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的沟通难点及其对策
作者:林芳
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4期
【摘要】《政风行风热线》作为一档舆论监督类的直播节目,在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广
播、电视节目中开办多年,因其“替百姓说话为政府分忧”的节目宗旨,受到受众的喜爱,保持
平稳的参与量。本文主要探讨节目中常见的沟通难点问题及其沟通策略,使《政风行风热线》
这一“民心”节目深得民心。
【关键词】政风行风热线;沟通难点
《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最初是蚌埠广播电视台与市政府纠风办联合开办的一档直播型新闻
类节目,于2006年2月18日,正式开播,播出时间是每天早上7点20分到7点45分,之后
改为7点30分到8点,播出频率是蚌埠新闻综合广播(中波765千赫,调频107.9兆赫)和电
视新闻综合频道。
该节目两次被评为安徽省十佳栏目,一次荣获安徽省广播新闻类名牌栏目奖。
《政风行风热线》节目除周日及法定節假日不播外,天天播出。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
看,每年接到市民打来的电话或发来的留言在2200个左右,随着多媒体沟通渠道的增加,今
年的统计数字还会增加。“有问题,打热线”已经成为很多市民解决难题的习惯。正因为如此,
如何把“民心”节目做得深得民心,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拟从剖解沟通难点的角度,分析如
何使节目真正做到“替百姓说话为政府分忧”。
首先,从问题反映人的情绪和状态方面可能形成沟通难的问题及其对策
1、一面之词。2018年6月,有市民反映“居委会把我的低保取消了,这是为什么?”市民
反复说自己没有工作,生活困难,有抵触情绪。我们知道,政府管理人员有规范的管理流程,
城市低保动态(取消)会公示7天,但也不能保证工作一定没有疏漏,这时,在节目中如果直
接请嘉宾解答政策,市民未必能接受或者不能完整表达。这就需要主持人循循善诱,“为什么
取消,你有没有询问原因?”,“说我女儿现在工作了,可是我没工作呀。”,这时候再请嘉宾
解答政策市民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负面情绪。有一次,一位市民向市教育部门反映,有的老师私自在外开班授课,有违
师德。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本来这样的热线内容可以监督加强行
业管理,但在主持人与市民沟通时出现了这种的情况:“您发现哪所学校的老师在做有偿家
教?”,“我不知道哪所学校的老师。”,“那在哪里上课呢?”,“哪里都有。”。反映人情绪激
动,强烈表达对老师的不满。
本文发布于:2022-07-16 12:08: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78/158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