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客观上由于环境变量导致的寻租机会增多、利益分配不平衡,从而导致犯罪动机的萌芽。了
解了这一犯罪心理特征有助于我们探求廉政文化建设的应然基点。事实上,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作用的有效发
挥就在于多数人的认同和自觉接受。仅仅依靠榜样的力量难以熄灭行为人内心“欲望的火焰”,而警示教育又往往局
限在一个小圈子内,在“寻租利益”的巨大诱惑下,身不由己成为多数人犯罪的借口。在惩罚制度约束的前提下,道
德的规范作用也就凸现出来,廉政文化的有效途径并非事后预防教育而是事前的引导和控制、以形成较大多数人接受
的道德约束机制,这就需要寻求一个可以广泛汇总信息和迅速传播文化成果的舆论平台,而网络正是“廉政文化”一
个合适的传播载体。
二、网络文化与廉政文化的关系——载体和目的有机结合
在百度、GOOGLE等世界著名搜索引擎键入“网络文化”,得到定义:所谓网络文化,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
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由此可见,网络文化是物质文化的信息化表现,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一种反映社会现实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的文化形态,其必须与实体文化有关。网络承担“信息流”的沟通,如果不与实体文化以及现实文化融合起来,它只
能是一个空架子。廉政文化是网络文化的一种实体文化,在网络文化的渗透和冲击下,廉政文化也离不开网络这一最
活跃、争夺最激烈的新型载体的参与,廉政文化必须渗透在网络文化中,形成更有影响、更有效果的网络廉政文化,
以促进廉政事业的发展,廉政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关系就其实质是实体和载体的关系。在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进程中,
网络文化对廉政文化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网络提供了廉政文化的新型载体
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把网络引入廉政文化建设事业中,拓宽了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通过电子信息的传播,
使传统的廉政文化拥有了“隐形的翅膀”,打破了原有的地域和信息收集速度的限制,使得廉政文化在宣传广度上得
以扩大,廉政文化倡导的廉政理念随着网络得以发展。作为廉政理念传播的载体,网络文化反映了廉政文化对于道德
的价值追求,引导公务人员通过相互的沟通、信息的交流和实例的警示疏导心理压力、正确处理好利益和道德、自我
价值的关系。
(二)网络丰富了廉政文化的内容、节约的廉政工作的成本
网络作为现代科技运用的成果,其在信息的表现方法上更显突出,运用多媒体的方式,相比较传统廉政文化的建
设更加丰富多彩。传统意义上的廉政活动多为会议、报告或资料片、宣传手册的形式,内容单一陈旧且成本较高,而
网络综合了报刊、广播、电视、图书、录音录像、户外宣传等其他现存的媒体优势,一方面它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廉政
信息以及成果,使得国内外的廉政文化知识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汇总;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传递扩大了廉政宣传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的范围,节约了廉政建设的人力和财力,同时,网民们建设性的观点也为廉政文化出谋划策,进一步开拓了廉政文化
建设的新思路。
(三)网络文化更有效的实现党风廉政建设的目的
廉政文化的目标,就是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根本出发点,从影响和谐社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从价值取向、
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评价等层面,扎实有效地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做到廉政文化与和谐社会二者相互促进、相
得益彰,同频共振,达到异曲同工之效。
廉政文化的核心是党风廉政建设,而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众利益。网络文化的介入使得网民们
对于这一目的是否有效实现更有发言权。网络上的文化信息传输是多源的,具有交互性。一方面,通过政务公开和现
实中的工作作风,网民们可以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监督,另一方面,网络廉政文化的建设也融入了互动的性
质,公务人员可以倾听公民对自己工作的不同意见,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工作。通过交流与沟通,增强了廉政文化
宣传的辐射力,使廉政文化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当然,由于网络海量的信息,其在积极推进廉政文化的同时,也会给廉政文化以不良的消极影响,网络不良文化
对廉政文化的冲击也是相当大的。网络文化中垃圾信息的传播,具有量大、快速、隐蔽等特点,给廉政文化的建设设
置了重重阻力,对廉政行为规范的形成产生巨大冲击,这就需要明确网络文化正确的政治导向和理论基础。
三、网络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公民法律信仰的树立和国家反腐败的制度构建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今天的网民们已经不再把网络看成是一个单纯的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通过网络形成了一种思潮。建造网络其实
是建立了一个物质的星球,网络社会的出现是在网民通过资源的使用传播建立的各种网上关系。这种关系在很多方面
不同于网外关系,网络社会是一个不同于网外社会的社会,这个社会受到网外社会的影响,同时有很多网外社会的特
征,这些特征包括网络社会出现前后网外社会的特征。网民发现他们自己要在网上发明一系列方式去表达网民的情感
及网络社会的网民生存中悟出的哲理,这些方式是在网络出现之后出现的,完全不同于已往网内外的文化表达方式,
此时网络文化才以一种单一的文化存在,这也就成了网络文化一个鲜明的特。
网民们对于贪腐现象的讨论多归因为制度的不健全和行为人的贪欲。事实上贪腐的根源在于行为人对于法的威慑
力的缺失和在信仰上的迷茫。卢梭曾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话道出了人类的宿命:人类永
远不可能摆脱种种社会关系的枷锁,法律正是这样一个与人类共存的枷锁之一,而一旦突破这一枷锁,也就完全超越
了公民所能接受的道德底线,笔者认为解决贪腐问题应该至少从以下两个基点着手:
(一)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惩治力度,树立公民对法律的信仰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他将形同虚设”。这里,法律的权威值得思考,因为对一个
社会的法律渊源来说,唯其受到人的信仰才有权威,而法律只有权威才值得人们信仰,把这一难题推到廉政文化的建
设中会出现两难的选择,是首先树立法律的信仰,还是树立法律的权威呢?问题很清楚,没有对法律的信仰,即使建立
了一个相对完善的职务犯罪预防体系,完全的杜绝职务犯罪也难以得到实现,但法律没有权威,法律信仰难以确立,
通过贪腐敛财的行为人不得到有效惩治公民又如何能信仰法律从而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呢?而现状是对于贪污腐败现
象,一方面网络的盛行导致了新闻报道更为及时也更加多样化,媒体对于巨贪的报道增多,职务犯罪的行为人级别和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涉案金额频频被刷新,另一方面,网络观点庞杂,有的网民对于犯罪行为进行了比照,盗窃三万元可能入狱三年,贪
污三万元却有可能不作为犯罪处理,现实的状况让人感到法律的执行和公平性没有保证,法律并没有权威,人们在很
大程度上也不信任法律,当然这是对法律的一种错误理解,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网民的心态。可见,网络廉政
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法律的权威的必须树立,这需要立法的保护,通过制度的设计提高“寻
租成本”,同时,廉政文化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加大法律宣传,这种宣传既应包括对公务人员职务廉洁性的倡导,也
应包括对普通公民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导上,建立一个“愿望的道德”和“和谐的道德”,并在此基础上
塑造人们对法律的信任,最后达到对法律的信仰。
(二)利用网络载体,做好廉政和普法宣传工作的制度构建
廉政文化是普法的文化,宣传的文化,作为法律消费的主体,对于公民的法律宣传不可忽视。重视法律传播和法
律教育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明代朱元璋在审阅《律令直解》时就曾反复叮嘱官吏:“律令之设,所以使人不犯法。„„
直解其意,颁之郡县,使之家喻户晓。”清代雍正皇帝在《圣谕广训》中则强调。平居将颁行法律,条分缕析,讲明
意义,见法知惧,观律怀刑。”为了贯彻市民学法、知法,守法,《大明律》和《大清律例》都在“吏律”中明确规
定了“讲读律令”的具体要求。近代中国,普法工作也被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树立反腐倡廉
的廉政文化理念,要求在法律消费体系构建的同时不可忽略对公民的法律宣传和教育。网络廉政文化体系的不断完善,
要求将廉政作为一种制度坚持下去,其中法律宣传应当重实效和长期性。具体而言应该做到:第一,廉政文化建设的
制度基础是做到法律公示的具体化,比照现行法,网民们可以明晰什么行为应该受到怎样的制裁,一方面提升公民的
宪政意识,另一方面从廉政文化的角度考虑,也能发挥多数人的力量,做好预防职务犯罪的最广泛的社会监督;第二,
网络廉政文化的传播要加大宣传机构的建设。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意志需要有专业机构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廉政文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化的传播是一个专门性、长期性的工作,因此,需要有专门部门进行统一规划领导;第三,网络廉政文化建设要克服过
去阶段性、短期性的特点,不是作为一个口号,而是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的坚持下
去。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廉政文化的建设也不能单纯依靠网络的载体力量,还需要深入众中去,将现场宣传和网络
宣传结合起来,更好的配合廉政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四、廉政文化的现代化进程——让网络成为预防贪污腐败的防火墙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廉政文化的传播也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进程,那么在网络时代,如何充分运用网络文
化这一载体,大力倡导反腐倡廉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形成不愿腐败的社会氛围、不能腐败的制
度规范、不要腐败的网络体系,真正从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角度来建设和谐的网络廉政文化呢?笔者认为,应从以
下几方面入手:
(一)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营造良好的网络廉政文化氛围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意识领域,也给公民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面对形形的物质利益诱惑和趋利避
害的人性弱点,贪腐的心理还是从社会意识形态中萌芽,虽不占主流,但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民众性,起着较强的
反作用。因此,要大力提倡廉政文化建设,就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契机,在全社会的范围内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廉政文化氛围。第一,要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进一步加强各类廉政网站的建设。要有计划、
有步骤地加强党风廉政互联网站建设,让廉政文化不断渗透到网络文化中、渗透到各个角落,要倡导有关部门尤其是
纪检监察部门在网上建立专门的廉政宣传主页和廉政网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廉政文化的合力。第二,
要有重点的创造廉政文化的典型。要多用廉政文化的精品去占领网上阵地,同时加强网络与现实的互动,结合网站建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设和网络讨论,积极开展各项廉政活动,在网络文化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廉政文化,通过网络宣传教育,营造积极
向上的廉政文化氛围,实现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和追求廉政目标的信心。第三,要有重点的加强对公民价值观的引
导,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宣传质量,及时了解网上信息。要切实的了解广大党员干部和公务人员的心态,从
预防做起,要积极树立正面的廉政典型,有效引导行为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对法律权威的畏惧。
(二)从制度的构建入手,建立健全网络廉政文化规范
从公务人员职务犯罪的心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廉政文化仅仅依靠思想道德教育和人的自觉性是不够的,还必须
建立反腐倡廉的文化规范和制度,形成一整套对公共权力监督有效的制约机制。首先,要从源头上做好防腐治腐工作,
运用网络手段,建立健全网络测评预警机制。如可以通过网络调查,BBS讨论等形式,及时了解人民众对党风廉政建
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利用网络载体,拓展打击职务犯罪工作的线索来源,如可以通过设置廉政信箱、
举报BLOG等方式,广泛收集信息,建立健全职务犯罪网络信息收集系统;另外,可以通过建立网络信息发布制度,适
时发布有关地区或部门的反腐倡廉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党员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预防、早纠正。
(三)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强对网络廉政文化监督
监督制约是防止权力异化的关键。要在全社会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网络体系,必须把权力的运行置于有效
的监督制约之下,形成良好的监督效果。一方面,利用网络公开透明的特点,促进政务公开建设,建立健全政府行政
服务中心与部门办事大厅互通互联的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把公务活动及服务要求在网上进行公示,广泛接受众的
监督;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广泛、快速等特点,通过网上评论、网站BBS等方式,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动态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监督管理,为今后发现线索、处理问题拓宽渠道。同时要充分发挥众的力量,用网络公开透明的特点,促进“阳光
工程”建设,通过及时公布廉政行动中的正、反面典型,最大限度地扩大人民众的知情权,培养公民的社会监督意
识,建立一张能有效抑制贪腐的“舆论之网”。
“反腐没有绝招,廉政没有捷径”,在日趋严峻的反腐败背景下,网络廉政文化的推广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
务,但相信只要有坚定的法律信仰和对法律权威的威慑,只有有良好的制度保障,网络廉政文化将成为一道有效有方
贪污腐败犯罪的一道防火墙!
本文发布于:2022-07-19 07:14: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223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